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别离苦,相思了无期——清代贵州女诗人郑淑昭诗歌抒情艺术论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fand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巨儒郑珍的女儿郑淑昭受其父影响,亦长于诗歌创作,今存诗集《树萱背遗诗》56首。郑淑昭虽存诗不多,但诗歌内容很丰富,亦有较高艺术水准。作为女人,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她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她的诗歌情感丰富、细腻而感人,她擅于借景抒情,善于创造抒情氛围以抒情,擅于运用各种创作手法,因而她的诗歌既感情意切,动人心弦,又富于韵味,耐人咀嚼。
其他文献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解决文献数字化,加强各单位分工和协作,突破关键技术,数字化开发与应用和人才培养
诊疗室里,蒋戈利用一根银针周济天下,穴位精准,手法完美。诊疗室外,蒋戈利身兼数职:作为全军第一位中医针灸博士、资深的中医针灸专家,成千上万的患者将健康与幸福寄托在他的身上:作
[摘 要]文言文字词句激趣教学,是基于传统串讲法教学效率低下弊病的思考。与明清文言小说阅读结合,可以收字词积累激趣之功效;与成语俗语联想比照,可以收字词迁移激趣之实效;以“逆译法”教学入境,可以收反其道激趣之异效;以文言字词之溯源,可以收文化积淀之厚效,从而提高文言文字词句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字词句;激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
美丽的黄浦江,上海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日夜不息地拍打着两岸,哺育着岸边古老而又年轻的人们,催生了璀璨的现代文明。波涛拍岸声中,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在脑海中不停地掠过:余姚的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