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方法:两例患者已尝试过多种疗法均无效果,采用针灸循经取穴理论,结合输穴的特性进行针刺。
结果:针刺后一例症状立即消失,至今无复发。一例守方六次而愈。
结论:循经取穴治疗复杂的疾病疗效明显,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
关键词:针灸循经取穴配腧穴的特性之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81-01
四关十二原的本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阴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原:原穴,原气。即是脐下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十二原穴实际上就是原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对于这一点《难经·六十六难》中说得更明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有疾者,皆取其原也。”
因为原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是“人之根本”,而四关又是原气经过、留止和积聚的人体的四个部位,位于这四个部位的十二原穴就是脏腑原气汇集之处。所以十二原穴也就自然可以反应全身原气和五脏的情况,并可以治疗五脏之疾了。
笔者近期按循经取穴配腧穴特性理论治疗两则案例。现与同仁分享如下:
案例一:阴茎热烫。
赵某,男,33岁,吊车司机。2012年6月19日,因背腰疼痛牵连右腿外侧疼痛来京太堂,在调理期间告诉我阴茎热烫二年有余,寻遍多家医院求治无疗效,问能否用针灸治疗。细问之,阴茎热烫24小时存在,甚时异常痛苦,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小便黄热,舌绛红。取太冲,丘墟透照海,强刺激,顷刻,自诉热烫减轻,留针45min,起针时告诉我热烫消失。至今不再复发。
分析:患者壮年男性症状在阴部,按循经取穴理论指导,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环阴器,抵子腹……胆足少阳之脉……出气衔,绕毛际,横入髀中……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按已刺、按太冲有明显压痛点,自述症状有变化,随咳进针法针刺太冲用泻法。自述症状明显减轻,但还有些热烫残留,此时我想到表里经关系,取丘墟透照海,强刺激,太冲是厥阴肝经的原穴,丘墟是少阳胆经的原穴,强刺激为泻法,引经气直达病所。
案例二:舌烫、舌干、口苦。
张某,女,71岁,退休教师。2013年2月20日经女儿劝说来京太堂。自诉口苦症状有30余年,近一个星期以来舌体感觉如同开水烫一般,同时伴有舌干、口苦等症状,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明显疗效,彻夜无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查舌体歪,裂纹舌,苔腻厚黄,舌色绛红。取太冲、丘墟、阳陵泉、公孙,守方调理三次,患者自述症状轻松,继针三次,症状消失,纳香,眠佳。
分析:患者年事已高,积年久疾,症在舌体,久病入络,且从舌体上分析,属阴虚,肝火旺,脾胃内热所致,按循经取穴理论: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透舌本,散舌下……根据输穴的特性,合穴,主逆气而泻。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故取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丘墟为足少阳胆经原穴,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又是八脉的交会穴,通冲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针刺强刺激用泻法,引脏腑之气直达病所。
结语:针灸易学而难精。易学,知道针某穴治某病易,并且能够马上取得一些“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明白针某穴为何治某病难。难精,看似操作简单的背后,要求针灸的理论功底深厚。功夫不到,临症时常出现书中不尽言,言下不尽意,病类不尽型,型分不尽证,虚实常疑似,辩证心难明的困扰,且完全没有一模一样的病患。所以医者需有颗感恩的心,浓厚的中医兴趣,坚韧的志向以及正确的思维。要勤于学问,并于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始终如一。小心谨慎,屏气凝神,如履薄冰。理论与临床双管齐下,做到动中论治,一人一天一处方,变化有法,补泻有章,疗效方彰。
方法:两例患者已尝试过多种疗法均无效果,采用针灸循经取穴理论,结合输穴的特性进行针刺。
结果:针刺后一例症状立即消失,至今无复发。一例守方六次而愈。
结论:循经取穴治疗复杂的疾病疗效明显,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
关键词:针灸循经取穴配腧穴的特性之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81-01
四关十二原的本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阴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原:原穴,原气。即是脐下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十二原穴实际上就是原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对于这一点《难经·六十六难》中说得更明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有疾者,皆取其原也。”
因为原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是“人之根本”,而四关又是原气经过、留止和积聚的人体的四个部位,位于这四个部位的十二原穴就是脏腑原气汇集之处。所以十二原穴也就自然可以反应全身原气和五脏的情况,并可以治疗五脏之疾了。
笔者近期按循经取穴配腧穴特性理论治疗两则案例。现与同仁分享如下:
案例一:阴茎热烫。
赵某,男,33岁,吊车司机。2012年6月19日,因背腰疼痛牵连右腿外侧疼痛来京太堂,在调理期间告诉我阴茎热烫二年有余,寻遍多家医院求治无疗效,问能否用针灸治疗。细问之,阴茎热烫24小时存在,甚时异常痛苦,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小便黄热,舌绛红。取太冲,丘墟透照海,强刺激,顷刻,自诉热烫减轻,留针45min,起针时告诉我热烫消失。至今不再复发。
分析:患者壮年男性症状在阴部,按循经取穴理论指导,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环阴器,抵子腹……胆足少阳之脉……出气衔,绕毛际,横入髀中……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按已刺、按太冲有明显压痛点,自述症状有变化,随咳进针法针刺太冲用泻法。自述症状明显减轻,但还有些热烫残留,此时我想到表里经关系,取丘墟透照海,强刺激,太冲是厥阴肝经的原穴,丘墟是少阳胆经的原穴,强刺激为泻法,引经气直达病所。
案例二:舌烫、舌干、口苦。
张某,女,71岁,退休教师。2013年2月20日经女儿劝说来京太堂。自诉口苦症状有30余年,近一个星期以来舌体感觉如同开水烫一般,同时伴有舌干、口苦等症状,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明显疗效,彻夜无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查舌体歪,裂纹舌,苔腻厚黄,舌色绛红。取太冲、丘墟、阳陵泉、公孙,守方调理三次,患者自述症状轻松,继针三次,症状消失,纳香,眠佳。
分析:患者年事已高,积年久疾,症在舌体,久病入络,且从舌体上分析,属阴虚,肝火旺,脾胃内热所致,按循经取穴理论: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透舌本,散舌下……根据输穴的特性,合穴,主逆气而泻。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故取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丘墟为足少阳胆经原穴,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又是八脉的交会穴,通冲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针刺强刺激用泻法,引脏腑之气直达病所。
结语:针灸易学而难精。易学,知道针某穴治某病易,并且能够马上取得一些“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明白针某穴为何治某病难。难精,看似操作简单的背后,要求针灸的理论功底深厚。功夫不到,临症时常出现书中不尽言,言下不尽意,病类不尽型,型分不尽证,虚实常疑似,辩证心难明的困扰,且完全没有一模一样的病患。所以医者需有颗感恩的心,浓厚的中医兴趣,坚韧的志向以及正确的思维。要勤于学问,并于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始终如一。小心谨慎,屏气凝神,如履薄冰。理论与临床双管齐下,做到动中论治,一人一天一处方,变化有法,补泻有章,疗效方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