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革下的中德人文交流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德两国人文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当前,全球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德人文交流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中德两国的人文交流仍然存在着不对称的结构性问题,大体表现在认知、内容、主体参与和运作模式四个方面。因此,推动中德人文交流不仅可以增进两国政治、文化互信、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中德关系的稳步健康发展也为中德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关键词:人文交流 历史 不对称 互构
  一、中德人文交流的历史发展和机制变迁
  (一)中德人文交流的历史发展与成就
  中德两国在人员、文化、思想方面的交流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早期。最初,德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通过与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广泛交流,从而开启了中德人文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漫长历史。以邓玉函和汤若望为代表的德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不仅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带到中国,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时还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故事传递回德国,为德国乃至西方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除了早期的传教士以外,德国文学家和哲学家将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关注转换成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表达出来是早期中德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普鲁士和清政府建立起密切的官方联系,双方的人员往来和思想交流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德国汉学家来到中国,实地了解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译成中文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派出学生到德国进行学习,而这些留德学者将当时德国先进的教育和科学理念带回中国,成为近代中德人文交流中的关键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先后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中德人文交流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德国统一以来,在双边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中德双方在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和机制建设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具体而言,双方的高层互访频次较前显著增加,各界人士和各种文化团体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自2010年中德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后,双方一致认为,推进中德战略伙伴关系需要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和交流。2014年,双方决定将两国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中德两国将继续深化文化领域的合作,支持两国人民的往来和交流,以加深相互理解,促进互信和友谊。a在此期间,中德人文交流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人文交流活动都有所增加,构建起一张全面、丰富的人文交流网络。
  (二)中德人文交流的机制变迁与创新
  中德两国的人文交流不仅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双方在人文交流的机制建设方面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从早期以个人为主体的交流机制,到政府关系建立起来后的民间、政府共同促进交流发展,再到2010年雙边关系大力发展以来的全方位机制保障,这一过程无不体现了中德人文交流机制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的发展特点。早期主要以德国传教士、哲学家和文学家以及中国留德学生为中德之间人文交流的主要载体,以个人为主体的交流机制无论对当时促进中德文化交流还是对日后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发展都有深远意义。此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德建交以及德国统一,中德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和声明,创建了具有影响力的交流中心,确定了一些具有示范效应的交流活动。如1978年两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是中德两国在文化交流与和合作方面签署的第一个双边协定。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也自1994年开始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致力于双边文化交流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周”等具有标志性的活动也逐步在德国各州落地。2010年以来,中德之间不仅签署和发表多个重要文件,促进两国不断深化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和发展,而且在2017年首次召开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会议并签署《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联合声明》,为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完善人文交流机制注入了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中德人文交流的机制建设中也存在着从德国主动、中国被动到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变。从13世纪上半叶首先来到中国的德国传教士到1866年清政府首次派出考察团学生,其间相隔近500年时间。这期间虽然德国文学家如歌德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茨、康德等人在其创作过程中都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养分,但对于中德文化交流而言,德国思想家和文学家起到了主导作用,中国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输出和缓慢前行的状态。此后,随着中德两国官方合作不断深化,双方朝着双向互动的模式渐渐转变,中国由被动转向主动,与德国一起建设多个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整合合作资源,带动中德人文交流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始建于2006年的德国孔子学院目前在德国共有19所分院,在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传播中国文化、展开汉语教学等方面都为促进中德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做出贡献。同时,双方建立的合作交流机制诸如“中德政府磋商”“中德语言年”“中德教育政策战略对话”等涉及语言、学术、文化、体育、青年、广播媒体等多个领域,双方通过共同举办一系列重点活动,展示中德两国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成果,为促进两国在人员、文化、思想方面的交流提供示范性作用。
  二、全球变革下的中德人文交流现状分析
