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亲是条暴龙。
我,已一大把岁数,牵着抱着自己的孩子了,也算混得不错,但,在妈妈这条暴龙面前,仍然不能放松。过年回家,她眼睛一横过来,我心头一紧,马上电脑自动扫描式地自省一遍:衣服穿得不合适?鞋子没擦干净?该赶紧去收拾桌子?厨房里还有啥活该我干的?赶紧该干嘛干嘛去,迟了,老太太就发飙了。难得她慢言细语地给我说个事儿,我我我简直受宠若惊。
还没孩子时,一再地发誓,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一定会好好地对待她,爱她,爱她,全部身心地去爱她。像穿越回过去,爱那个被母亲留在寄养家庭的自己一样地爱。
一岁左右,我曾被寄养在镇上一个专门带孩子的女人那几个月。那段日子必是不美好。听说,一个邻居顺道去看我,幼小的我竟然认出这个邻居,扑上去死死抱着她的腿,嚎啕大哭决不放松,因为知道,她是能带我回家的“故人”。
自己有了孩子后,对这一段过往,不能释怀。我盯着饭桌问对面的爸妈:“为什么?”
“两个孩子……带不过来……”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嗫嚅着回复。
“那为什么不是把哥哥送去给别人带?”不依不饶地问。
难堪的沉默和无力的辩解。我问完也就算了。问完,说完,就是我最大的谴责和反抗了。他们也知道。几分钟后,妈又开始像暴龙一样吼叫:“赶紧吃,最后一个的洗碗!”
妈妈不喜欢我。妈妈喜欢哥哥。妈妈是非常难以讨好的。无论我做什么,她都不喜欢我。这是从小到大的记忆,奴隶背上的鞭痕般清晰,深到骨髓,深到潜意识。有一次,一个小木桶放在跟前,我和哥哥面对面坐着泡脚,他拿热水壶添水,手一歪,一壶开水浇在我的脚面上,我尖叫起来。妈妈正在院子里和人说话,闻声跑进屋,二话不说,先重重抽了我一嘴巴。
“你出生时就是个忤逆不孝的家伙!”妈妈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8个月时胎位还很好,到临产了,你变成了屁股朝下,臀位产!疼了我一天一夜也生不出来,差点儿死了!”妈妈还要狠狠补上一句:“我跟医生说,把她扒拉出来,死的活的不管!”
听了很多遍,并不会因为听得次数太多便麻木,每听一次,都血腥淋漓地战栗。
妈妈铁齿铜牙,个性凌厉。我从体制内辞去优渥职务,成了一个落魄书生的日子里,妈妈吵:“就你?就你?你能写得出来,眼睛都扒出来给你!”沉寂在家的日子,家里有庭院,院有间小屋靠马路,她指着小屋,要爸爸把屋子开一个门面出来:“送她去学理发!学个手艺,回来开个理发店,好歹也不吃白饭。”我就想起高中的日子,她不看好我读书,跟爸爸说,县城宾馆在招服务员,还是事业编制,不如送我进去当服务员。我可是她“三岁赋歌、七步成诗”的神童女儿!还记得爸爸看着妈妈哭笑不得、匪夷所思的表情。
妈妈可不是没受过教育目光短浅。她是上世纪60年代高考没废除前,罕有的女大学生。她自己尝过读书艰苦,我外婆重男轻女得厉害,女儿成绩再优异,也舍不得每年开学要交的几块钱伙食费——那时候中学似乎不交学费。每逢开学,妈妈必定要又哭又求又闹,每每要下跪,才能从外婆手里要来那几块钱去镇上上学。学校打饭,她到了周末就不吃饭,将打下来的每天4两米凑起来,装在罐子里,提着走几十里路回家,给全家人吃。高中毕业时她可以读更好的学校,但为了立即拿钱,报考了军校。一进学校,发了当月和下月的两个月生活费,50元6毛。她留下6毛钱零用,50元整数邮寄回去。
