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军,1964 年出生,博士,教授。历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兼任北京市青联委员、北京市高校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2008年7月,任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现任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变革趋向:市场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主编《风险投资运行机理与操作实务》等论著10 余部,发表论文70 多篇。
  记者:钱书记您好,祝贺北京建筑大学今年成功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全面开启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的新征程。请问,学校为什么把“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确定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钱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就可以办出高水平。因此,把“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确定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既是学校历经七十多年发展积淀后进一步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响应中央关于不同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号召的具体体现。
  记者:作为一所刚更名的大学,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学校是如何引导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共同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建设的?
  钱军:更名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代替另一个名字,它意味着学校将肩负起新的使命!如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是其中关键。没有思想上的重大解放,没有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就没有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与部委高校相比,办学思想相对陈旧、发展理念相对保守、发展信心相对不足、进取激情相对缺失,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因,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障碍。学校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大家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而推动中心工作创新开展。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为做好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工作,学校主要采取了3个举措:一是“坐下来、论起来”,全校全员开展“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大讨论活动”。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总支片组学习、“主讲主问制”党支部学习、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论坛等规模大、范围广、层次深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理清头脑、凝聚共识。二是“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干部和教职工走出校门,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调研高水平大学建设,查找差距,学习经验;邀请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主题培训,为干部和教职工提供科学指导。三是“走下去、面对面”, 学校领导带头,带动广大处级干部,结合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主题,走访基层调查研究,与教职工面对面深入交流,集思广益谋发展、形成共识促改革,为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记者:学校作为地方建筑类高校,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
  钱军:学校作为地方建筑类高校,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的征程中,主要在以下7个方面强化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一是强化地方行业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弥补发展短板,实施科技兴校战略,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三是突破发展瓶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四是拓宽发展视野,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大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五是夯实发展支柱,实施学科振兴计划,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六是坚持办学面向特色,实施服务首都计划,履行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七是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条件建设计划,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总之,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办“大学”观念,用“大师、大楼、大气”,用大学的视野、大学的文化、大学的条件、大学的实力、大学的水平,让“大学”二字更加名副其实。
  记者:学校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过程中在强化人才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哪些思考和实践呢?
  钱军:高水平大学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学校作为地方行业性高校,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不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联合体。
  记者:学校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建设中,为什么实行科技兴校战略?
  钱军:科学研究往往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近5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人才往往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学校是如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突破发展瓶颈,集聚提升办学水平的第一资源的?
  钱军:虽然引进人才是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但当前地方高校引进人才越来越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引培并举,立足自身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基金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坚持“不遗余力、不惜重金、不拘一格”的工作方针,成立专门的人才工作办公室,每年设立500万元的青年教师培养专项基金,倾力培育人才。注重团队育人,通过团队高水平的科研锻炼队伍,激活师资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促进骨干教师成大师,带动青年教师加快成长,不走自然成熟的缓慢过程。注重科研平台的聚才育才作用,推动人才、基地、项目的有机结合,既为学校事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12年人才工作取得突破,1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1名教授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入选长城学者。
  记者:当前,国际化程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学校是如何实施开放办校战略,推进国际化办学的?
  钱军:国际化是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把实施开放办校战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作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引擎,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是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实施“柔性”引进政策和“客座教授”制度,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加盟。以青年骨干教师都有出国访学经历为目标,采取“费用全免、津贴全给”的方式,大力支持教师出国开展长期访学或合作研究。分批组织100名管理干部赴香港理工大学开展教育管理培训,拓宽管理队伍的国际视野。二是推进学生培养国际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建筑事务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双语师资培训,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同时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送学生到国外进行工程实践。三是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建好中法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法能源培训中心,与美、英、法、澳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合作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的多层次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在2012年首届京交会项目签约暨成果发布会上,与美国奥本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奥国际学院。四是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鼓励师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2011年,学校教师向欧盟提交了4项亚洲转型项目,全部获批,占欧盟批准的5个中国项目中的4席,总预算约500万欧元。支持教师出席国际重要学术会议,支持院系主办了多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师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推进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记者: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学校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是如何实施学科振兴计划,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钱军:高水平大学关键要有一批具有“话语权”和“显示度”的高水平学科。学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工科较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学校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几个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近5年来,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同时,紧紧抓住政策新机遇,组织申报“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记者:有人说,地方高校最大的特色就是服务地方发展。学校是如何强化服务地方的特色的?