  当前,全球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革都对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交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而言,全球秩序发生深刻变革,大国竞争日益加剧,德国等西方国家在对华关系上更加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因素。202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2121亿欧元,中国已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不断提升的科技竞争力和政治影响力,德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中国方面的竞争压力。但与此同时,中德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全球治理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德不断扩大人文交流,通过不断深化的人文交流使中德两国民心相通,对于当前所面临的复杂的大变革时代有清晰的认识,在各个领域寻求合作,使对方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思路和政策选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德两国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机制建设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例如在人员往来方面,目前两国友好城市数量已达99对,双方人员往来每年接近200万人次。在教育合作方面,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500多对合作关系,在德留学生目前已超过五万名,德国在华留学生也近万人。b在文化交流方面,歌德学院不仅在华举办各种活动以扩大中国对德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还与多家德国合作机构共同实施一系列跨文化交流项目。而孔子学院也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在德国18个城市已设立分支机构,还在传播中国文化、宣传汉语魅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艺术、思想交流方面,双方在京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有密切和深入的交流,通过对中德两国各自文化的阐释和挖掘,为双方塑造良好的“中国印象”“德国印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尽管在全球变革背景下,中德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中德两国的人文交流仍然存在着不对称的结构性问题,两国民众之间的好感和互相了解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中德两国民众间的认知不对称。尽管中德间政治经济交往日益加深,人文交流也愈加密切和深入,但德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性改善。根据皮尤中心一份关于德国对中国看法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明显增加,尽管德国有更多的受访者选择“有点不利”,而不是“非常不利”的选项,但德国仍有71%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态度,这个比例达到了历史新高。c在德国,如何看待中国这个问题存在代际分歧。年轻受访者的“中国印象”更加多元化、更加正面,年龄在55岁以上的大多数受访者对中国的认知相对负面,对中国的感知明显落后于中国的现实情况。这与中德人文交流面向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受教育者有很大关系。通过两国间密切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互动,德国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和渠道了解和接触中国。德国市场上不仅充斥着中国的消费产品,同时也有文化产品进口。中国的艺术、文学、语言课程以及与中国有关的教育项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德国。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受到来自国外多元文化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中国文化。年纪稍长者则大多是基于固有认知或媒体报道来了解中国,而德国媒体和大多数西方媒体一样,向来注重通过矛盾和冲突的报道方式来吸引眼球,对中国的报道整体趋于负面,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德国一部分民众眼中较为悲观的“中国形象”。与此相对,中国人普遍对德国的经济实力、德国企业的创新实力、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有着较为积极的评价,中国媒体对德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报道也更加正面积极。
  第二,中德人文交流还存在内容不对称的现象,大体呈现“中热德冷”的态势。首先,近年来中国大量引入德文图书并翻译成汉语,据德国图书信息中心的德譯中文库显示,各类被翻译成中文的德文图书已达1300多册,远远大于同类中文图书在德国的翻译和出版数量。其次,中国赴德国留学人数达3.69万名,成为德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这远远高于在华德国留学生数量。同时,中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德语系,一些中学也开设了德语课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德语。而据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安德莉亚·佛伦泽尔对德国中文课程的系统性研究和统计,发现德国选修中文的人数自2012年以来一直停留在5000人左右,没有进一步的增加。再次,尽管中德之间政治、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并在欧洲范围内具有示范效应,但中德人文交流领域的机制建设和发展却明显落后于欧洲一些国家。2017年5月2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加布里尔共同主持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并发表《关于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其中涵盖教育、文化、媒体、体育、青年等五个合作领域。与之相比,中欧、中法、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较早建立并涵盖更多合作领域。
  第三,中德人文交流领域的不对称还体现在主体参与上,可以概括为“民冷官热”。自2014年中德两国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政府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也体现在人文交流领域。一方面,中国负责对德文化交流的主要机构包括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等,通过举办中德间的大型交流活动来增进双方的了解。德国也主要通过在中国设立海外宣传机构如歌德学院同中国进行活动交流。另一方面,领导人会面和互访也成为中德间促进交流、发展共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是官方带头举办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还是领导人进行会面,中德间文化交流的主体大多集中在政府官员、优秀艺术工作者、学者等社会精英上,而普通民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导致了官方关系发展迅速,但民众对彼此的认知和理解还有一定距离甚至脱节的状况。
  第四,中德人文交流还存在运作模式不对称的现象。德国自魏玛共和国时期起就初步形成了“官民分离、事权分离”的对外交流运作模式并不断发展延续至今。联邦政府设立的外交部海外德国文化和文化事务管理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宏观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用于协调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具体到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则由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专业性极强的民间机构进行承办,如德国对外学术交流中心、歌德学院、柏林世界文化之家等。在这一运作模式下,政府一方面为承办文化交流活动的民间机构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一方面在不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专业性民间机构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灵活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对,中国在对外人文交流过程中主要注重政府的统筹协调角色,民间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能力相对较小。政府为主导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可以简化各部门间的协调步骤、提高办事效率,还可以集中力量发挥集体优势。但也正因为政府在对外交流中扮演着主导性角色,德国等西方国家容易对此产生误解,认为中国的对外人文交流活动是我国进行对外宣传的手段,从而对于中国官方举办的人文交流活动兴趣不大或怀有偏见。