妈妈不喜欢我有很多理由。馋,懒,贪玩,调皮,嘴犟。对超出生存需求之外的一切肉体需要,她都抱着极度轻视。比如,零食在她眼里是罪恶,睡懒觉那就是道德堕落,贪玩是不可宽恕的,爱穿好衣服是虚荣,去理发店剪头发是小资——劳动、劳动最光荣!于是我5岁就是个好腿,打酱油、买面条。
有一次的打非常暴烈。我和哥哥煮饭,饭焦了。害怕打,把饭全刨出来倒给鸡吃,重新煮了一锅。结果妈妈一回来就闻到焦味,鸡窝里一看剩下的白花花米饭,拖过来就一顿毒打,边打边骂边哭:“作孽、浪费、坏东西,养你们有什么用,不如生下来就一把捏死!”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威胁非常真实,不听话,就捏死、摔死、淹死……
那时候住大院,我们家打孩子很有名。邻居看到我,经常是劈头笑笑地问:“今个又挨打?”我不喜欢他们,这些带着诡笑的成年人。也听得出他们的恶意。就讪讪地不说话了,走开。
街头已经流行各种时装,但我母亲以她少女时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标准来要求我。要么是旧衣服改改,要么是她自己在缝纫机上用棉布做一套——我是全班同学中穿得最老土破烂的那几个。对我们的抗议,母亲轻蔑地说:“我们那时候连衣服都没得穿,不也考上了大学!”有时候还会上纲上线:“就是要治治你的虚荣心!”
不管怎么样,孩子总会长大。没有被母亲温柔呵护过的孩子,心灵是有创洞的。我一直在伴侣身上寻找无条件的爱与包容。性格强烈、男性气质突出的异性从来都立即被我拉黑名单,我只选择温厚和善、带来安全感强烈的异性交往。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我是在寻找一个“阉割后的男性”替代母亲,透过情感关系来解决内心的焦虑。
和暴龙妈妈的战争,一直在继续。她不接受我,尤其是越来越叛逆、我行我素的我。我也恨她,因为不管我做得多好,她都嗤之以鼻。
直到如今。一个早晨,经历了一个无眠的彻夜,挣扎着起来给女儿uu做好早饭,面包、果酱、煮鸡蛋、煎肉卷儿、红薯稀饭。uu懒懒地咬了一口面包,就丢在碗里:“妈妈,我肚子不舒服……”我忍无可忍地爆发了,指着她吼:“信不信我把碗给你砸了?!”
被呵斥的孩子不敢哭,含着泪小口小口地啃早点。在她眼里我一定像个恶魔。我自己跑到卧室,把门关上,充满了失败感。我发誓要做一个好妈妈的——但生活不是剧本。
照料孩子、照顾家人以及工作、写作和人近中年的危机意识。一个妈妈只有24小时。妈妈不是神仙。她要睡觉,疲惫时会暴躁,工作失败时会沮丧,身体会痛苦,情绪会低落。一个妈妈只是一个肉体凡胎。 我可怜的暴龙妈妈在那个年代,只有56天产假。一周只休息一天,那一天还要政治学习,上下班迟到一分钟都会被扣钱。上着班的她要养育两个孩子。她没有钱请保姆,虽有姥姥帮带孩子,姥姥却是她脾气暴躁动不动呵斥她的母亲。她面对着事业的挫折,面对着婚姻的各种冲突危机,我年轻的父亲事业风云直上,而同样学历、能力超群的她只能蹭蹬在小职员的位置,被两个孩子牵着鼻子团团转。
一旦我们弄灭了煤球炉,自然会遭致一顿毒打和毒骂。因为煮一顿饭,燃煤球炉就要十几分钟,而单位规定的午休时间,不过是一个半小时。所以走在路上,她会把看见的小木片都捡拾起来带回家,用作引燃的材料。孩子尿床、弄脏衣服了对她就意味着又一轮无穷尽的家务,冰天雪地时她也得到河边去捞洗,南方的冬天,水刺骨寒冷,冷得骨头发疼,你绝不想把手在里面多放一秒,主妇却要在里面浸洗全家人的衣服、被褥——逢上天阴,衣服被单,怎么也干不了,狭小的陋室里,晾也无处可晾。
