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与处理教材,构建“学导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的,反映学科课程的内容体系。但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无法兼顾地域差别、城乡差别、校情、学情等,所以在使用教材进行课程实施时,要对教材进行重新解读与思考,因“学”就“导”,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材 解读 学导课堂 用教材教
   解读教材是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结构、体系、编者的意图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一名科学教师上好科学课的先决条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处理教材。”科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使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重点是学生的发展,而非仅仅是知识的教学。
   各种资料显示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当前,教师在解读小学科学教材时存在以下误区:完全执行编者的安排,有意无意向教参靠拢;随意删改教材;认为教材有问题,按自己的方式改;怎样好教就怎样改。对教材的这些误解和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与教学活动有机相结合”的要求。
   “学导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权、话语权、质疑权、展示权、选择权等权利。课堂活动要基于学生、为了学生、适合学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通过点拨、讲授、评价等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重新解读教材,构建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导”为辅的课堂,已成为我们“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如何理解课程标准和处理教材,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是一堂内容丰富、操作复杂的课。通过重新解读教材,教师在本课教学设计时重新组合并调整了一些教学内容,还替换了难以操作的实验材料,改进了体积大又耗时的实验装置,改变了部分不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表达方式,努力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将科学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环节:一是分组探究食盐、沙在水中是否溶解,通过描述食盐和沙在水里变化的现象,建立溶解的第一层认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二是探究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这是要突破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出“过滤”的概念;三是介绍过滤装置,并进行过滤实验,形成溶解的第二层认识——溶于水中的物质不能过滤分离;四是观察高锰酸钾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观察和描述现象,建立溶解的第三层认识——溶解物在水中均匀分布;五是通过表格研究观察结果,形成对溶解的基本理解。
   一、取舍实验材料,“学”有所依
   原教材中选用了五种实验材料:盐、沙子、面粉、高锰酸钾和糖。在重新解读教材后,教师选取了四种实验材料:高锰酸钾、木屑、面粉和食盐(详见表1)。
  二、调整教学顺序,因势利“导”
   皮亚杰认为:“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平衡并非绝对静止,从较低水平向较高层次的平衡发展是认知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顺序进行了以下调整:
   首先,调整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在原教材中,盐被放置在第一个教学实验中,作为建立溶解第一层理解的材料。高锰酸钾被放置在第四个实验中,用于建立第三层概念理解。在解读教科书后,教师将高锰酸钾用作学生对溶解现象初步认识的材料,被放置在第一个实验中使用,盐则被用作学生加深对溶解理解的材料。原教材对溶解的两个特征“内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均匀分布于水”分开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溶解的概念。事实上,学生可以同时接受这两种特征,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比盐更直观。在学生接受了两种溶解特征后,认知达到初步的平衡。比较高锰酸钾的溶解与随后的面粉在水中的现象,打破了新建立的溶解理解的平衡,这为学生形成对溶解现象的稳定认识和正确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调整对溶解和溶液概念的介绍顺序。在原教科书中,引入溶解现象的特征之后立即就介绍了溶液的概念。教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改变为在学生对溶解现象形成了全面、正确、稳定的理解后,再引出溶液的概念。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溶解现象,他们才会容易接受溶液概念,这样显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改进实验器材,方便于“学”
   实验设备是进行实验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引入这些实验装置时,有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安排与本课中的实验要求相结合,简化实验装置的结构,更便捷地达到实验效果。但简化实验装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结果,没有其他实验现象对应该获得的实验现象产生负面影响。
   2.基本原理与原实验装置相同。
   3.符合学生目前的认知结构特点。
   4.易于操作。
   过滤装置简化前后结构特点及优、缺点对比(详见表2)。
  重新解读教材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关注学生的现有经验,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确定教学内容和材料的选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学”代替“教教材”,从而充分展现科学课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娟,娄德军.认知学习理论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1).
其他文献
1.用铅笔在自纸上画出拖拉机车头,然后画轮胎、窗产和排气管。全部画好后,加上司机。  2.在拖拉机的后面画出一节节小拖车。拖车之间用短线连接。  3.画一棵大树,圆形的树冠、三叉形的枝干。接下来,画一架靠在树上的长梯。最后,画一个背着果篮的工人。  4.在小盘里挤一些褐色颜料,用水侷好。先在纸上画一片土地,再用绿色给树冠涂色。画好后,放到一旁晾干。  5.接下來,把颜色调浓一些,给拖拉机、拖车、树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线段直直的、有长度等特点,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为例,从研读教材、学情分析、教学实践和反思感悟等角度,阐述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概念、学生学情和概念发展来选择合适的数学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线段的静态和动态概念。  【关键词】苏教版 认识线段 核心概念  “认识线段”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标中“图形与几何”领
第二天,GX警长接通了白客贝贝的电话。“贝贝,好久不见了,我目前在国家网络安全局工作,遇到了大麻烦……”  “是国家网络安全系统遭到了黑客攻击吧?”电话另一头的贝贝说,“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您别急,我正着手研发一套‘白客钻石防火墙’,可以抵御这个黑客的攻击。不过目前,这道防火墙还缺少一个即时应用程序,我一个人完成不了,需要一个好朋友帮忙。”  “那就带上你的朋友一起来吧!”CJX警长说,“越快越好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用到想象。最妙的想象应该是出乎意料,合乎情理的。本文以一些语文教学的实例,阐述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引领思路,有迹可循;围绕主旨,有声有色;坚持正义,有条不紊引导学生想象。  【关键词】目标 思路 主旨 正义  想象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它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学生,一个会想象的学生,必定是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就经常会让学生想象,
“低头族”克星
期刊
长颈鹿的舌头跟人類的手臂差不多长。  因为我的舌头和人类手臂有一样的功用哦!  熊猫刚出生就是近视眼。  近视有什么关系,看得清眼前的竹子就好!  鸽子有拖延症。  信?还是明天再送吧!  水母没有心脏。  所以你们感受不到我的心跳。  青蛙可以把自己的耳朵关起来。  我不想听,直接屏蔽。  向日葵并不喜欢阳光,它之所以向阳,是为了给花盘背后的花托遮阳。  我的花托在背光的地方才能茁壮成长。  人
“P”出个新世界
電子授粉昆虫
期刊
教材作为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然价值追求。课后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示着文本的重要内容,更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的言语实践“扶手”。而部编教材的课后习题设置以学生为本,注重“将语文要素的知识点、能力点分布镶嵌”强调其多元与开放,“激发读书和思考的兴趣”语言构建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起着基础和引领的作用,但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
发明故事  我在喝盒装牛奶的时候,发现往吸管里吹气,牛奶会从吸管中流出来;用力吸一口气,盒子里的牛奶就被我吸进嘴里。我由此受到启发,决定制作一个和气压原理有关的便携式洗手器。  发明展示  首先,我在大塑料瓶盖上开两个洞,插入一長一短两根塑料管,用玻璃胶密封;然后,把短塑料管的一头插入小塑料瓶盖,并用玻璃胶固定密封,制成一个空气阀门;接着,我再将气球充气后套在小瓶盖上;最后,在塑料瓶中装满水,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