  三、中德人文交流与双边关系的互构
  (一)人文交流推动中德关系向前发展   人文交流被视作除政治和经济以外的第三大支柱,发展中德人文交流有助于两国进一步增进理解、聚同化异,让更多的德国民众有机会了解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为巩固中德全方位合作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为推动两国成为合作共赢的示范者、中欧关系的引领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超越意识形态的合作者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在当前全球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德两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扩大人文交流以消除误解、增进彼此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但事实上,中德人文交流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对称问题,不能跟上两国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速度,需要我们从实践、制度、人员等三个方面来不断推动中德人文交流向前发展。
  首先,增加中德人文交流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阐释我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根本思想。在现有基础上,中德两国应在人文交流领域制定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议题,设定可靠的发展目标和解决方案。加强两国民众的交流互动,避免文化的单向性传播。在交流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误解,寻找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与合作。中国不仅要加强和德国在关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深入挖掘,还应就德方感兴趣的现代科学和教育等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对彼此报道的过度失衡会损害文化交流,因此,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发展,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世界之间建立起桥梁,有助于克服东西方之间、东西文化之间互不理解的鸿沟。d同时,在人文交流过程中也应注重从历史、实践和理论的角度不断向德国民众介绍和阐释中国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文化交流互鉴思想。
  其次,加快中德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中介机构作用。从上可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对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对比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中德人文交流机制目前所涵盖的领域仅有5个,未来还可在科技、卫生、旅游、妇女、社会平等、地方合作等领域充分挖掘。同时,还应尝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框架下建立更多诸如“17+1合作”机制的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不断提升中德人文交流的合作水平。此外,在政府发挥监督、引导作用下,还应给予文化中介机构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其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和建设能力,从而有效减轻德国民众对中国发起的人文交流项目的疑虑和负面印象。
  再次,还应进一步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架设更广泛的沟通桥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中德人文交流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懂语言,才可以进行有效和深入的沟通,才能避免因理解错误而产生误解。因此,中德双方应加大对外语学习的推广,开设汉语、德语培训班,鼓励学生到对方国家进行交换学习。不仅充分发挥歌德学院、孔子学院等主要文化机构在传播和教授语言方面的重要作用,还应形成从学校到语言培训机构再到社会的多层次平台模式,为中德人文交流架设更广泛的沟通桥梁。
  (二)中德关系健康发展为人文交流提供保障
  中德人文交流的发展可以增进两国政治、文化互信,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中德关系的整体稳定发展也为中德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全球变革时代下,中德在多个领域合作空间有所增加,如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全球治理、多边合作、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有较为强烈的合作需求。尤其是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中德人文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双方政治关系的发展对文化交流的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2014年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德两国政府保持密切沟通,领导人互访频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中德人文交流奠定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基调;第二,两国政府致力于对话机制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建立了70多个对话机制并大力促进人文交流领域的机制建设,推动中德人文交流不断向前发展;第三,政府在人文交流领域扮演着监督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因此,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双方进行更加密切的人文交流排除了障礙。中德两国政府不仅推动现有人文交流项目的落实,还助力更多领域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其次,双方经贸往来对文化交流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据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0年德国与中国双边贸易额显示,中国已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共有5200多家德国公司,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德国市场。这样紧密的经贸联系,加快了中德企业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而且,一些企业更是直接加入中德人文交流的队伍中,一方面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一方面积极创办合作项目和活动来加强双方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因此,双边经贸往来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中德人文交流的主体更加丰富和多元,还为中德人文交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结语
  在全球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德人文交流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在与德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要注重统筹历史和现实、官方和民间、双边关系和人文交流三个方面,由此向德国呈现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a 《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4年10月11日,访问日期:2021年5月20日。见网址: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10/11/content_2762677.htm.
  b 《中德友协会长史明德:中美之争,欧洲不会向美国一边倒》,转引自中国网2020年8月12日,访问日期:2021年5月24日。见网址:https://www.sohu.com/a/412751586_116897.
  c “Attitudes toward China”,In:Pew Research Center,05.12.2019.详情见网址:https://www.pewresearch.org/global/2019/12/05/ attitudes-toward-china-2019/.
