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教育改革以来,高校美术院系国画教学体系趋于成熟、系统,在国画教学中,“笔墨”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高校美术院系所重视,授课对象在中国话系统教学中不但要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绘画理论等,更直接的是要掌握熟练的的绘画技法,而中国画笔墨的研究则是高校艺术院系中国画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关键字:高校 国画教学 笔墨
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要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境界,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有着很多不同,中国画继承了道、气、象、有无、虚实、动静等一系列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笔墨是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特有的表现方法。形态、质感、动感,笔法笔意对意境、文化思想及个性的意象表达,与西方绘画的笔、触肌理有所不同,中国画的表现力离不开这些美学方面的因素。让授课对象通过学习中国画绘画原理、审美原理和用笔用墨技巧来深刻体会中国画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其核心问题是把客观世界中的物象富有主观情感的通过画面效果表现出来,给观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以此来达到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课程教学的要求。所以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教学中笔墨的研究研的作用非常重要。
中国画在黑白之间有千秋,如同太极中的两级,相生相克,相得益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色具”。古代除了五色(焦、浓、重、淡、清)的说法,还有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以及墨质中的新、宿、退、埃、焦;墨性中的干、枯、湿、润、漓等运用,通过湿墨、干墨、焦墨、枯墨、宿墨、蘸墨、泼墨、积墨、渍墨、冲墨、破墨、淡墨、浓墨等各种此类论述,再加上对画感、画品、画格、画德等境界的追求,最终形成墨韵,“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也是在墨色变化中追求而得。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一书专门记载了“用墨”,其意图是对用墨的古诀进行通释:古画谱云用笔之法未尝且尽,乃画家仅知皴刷点拖四则而已。以皴法作为“有笔”,而其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各种状态,则被解释为“有墨”,这的确是一种明确创建性界定。清代的画论研究者对此论述更多:晚清中国画理论家盛大士在其画论《溪山卧游录》一书中提到:“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远近。故纸上有许多滋润,李成惜墨如金是也。用墨须有干有湿,有浓有淡。近人作画有湿有浓,有淡而无干,所以神采不能浮动也。古大家荒率苍莽之气,皆从皴擦中得来,不可不知”;清代稍早于盛大士的钱叔枚在其画论《松壶画忆》一书中说:“米家法要积墨、破墨,方得真境,盖积墨使之厚,破墨使之清耳”;清人张式《画谭》提到:“笔法既领会,墨法尤当深究,画家用墨最为吃紧事”。而且钱叔枚还认为:“气韵虽曰天禀,非学力不能全其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破古人墨迹,则触处透空,自然生动,使笔墨者,惜笔墨以寄吾神耳”。 这也是在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支撑,对授课对象深入理解中国画,从而成为授课对象更好的学习中国画的有力保障。
墨色的变化,离不开水,中国绘画自有了用笔和用墨,就出现了水分的运用和控制技巧,如今,对水的研究也有了许多,包括是指控制水的方法与技巧等。水在中国画绘制过程中作用有二:其一,是把水作为工具,犹如毛笔、墨、颜料、纸张、砚台等;其二,是把水作为画法。中国书法、国画家的桌案上,必须有装水的笔洗,在没有作画之前,可能清净,但通常是带有墨污的。所以在论画法中所提到的水,都是指画案中带有些许墨污的水。用水在书法和中国画中非常重要,除了稀释所产生墨色的浓淡深浅变化之外,笔中包含水分的少多对笔触的干涩枯润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塑造画家要表达的物象的质感与营造的气氛等方面至关重要,水分又是中国画产生墨韵或者说气韵的的关键所在。中国画所追求的韵味的产生与水分不开,水在宣纸的纤维中渗透游走,而我们常说的“气”则使之自然晕化得氤氲微妙。画家所备的水。如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平日砚中满是宿墨,笔洗之中总是墨色浓重之水。明代绘画大师董其昌,传说在创作时,毛笔、砚台必须干净,笔洗中的水也必须清澈。
在高校国画教学中,笔墨的研究,没有标准的理论和教科书,必须从感悟与实践中心领体会。所谓“法”,就是从理论与实践的互相作用下自然形成。而笔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水”与“墨”的交融与互动,这种交融与互动从北宋初期就初见倪端了,南北宋之间发展成熟。“水”与“墨”的交融与互动在视觉感官效果对后来的中国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清代画论中有这样叙述:“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同时又提出:“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古人水墨并称,实有至理。用墨以盆中墨水为主,砚上浓淡为副。盆中墨水要奢,笔饮墨有宜贪有宜吝。吐墨惜如金,施墨弃如泼”。
墨色是笔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墨与水融合的结果,在国画教学中,我们知道中国画的表现,少有像西方古典绘画一样表现物体的固有色,中国画所表现的固有色是我们意识中的主观色彩,更不表现环境色和光源色等丰富的色彩变化,中国画有自己独有的特殊规律。跟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中以墨色为主,设色为辅,浓墨重彩也有,但属于偏锋异域,一般在中国画教学中也是强调授课对象在画画时宜轻不宜重,重则沁滞而不灵,胶粘而不津,须以轻润清和为佳,彩色不抢夺线条与墨色在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喧宾夺主。“水墨画之设色,与用墨无异,亦须取气”,画面设色须有节奏感,或轻松、明快或厚重大气,,不可浮于表面形式,华而不实。
总之,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教学中,对“笔墨”的研究需得到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学习认识、并运用好中国画的“笔墨”,并达到中国画“笔墨研究”的教学要求。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把握的宗旨是顺乎自然,重物理、讲形似,尚法度,谨周密,充分反映了中国画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念。有利于授课对象在在中国画学习与创作中理解和表现中国画内在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方能达到高校的中国画教学目的。因此,中国画“笔墨研究”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关键字:高校 国画教学 笔墨