妈妈在我这个年纪,一个曾经充满梦想激情的女人,生活变成了两个拖着鼻涕哭闹不休的孩子,一大堆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睡眠永远不足,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牙缝里每一分钱都抠下来持家,她怎么可能永远挂着圣母般的温柔微笑?早晨上班马上就要迟到,而迟到就意味着扣奖金扣工资挨批评写检查,她怎么可能蹲下来给哭闹着不肯吃早饭的孩子一口一口喂饭?一个童年一直在暴躁的母亲手下忍气吞声的孩子,青春期在严苛的军营度过,经历了10年文革,周围充斥着暴力、辱骂、猜忌和冷漠的环境里,一个资源极度匮乏,随时都会挨饿的时代里,我的母亲,怎么可能不进化为一头暴躁的霸王龙?丛林的母狼对小狼没有温柔可言,对于犯规的小狼,连撕带咬、叼起脖子就甩地上,狠狠地毒打一顿,因为,生存争分夺秒。
为一毛钱在菜市场争得口角冒烟,那是因为为嗷嗷待哺的孩子多争回来一口菜都是好的。她们偷偷地把单位信纸拿回家,给孩子写字。她们在单位食堂里把肉食夹在一边,装在盒子里带回去,晚上给孩子补营养。路过菜市场,被遗弃的蚌壳也不能忽视,她顾不上泥泞脏污,捡起来带回家,敲碎了给鸡吃,让鸡多生蛋。生活这样粗糙,珍珠也被磨砺得失去光泽。
暴龙妈妈用巴掌呼过来,让我们好好吃饭,即便饭菜再不可口,也必须吃得盘光碗净。为了贴补家用,她在院子里养了几十只鸡,保证两个孩子每天能吃上两只鸡蛋,周末会将多余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和一大堆的贩夫走卒坦然地挤作一堆叫卖。冬天里,她托人买紧俏的驼毛,密密厚厚地缝在绒布里,把我们的小手,包得像熊掌,家制的棉鞋丑陋,里头却穿着两双袜子,一双棉袜,一双毛袜。我从没长过冻疮。虽然没有零食,我吃得又饱又足,我和哥哥的身高远超我的同龄人。我恨她在16岁还给我穿家制的衣服,让我丢脸,但是,16年,每一件衣服,从内到外,衬衫衬裤,毛衣毛裤,外衣罩裤,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春去秋来,一个妈妈得在缝纫机前、毛线针底下,付出多少心血?
暴龙妈妈自己读了很多书,人聪明,勤快,写一笔飘逸好字,口才好,文章也练达,但在单位中始终不受重用——本来也不是一个重用妇女的时代,她又不会逢迎拍马。还天真地去劝诫领导的小蜜:你这样做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观的!
以最终的退休级别,她和父亲都有不菲退休金,子女亦无负担,但已近70岁的她,依然每天工作,早晨8点到店,晚上8点回家。我笑谓她大有弘一法师之风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她瞪我一眼:“不做事怎么行?在家等死么?”饮食依然极简,在庭院内外,栽种了蔬菜,自给自足——近年来,好多家庭开始自种菜蔬了,在报纸上看到,她嗤之以鼻地一笑:“早说了,我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试着给她说:“我们出钱,请你去周游列国?老了也开开眼界?”她自负地一昂头:“我坐在家中,眼观天地,心游八极,什么地方我不知道?”
我告诉她,这句话和圣经里一句很像:“日头底下无新事。”她鼻孔里又嗤了一声——那还用说?老太太我的智慧是你受用不尽的!
