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一般被认为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如果超越于一般的思维定式,实际上该门课程更是一门人文精神建设的课程。只有准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课程定位;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81-02
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必须首先认识课程的性质,那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或高校两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课程?笔者以为,高校两课从性质上说既是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又是超越于意识形态之上的人文精神建设课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该课程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政治性。“基础”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回答学生关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第二,课程设置的目的体現了国家培养人才的政治要求。社会主义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础”课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体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所以从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视角去理解“基础”课,其政治性不言而喻。
第三,课程的内容体现着教育的政治性。“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都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尤其重要的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教材始终,突出体现了其政治性。
二、人文精神建设的主渠道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课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第一,“基础”课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生发展相关的内容,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首先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和发展,重视个体的自我实现,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在个体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目标是塑造独立自由的个体,这首先突出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思想,课程教材自始至终都以人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如对道德的现代性原理阐释,对职业道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都首先肯定了个体“得”的权利等,彰显了现代性的人本主义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抓住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动因,就会转变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认识——帮助学生自我实现,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人文主义精神既体现在对个性自由和权利的肯定,承认人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本课程特别重视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关注。
人文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自近代文明诞生以来,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中都不乏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这样说,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尤其进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已经说明今天人类的危机已经不是物质上的危机,不是经济上的短缺,现代性的危机主要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危机,由这种危机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就是人类在感受着物质丰富的同时存在着普遍的精神上的空虚、无聊、压抑、彷徨、茫然……这种精神上的危机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西方,在东方文化系统中也同样存在,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是社会精神状况的衰落。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物质解放在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解放过程中只具有手段意义,因此,在人类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我们都不应忘记和放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和呵护,就当下来说,学校教育更应当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和培育。从基础课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是涉及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问题。
第三,人文主义精神还体现在人道主义思想观念的渗透。基础课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又是方法论。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我人生价值,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在方法论意义上帮学生指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因此,它关键的地方在于不仅在于让人成为人,而是如何成为人。在如何成为人的问题上它给出了为人之道,本课程的“道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如何获得“人道”、体现自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重视人文精神建设
从上述课程性质来看,两课不仅仅不是边缘学科,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专业课更重要的课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从理论上说,精神对物质具有重要性作用。尽管从发生学上来说,二元论是站不住的。但是,从现象学的意义上来看,即从存在的两种现象——物质与精神现实的关系来看,单纯地说物质决定意识是没有意义的,实际的情况是,精神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质的实现。所谓发生学是从物质与精神的产生的先后关系看,物质第一性,意识和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而现象学是研究意识如何对物质的“决定”作用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现象学方法在非发生学的的意义上是值得推广的。现象学说明,人的精神对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应当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以实现精神变物质,有限到无限。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知识扁平化的现代背景下,一个未来的从业者最需要的可能并不是多么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其身上是否具有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其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的背景支持。
第二,从实践需要上来说,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或者是纯粹的基础理论知识,当代大学生和我们整个时代普遍缺乏的是人文精神。①今天,人类的文明从现代性已经进入后现代性,或者说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当我们认真地反思人类的生活图景的时候不难发现,人类最缺乏的实际上不是物质,最缺乏的而是精神。确切地说,这就是西方现代性的危机。
尽管中国的现代性比西方来得较晚,但是,人类文明毕竟具有历史的相近性,因此,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并不可能炯异于人类文明的普遍性,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当人们的思想被在目的合理性意义上得以解放,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影响下,个体的目的合理性被富裕了源于现代性人学本体论基础上的道德善价值,尤其是在一方面GDP的高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之后,人们终于发现经济学帝国所带来的并不是“得乐园”,而是“失乐园”——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现代性所存在的危机已经不是物质上普遍短缺的经济危机,而是以人的精神文化缺失为特征的危机。这种精神危机反映在当代的大学生身上就是普遍的功利主义和浮躁思想,在各种物质享乐诱惑下所形成的对现实的彷徨、迷惑、空虚、无聊、压抑、消极、极端的个性。
第三,上述两个方面说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加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但是,与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需要相悖,我们今天的大学却恰恰越来越失去了“大学精神”,越来越忽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过度地强调专业技术,轻视人文精神课程建设。尤其职业技术教育更加强调专业特色,所谓职业技术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从根本上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误区,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主义思想,与教育的最本质要求是相违背的,教育的最本质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就要矫正单纯的技术教育或科学教育,在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两课教学不仅仅要肩负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德育,更应当提升到人文精神建设的高度,从人文精神建设的高度立意才能拓宽教学含量,也才能上出精彩。
参考文献:
[1]张威.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政治哲学意义[J].学海,2009,(4):180.
[2]张威.制度正义论——制度的伦理学话语研究[J].北方论丛,2009,(6):135.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0-108.
[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关文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8-127.
