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唤醒茶卡盐湖的沉睡
自然界并不缺少美,只在于缺少发现。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探索。茶卡盐湖的美存在了亿万年,起初的茶卡盐湖,只是一个采盐湖,静静地守望在青藏高原。
人们从未离开过食盐,但很少人关注食盐的产地,甚至很少关注盐湖美的存在。青海盐业工人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就在茶卡盐湖采盐,尽管每天看见盐湖倒影,但从未感觉到这是一种美,甚至在盐湖上年复一年地劳作,将盐湖看做是一种涩涩的苦海,不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谁也不想在风吹日晒的茶卡盐湖辛苦劳动。
自然之美,本身存在。很多大自然的美与我们擦肩而过,并没有被在意。从青藏公路通车到青藏铁路开通,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无数次地路过茶卡盐湖,但很少人停下来进入茶卡鹽湖。其实青藏公路离茶卡盐湖只有四公里。
俗话说,“一天不吃盐,吃饭不香甜;三天不吃盐,一身软绵绵。”盐被称为“百味之祖”,更是“国之大宝”,关于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而对于食用茶卡盐湖大青盐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大约从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茶卡青盐的大规模开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盐业人的默默耕耘和艰苦建设,在这片高原的土地上缔造了“沧海桑田”的神话。
从古代到解放前,盐湖的开采一直使用四大件(铁锹、耙子、钻、铁漏勺)进行人工挖掘,由人工手推肩扛运出盐湖,再用牦牛、骆驼经“茶马古道”运至湟源、及甘肃各县,畅销于陕西汉中、西安一带。自1950年,茶卡盐厂建厂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茶卡盐湖的开采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的茶卡盐湖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船采船运技术,食盐的加工、包装均实现了机械化,日产3000多吨优质原盐,有全国第一艘大型双刀轮采盐船,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食用盐)生产基地,是国家大型湖盐生产基地。
天空之镜,晶莹如盐。我们既要重视她的自然之美,更要珍爱融入我们血液的每一滴盐水,这,才是使人们爱上茶卡盐湖的最好的理由。
自然界并不缺少美,只在于缺少发现。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探索。茶卡盐湖的美存在了亿万年,起初的茶卡盐湖,只是一个采盐湖,静静地守望在青藏高原。
人们从未离开过食盐,但很少人关注食盐的产地,甚至很少关注盐湖美的存在。青海盐业工人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就在茶卡盐湖采盐,尽管每天看见盐湖倒影,但从未感觉到这是一种美,甚至在盐湖上年复一年地劳作,将盐湖看做是一种涩涩的苦海,不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谁也不想在风吹日晒的茶卡盐湖辛苦劳动。
自然之美,本身存在。很多大自然的美与我们擦肩而过,并没有被在意。从青藏公路通车到青藏铁路开通,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无数次地路过茶卡盐湖,但很少人停下来进入茶卡鹽湖。其实青藏公路离茶卡盐湖只有四公里。
俗话说,“一天不吃盐,吃饭不香甜;三天不吃盐,一身软绵绵。”盐被称为“百味之祖”,更是“国之大宝”,关于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而对于食用茶卡盐湖大青盐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大约从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茶卡青盐的大规模开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盐业人的默默耕耘和艰苦建设,在这片高原的土地上缔造了“沧海桑田”的神话。
从古代到解放前,盐湖的开采一直使用四大件(铁锹、耙子、钻、铁漏勺)进行人工挖掘,由人工手推肩扛运出盐湖,再用牦牛、骆驼经“茶马古道”运至湟源、及甘肃各县,畅销于陕西汉中、西安一带。自1950年,茶卡盐厂建厂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茶卡盐湖的开采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的茶卡盐湖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船采船运技术,食盐的加工、包装均实现了机械化,日产3000多吨优质原盐,有全国第一艘大型双刀轮采盐船,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食用盐)生产基地,是国家大型湖盐生产基地。
天空之镜,晶莹如盐。我们既要重视她的自然之美,更要珍爱融入我们血液的每一滴盐水,这,才是使人们爱上茶卡盐湖的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