她从来都不是完美妈妈,完美妈妈也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她,就是妈妈。我也从来不是完美孩子,但若干年后,不完美在岁月中,慢慢长成了独特的印痕,成为生命特别的馈赠。
30年的菩提子,30年后终发芽。
点评
文_冯晓春(心理咨询师)
人们常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也有人说母女是冤家对头。其实,无论是小棉袄还是冤家对头,在生活里都真实地存在着,而决定这一切的不是女儿的品德,而是母亲的养育方式。
母亲是女儿的榜样。如果母亲温和、亲切又有理性,女儿就会在耳濡目染中学到这些,未来成为妈妈的小棉袄是顺理成章的事儿。而如果母亲暴躁、强势又情绪化,结果就不一样了。
强势母亲对孩子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低自尊。
在强势母亲的养育下,男孩容易懦弱、没有主见,遇到问题喜欢逃避,对别人的批评尤其是来自女性的批评会过于敏感,很容易把在母亲那里积攒的愤怒,迁移到另一个和自己亲近的女性——妻子的身上,处理自己的婚姻关系会比较困难。女孩则容易习得母亲的处事方式,在未来也变成一个像母亲一样强势暴躁的女性,她不仅处理自己的婚姻关系有一定难度,还有可能让这样的处事方式一代一代往下传。
这是一个周而复始传递痛苦的链条,要打断它,离不开人的心灵成长,离不开宽恕与和解。如果孩子尚未成年,最好由母亲采取主动;若儿女已经成年,最好由儿女来启动;若父母已不在人世,儿女依然需要完成与母亲在心理上的宽恕与和解,这对修复自己的心理创伤,对自己和后代的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
成年之后的陈岚就为自己也为家庭、为后代作出了最好的选择。在成长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她,既确认了母亲的强势的确给自己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与痛苦(这可以阻止她继续沿袭母亲的错误模式),也看到了母亲作为一个个体的局限、无奈与痛苦(当一个人不再像一个孩子一样,用想当然的完美去要求和评判母亲的时候,宽恕就会出现,对母亲的爱也会自然流出)。
一旦和解开始,爱就会在母女之间自然流动,而这爱又会不断地滋养每个人的心灵,治疗我们的心理创伤,并终止一代一代不断循环的噩梦。
我,已一大把岁数,牵着抱着自己的孩子了,也算混得不错,但,在妈妈这条暴龙面前,仍然不能放松。过年回家,她眼睛一横过来,我心头一紧,马上电脑自动扫描式地自省一遍:衣服穿得不合适?鞋子没擦干净?该赶紧去收拾桌子?厨房里还有啥活该我干的?赶紧该干嘛干嘛去,迟了,老太太就发飙了。难得她慢言细语地给我说个事儿,我我我简直受宠若惊。
还没孩子时,一再地发誓,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一定会好好地对待她,爱她,爱她,全部身心地去爱她。像穿越回过去,爱那个被母亲留在寄养家庭的自己一样地爱。
一岁左右,我曾被寄养在镇上一个专门带孩子的女人那几个月。那段日子必是不美好。听说,一个邻居顺道去看我,幼小的我竟然认出这个邻居,扑上去死死抱着她的腿,嚎啕大哭决不放松,因为知道,她是能带我回家的“故人”。
自己有了孩子后,对这一段过往,不能释怀。我盯着饭桌问对面的爸妈:“为什么?”
“两个孩子……带不过来……”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嗫嚅着回复。
“那为什么不是把哥哥送去给别人带?”不依不饶地问。
难堪的沉默和无力的辩解。我问完也就算了。问完,说完,就是我最大的谴责和反抗了。他们也知道。几分钟后,妈又开始像暴龙一样吼叫:“赶紧吃,最后一个的洗碗!”
妈妈不喜欢我。妈妈喜欢哥哥。妈妈是非常难以讨好的。无论我做什么,她都不喜欢我。这是从小到大的记忆,奴隶背上的鞭痕般清晰,深到骨髓,深到潜意识。有一次,一个小木桶放在跟前,我和哥哥面对面坐着泡脚,他拿热水壶添水,手一歪,一壶开水浇在我的脚面上,我尖叫起来。妈妈正在院子里和人说话,闻声跑进屋,二话不说,先重重抽了我一嘴巴。
“你出生时就是个忤逆不孝的家伙!”妈妈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8个月时胎位还很好,到临产了,你变成了屁股朝下,臀位产!疼了我一天一夜也生不出来,差点儿死了!”妈妈还要狠狠补上一句:“我跟医生说,把她扒拉出来,死的活的不管!”