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要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境界,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有着很多不同,中国画继承了道、气、象、有无、虚实、动静等一系列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笔墨是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特有的表现方法。形态、质感、动感,笔法笔意对意境、文化思想及个性的意象表达,与西方绘画的笔、触肌理有所不同,中国画的表现力离不开这些美学方面的因素。让授课对象通过学习中国画绘画原理、审美原理和用笔用墨技巧来深刻体会中国画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其核心问题是把客观世界中的物象富有主观情感的通过画面效果表现出来,给观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以此来达到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课程教学的要求。所以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教学中笔墨的研究研的作用非常重要。
中国画在黑白之间有千秋,如同太极中的两级,相生相克,相得益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色具”。古代除了五色(焦、浓、重、淡、清)的说法,还有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以及墨质中的新、宿、退、埃、焦;墨性中的干、枯、湿、润、漓等运用,通过湿墨、干墨、焦墨、枯墨、宿墨、蘸墨、泼墨、积墨、渍墨、冲墨、破墨、淡墨、浓墨等各种此类论述,再加上对画感、画品、画格、画德等境界的追求,最终形成墨韵,“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也是在墨色变化中追求而得。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一书专门记载了“用墨”,其意图是对用墨的古诀进行通释:古画谱云用笔之法未尝且尽,乃画家仅知皴刷点拖四则而已。以皴法作为“有笔”,而其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各种状态,则被解释为“有墨”,这的确是一种明确创建性界定。清代的画论研究者对此论述更多:晚清中国画理论家盛大士在其画论《溪山卧游录》一书中提到:“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远近。故纸上有许多滋润,李成惜墨如金是也。用墨须有干有湿,有浓有淡。近人作画有湿有浓,有淡而无干,所以神采不能浮动也。古大家荒率苍莽之气,皆从皴擦中得来,不可不知”;清代稍早于盛大士的钱叔枚在其画论《松壶画忆》一书中说:“米家法要积墨、破墨,方得真境,盖积墨使之厚,破墨使之清耳”;清人张式《画谭》提到:“笔法既领会,墨法尤当深究,画家用墨最为吃紧事”。而且钱叔枚还认为:“气韵虽曰天禀,非学力不能全其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破古人墨迹,则触处透空,自然生动,使笔墨者,惜笔墨以寄吾神耳”。 这也是在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支撑,对授课对象深入理解中国画,从而成为授课对象更好的学习中国画的有力保障。
墨色的变化,离不开水,中国绘画自有了用笔和用墨,就出现了水分的运用和控制技巧,如今,对水的研究也有了许多,包括是指控制水的方法与技巧等。水在中国画绘制过程中作用有二:其一,是把水作为工具,犹如毛笔、墨、颜料、纸张、砚台等;其二,是把水作为画法。中国书法、国画家的桌案上,必须有装水的笔洗,在没有作画之前,可能清净,但通常是带有墨污的。所以在论画法中所提到的水,都是指画案中带有些许墨污的水。用水在书法和中国画中非常重要,除了稀释所产生墨色的浓淡深浅变化之外,笔中包含水分的少多对笔触的干涩枯润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塑造画家要表达的物象的质感与营造的气氛等方面至关重要,水分又是中国画产生墨韵或者说气韵的的关键所在。中国画所追求的韵味的产生与水分不开,水在宣纸的纤维中渗透游走,而我们常说的“气”则使之自然晕化得氤氲微妙。画家所备的水。如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平日砚中满是宿墨,笔洗之中总是墨色浓重之水。明代绘画大师董其昌,传说在创作时,毛笔、砚台必须干净,笔洗中的水也必须清澈。
在高校国画教学中,笔墨的研究,没有标准的理论和教科书,必须从感悟与实践中心领体会。所谓“法”,就是从理论与实践的互相作用下自然形成。而笔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水”与“墨”的交融与互动,这种交融与互动从北宋初期就初见倪端了,南北宋之间发展成熟。“水”与“墨”的交融与互动在视觉感官效果对后来的中国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清代画论中有这样叙述:“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同时又提出:“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古人水墨并称,实有至理。用墨以盆中墨水为主,砚上浓淡为副。盆中墨水要奢,笔饮墨有宜贪有宜吝。吐墨惜如金,施墨弃如泼”。
墨色是笔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墨与水融合的结果,在国画教学中,我们知道中国画的表现,少有像西方古典绘画一样表现物体的固有色,中国画所表现的固有色是我们意识中的主观色彩,更不表现环境色和光源色等丰富的色彩变化,中国画有自己独有的特殊规律。跟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中以墨色为主,设色为辅,浓墨重彩也有,但属于偏锋异域,一般在中国画教学中也是强调授课对象在画画时宜轻不宜重,重则沁滞而不灵,胶粘而不津,须以轻润清和为佳,彩色不抢夺线条与墨色在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喧宾夺主。“水墨画之设色,与用墨无异,亦须取气”,画面设色须有节奏感,或轻松、明快或厚重大气,,不可浮于表面形式,华而不实。
总之,高校美术院系中国画教学中,对“笔墨”的研究需得到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学习认识、并运用好中国画的“笔墨”,并达到中国画“笔墨研究”的教学要求。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把握的宗旨是顺乎自然,重物理、讲形似,尚法度,谨周密,充分反映了中国画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念。有利于授课对象在在中国画学习与创作中理解和表现中国画内在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方能达到高校的中国画教学目的。因此,中国画“笔墨研究”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