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愈加突出,两者无论是在管理对象、管理流程还是管理目的上都十分相近;但是在管理层面、管理深度和管理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说,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知识管理可以进一步拓展档案管理的范围和领域,从而为档案管理创造更大的价值。反之,档案管理还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价值,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必要保障。由此,本文主要就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62-01
档案管理存在历史较旧,是一门古老的管理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存在一定的共通处,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之处,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产生一种更加积极的作用。故此,理清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尤为必要的,对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两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其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差异
从两种管理工作内容和形式来看,档案管理更多的是局限在实体档案的管理,通过专门的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确保文件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确保档案资料的凭证价值和应用价值。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并未凸显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点[1]。而知识管理则不仅仅侧重于档案资料的管理,而是包括所有知识类型的显性信息,同时也注重对文字背后隐藏知识的挖掘和管理。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这种管理体系较之档案管理存在差异,是一种更具创新力的管理体系。此外,知识管理更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强调知识的内在价值,追求知识的实用性。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共通性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均是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展现档案或知识的价值,这是两者的共同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管理对象。知识管理对象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乃至知识活动和知识员工的管理。档案管理则是对一种由文字、图像和声音形成的档案资料,而档案资料具有十分突出的知识属性,是知识管理的重点部分。故此,从管理对象来看,两者具有相同的形态。其二,管理目的。档案工作是一种提供档案资料的信息服务,国家出台的《档案法》则进一步强调了档案工作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此来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于后续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2]。提供真实的文献资料和凭证是档案管理工作最基本的服务内容,以此来满足个人和社会组织的的哪敢需求,这是档案管理的本之目的。知识管理则是通过对个人和社会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充分挖掘和展现知识应用价值,提高组织创新能力。故此,从档案管理目的上来看,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其三,管理流程。一般情况下,传统档案管理程序主要可以分为问价和的哪敢的接受、分类、鉴定、保管和利用等几个环节,实现档案和文件的集成化管理。知识管理流程则是强调知识的产生、收集、加工、整理、评价和利用等几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知识应用价值和服务功能的展现,具有一种集中、有序的特点。两者管理流程较为相似。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交融
从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内涵来看,两者存在较为突出的共通点,甚至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水乳交融的现象,在企业管理框架下提出档案知识管理理念。
(一)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促进作用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无论是档案载体还是管理方式上较之传统的档案管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吸收和借鉴了知识管理的元素,进一步挖掘内在的服务价值。传统档案管理过于注重实体档案资料的管理,关注档案资料的长期保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字背后潜在的实用价值。知识管理理念则强调任何载体形态的知识都可以转变为不同载体形态知识,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资源体系,实现知识应用的价值[3]。
(二)档案管理对知识管理的反哺
档案文件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十分重要的知识资源,就员工组织而言,员工的流动将会造成重要信息丢失,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很难有效实施管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效方法,将资料信息以不同形式存储下来,以便于后续为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服务。就个人而言,社会活动和学习研究中,对于重要事件和研究成果根据实际需要转化为文件资料。这些图文信息通过档案管理手段可以实现,为知识管理提供丰厚的信息资源。
结论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现代化档案管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知识化,知识管理对档案起到促进作用,而档案管理对知识管理同样起到反哺作用,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程琳,田小琼.试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J].移动信息,2015,10(9):43-43.
[2]王旭.浅议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21):122.
[3]侯文英.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8):132.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62-01
档案管理存在历史较旧,是一门古老的管理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存在一定的共通处,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之处,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产生一种更加积极的作用。故此,理清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尤为必要的,对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两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其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差异
从两种管理工作内容和形式来看,档案管理更多的是局限在实体档案的管理,通过专门的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确保文件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确保档案资料的凭证价值和应用价值。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并未凸显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点[1]。而知识管理则不仅仅侧重于档案资料的管理,而是包括所有知识类型的显性信息,同时也注重对文字背后隐藏知识的挖掘和管理。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这种管理体系较之档案管理存在差异,是一种更具创新力的管理体系。此外,知识管理更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强调知识的内在价值,追求知识的实用性。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共通性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均是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展现档案或知识的价值,这是两者的共同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管理对象。知识管理对象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乃至知识活动和知识员工的管理。档案管理则是对一种由文字、图像和声音形成的档案资料,而档案资料具有十分突出的知识属性,是知识管理的重点部分。故此,从管理对象来看,两者具有相同的形态。其二,管理目的。档案工作是一种提供档案资料的信息服务,国家出台的《档案法》则进一步强调了档案工作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此来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于后续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2]。提供真实的文献资料和凭证是档案管理工作最基本的服务内容,以此来满足个人和社会组织的的哪敢需求,这是档案管理的本之目的。知识管理则是通过对个人和社会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充分挖掘和展现知识应用价值,提高组织创新能力。故此,从档案管理目的上来看,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其三,管理流程。一般情况下,传统档案管理程序主要可以分为问价和的哪敢的接受、分类、鉴定、保管和利用等几个环节,实现档案和文件的集成化管理。知识管理流程则是强调知识的产生、收集、加工、整理、评价和利用等几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知识应用价值和服务功能的展现,具有一种集中、有序的特点。两者管理流程较为相似。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交融
从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内涵来看,两者存在较为突出的共通点,甚至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水乳交融的现象,在企业管理框架下提出档案知识管理理念。
(一)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促进作用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无论是档案载体还是管理方式上较之传统的档案管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吸收和借鉴了知识管理的元素,进一步挖掘内在的服务价值。传统档案管理过于注重实体档案资料的管理,关注档案资料的长期保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字背后潜在的实用价值。知识管理理念则强调任何载体形态的知识都可以转变为不同载体形态知识,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资源体系,实现知识应用的价值[3]。
(二)档案管理对知识管理的反哺
档案文件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十分重要的知识资源,就员工组织而言,员工的流动将会造成重要信息丢失,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很难有效实施管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效方法,将资料信息以不同形式存储下来,以便于后续为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服务。就个人而言,社会活动和学习研究中,对于重要事件和研究成果根据实际需要转化为文件资料。这些图文信息通过档案管理手段可以实现,为知识管理提供丰厚的信息资源。
结论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现代化档案管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知识化,知识管理对档案起到促进作用,而档案管理对知识管理同样起到反哺作用,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程琳,田小琼.试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J].移动信息,2015,10(9):43-43.
[2]王旭.浅议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21):122.
[3]侯文英.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