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具有自己的核心素养,这里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数学抽象;邏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这说明,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核心素养尤为关键,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而这种能力既为小学生必备的数学能力,也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
前言:随着数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工作者将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维度。所以,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驱动学生进一步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一、运算能力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有三大基本能力,分别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运算能力是数学最重要的能力,是书写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技能,运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果学生的运算能力比较差,就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正确的答案,考试时题目答不完,即使匆忙地写完题目,正确率也很低,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到了高年级,数学问题越繁琐,高年级的数学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与运算能力成正比,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合格,会给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目前,小学数学的基本运算就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在低年级阶段以整数的运算能力为主,所以教师在低年级阶段要抓好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目前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就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较小,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尤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观察与思考时,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他们往往依据模糊的印象及概括的分析方式来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学生获得的结果不够精确,从学生的具体运算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如下情况:不能正确使用公式来进行计算或不能全面理解题目,使学生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不容易记忆事物,久而久之,错漏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三、核心素养下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1.一算理为起点,激发学生创造多种算法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支点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算理便可以被视为一个支点。有了算理这个支点,一题多解就不再可望而不可即。现在我们再从减法的角度切入,具体谈一谈。曾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让学生观察一组算式:36-8,78-8,58-8,29-8。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几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78-8,58-8,29-8,被减数在个位上够减,而36-8被减数在个位上不够减。相机提问:不够减怎么办?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讨论。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得出以下几种算法:(1)36-8=26+10-8=28;(2)36-8=20+16-8=28;(3)36-8=36-6-2=28;(4)36-8=38-8-2=28;(5)36-8=36-10+2=28。这里,学生借助小棒,将36和8以不同的形式加以分解组合,创造了多种算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算法都是一算理为起点的。在这个案例中,算理完美地诠释了支点的作用。
2.转变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核心素养,教师要想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首要任务是学校积极采取措施转变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而这需要从教学设计开始抓起,使其具有针对性,使课堂的教学效率越来越高。以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课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可以以“50+40=?”为例,让学生明白5个十加上4个十等于9个十,即50+40=90。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以内的整数加法的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数学运算技巧,最终高效地完成运算,同时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方式也得以改善,最终使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以培养。
3.多媒体情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现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步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对应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从无头绪的摸索走向有序的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相同的动画形象赋予加减的数理意义,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去理解相关的数理意义。让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向老师表现自己理解的加减意义。如自己手中的铅笔数量之间的变化,这就让学生自己的思考中,以自己的动手实践表达出来。再者再教授乘法时,通过多媒体可以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在乘法的条件下面积的扩充速度,再让学生在空白的纸上,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画,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笔下去感受乘法在纸上的变化。通过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动手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有趣,学的有氛围,不断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
4.通过主题图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确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基于这种要求,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全方位考虑学生的学习特质和兴趣所在。小学数学课本中主题图较多,主题图对于学生而言,是充满表现力的画面。学生在学习中,会乐于去讲述主题图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这种能力与倾向,让学生在主动讲述中,去感受相关数学知识点在图像中地体验,这种在读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讲的循序渐进的模式中,学生既能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想象力,更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单元中,有关千克、千克、吨的概念,教师让学生相互讨论,探讨同学对不同动物之间的重量差异,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考能力,更是通过相关运算时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概念时,就会感受到具体数学知识在含义,以及数学知识在其中演变和体现,通过这种象形般的思维模式,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在数学上的运算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关注数学运算,立足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多样的策略,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汇报交流,明确算理;总结概括,归纳算法;巩固提高,运用算法,借此使学生们切身地体验数学运算探究活动,掌握数学运算方法,积累数学运算经验,切实地形成、发展数学运算能力,夯实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提高数学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沈玲玲.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86.
[2]卢坚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0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
前言:随着数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工作者将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维度。所以,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驱动学生进一步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一、运算能力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有三大基本能力,分别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运算能力是数学最重要的能力,是书写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技能,运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果学生的运算能力比较差,就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正确的答案,考试时题目答不完,即使匆忙地写完题目,正确率也很低,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到了高年级,数学问题越繁琐,高年级的数学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与运算能力成正比,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合格,会给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目前,小学数学的基本运算就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在低年级阶段以整数的运算能力为主,所以教师在低年级阶段要抓好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目前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就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较小,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尤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观察与思考时,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他们往往依据模糊的印象及概括的分析方式来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学生获得的结果不够精确,从学生的具体运算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如下情况:不能正确使用公式来进行计算或不能全面理解题目,使学生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不容易记忆事物,久而久之,错漏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三、核心素养下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1.一算理为起点,激发学生创造多种算法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支点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算理便可以被视为一个支点。有了算理这个支点,一题多解就不再可望而不可即。现在我们再从减法的角度切入,具体谈一谈。曾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让学生观察一组算式:36-8,78-8,58-8,29-8。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几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78-8,58-8,29-8,被减数在个位上够减,而36-8被减数在个位上不够减。相机提问:不够减怎么办?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讨论。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得出以下几种算法:(1)36-8=26+10-8=28;(2)36-8=20+16-8=28;(3)36-8=36-6-2=28;(4)36-8=38-8-2=28;(5)36-8=36-10+2=28。这里,学生借助小棒,将36和8以不同的形式加以分解组合,创造了多种算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算法都是一算理为起点的。在这个案例中,算理完美地诠释了支点的作用。
2.转变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核心素养,教师要想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首要任务是学校积极采取措施转变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而这需要从教学设计开始抓起,使其具有针对性,使课堂的教学效率越来越高。以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课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可以以“50+40=?”为例,让学生明白5个十加上4个十等于9个十,即50+40=90。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以内的整数加法的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数学运算技巧,最终高效地完成运算,同时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方式也得以改善,最终使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以培养。
3.多媒体情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现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步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对应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从无头绪的摸索走向有序的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相同的动画形象赋予加减的数理意义,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去理解相关的数理意义。让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向老师表现自己理解的加减意义。如自己手中的铅笔数量之间的变化,这就让学生自己的思考中,以自己的动手实践表达出来。再者再教授乘法时,通过多媒体可以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在乘法的条件下面积的扩充速度,再让学生在空白的纸上,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画,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笔下去感受乘法在纸上的变化。通过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动手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有趣,学的有氛围,不断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
4.通过主题图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确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基于这种要求,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全方位考虑学生的学习特质和兴趣所在。小学数学课本中主题图较多,主题图对于学生而言,是充满表现力的画面。学生在学习中,会乐于去讲述主题图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这种能力与倾向,让学生在主动讲述中,去感受相关数学知识点在图像中地体验,这种在读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讲的循序渐进的模式中,学生既能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想象力,更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单元中,有关千克、千克、吨的概念,教师让学生相互讨论,探讨同学对不同动物之间的重量差异,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考能力,更是通过相关运算时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概念时,就会感受到具体数学知识在含义,以及数学知识在其中演变和体现,通过这种象形般的思维模式,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在数学上的运算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关注数学运算,立足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多样的策略,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汇报交流,明确算理;总结概括,归纳算法;巩固提高,运用算法,借此使学生们切身地体验数学运算探究活动,掌握数学运算方法,积累数学运算经验,切实地形成、发展数学运算能力,夯实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提高数学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沈玲玲.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86.
[2]卢坚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