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TQM理论与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英文缩写为TQM这个名称,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现已成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是目前广泛流行于西方社会许多领域(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最早应用于商业和军事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这种理论开始被普遍地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TQM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传统质量管理的概念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更注重从“全面”的意义上对质量加以界定。全面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质量管理涉及每个过程,二是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每一项工作,三是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每一个人。系统性是指TQM把管理对象作为一个由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的整体来看待,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处理好各系统内部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发展性也称之为动态性,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念是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顾客的需求调整目标和策略,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度关注顾客利益的原则;承诺不断改进质量的原则;坚持决策科学化的原则;尊重客体存在的原则。
高校培养人才和企业生产产品虽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相似相通之处。以TQM理论为指导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与传统的职能结构企业相似的问题,如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学生是直接客户、社会需求是间接客户)为中心转变;教学质量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业务流程没能系统化;对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充分,各部门分头开发的、多样化的独立信息系统不能互联,形成“信息孤岛”等等。根据TQM理论,高等学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高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在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全面性原则要求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多样化质量观。
(2)全员性原则
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全员性原则要求“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关心教学质量,个个做好本职工作,领导推动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3)全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出来的。因此,教学质量与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和过程管理等因素有关,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4)系统性原则
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等因素,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必须贯彻系统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在设计教学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明确各项指标的合理权重,从而引导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自觉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教学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与教学质量的因果关系准确而透彻地分析,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TQM理论,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滨州学院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教学决策指挥、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信息采集与质量过程监测系统、教学评估与反馈4个子系统构成。
教学决策指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以校级教学督导组为主体的“专家管理子系统”;二是由院党政一把手、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指挥子系统”。专家管理子系统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的学校决策咨询机构。专家管理子系统要以促使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服务于教学与教学管理为宗旨,广泛收集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教学指挥子系统是院长办公会领导下的教学组织、执行、监督与控制系统,其主要职责是按照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及各种决策指挥各学科、专业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和高质量运行,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手段,从而达到教学质量规定的指标。
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主要由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机构、教研室三个层次构成,它是整个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必须通过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来实施。各院系要建立对教研室、专业、课程等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强化系级管理。滨州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分解形成了《滨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书》和《滨州学院系级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滨州学院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使评估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迎评工作常态化、自然化,使教学工作步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学信息采集与质量过程监测系统是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关键和“传感器”。建立系统、快捷、有效的教学信息采集与质量过程监测系统才能有效的监控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滨州学院建立了四支信息管理队伍:一是学生信息员队伍,由学校从各班级聘请的学生信息员及时向学校反馈课内外的各种教学信息;二是教学督导员队伍,由学校从各学科聘请专家组成教学督导组,开展经常性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检查,为教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三是领导干部队伍,按照各级领导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应通过听课等方式深入教学一线,及时掌握各种教学信息;四是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由教务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教学检查与巡视,并定期下发和收集统计各种教学情况调查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要将网络技术引入信息采集环节,通过开辟网上校长信箱、教务处长信箱和教务信息、网上论坛及网上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方式,获取信息,落实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全面监测和动态管理,以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是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教学评估与反馈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诊断和监督功能。要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织,院级督导组应督、导结合,以督为主,通过教学检查、随机听课及专项教学督查等活动,使学院有关领导及教务处及时了解掌握教学信息的第一手材料。系级督导组与专业更加贴近,要以导为主,结合本系教学工作实际和全校性工作安排,对本单 位具体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
总之,要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强化过程控制,培养质量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建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滨州学院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滨州学院以来,我们在构建和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按照“构建新体系,体现新进展,争创新特色”这一教学管理指导思想,完善了教学决策指挥、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教学评估与反馈4个子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管理与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其运行要略如下:
——健全了文件系统。我们按照系统管理的思想,采取系统管理的原则,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结合,制定了符合我院实际的质量体系文件。我们的质量体系文件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主要有《滨州学院教学工作规范》、《关于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滨州学院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等。第二层次是方案措施性文件,主要有《滨州学院关于领导干部听课的规定》、《滨州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滨州学院系级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滨州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滨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书》等。第三层次是记录鉴证性文件,主要有《滨州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调查表》、《滨州学院校督导组听课记录表》、《滨州学院教学信息周报表》、《滨州学院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等。
——完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了院级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院、系部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认定、检查、评估、指导。二是完善了院、系两级督导组织,深入教学全过程,经常性的听课、检查常规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建立了以学生信息员、校系督导组、领导干部及教学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四支教学信息采集管理队伍,开展教学检查与巡视,收集统计各种教学情况信息并作了及时处理。四是为各教学单位配备了教学秘书。五是重新规范了各系、部教研室设置。
——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与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指导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然后是执行出来的,最后才是检查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
滨州学院教学计划修订工作采用课题立项的形式进行,通过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使各院系对本专业的发展和改革的前沿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探索。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发展特点、规律以及符合自身实际的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为教学计划的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计划修订各项工作全部完成后,学校聘请校外专家与校内督导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按照工作组织的严密性,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结构功能的科学性,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办学条件的可行性,配套资料的完整性的要求,对各教学单位工作成果进行鉴定验收。
