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选材立意关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zp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
  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求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寻”实际上就是找,是发现之前存在但不被你感知的东西,这个题目和“发现——”又有一点区别,因为“寻”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发现”,还可以是无意中的偶得。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寻”只是一个字,选材的范围很宽,但不能面面俱到,空泛地谈如何去“寻”、寻的艰难与意义等。应化大为小,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寻”,可在其后添加“知音”、“一方净土”等,或在其前添加如“一次不同寻常的”等修饰词。但这种添枝加叶只能在心中进行,千万不要换题目。
  笔者参加了中考阅卷,下面结合阅卷的情况,谈谈同学们在作文中选材立意方面的缺失。
  1、材料雷同,内容陈旧。如写“寻找友情”就是小误会失去朋友,几天后或几年后后悔了,又和好了,寻到了友情;写到“寻找母爱(父爱)”,就只记得小学的时候,母亲(父亲)对我严厉,不疼我,一天夜里,我生病发烧,母亲(父亲)背着我去医院,感动之余寻到母爱(父爱)等。而有一个考生另辟蹊径,先列举牛顿、周恩来的事例,指出他们为了科学,为了民族的出路,毫不犹豫地直面困难和险阻,在那条崎岖不平的险路上寻找探索着。然后笔锋一转,论证“寻找需要勇气和毅力;寻找需要智慧和灵感”。只论证“寻找”,显得与众不同。
  2、材料堆砌,情感虚假。同学们材料意识薄弱,考试时拼命去回忆,胡乱拼凑,胡编乱造,不得章法。如一个考生的作文:用了几个小标题组成片段式:寻找方法、寻找友情、寻找真理。没有统一的中心,完全是堆砌材料。而有一个考生同样写的是片段式文章,每段的结尾分别是:“我找寻到了,一摄氏度的温暖,饱含着妈妈的情啊!’’“我找寻到了,一声叮嘱,一杯热牛奶,洋溢着爸爸的爱啊!”“我找寻到了,一句哲言,透露着老师的信心与期待!”最后写道:“一双慧眼,我寻找到了人间的真爱。带着这些真爱,带着感动出发,我坚信,我定能抓住梦想的翅膀!”小作者以“寻找真情”作为写作的重心和情感的线索,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了最熟悉、最深切、最动人的材料。从而避免了许多作文材料堆砌、虚假,情感空洞等病态。
  3、立意肤浅,不见挖掘。立意肤浅,主要在于对素材缺乏挖掘,不能透过现象见本质,不能由此及彼展开联想。“一只普通的烟斗可能注满父亲坎坷的一生,一个饺子的皱边上也许印着母亲慈爱的指纹,一片落叶或许残留着生命挣扎过的绿的痕迹……”在立意方面,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意识。以“寻”为题写作,立意当然有高下之别。你可以“寻”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一般的学习做事的方法途径,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肤浅的“寻”,它注重的是“寻”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好心情、真理、奥秘、知音、一方净土……这些更多的是注重“寻”的过程,是“寻”的过程中、“寻”后的思考感悟,体验着人生的境界。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
  4、立意单一,不见变化。在安排内容方面,有些同学往往平铺直叙,就“寻”写“寻”,讲求所谓“一气呵成”。没有起伏曲折,难分高潮低谷。完全可以尝试一些内容上的变化。如:“你每天拥有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对于那些失去了的,你还愿意去寻回来吗?”“假如你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一样东西,可找到后却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在寻的过程中,你有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吗?”……
  针对选材立意,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关于选材
  
  首先,要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这样的材料包括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读书看报,关注新闻,留心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鲜事物,并注意深入思考。
  其次,要选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应多关注社会、家庭、大自然等。不要把写作看得太难,其实,只要我们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抒自己的真情实感,人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
  再次,选材切忌“撞车”。平时作文选材“撞车”,只是小摩擦;中考作文如果选材“撞车”,那可是“千人一面”啊,给阅卷老师的印象肯定很糟糕!那么考场上如何避免选材“撞车”?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告诉我们:“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想到的那个‘题材’,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题材’,也不能写!”正确的办法是:要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
  
