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了,想必不少明,众仍记得今年1月北京飞雪那天,心情被·则消息所“霾”伏——于是之去世一代宗师“失踪”了!
“对我们这一代而言于是之是树立标杆的人物,他的逝去就像武林中一门绝学中断了一样!”小时在片场看过于先生拍戏的陈凯歌认为,于老应进先贤祠,“再也没这样的演员了,通过他,我们才知道什么叫艺术和登峰造极。”
20年前的1992年7月16日,于先生带病最后一次走进《茶馆》,与自己挚爱的舞台诀别。谢幕时,他老泪纵横,向全场每个角落的观众深躬到底。一位小姑娘哭喊:“王掌柜,永别了!”
而1月20日于先生的永别于世却又恰似·次久别重逢,使后辈有机会仰止高山,让大家珍惜和探寻“深山”宝藏。
我暗自庆幸,1978年能到剧场看他领衔的《丹心谱》。那是需要话剧的年代。甚至有观众为了买到票而带铺盖整夜排队。于先生刚出场,便赢得戏曲名角才有的“碰头彩”,更让我等初味何谓剧场之“场”。后来看《茶馆》,发现连他背影也“会说话”,那么有“表情”和摄持力。即便在边上拨算盘,也既不抢戏,却仍有戏。
此前“初识”他,是在北大办公楼礼堂的银幕前。那时刚粉碎“四人帮”,先放的老电影《十五贾》好像尚属“内部片”,但绝对是对我这小学生的一次启蒙。两位昆曲大师仅靠眼神便征服了我的眼
随后《龙须沟》,首先还是眼睛,“程疯子”令人心揪、心疼又时常意想不到的细微眼神,让我目不敢转睛。只这·次,于先生塑造的这个形象便铸于吾心,现在仍很清晰。那天直到“剧终”两字出现又消失,我才缓过神来,心里拍着巴掌——盖啦!盖世无双的盖,盖掉以往的观影经验,虽然不懂啥叫表演艺术,更说不上来好在哪儿,却惊讶于怎么能好到这个地步!
如果说《十五贾》“一出戏救活一剧种”,那么《龙须沟》始,于是之一代艺术家赋予了话剧新的活力。今天看来很“吸土”的《龙须沟》,当年可是“实验先锋”。被北京人艺请去执导该剧的焦菊隐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教授(留法时博士论文是《近日之中国戏剧》),他上任第一句话是:“过去你们学怎样演戏,今天我来教大家怎么生溉”他还首次提出标志其理论成就的“心象说”——一把舞台形象的胚胎称为“心象”,而其主要源泉,还是来自于生活。于先生正是这一学说心悦诚服的践行者与体现者。每演一戏,他都会“先让角色生活于你,然后你才能生活于角色。”正如画家画竹,先有自然之竹,眼里之竹,再到胸中之竹,最后才笔下之竹。
为心象和胸有成竹,于先生三番五次“采风”臭沟、拜访艺人,之后写下长篇《程疯子自传》,结合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情绪记忆和间接材料,想象揣摩、传神讲述主人公在剧本故事发生前几十年的坎坷、思想、性格、感情表达方式、人与人关系等的形成过程与细节。到开始演时,他又告诫自己“要像生活中一样有分寸——别总想演点什么,不要放大和夸张。”
演关汉卿好友、元代散曲家王和卿前,他先逼自己去读元人小令之类,还借历代人物画,直到看了《王羲之看鹅图》,才找到王和卿“可以有”的一种姿态。拍《青春之歌》,他带着《悲惨世界》和《战争与和平》进组,因为依据原著他演的“余永泽”读过这两部小说。当被筹拍《赤壁大战》的谢晋导演看作曹操不二人选时,他开出条件只有一个:“容我提前一年准备——必须花足够时间把这个人物研究透了才能演。”从此,他天天练魏碑,写信都用毛笔,还钻进汉墓,更时时揣摩。其日记有云:“迈步较自己原来的拉大一倍,有龙行虎步之感,丞相步态今得之矣。”很遗憾,由于资金问题片子没有拍成,我们无法看到“这一个”曹操了。好在先生留有文字,都是没有说教的教科书。
很羡慕那些可以当面求教这本大书的幸运儿,如姜文。于先生告诉过他,“重要的不是你演谁,而是你和别人的关系。”姜同学聪明又听话,拍《北京人在纽约》他就演“关系”——时女儿像对情人、对妻子像对女儿、对情人像对妈。而这也让搭戏的三位女主角全都鲜活起来。
去年我采访北京人艺,于先生看着长大的濮存听说,“至今,我们演某个角色时还会想,要是于老会怎么处理呢?”许多人艺人都非常感恩于先生平易坦荡的言传身教乃至提携,也都会讲他的名言“我们创作的必须是可以入诗入画的形象。”、“演员在台上一站,你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艺术水平以及对角色的创造程度,什么也掩盖不住
同时也坦言,做到他老家人这样实在太难,更何况于先生的演员标准是:必须至少是一个好人。
在这位好人眼里,姑且说演员算职业,那也是入心入命的职业,“若想演的戏真,做人先要真。”因而他成了有戏骨更有风骨的演员(他不愿被叫大师)。
重病丧失语言能力期间的两件事,想来最能反映老人骨子里的为人为戏。一次身体突然倒去,把想要抱住他的夫人重重压在地板上,多年讲不了话的于先生居然大喊一声:“快救她!”另一次,排话剧《冰糖葫芦》,老同事想请失语症已很严重的于先生演个角色,哪怕过场也是“胜利”。可排练中他老讲不出“钥匙”两字。到了正式演出,他仍遇到“钥匙”便卡壳,老搭档朱琳马上接话“你是不是找不着钥匙了?”于老点头,随后竞依然可以完美地临场应变——即兴说道:“当然。”
“对我们这一代而言于是之是树立标杆的人物,他的逝去就像武林中一门绝学中断了一样!”小时在片场看过于先生拍戏的陈凯歌认为,于老应进先贤祠,“再也没这样的演员了,通过他,我们才知道什么叫艺术和登峰造极。”
20年前的1992年7月16日,于先生带病最后一次走进《茶馆》,与自己挚爱的舞台诀别。谢幕时,他老泪纵横,向全场每个角落的观众深躬到底。一位小姑娘哭喊:“王掌柜,永别了!”