听了很多遍,并不会因为听得次数太多便麻木,每听一次,都血腥淋漓地战栗。
妈妈铁齿铜牙,个性凌厉。我从体制内辞去优渥职务,成了一个落魄书生的日子里,妈妈吵:“就你?就你?你能写得出来,眼睛都扒出来给你!”沉寂在家的日子,家里有庭院,院有间小屋靠马路,她指着小屋,要爸爸把屋子开一个门面出来:“送她去学理发!学个手艺,回来开个理发店,好歹也不吃白饭。”我就想起高中的日子,她不看好我读书,跟爸爸说,县城宾馆在招服务员,还是事业编制,不如送我进去当服务员。我可是她“三岁赋歌、七步成诗”的神童女儿!还记得爸爸看着妈妈哭笑不得、匪夷所思的表情。
妈妈可不是没受过教育目光短浅。她是上世纪60年代高考没废除前,罕有的女大学生。她自己尝过读书艰苦,我外婆重男轻女得厉害,女儿成绩再优异,也舍不得每年开学要交的几块钱伙食费——那时候中学似乎不交学费。每逢开学,妈妈必定要又哭又求又闹,每每要下跪,才能从外婆手里要来那几块钱去镇上上学。学校打饭,她到了周末就不吃饭,将打下来的每天4两米凑起来,装在罐子里,提着走几十里路回家,给全家人吃。高中毕业时她可以读更好的学校,但为了立即拿钱,报考了军校。一进学校,发了当月和下月的两个月生活费,50元6毛。她留下6毛钱零用,50元整数邮寄回去。
妈妈不喜欢我有很多理由。馋,懒,贪玩,调皮,嘴犟。对超出生存需求之外的一切肉体需要,她都抱着极度轻视。比如,零食在她眼里是罪恶,睡懒觉那就是道德堕落,贪玩是不可宽恕的,爱穿好衣服是虚荣,去理发店剪头发是小资——劳动、劳动最光荣!于是我5岁就是个好腿,打酱油、买面条。
有一次的打非常暴烈。我和哥哥煮饭,饭焦了。害怕打,把饭全刨出来倒给鸡吃,重新煮了一锅。结果妈妈一回来就闻到焦味,鸡窝里一看剩下的白花花米饭,拖过来就一顿毒打,边打边骂边哭:“作孽、浪费、坏东西,养你们有什么用,不如生下来就一把捏死!”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威胁非常真实,不听话,就捏死、摔死、淹死……
那时候住大院,我们家打孩子很有名。邻居看到我,经常是劈头笑笑地问:“今个又挨打?”我不喜欢他们,这些带着诡笑的成年人。也听得出他们的恶意。就讪讪地不说话了,走开。
街头已经流行各种时装,但我母亲以她少女时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标准来要求我。要么是旧衣服改改,要么是她自己在缝纫机上用棉布做一套——我是全班同学中穿得最老土破烂的那几个。对我们的抗议,母亲轻蔑地说:“我们那时候连衣服都没得穿,不也考上了大学!”有时候还会上纲上线:“就是要治治你的虚荣心!”
不管怎么样,孩子总会长大。没有被母亲温柔呵护过的孩子,心灵是有创洞的。我一直在伴侣身上寻找无条件的爱与包容。性格强烈、男性气质突出的异性从来都立即被我拉黑名单,我只选择温厚和善、带来安全感强烈的异性交往。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我是在寻找一个“阉割后的男性”替代母亲,透过情感关系来解决内心的焦虑。
和暴龙妈妈的战争,一直在继续。她不接受我,尤其是越来越叛逆、我行我素的我。我也恨她,因为不管我做得多好,她都嗤之以鼻。
直到如今。一个早晨,经历了一个无眠的彻夜,挣扎着起来给女儿uu做好早饭,面包、果酱、煮鸡蛋、煎肉卷儿、红薯稀饭。uu懒懒地咬了一口面包,就丢在碗里:“妈妈,我肚子不舒服……”我忍无可忍地爆发了,指着她吼:“信不信我把碗给你砸了?!”
