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言于地区情感表达与文学创作之意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外婆”与“姥姥”之争,根源何来?
  (一)、“姥姥”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的新闻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被收入沪教版语文课本(试用版)的《打碗碗花》一文中,其原作中的“外婆”一词都被替换为了“姥姥”。上海市教委回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外婆”是方言词汇,而“姥姥”为普通话词汇。或许,上海市教委此番做法是为了将“标准语”进行推广,殊不知,此举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已经远远超出修改者的预知。
  关于“外婆”和“姥姥”的使用范围早已有学者做过调查。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显示,在全国930个调查点中,使用“外婆”类说法的方言点共有296个,其分布范围不仅在官话区以外的各大方言区(如,吴语、赣语、闽语、湘语),在官话区中也有较为广泛的使用的情况出现(如西南官话、兰银官话);使用“姥姥”类说法的共有71个,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南等省份的官话区(如北京官话、东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姥姥”也可以视为方言。除此两种大类的称呼之外,在其他调查点的方言中,“外祖母”的称法至少还有61种。
  从这些调查中不难看出,中国幅员辽阔,地势水文复杂,因自然和人文原因而形成的方言格外丰富,其蕴含的各种人文内涵也并非普通话词汇能够全部代替的。以湖北黄冈地区为例,黄冈地区方言早已为语言学学者所重视,其方言分区问题也是争议也是由来颇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方言区中,其既与相邻的北方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方言有相同之处,有也明显的差异。在黄冈市黄州区方言中,外祖母的称呼为“家家”或“嘎嘎”,对于曾祖母的称呼反而为“姥姥”。如若按照上述的方式来修改,首先孙辈对于祖辈亲切的称呼被北方的叫法同化,这些地方称呼中所饱含的地方情感已经被削弱得荡然无存。其次,在不同方言中,相同的词汇可能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这时,盲目地进行修改不仅不尊重地区实际情况,更是会让概念混淆,我想,这些对于方言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同样也不利于地区文化与情感的保护。可谓无一可用之处。
  (二) 盲目修改,有不尊重原著与教学不严谨之嫌
  在这个问题上,语言专家钱乃荣这样表示:“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外婆’改为‘姥姥’,‘姥姥’原本就是北京的方言词,后来吸收进普通话所以叫做‘姥姥’。‘外婆’这个词在汉语里用的很广,而且方言词吸收得越多,语言就越丰富越生动。”确实如此,汉语普通话的生动性在于吸收具有代表性方言词汇,比如我们日常使用非常普遍的诸如“垃圾”、“尴尬”等词汇来自吴方言区,而近年来兴起的如“给力”等词汇则是来东北地区,这些词汇对与事物或者对于性质状态都做有十分精准的描述与表达,这些可以推广的词汇我们可以大量吸收,对于我们民族语言的丰富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我想都是十分有益处的。
  回到争论本身,《打碗碗花》是一篇散文,文学的本质就是承建、表达、构建人类的情感世界,而情感离不开个人经验,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语文教科书收录名家名作,除了让学生学习书面语的规范之外,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熏陶与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果简单地篡改作家的用词遣句,破坏原著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既是对于作家的不尊重,也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生硬的套用“用词规范”这一标准去衡量,不知多少名家名会被改得面目全非。
  显而易见,盲目地修改所谓方言词汇,既对于作家原著是极大的不尊重,在一定程度上说,盲目排斥方言词汇不利于我们汉语普通话教学的进步与深入,也不利于教学中对于学生文学素养样的培养。所谓推广普通话并非是消灭方言,既要知晓语言的规矩,也要明了语言的丰富性,如此,汉语普通话的推广才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姥姥”与“外婆”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我想症结便是在此了。
  二、方言词汇在文学作品中无法取代的作用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色彩与人文追求,从方言中可以领略当地的民俗艺术与文化底蕴。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凸显了文学本身的独特地位,让文学作品的唯一性得到彰显,极大地遵循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为考察故事本身的历史性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促进了文学作品的研究。
  以鲁迅创作为例,鲁迅认为作家应该“博采民众的口语”,他的小说就吸纳了不少的绍兴方言。在绍兴戏文里,官员秀才用官话,劳动群众用土话,他很赞同。他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警句或炼话,讥刺和滑稽,十之九是出于下等人之口的,所以他必用土话”。
  方言词汇在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是动词的选用。人物的动作情态丰富多变,要准确、生动地把它表现出来,通用语言有时也会显得苍白,但是方言在这一方面而往往会用很好的补救作用。
  “搡”是绍兴方言,有摔的意思,是人在气恼时,将东西重重放下的动作。
  《风波》中七斤嫂听说皇帝坐了龙庭:
  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搡”字十分形象地突显了七斤嫂怨恨的怒气,读者还仿佛能听到饭碗重重放在桌上“腾”的一声。可谓如见其人,又如闻其声。他选用方言非常严格,生动形象、力求准确贴切是他对于方言选择的标准。
  鲁迅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着也觉得趣味津津。”绍兴方言中很有一些简约、含蓄、精炼、幽默的话语耐人寻味,意味非常,鲁迅对它是颇为欣赏的。“炼话”顾名思义,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简练是它的一个特点。
  阿Q“中兴”以后,为提防他偷窃,赵秀才想把他赶出未庄。
  但赵太爷以为不然,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
  “老鹰不吃窝下食”,意思是做贼的人,一般是不会在本地偷盗的。单单七个字,简洁明了,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鲁迅从吸收民众口语长处,这些方言词汇在他的创作中的使用,使他的作品读来总是那么鲜活生动。方言经过加工提炼,又丰富发展了全民语言。鲁迅曾说,文学“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娴熟地运用方言,使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我想这足以表明,方言词汇对于作家,对于文学的的独特作用了。
