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素质教育要求施教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是否听话”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这样一个绝对服从家长和教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但是,这样的“好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工作只能循规蹈矩,习惯于在条条框框下生活和学习,谈不上创新。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把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确立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以此来引导社会评价,这样才会在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观、效益观和人才评价标准,从而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导到主动学习上来,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讲,教师要由教学的“操纵者”向“组织者”转变,这是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前提。只有认同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以独立思维的能力。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做到敢说、敢问、敢辩,抓住学生带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从而形成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2.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单向的,是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这种灌输效果如何,也就是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在课堂上很难反映出来,而我们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试。因此,这种教学由于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学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与生活实际几乎完全脱节,对学生了解现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多大帮助。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政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更要成为课堂实际活动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要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民主的教学氛围要求师生平等,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创建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同时相应地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比如通过口试和撰写小论文等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也可以引导教师们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从而打造一个和谐课堂。初中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由于身处信息社会,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以获得大量信息,通过整合这些信息,必然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因此,提供一个渠道,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有吸引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建立平等为基础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3.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在讲授公民的政治权利这个知识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告诉学生公民的政治权利就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的话,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即使能够记忆,这种记忆也是短暂的,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采取研究式教学,对宪法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作一个简单的罗列,告诉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参政议政,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这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就会自觉地探索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途径,就会对目前我国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这无疑会给他们留下印象。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原来的死记硬背相比较,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有些知识点甚至会使他们终生难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课堂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就会得到锻炼,学生会真正地爱上思想政治课。
1.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是否听话”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这样一个绝对服从家长和教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但是,这样的“好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工作只能循规蹈矩,习惯于在条条框框下生活和学习,谈不上创新。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把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确立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以此来引导社会评价,这样才会在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观、效益观和人才评价标准,从而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导到主动学习上来,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讲,教师要由教学的“操纵者”向“组织者”转变,这是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前提。只有认同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以独立思维的能力。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做到敢说、敢问、敢辩,抓住学生带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从而形成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2.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单向的,是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这种灌输效果如何,也就是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在课堂上很难反映出来,而我们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试。因此,这种教学由于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学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与生活实际几乎完全脱节,对学生了解现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多大帮助。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政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更要成为课堂实际活动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要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民主的教学氛围要求师生平等,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创建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同时相应地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比如通过口试和撰写小论文等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也可以引导教师们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从而打造一个和谐课堂。初中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由于身处信息社会,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以获得大量信息,通过整合这些信息,必然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因此,提供一个渠道,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有吸引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建立平等为基础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3.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在讲授公民的政治权利这个知识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告诉学生公民的政治权利就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的话,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即使能够记忆,这种记忆也是短暂的,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采取研究式教学,对宪法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作一个简单的罗列,告诉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参政议政,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这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就会有切身的感受,就会自觉地探索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途径,就会对目前我国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这无疑会给他们留下印象。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原来的死记硬背相比较,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有些知识点甚至会使他们终生难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课堂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就会得到锻炼,学生会真正地爱上思想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