  关于立意
  
  立意是作文的关键。一篇作文有了好的立意,就像一支队伍有了好的统帅,能在“战场”上自由驰骋。好的立意除了要做到正确鲜明,还应力求做到深刻新颖。那么,考场作文如何提高立意呢?
  一、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旨。这不仅要求同学们有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还要求大家具备敏锐的联想拓展能力。
  二、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只有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需要同学们认真分析,反复思索。,才能获得深层意蕴。
  三、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之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构思时应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
其他文献
笔者平时查阅民国报刊时,陆续发现了多篇未被《洪深文集》、《洪深研究专集》、《洪深文抄》、《洪深戏剧论文集》及其他作品集收录或提到的洪深集外佚文,并辑得《洪深年谱长编》失载的一些有关洪深演讲活动的史料。兹将这些佚文与史料择要介绍与整理出来,以供研究界参考。一、洪深集外佚文  1926年1月,洪深的《基督教与文学》发表在中华基督教《文社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中华基督教《文社月刊》于1925年10月在苏州
前几天,我正在写一首新诗,有一个词语始终挥之不去,隐隐感到需要换一个。我停下来查阅辞典,翻开了默立在父亲书架上已经很多年的一本旧书。书页随着我手指的翻动,散发出父亲书斋的味道。蓦地,我感到好像与父亲相通,尽管他人已经不在了,但空中的气息如同他就在那里!  父亲去世至今已逾一年半。然而,奇异的是,他好像从未真正离开过。或许,创造性生命的遗产比興旺发达的实业所遗更具影响力。一方面,是诗歌、散文和音乐的
李万财立刻站了起来,来到柜台前慌乱地翻着,但是他似乎什么也没找到。江浩将他们在江边找到的小本子拿了出来,李万财一见,顿时呆在那里。这本子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会员档案”,这其中可记录着长期在小鱼儿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名单,每位会员的姓名和学校、上网时间以及收费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  让未成年人上网是要被勒令停业的,李老板比谁都清楚,而现在,眼见证据被抓在别人手里,他绝望地瘫在椅子上。  江浩见此情
德国科学家乌·希普克问道:“地球这艘大船还有救吗?”   每天,地球上的人会吃掉600多万吨粮食。  全球粮食年总产量为15亿吨。而粮食种类在灭绝了绝大部分之后,目前只有8种:小麦、稻子、玉米、大麦、燕麦、高粱、小米和黑麦。而多数的城市居民通常只食用其中2种:小麦和稻米。世界存粮只能维持40天。  每天有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每天有1500吨吞噬臭氧的氯氟烃排入大气层。
编者小语:面对一棵树,我们除了将它视之为“树”,可曾会有别的思考?文章由一个树木的家庭引申思考人类社会的问题,足见作者观察之细致,思考之深刻。    我是在穿过了一片被阳光照耀的平原之后遇见他们的。  他们不喜欢声音,没有住到路边。他们居住在未开垦的田野上,靠着一泓只有鸟儿才知道的清泉。  从远处望去,树林似乎是不能进入的,但当我靠近,树干和树干就渐渐松开,他们谨慎地欢迎我。我可以休息,乘凉,但我
中国现代诗歌站在古今、中外交汇的十字路口,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因而也具备多维阐释的基础。西方诗歌带来的影响巨大,差不多使中国诗歌改头换面,因而欧化痕迹很重。辨识这种脉络,需要一种通透的历史观和恰当的评价,如洪子诚所言:“一般来说,我们总是从现实的关注点上去把握和梳理‘过去的记忆’的。历史叙述从事实上是现在和过去的相遇,是它们之间展开的对话。如果‘过去’不能转化为‘现在’的问题,它们就很可能不会成为我
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小河告别了冰封的记忆,田野的风也悄悄改变了方向,柳枝脉脉含情地摇曳着,有小鸟逐风飞来,穿柳起舞。清新的景色,让人的心顿时多了几分甜丝丝的暖意。  诗人的灵感是体物入微的,我们也喜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慵懒,喜欢“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闲适,喜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悠然,喜欢“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的自在……淡绿淡绿的风中,这个春天充满了田园
场景一    1949年  “孩子他爸,该吃饭了,快把虎子叫回来。”  “哎!”  饭桌上。  “爹、娘,我今天学会了俩字。”  “呵呵,啥字啊?”娘问。  “不好好放牛,学啥字哟!”爹说。  “我会写‘中国’俩字了!”  “哪学的?”娘又问。  “村北的先生那儿呗!”儿子一脸得意。  “学那有什么用?明天不准再去那儿!”爹说。  “为什么啊?”儿子一脸失望。  爹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因为你要
请看中考题:  We are glad that more and more businessmen want to________ factories in Zhangzhou. (2005年福建省漳州市)  A.pick upB.clean upC.open upD.get up  译文:我们很高兴,越来越多的商人想在漳州办工厂。所给选项都是“动词+up”构成的短语,pick up(捡起,顺便
问: 尽管我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是班上第一,但父母却从来不表扬我。他们总是说“学无止境”。得不到他们的鼓励,我觉得好累!(苗苗)  答:一定要将自己内心的渴望向父母说出来,否则他们可能会疏忽你的情感需要。虽然不一定说“求求你,表扬我!”但你可以在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真诚地对爸妈说:“爸爸,妈妈,请给我一个热情的鼓励,好吗?”    问: 我的家庭条件不错,父母为了给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凡是我想要的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