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u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还没有自身的认识,教师在小学生教育的时候没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足够关注和重视,使得小学习作教学容易和实际情况之间发生脱离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时候,能够应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习作的环境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对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是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也具有比较有效的提升,但从整体上而言,小学生的习作质量仍然存在着一定不足,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高耗低效的现象是较为突出的。面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问题,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对策,使得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状态加以改变。
  一、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问题
  (一) 缺乏兴趣,写作存在着被动的现象
  习作教学属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相对比较难的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困难,传统作文教学的时候,在旧有的和封闭的教学模式等教学实施的时候,更加关注教学的形式,对教学内容的重视明显不足。作文命题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更加侧重于命题和半命题,对学生的要求和限制都比较多的,容易造成学生对习作的抵触情绪增加。
  (二) 阅历不足,写作比较空洞
  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时候,由于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沉浸于课本中,生活的阅历比较少,而学生年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限制,学生对社会认识明显不足,缺少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的流露。对于周围的事物好奇心并不突出,学生缺少实际生活真实内容,作品往往较为自然空洞。
  二、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改善策略
  (一) 将学生作为主体
  写作是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承载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充分表达出來,对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使得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得到更好地培养。习作是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认识并创造表述的过程。在以前的教学观念中,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在习作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述,促使学生个体发展得到关注和重视,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用较为恰当的方式,使得学生自身的童真和童趣等充分表现出来。比如通过唱歌跳舞和养花养小动物等。
  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得到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为了使学生写作阶段难度能够得以有效降低的时候,新的课标主要是将写作目标的首要阶段的任务定为写话,而第二学段则主要定为习作,重在对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写作兴趣,并且培养学生较为良好的写作习惯,这也是写作训练中的重点内容。在习作的方式完善的时候,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学生进行互评的阶段中,能够促使小学生自身阅读鉴赏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并且对其他学生较好的写作方式加以借鉴,改正自己的不足,有效避免自身出现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在他人帮助自己修改的时候,明确自己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这些问题有效避免。
  (三) 教师以身示教
  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亲自示范写作,帮助学生明确相对规范的写作格式以及写作的方向,对学生的顺利习作具有重要帮助,促使学生可以有章可循。目前许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写作的时候,并不愿意自己去写,仅仅是要求学生进行习作,而自己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批改。老师通常缺少对题目或者文章的体验,并且在进行习作心理认识和掌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无法根据学生的习作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点,容易对学生自身的创作灵感产生约束作用,教师如果无法在自身写作指导下进行范文编写,就需要明确自身的习作指导所具有的问题,这也就对教师自我的提升存在着有利影响,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较为正确的指导途径。
  (四) 给予学生能写的习作题目
  在新课标改革的情况下,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时候,其中的习作教学方面的建议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的条件,促使学生自身受到的束缚能够有效减少,并且教师需要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进行写作命题的时候,以身边中的事实和小事等作为参考,促使学生能够对生活加以感受,并且充分体验生活,能够在写作的时候,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情感,从而完成有色彩的优秀习作。例如,教师在习作题目布置的时候,能够利用幻灯和图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对生活情境再现,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顺利地从大脑信息库中选取熟识的信息内容,作为写作的主要素材。
  三、 结束语
  在我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习作教学得到了一定关注和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当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基层一线的教师能够对其中问题不断分析和总结,通过科学合理的探索之后,对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保障学生自身的习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光飞.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9):107.
  [2]张建春.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6(6):173.
  作者简介:徐吉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临潭县卓洛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随着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一般意义上面的教学模式已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行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教育质量方面投入了较多的关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迫接受,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的发觉,并且在进行实际语文教学时,教师很少与学生之间发生互动。我国教育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而情感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素质教育方式的一种直接的体现。因此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自身经验对小学语
摘 要:语文课程是人文科学领域的重要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打下夯实的语言词汇,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培养创新合作精神。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发展导向,根据语言建构与应用、文化理解与传递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切实培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十分广泛的学科,是知识传承的桥梁。语文学科里面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学好语文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语言沟通能力,还能加深自身的理解能力。语文课本文章中有祖国的大好河山,诗句中有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学好语文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在语文学习中经常会阅读和背诵一些课文和经典名句,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还会强化我们的思维逻辑。 
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慢性炎症过程,由胆固醇及脂蛋白在血管壁的聚集而诱发。血液循环中多种细胞因子及血管壁多种细胞类型参与了AS的形成,包括内
摘 要: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的终身学习离不开写字。因此,写字教学不仅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激发写字兴趣、放大写字细节以及做实写字评价”等方面,浅显论述一些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指导方法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说:“写字,不仅是一项
摘 要:一直以来,语文都是小学时期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实际上,语文教学乃是其他科目教学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儿童形成语言表达、情感抒发以及文字运用等能力的重要基础。但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其在学习期间缺乏自制力以及专注精神,所以构建趣味课堂可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是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的根本途径。本文旨在探究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当中对儿童学习兴趣加以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摘 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21世纪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改变当前教育现状,呈现出传统发展文化的生命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
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情形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基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思维的激活逐渐发展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学科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学科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思维训练;创造性;语言教学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教育部有关部门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