[5]张威.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J].社会科学辑刊,2010,(1):42.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81-02
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必须首先认识课程的性质,那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或高校两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课程?笔者以为,高校两课从性质上说既是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又是超越于意识形态之上的人文精神建设课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该课程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政治性。“基础”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回答学生关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第二,课程设置的目的体現了国家培养人才的政治要求。社会主义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础”课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体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所以从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视角去理解“基础”课,其政治性不言而喻。
第三,课程的内容体现着教育的政治性。“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都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尤其重要的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教材始终,突出体现了其政治性。
二、人文精神建设的主渠道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课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第一,“基础”课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生发展相关的内容,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首先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和发展,重视个体的自我实现,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在个体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目标是塑造独立自由的个体,这首先突出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思想,课程教材自始至终都以人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如对道德的现代性原理阐释,对职业道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都首先肯定了个体“得”的权利等,彰显了现代性的人本主义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抓住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动因,就会转变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认识——帮助学生自我实现,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人文主义精神既体现在对个性自由和权利的肯定,承认人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本课程特别重视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关注。
人文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自近代文明诞生以来,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中都不乏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这样说,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尤其进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已经说明今天人类的危机已经不是物质上的危机,不是经济上的短缺,现代性的危机主要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危机,由这种危机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就是人类在感受着物质丰富的同时存在着普遍的精神上的空虚、无聊、压抑、彷徨、茫然……这种精神上的危机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西方,在东方文化系统中也同样存在,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是社会精神状况的衰落。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物质解放在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解放过程中只具有手段意义,因此,在人类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我们都不应忘记和放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和呵护,就当下来说,学校教育更应当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和培育。从基础课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是涉及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问题。
第三,人文主义精神还体现在人道主义思想观念的渗透。基础课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又是方法论。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我人生价值,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在方法论意义上帮学生指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因此,它关键的地方在于不仅在于让人成为人,而是如何成为人。在如何成为人的问题上它给出了为人之道,本课程的“道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如何获得“人道”、体现自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重视人文精神建设
从上述课程性质来看,两课不仅仅不是边缘学科,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专业课更重要的课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从理论上说,精神对物质具有重要性作用。尽管从发生学上来说,二元论是站不住的。但是,从现象学的意义上来看,即从存在的两种现象——物质与精神现实的关系来看,单纯地说物质决定意识是没有意义的,实际的情况是,精神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质的实现。所谓发生学是从物质与精神的产生的先后关系看,物质第一性,意识和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而现象学是研究意识如何对物质的“决定”作用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现象学方法在非发生学的的意义上是值得推广的。现象学说明,人的精神对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应当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以实现精神变物质,有限到无限。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知识扁平化的现代背景下,一个未来的从业者最需要的可能并不是多么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其身上是否具有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其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的背景支持。
第二,从实践需要上来说,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或者是纯粹的基础理论知识,当代大学生和我们整个时代普遍缺乏的是人文精神。①今天,人类的文明从现代性已经进入后现代性,或者说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当我们认真地反思人类的生活图景的时候不难发现,人类最缺乏的实际上不是物质,最缺乏的而是精神。确切地说,这就是西方现代性的危机。
尽管中国的现代性比西方来得较晚,但是,人类文明毕竟具有历史的相近性,因此,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并不可能炯异于人类文明的普遍性,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当人们的思想被在目的合理性意义上得以解放,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影响下,个体的目的合理性被富裕了源于现代性人学本体论基础上的道德善价值,尤其是在一方面GDP的高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之后,人们终于发现经济学帝国所带来的并不是“得乐园”,而是“失乐园”——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现代性所存在的危机已经不是物质上普遍短缺的经济危机,而是以人的精神文化缺失为特征的危机。这种精神危机反映在当代的大学生身上就是普遍的功利主义和浮躁思想,在各种物质享乐诱惑下所形成的对现实的彷徨、迷惑、空虚、无聊、压抑、消极、极端的个性。
第三,上述两个方面说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加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但是,与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需要相悖,我们今天的大学却恰恰越来越失去了“大学精神”,越来越忽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过度地强调专业技术,轻视人文精神课程建设。尤其职业技术教育更加强调专业特色,所谓职业技术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从根本上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误区,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主义思想,与教育的最本质要求是相违背的,教育的最本质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就要矫正单纯的技术教育或科学教育,在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两课教学不仅仅要肩负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德育,更应当提升到人文精神建设的高度,从人文精神建设的高度立意才能拓宽教学含量,也才能上出精彩。
参考文献:
[1]张威.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政治哲学意义[J].学海,2009,(4):180.
[2]张威.制度正义论——制度的伦理学话语研究[J].北方论丛,2009,(6):135.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0-108.
[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关文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8-127.
[5]张威.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J].社会科学辑刊,20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