被呵斥的孩子不敢哭,含着泪小口小口地啃早点。在她眼里我一定像个恶魔。我自己跑到卧室,把门关上,充满了失败感。我发誓要做一个好妈妈的——但生活不是剧本。
照料孩子、照顾家人以及工作、写作和人近中年的危机意识。一个妈妈只有24小时。妈妈不是神仙。她要睡觉,疲惫时会暴躁,工作失败时会沮丧,身体会痛苦,情绪会低落。一个妈妈只是一个肉体凡胎。 我可怜的暴龙妈妈在那个年代,只有56天产假。一周只休息一天,那一天还要政治学习,上下班迟到一分钟都会被扣钱。上着班的她要养育两个孩子。她没有钱请保姆,虽有姥姥帮带孩子,姥姥却是她脾气暴躁动不动呵斥她的母亲。她面对着事业的挫折,面对着婚姻的各种冲突危机,我年轻的父亲事业风云直上,而同样学历、能力超群的她只能蹭蹬在小职员的位置,被两个孩子牵着鼻子团团转。
一旦我们弄灭了煤球炉,自然会遭致一顿毒打和毒骂。因为煮一顿饭,燃煤球炉就要十几分钟,而单位规定的午休时间,不过是一个半小时。所以走在路上,她会把看见的小木片都捡拾起来带回家,用作引燃的材料。孩子尿床、弄脏衣服了对她就意味着又一轮无穷尽的家务,冰天雪地时她也得到河边去捞洗,南方的冬天,水刺骨寒冷,冷得骨头发疼,你绝不想把手在里面多放一秒,主妇却要在里面浸洗全家人的衣服、被褥——逢上天阴,衣服被单,怎么也干不了,狭小的陋室里,晾也无处可晾。
妈妈在我这个年纪,一个曾经充满梦想激情的女人,生活变成了两个拖着鼻涕哭闹不休的孩子,一大堆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睡眠永远不足,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牙缝里每一分钱都抠下来持家,她怎么可能永远挂着圣母般的温柔微笑?早晨上班马上就要迟到,而迟到就意味着扣奖金扣工资挨批评写检查,她怎么可能蹲下来给哭闹着不肯吃早饭的孩子一口一口喂饭?一个童年一直在暴躁的母亲手下忍气吞声的孩子,青春期在严苛的军营度过,经历了10年文革,周围充斥着暴力、辱骂、猜忌和冷漠的环境里,一个资源极度匮乏,随时都会挨饿的时代里,我的母亲,怎么可能不进化为一头暴躁的霸王龙?丛林的母狼对小狼没有温柔可言,对于犯规的小狼,连撕带咬、叼起脖子就甩地上,狠狠地毒打一顿,因为,生存争分夺秒。
为一毛钱在菜市场争得口角冒烟,那是因为为嗷嗷待哺的孩子多争回来一口菜都是好的。她们偷偷地把单位信纸拿回家,给孩子写字。她们在单位食堂里把肉食夹在一边,装在盒子里带回去,晚上给孩子补营养。路过菜市场,被遗弃的蚌壳也不能忽视,她顾不上泥泞脏污,捡起来带回家,敲碎了给鸡吃,让鸡多生蛋。生活这样粗糙,珍珠也被磨砺得失去光泽。
暴龙妈妈用巴掌呼过来,让我们好好吃饭,即便饭菜再不可口,也必须吃得盘光碗净。为了贴补家用,她在院子里养了几十只鸡,保证两个孩子每天能吃上两只鸡蛋,周末会将多余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和一大堆的贩夫走卒坦然地挤作一堆叫卖。冬天里,她托人买紧俏的驼毛,密密厚厚地缝在绒布里,把我们的小手,包得像熊掌,家制的棉鞋丑陋,里头却穿着两双袜子,一双棉袜,一双毛袜。我从没长过冻疮。虽然没有零食,我吃得又饱又足,我和哥哥的身高远超我的同龄人。我恨她在16岁还给我穿家制的衣服,让我丢脸,但是,16年,每一件衣服,从内到外,衬衫衬裤,毛衣毛裤,外衣罩裤,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春去秋来,一个妈妈得在缝纫机前、毛线针底下,付出多少心血?