  方言所承载的千百年来的地方文化与内涵的积淀,并非汉语普通话可以全盘包含,方言对于文学作品的精准的语言与情感表达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汉语普通话在走向推广,但不能以牺牲方言为代价。同样,方言中已经完全脱离时代的语汇,我们也应该正视,积极吸收其他方言区或是普通话语汇来充实与丰富自己的语言。无论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在丰富自身语言的工作上都应博采众长,保持特点。这样,我们的地区情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的文学作品也能够一直拥有丰富精准的词汇来表达意义。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通常做法是以作者呈现出的“应该这么写”作为逻辑起点。而本文旨在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尝试以分析“不应该那么写”的原因作为逻辑起点,从而探寻一条小说阅读教学的别样路径,即“逆向探寻法”。  关键词 小说阅读;《孔乙己》;逆向探寻  “文本是有意义的语句的序列,它们传达信息表达共同的主题,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特点。”[1]作为“有意义的语句序列”的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
写作教学情况较为复杂,有的写作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写作知识上,也有的课主要是作文范文的阅读分析,或是有写但却停留于浅层次思考与表达。写作课上学生没有写,教师没有在学生写时给予指导提升,学生自然就不会写。叶圣陶提出:“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教学即是组织指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在写的深度实践中体验并生成写作技能。本文以写作公开课“写好记叙文中的‘转’”为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发表于1925 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10期。  关于《希望》的创作动因,鲁迅在《〈野草〉英译本序》中写道:“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这样说,透出两层意思:一是当时青年非常消沉;二是鲁迅希望青年走出消沉,追求希望。而《野草》研究者们只看到了这首散文诗所表现的鲁迅思想消极阴暗之一面,而忽视了鲁迅创作本诗的积极意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缺憾。  先生已仙
一  众所周知,《别了,“不列颠尼亚”》是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佳作。人教版将它编列在高一语文必修教材“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其之所以入选,不仅是因为其所报道的“香港回归”事件本身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还因为报道对于事件的历史含蕴的深入挖掘所酿就的意味深醇。这种意味如暗香浮动,幽韵满纸。教参编者闻香辨色,说它有“厚重感”“历史的纵深感”,说它是关于香港回归的众多报道中“最别致
《湘夫人》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賞》,属于自主赏析篇目,因此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学生自主翻译诗歌,发现问题,思考讨论。在自主翻译环节,学生对“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提出疑问:网怎么挂在树上呢?我没有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把问题反抛给他们:是啊,你是怎么想的呢?在我的搁置、等待、启发与期盼下,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生1:湘君看到鸟儿在水草里成双成对,想到
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自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以来,很受人们喜爱,曾先后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教版语文教材。但就是这样一篇很受欢迎的文本,对其主旨的解读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如何才能对《台阶》进行较为合理较为恰当的有边界的教学性解读呢?  我们以为,首先得明确《台阶》是一篇小说,不是散文。小说主要“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
囿于应试,高中语文教学总难免模式化,而要摆脱模式化,最重要的出路恐怕在于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因为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他们在面对同样的设计时总有可能表现出异于他人的想法,于是课堂也就有了多样性。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对《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分析与设计。  一、先景,建表象  词者,诗之别体也,句数、字数、平仄等,皆有严格之规定,因此词之用语,必定会求言简而意蕴深厚之境。今高中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高考试卷的赋分来看,可以称得上是“得作文者得语文”,也就是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作文教学仍然是耗时多,见效少。微写作相对于800字的高考作文来说,它短小、灵活、随性、易操作。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课……也许,微时代本身就需要微写作的能力。  其实,古人就很重视微写作,也曾从微写作中获
在苏轼一生为数不多的传记作品中,“方山子”陈慥与其父陈公弼竟占了二篇,可见苏轼与陈家父子间的情谊确实非同一般。对于《陈公弼传》的写作情形,苏轼在传中做了这样的表述:“公没十有四年,故人长老日以衰少,恐遂就湮没,欲私记其行事,而恨不能详,得范景仁所为公墓志,又以所闻见补之,为公传。”显然,在陈公弼已有墓志的情况下,苏轼还要在他去世十四年之后,仍真心一意地要给他作传,其对陈公人品事迹的倾情之深,是不言
【设计思路】  新闻阅读教学的价值是什么?今天的新闻阅读要教些什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参与探究的兴趣?这是在开展新闻阅读教学之前要深思的问题。通过学习统编版八上教材的新闻单元的选文,学生积累了新闻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新闻阅读的基本方法。但当今时代,学生的新闻阅读不仅是听广播、看报纸,更多是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来获取信息。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新闻,培养对于媒介信息正确的选择与解读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