  d 于芳:《中德人文交流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学术探索》2018年第4期,第139页。
  作 者: 吕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国政治与文化、中德关系、德美关系。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史铁生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中别具一格的一位,往往被人冠以“残疾作家”的標签而被低估,史铁生的创作无法与其自身的经历和独特视角分开,从生到死再到生的U型生命历程中,其思想的转变和后期独特的文学理念和形而上的哲思,却是命运为他开启的另一扇窗,也是文学界研究史铁生的重点。史铁生的创作不单单是向死而生的乐观主义,更是对生命的终极意义和生存的困境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史铁生 命运 时代 宗教 哲思 
期刊
摘 要:论文聚焦于文学评论家布鲁姆晚年的重要专著《影响的解剖》,着重论述了书中所提“影响的焦虑”与“崇高的陌生性”两大概念。  关键词:布鲁姆 “影响的焦虑” “崇高的陌生性”  2011年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于八十高龄之际推出大作《影响的解剖》(The Anatomy of Influence)。该书似乎是布鲁姆对其“读书——批评——教学”三位一体的学术生涯的一个梳理与总结,用作者本
期刊
摘 要:李佳继昌《左庵词话》中摘录了很多词人词作,因此将其作为一本词选看待也无可厚非。他选录了唐至清的具有代表性的词人词作,构建了一部自己心目中的词史,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词的发展脉络。由于其仕途坎坷、游历无数,因此其选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尤以湖湘一带与岭南地区最为显著。李佳对八旗词人给予了高度重视,其对八旗词人的收录可视为一段简明的八旗词史,为我们了解、研究八旗词人提供了重要资料
期刊
摘 要:张爱玲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异化的女性,并形成了一种畸变现象,以此来抨击父权压抑与封建迫害。本文通过剖析张爱玲小说中异化的女性形象,总结出“‘自我’的迷失”“‘母性’的泯灭”“‘自虐’的病态”与“‘顺势’的异化”这四个女性畸化的类型,并从这些畸变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其成因的探讨中,发掘出张爱玲运用小说中的女性畸变,反抗父权文化体系的批判性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 女性形象 畸变异化 父权文化 女
期刊
摘 要:李佩甫长篇小说《平原客》写了一个从乡村出来的农业科学家李德林当上了副省长之后,因为二婚妻子的腐败问题和家庭关系不顺利的情况,一念之差,雇凶杀妻。结果当然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们在可惜这个人走向邪路的同时,也在梳理他的堕落与蜕变开始于何时。李佩甫这篇小说贵在梳理了乡村关系网和人物的关系,客观地分析了这一真实案件演变来的故事主因如何形成,在故事结构与语言艺术上都凸显了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成就。 
期刊
摘 要:苍凉感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倾城之恋》虽然拥有圆满的结局,但依旧渗透着苍凉和虚无。无论是转瞬即逝的繁华安定,还是荒诞冷漠的人间情义,都蕴含着挥散不去的苍凉。小说中如胡琴、镜子等意象的运用,是造就苍凉感的重要艺术手法。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苍凉 意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20世纪40年代,年轻的张爱玲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曾掀起过一股热潮。一九五二年,
期刊
摘 要:《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已一年有余,此片留下的丰富的意义空间仍带给许多人以长久的回味,特别是影片点题之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中的“我”,仍然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要弄清楚此片中“我”的深层表达,则需要对“我”进行一番历史文化方面的考察,溯源影响“我”产生的元素,挖掘这个“我”在不同历史语境、不同媒介下的演变。到最后,则会发现哪吒作为一个主体的艺术生命,从其最初的主体形象和能指意义,到《哪吒之魔童
期刊
摘 要:美国20世纪小说家薇拉·凯瑟以其质朴的笔触,饱含深情地描绘了美国边疆拓荒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大画卷,其小说作品具有深厚的生态审美意蕴。挖掘薇拉·凯瑟小说中丰富的生态审美内涵将对构建成熟的生态美学理论体系大有裨益。本文以生态审美的视角,重新审视薇拉·凯瑟的小说作品,探寻其中隐含的人与自然相栖共生的生态美学意蕴。  关键词:美国小说 薇拉·凯瑟 生态审美  “生态美学”(ecoaesth
期刊
摘 要:《倾城之恋》和《琉璃瓦》都是张爱玲创作于鼎盛时期的小说,都是篇幅都不算长的短篇小说,对于婚姻来说不同的女性自然会有不同选择,白流苏和姚先生家的三个女儿在面对感情和婚姻的选择上都是或被动或主动地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是时光和岁月才能告知这个选择之后的答案,至于是非对错无人能够解答。张爱玲的文笔在刻画人物的犀利睿智上,同时期女作家无人能及。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 赏析 感情  一、《倾
期刊
摘 要:奥威尔的政治散文《马拉喀什》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冷静客观的笔触,再现了殖民统治下的马拉喀什贫民极度穷困和无奈的生活画卷。文中的六个场景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平行发展,但仔细梳理,可以看出其背后由纵横两轴线交错构成的宏大格局。纵向轴构建殖民地人民从出生——儿童——青年——成年——老年——死亡的时间格局;横向轴展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差异的空间格局。两条轴线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殖民地人民在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