暴龙妈妈自己读了很多书,人聪明,勤快,写一笔飘逸好字,口才好,文章也练达,但在单位中始终不受重用——本来也不是一个重用妇女的时代,她又不会逢迎拍马。还天真地去劝诫领导的小蜜:你这样做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观的!
以最终的退休级别,她和父亲都有不菲退休金,子女亦无负担,但已近70岁的她,依然每天工作,早晨8点到店,晚上8点回家。我笑谓她大有弘一法师之风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她瞪我一眼:“不做事怎么行?在家等死么?”饮食依然极简,在庭院内外,栽种了蔬菜,自给自足——近年来,好多家庭开始自种菜蔬了,在报纸上看到,她嗤之以鼻地一笑:“早说了,我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试着给她说:“我们出钱,请你去周游列国?老了也开开眼界?”她自负地一昂头:“我坐在家中,眼观天地,心游八极,什么地方我不知道?”
我告诉她,这句话和圣经里一句很像:“日头底下无新事。”她鼻孔里又嗤了一声——那还用说?老太太我的智慧是你受用不尽的!
她从来都不是完美妈妈,完美妈妈也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她,就是妈妈。我也从来不是完美孩子,但若干年后,不完美在岁月中,慢慢长成了独特的印痕,成为生命特别的馈赠。
30年的菩提子,30年后终发芽。
点评
文_冯晓春(心理咨询师)
人们常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也有人说母女是冤家对头。其实,无论是小棉袄还是冤家对头,在生活里都真实地存在着,而决定这一切的不是女儿的品德,而是母亲的养育方式。
母亲是女儿的榜样。如果母亲温和、亲切又有理性,女儿就会在耳濡目染中学到这些,未来成为妈妈的小棉袄是顺理成章的事儿。而如果母亲暴躁、强势又情绪化,结果就不一样了。
强势母亲对孩子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低自尊。
在强势母亲的养育下,男孩容易懦弱、没有主见,遇到问题喜欢逃避,对别人的批评尤其是来自女性的批评会过于敏感,很容易把在母亲那里积攒的愤怒,迁移到另一个和自己亲近的女性——妻子的身上,处理自己的婚姻关系会比较困难。女孩则容易习得母亲的处事方式,在未来也变成一个像母亲一样强势暴躁的女性,她不仅处理自己的婚姻关系有一定难度,还有可能让这样的处事方式一代一代往下传。
这是一个周而复始传递痛苦的链条,要打断它,离不开人的心灵成长,离不开宽恕与和解。如果孩子尚未成年,最好由母亲采取主动;若儿女已经成年,最好由儿女来启动;若父母已不在人世,儿女依然需要完成与母亲在心理上的宽恕与和解,这对修复自己的心理创伤,对自己和后代的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
成年之后的陈岚就为自己也为家庭、为后代作出了最好的选择。在成长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她,既确认了母亲的强势的确给自己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与痛苦(这可以阻止她继续沿袭母亲的错误模式),也看到了母亲作为一个个体的局限、无奈与痛苦(当一个人不再像一个孩子一样,用想当然的完美去要求和评判母亲的时候,宽恕就会出现,对母亲的爱也会自然流出)。
一旦和解开始,爱就会在母女之间自然流动,而这爱又会不断地滋养每个人的心灵,治疗我们的心理创伤,并终止一代一代不断循环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