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决定因素,是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习方式,是我们每一位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化学课 有效教学 方法刍议
一、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的素养
面对日新月异的化学世界,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等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已有的知识就显得贫乏和陈旧,因此,我们必须向书本、网络、媒体、专家、同行学习,及时“充电”,不断积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有台水泵。有一位专家说得好: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若具有新颖的观念、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娴熟的技能、火热的激情、幽默的语言,必能构建高效、生动的课堂,令学生流连忘返。
二、有效教学的支撑:科学的备课
要注重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要做好三点:一备学生。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应体现在学生身上,应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思想态度,更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备课程。不能只注重教材,要善于开发利用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人文知识、新科技、新材料,甚至一些奇闻趣事,都可为我们所用。三备自己。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更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本着这一理念,我们要思考怎样有效地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怎样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但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内化成自我发展的动力。我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1、凸显化学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接触化学,颇感有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所以开学第一堂课,一般先做几个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了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精彩的引言,讲述一些化学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
3、利用鼓励和表扬,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当及时和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做的好,不要吝啬掌声,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做出适时、适当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可通过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化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有效教学的阵地:高效的课堂
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教学”,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中形成了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1、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国家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并形成假设方案,最后对假设进行验证与交流。
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照本宣科地问学生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步骤是什么,学生一般兴趣不大。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不同的仪器和药品,如针管、凸透镜、红磷、白磷、硫磺、木炭等,让学生分组选取不同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集思广益、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想出了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木炭代替红磷但集气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用凸透镜聚光加热、用针管代替集气瓶、用白磷代替红磷等等。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师先不加评论,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去探究,用实验事实说话,学生体会更深。
2、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互助学习。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这是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难题。管理學知识告诉我们:化整为零,使活动单元缩小化,任务具体化,效益就能最大化。在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后,我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通过民主选举,各小组选出组长一名,组长对小组负责,小组内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五、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的反思
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要做名师,必先反思。教师要不断地反思,不但反思课堂的成功处、精彩处、闪光点,更要记录教学中的疏漏,记录你的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己的品味。
在实行课程改革、规范办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值得我们不断探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实现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化学课 有效教学 方法刍议
一、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的素养
面对日新月异的化学世界,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等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已有的知识就显得贫乏和陈旧,因此,我们必须向书本、网络、媒体、专家、同行学习,及时“充电”,不断积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有台水泵。有一位专家说得好: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若具有新颖的观念、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娴熟的技能、火热的激情、幽默的语言,必能构建高效、生动的课堂,令学生流连忘返。
二、有效教学的支撑:科学的备课
要注重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要做好三点:一备学生。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应体现在学生身上,应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思想态度,更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备课程。不能只注重教材,要善于开发利用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人文知识、新科技、新材料,甚至一些奇闻趣事,都可为我们所用。三备自己。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更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本着这一理念,我们要思考怎样有效地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怎样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但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内化成自我发展的动力。我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1、凸显化学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接触化学,颇感有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所以开学第一堂课,一般先做几个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初次接触化学,就感到了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几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精彩的引言,讲述一些化学故事、化学家的成长事迹、化学问题的争论、化学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等。
3、利用鼓励和表扬,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当及时和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做的好,不要吝啬掌声,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做出适时、适当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可通过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化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有效教学的阵地:高效的课堂
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教学”,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中形成了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1、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国家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并形成假设方案,最后对假设进行验证与交流。
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照本宣科地问学生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步骤是什么,学生一般兴趣不大。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不同的仪器和药品,如针管、凸透镜、红磷、白磷、硫磺、木炭等,让学生分组选取不同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集思广益、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想出了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木炭代替红磷但集气瓶中放NaOH溶液代替水、用凸透镜聚光加热、用针管代替集气瓶、用白磷代替红磷等等。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师先不加评论,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去探究,用实验事实说话,学生体会更深。
2、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互助学习。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这是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难题。管理學知识告诉我们:化整为零,使活动单元缩小化,任务具体化,效益就能最大化。在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后,我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通过民主选举,各小组选出组长一名,组长对小组负责,小组内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五、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的反思
反思——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要做名师,必先反思。教师要不断地反思,不但反思课堂的成功处、精彩处、闪光点,更要记录教学中的疏漏,记录你的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己的品味。
在实行课程改革、规范办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值得我们不断探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实现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