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及教育界的重视。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由学校教师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进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开发活动。本文试图从笔者所在学校酒泉市实验中学的办学状况、学生需求以及酒泉市历史教育课程资源等方面,分析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
对学校办学状况的分析
酒泉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自建校以来共培养师范生14000余名,为酒泉市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育改革方面,一方面学校狠抓观念更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另一方面狠抓教育科研工程,坚持科研兴校,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各学科的研究课题,如语文、地理、计算机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已经立项并通过鉴定。在历史学科方面,开设了《中华文明礼仪常识》《酒泉文史知识》等选修课,以及《敦煌学》《丝路学》《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丁家闸魏晋墓葬》等讲座,开发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内部条件已经成熟。
对学生需求的分析
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群体的,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时刻关注有关学生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方面的情况。在研究中,既要把握学生的共同点,又要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酒泉市实验中学现有在校学生2067人,其中女生1176人,男生891人。计划在2011年入校的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高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16周岁,由于他们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这些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的感觉、知觉更具有目的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细节和因果关系,有意注意的水平更加稳定和集中,范围进一步扩大,意义识记有进一步发展。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内容对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比较喜欢历史学科的有170人,占总数的85%,这170名学生中又有153名学生喜欢了解酒泉的历史和现状,原因无一例外都是“自己生活在酒泉”,了解酒泉的历史与现状,对他们今后在酒泉生活工作有帮助。可见,开设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当地历史课程资源的分析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历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酒泉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产品,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河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汉武帝开疆扩土,“据两关,设四郡”和张骞“凿空”通西域以来,这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必经通道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交汇融合之地,为促进中西两大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境内分布着1000余处独具魅力的西部文化胜迹: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群;以锁阳城、桥湾城、玉门关、阳关、汉长城为代表的古长城、关隘遗址;以酒泉钟鼓楼、金塔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以敦煌祁家湾、酒泉丁家闸为代表的古墓群遗址以及玉门火烧沟原始人遗址等。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代志士仁人、迁客骚人也留下了他们宝贵的诗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翰的《凉州词》等。当今的“铁人精神”“航天精神”不仅成为酒泉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也成为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使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历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师范酒泉市实验中学)
对学校办学状况的分析
酒泉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自建校以来共培养师范生14000余名,为酒泉市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育改革方面,一方面学校狠抓观念更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另一方面狠抓教育科研工程,坚持科研兴校,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各学科的研究课题,如语文、地理、计算机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已经立项并通过鉴定。在历史学科方面,开设了《中华文明礼仪常识》《酒泉文史知识》等选修课,以及《敦煌学》《丝路学》《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丁家闸魏晋墓葬》等讲座,开发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内部条件已经成熟。
对学生需求的分析
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群体的,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时刻关注有关学生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方面的情况。在研究中,既要把握学生的共同点,又要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酒泉市实验中学现有在校学生2067人,其中女生1176人,男生891人。计划在2011年入校的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高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16周岁,由于他们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这些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的感觉、知觉更具有目的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细节和因果关系,有意注意的水平更加稳定和集中,范围进一步扩大,意义识记有进一步发展。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内容对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比较喜欢历史学科的有170人,占总数的85%,这170名学生中又有153名学生喜欢了解酒泉的历史和现状,原因无一例外都是“自己生活在酒泉”,了解酒泉的历史与现状,对他们今后在酒泉生活工作有帮助。可见,开设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当地历史课程资源的分析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历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酒泉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产品,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河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汉武帝开疆扩土,“据两关,设四郡”和张骞“凿空”通西域以来,这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必经通道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交汇融合之地,为促进中西两大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境内分布着1000余处独具魅力的西部文化胜迹: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群;以锁阳城、桥湾城、玉门关、阳关、汉长城为代表的古长城、关隘遗址;以酒泉钟鼓楼、金塔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以敦煌祁家湾、酒泉丁家闸为代表的古墓群遗址以及玉门火烧沟原始人遗址等。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代志士仁人、迁客骚人也留下了他们宝贵的诗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翰的《凉州词》等。当今的“铁人精神”“航天精神”不仅成为酒泉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也成为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使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历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师范酒泉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