而1月20日于先生的永别于世却又恰似·次久别重逢,使后辈有机会仰止高山,让大家珍惜和探寻“深山”宝藏。
我暗自庆幸,1978年能到剧场看他领衔的《丹心谱》。那是需要话剧的年代。甚至有观众为了买到票而带铺盖整夜排队。于先生刚出场,便赢得戏曲名角才有的“碰头彩”,更让我等初味何谓剧场之“场”。后来看《茶馆》,发现连他背影也“会说话”,那么有“表情”和摄持力。即便在边上拨算盘,也既不抢戏,却仍有戏。
此前“初识”他,是在北大办公楼礼堂的银幕前。那时刚粉碎“四人帮”,先放的老电影《十五贾》好像尚属“内部片”,但绝对是对我这小学生的一次启蒙。两位昆曲大师仅靠眼神便征服了我的眼
随后《龙须沟》,首先还是眼睛,“程疯子”令人心揪、心疼又时常意想不到的细微眼神,让我目不敢转睛。只这·次,于先生塑造的这个形象便铸于吾心,现在仍很清晰。那天直到“剧终”两字出现又消失,我才缓过神来,心里拍着巴掌——盖啦!盖世无双的盖,盖掉以往的观影经验,虽然不懂啥叫表演艺术,更说不上来好在哪儿,却惊讶于怎么能好到这个地步!
如果说《十五贾》“一出戏救活一剧种”,那么《龙须沟》始,于是之一代艺术家赋予了话剧新的活力。今天看来很“吸土”的《龙须沟》,当年可是“实验先锋”。被北京人艺请去执导该剧的焦菊隐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教授(留法时博士论文是《近日之中国戏剧》),他上任第一句话是:“过去你们学怎样演戏,今天我来教大家怎么生溉”他还首次提出标志其理论成就的“心象说”——一把舞台形象的胚胎称为“心象”,而其主要源泉,还是来自于生活。于先生正是这一学说心悦诚服的践行者与体现者。每演一戏,他都会“先让角色生活于你,然后你才能生活于角色。”正如画家画竹,先有自然之竹,眼里之竹,再到胸中之竹,最后才笔下之竹。
为心象和胸有成竹,于先生三番五次“采风”臭沟、拜访艺人,之后写下长篇《程疯子自传》,结合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情绪记忆和间接材料,想象揣摩、传神讲述主人公在剧本故事发生前几十年的坎坷、思想、性格、感情表达方式、人与人关系等的形成过程与细节。到开始演时,他又告诫自己“要像生活中一样有分寸——别总想演点什么,不要放大和夸张。”
演关汉卿好友、元代散曲家王和卿前,他先逼自己去读元人小令之类,还借历代人物画,直到看了《王羲之看鹅图》,才找到王和卿“可以有”的一种姿态。拍《青春之歌》,他带着《悲惨世界》和《战争与和平》进组,因为依据原著他演的“余永泽”读过这两部小说。当被筹拍《赤壁大战》的谢晋导演看作曹操不二人选时,他开出条件只有一个:“容我提前一年准备——必须花足够时间把这个人物研究透了才能演。”从此,他天天练魏碑,写信都用毛笔,还钻进汉墓,更时时揣摩。其日记有云:“迈步较自己原来的拉大一倍,有龙行虎步之感,丞相步态今得之矣。”很遗憾,由于资金问题片子没有拍成,我们无法看到“这一个”曹操了。好在先生留有文字,都是没有说教的教科书。
很羡慕那些可以当面求教这本大书的幸运儿,如姜文。于先生告诉过他,“重要的不是你演谁,而是你和别人的关系。”姜同学聪明又听话,拍《北京人在纽约》他就演“关系”——时女儿像对情人、对妻子像对女儿、对情人像对妈。而这也让搭戏的三位女主角全都鲜活起来。
去年我采访北京人艺,于先生看着长大的濮存听说,“至今,我们演某个角色时还会想,要是于老会怎么处理呢?”许多人艺人都非常感恩于先生平易坦荡的言传身教乃至提携,也都会讲他的名言“我们创作的必须是可以入诗入画的形象。”、“演员在台上一站,你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艺术水平以及对角色的创造程度,什么也掩盖不住
同时也坦言,做到他老家人这样实在太难,更何况于先生的演员标准是:必须至少是一个好人。
在这位好人眼里,姑且说演员算职业,那也是入心入命的职业,“若想演的戏真,做人先要真。”因而他成了有戏骨更有风骨的演员(他不愿被叫大师)。
重病丧失语言能力期间的两件事,想来最能反映老人骨子里的为人为戏。一次身体突然倒去,把想要抱住他的夫人重重压在地板上,多年讲不了话的于先生居然大喊一声:“快救她!”另一次,排话剧《冰糖葫芦》,老同事想请失语症已很严重的于先生演个角色,哪怕过场也是“胜利”。可排练中他老讲不出“钥匙”两字。到了正式演出,他仍遇到“钥匙”便卡壳,老搭档朱琳马上接话“你是不是找不着钥匙了?”于老点头,随后竞依然可以完美地临场应变——即兴说道:“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