  钱军: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成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强化服务首都的特色。一是学科专业设置聚焦首都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首都城乡建设的有效对接。二是人才培养聚焦首都城乡建设需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科学研究聚焦首都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学校“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有2个项目。
  记者:高水平大学应有一流的硬件条件。学校是如何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的?
  钱军:学校原来只有不足180亩的老校区,办学空间非常狭小,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坚持“大楼”与“大师”并进,实施条件建设计划,克服重重困难,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全面开工建设占地近1,000亩的新校区。两年内自筹经费10亿元,实现一期工程16万平方米竣工入住,目前正推进二期工程12万平方米的建设,根本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微访谈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人才的?
  钱军: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人才,非常爱惜、爱护人才。我们对人才不能责全求备,要善于用人之长,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的舞台。
  记者: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钱军:我的教育理念是“个个成长、人人成才”,这也是北京建筑大学全校教职工的教育理念。
  记者:对您做人处世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
  钱军:是“知行合一”这句话。这句话常提醒我们要实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记者:对您启发最大的一句教育名言是?
  钱军:是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记者: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钱军:“教学是天职,科研是能力。”
  [责任编辑:李艺英]
其他文献
王慧敏,1960年9月出生,河北抚宁人。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农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中学教师,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教师,挪威国家植物保护研究所交换学者,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兼植物保护学部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美国
郭广生: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主持国家级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项目1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共有185名党员。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坚持“围绕学院发展抓党建”的原则,达成了“以一流的学科支撑学院发展、以一流的管理促进学院发展、以办学特色强化学院发展、以优秀文化引领学院发展、以创新精神发展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保证学院发展”的共识,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党建新模式,在新的发展阶段结合创先争优工作不断丰富党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畔,占地807亩,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1999年成为国家首批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  2004年。学校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多次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
北京市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全局出发,以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推动首都在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开展创业实践等活动,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此带动了北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北京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推进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实施    2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第21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精神,落实“创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的目标,北京印刷学院坚持不懈地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服务行业、服务首都、服务师生”的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以建设服务型党支部为抓手,围绕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服务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师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强化服务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创
北京联合大学校本部离休干部党总支共有党员55人,平均年龄83岁,80岁以上的39人,占52%。2002年~2010年,党总支连续4次被评为校级和机直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1次被评为北京教育系统老干部先进党支部;2次获“北京市老干部先进党支部”称号。2011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荣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十佳党支部”称号。  因时制宜,不断调整工作重点  党总支刚成立时,老干部平均年龄60多岁,目
有着深厚的歌唱功底,虽80岁有余,但说起话来比年轻人更中气十足,语速快、语气长、密密匝匝如连珠炮一般;热情开朗、好强率真,做起事来风风火火,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难以相信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80多岁的老者,她就是被称作声乐界“掌门师太”的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郭淑珍。  但学院的晚辈们私下里都叫她“郭老太太”,这其中有景仰之情,更有喜爱之意。“郭老太太”的直率、厉害是出了名的,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  尊敬的波汉巴总统阁下,  尊敬的古里拉布议长阁下,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走进今天这个会场,心情格外舒畅,看到这么多朝气蓬勃的面孔,感到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更让我欣慰的是,中非传统友谊后继有人,中非友好事业大有希望。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中国和非洲的青年朋友们致以亲
关键词:多校区 高校 党务公开 实践 思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党务公开使党组织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党组织的运行更加健康。  多校区高校党务公开实践的背景  1.理论背景  共产党在执政前,长期处于被打击的残酷危险环境中,不可能也不宜实行党务公开。共产党执政后,国际上强大的敌对势力长期对共产党国家实行打压,共产党实行党务公开的条件在较长时期内不够成熟。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