——加强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以反馈的有效信息为依据及时调控,调控的最好手段就是检查与监督。教学工作检查是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切实保证和有效监控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滨州学院教学工作检查突出了一个中心、围绕三条主线、开展了多项检查。即以落实滨州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系部教学管理工作、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状况三条主线,以具体开展督导组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等多种形式评教、课堂教学大赛、召开学生座谈会、系部自查、学科竞赛活动等多项教学检查活动为载体,发扬教学民主,规范教学过程,充分调动教、学、管多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教学工作检查的成果,使教学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英文缩写为TQM这个名称,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现已成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是目前广泛流行于西方社会许多领域(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最早应用于商业和军事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这种理论开始被普遍地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TQM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传统质量管理的概念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更注重从“全面”的意义上对质量加以界定。全面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质量管理涉及每个过程,二是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每一项工作,三是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每一个人。系统性是指TQM把管理对象作为一个由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的整体来看待,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处理好各系统内部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发展性也称之为动态性,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念是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顾客的需求调整目标和策略,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度关注顾客利益的原则;承诺不断改进质量的原则;坚持决策科学化的原则;尊重客体存在的原则。
高校培养人才和企业生产产品虽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相似相通之处。以TQM理论为指导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与传统的职能结构企业相似的问题,如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学生是直接客户、社会需求是间接客户)为中心转变;教学质量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业务流程没能系统化;对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充分,各部门分头开发的、多样化的独立信息系统不能互联,形成“信息孤岛”等等。根据TQM理论,高等学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高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在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全面性原则要求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多样化质量观。
(2)全员性原则
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全员性原则要求“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关心教学质量,个个做好本职工作,领导推动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3)全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出来的。因此,教学质量与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和过程管理等因素有关,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4)系统性原则
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等因素,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必须贯彻系统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在设计教学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明确各项指标的合理权重,从而引导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自觉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教学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与教学质量的因果关系准确而透彻地分析,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TQM理论,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滨州学院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教学决策指挥、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信息采集与质量过程监测系统、教学评估与反馈4个子系统构成。
教学决策指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以校级教学督导组为主体的“专家管理子系统”;二是由院党政一把手、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指挥子系统”。专家管理子系统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的学校决策咨询机构。专家管理子系统要以促使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服务于教学与教学管理为宗旨,广泛收集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教学指挥子系统是院长办公会领导下的教学组织、执行、监督与控制系统,其主要职责是按照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及各种决策指挥各学科、专业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和高质量运行,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手段,从而达到教学质量规定的指标。
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主要由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机构、教研室三个层次构成,它是整个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必须通过教学运行管理系统来实施。各院系要建立对教研室、专业、课程等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强化系级管理。滨州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分解形成了《滨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书》和《滨州学院系级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滨州学院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使评估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迎评工作常态化、自然化,使教学工作步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学信息采集与质量过程监测系统是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关键和“传感器”。建立系统、快捷、有效的教学信息采集与质量过程监测系统才能有效的监控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滨州学院建立了四支信息管理队伍:一是学生信息员队伍,由学校从各班级聘请的学生信息员及时向学校反馈课内外的各种教学信息;二是教学督导员队伍,由学校从各学科聘请专家组成教学督导组,开展经常性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检查,为教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三是领导干部队伍,按照各级领导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应通过听课等方式深入教学一线,及时掌握各种教学信息;四是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由教务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教学检查与巡视,并定期下发和收集统计各种教学情况调查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要将网络技术引入信息采集环节,通过开辟网上校长信箱、教务处长信箱和教务信息、网上论坛及网上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方式,获取信息,落实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全面监测和动态管理,以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是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教学评估与反馈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诊断和监督功能。要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织,院级督导组应督、导结合,以督为主,通过教学检查、随机听课及专项教学督查等活动,使学院有关领导及教务处及时了解掌握教学信息的第一手材料。系级督导组与专业更加贴近,要以导为主,结合本系教学工作实际和全校性工作安排,对本单 位具体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
总之,要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强化过程控制,培养质量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建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滨州学院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滨州学院以来,我们在构建和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按照“构建新体系,体现新进展,争创新特色”这一教学管理指导思想,完善了教学决策指挥、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教学评估与反馈4个子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管理与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其运行要略如下:
——健全了文件系统。我们按照系统管理的思想,采取系统管理的原则,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结合,制定了符合我院实际的质量体系文件。我们的质量体系文件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主要有《滨州学院教学工作规范》、《关于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滨州学院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等。第二层次是方案措施性文件,主要有《滨州学院关于领导干部听课的规定》、《滨州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滨州学院系级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滨州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滨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书》等。第三层次是记录鉴证性文件,主要有《滨州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调查表》、《滨州学院校督导组听课记录表》、《滨州学院教学信息周报表》、《滨州学院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等。
——完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了院级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院、系部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认定、检查、评估、指导。二是完善了院、系两级督导组织,深入教学全过程,经常性的听课、检查常规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建立了以学生信息员、校系督导组、领导干部及教学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四支教学信息采集管理队伍,开展教学检查与巡视,收集统计各种教学情况信息并作了及时处理。四是为各教学单位配备了教学秘书。五是重新规范了各系、部教研室设置。
——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与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指导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然后是执行出来的,最后才是检查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
滨州学院教学计划修订工作采用课题立项的形式进行,通过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使各院系对本专业的发展和改革的前沿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探索。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发展特点、规律以及符合自身实际的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为教学计划的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计划修订各项工作全部完成后,学校聘请校外专家与校内督导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按照工作组织的严密性,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结构功能的科学性,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办学条件的可行性,配套资料的完整性的要求,对各教学单位工作成果进行鉴定验收。
——加强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以反馈的有效信息为依据及时调控,调控的最好手段就是检查与监督。教学工作检查是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切实保证和有效监控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滨州学院教学工作检查突出了一个中心、围绕三条主线、开展了多项检查。即以落实滨州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系部教学管理工作、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状况三条主线,以具体开展督导组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等多种形式评教、课堂教学大赛、召开学生座谈会、系部自查、学科竞赛活动等多项教学检查活动为载体,发扬教学民主,规范教学过程,充分调动教、学、管多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扩大教学工作检查的成果,使教学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