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逐渐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意学、会学。以前,老师们上课都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读书有气无力,教学质量提不高,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抑制,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法不够新鲜,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就会有“我想学”、“我要学”的现象出现,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是与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感兴趣的读物
当学生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时,我们的老师总是加以训斥:“教材上的内容你都还没有学懂,怎么还有精力去看这些闲书?”这些话粗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其结果是:课外书籍没读成,教材内容他也没去看,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教材只是个例子,为什么非得为那个并不能说明什么的分数而死扣教材,让学生愁眉苦脸,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呢?为什么就不能用学生感兴趣的别的文章作例子呢?
二、改换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调动中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首先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笔者所见,可换用如下教学方法:(l)强调自学,编写提要。老师宣布学哪篇课文之后,学生即开始自学,边读边想,写出阅读提要。学生自学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待全班完成之后,教师抽一个或几个同学写的阅读提要用幻灯机投射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评议,评议完了,这篇课文也就教完了。(2)巧设疑问,激发思维。设疑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巧”就要巧在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能激起思维的火花,问题之间要有联系,通过思考这几个问题,能把握全篇。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设疑——求疑——解疑的过程。(3)变换形式,愉快学习。上课要有乐趣,就得经常变换形式。可采用以下形式:自编自导,表演课文;复述故事,评价人物;利用图画,加深理解。
三、变换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灵活运用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必须要改换作业形式,注重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运用。如创办一份班级刊物,把班团队活动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多举行些故事讲演、朗读竞赛、主题班会、辩论会等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推动了班集体建设,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贯穿无穷的知识呢?为此,我们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五、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我们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 带学生去田野拾麦穗。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更是层出不穷。
六、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河南省鹿邑县王皮溜镇二中)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感兴趣的读物
当学生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时,我们的老师总是加以训斥:“教材上的内容你都还没有学懂,怎么还有精力去看这些闲书?”这些话粗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其结果是:课外书籍没读成,教材内容他也没去看,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教材只是个例子,为什么非得为那个并不能说明什么的分数而死扣教材,让学生愁眉苦脸,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呢?为什么就不能用学生感兴趣的别的文章作例子呢?
二、改换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调动中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首先要彻底摒弃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笔者所见,可换用如下教学方法:(l)强调自学,编写提要。老师宣布学哪篇课文之后,学生即开始自学,边读边想,写出阅读提要。学生自学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待全班完成之后,教师抽一个或几个同学写的阅读提要用幻灯机投射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评议,评议完了,这篇课文也就教完了。(2)巧设疑问,激发思维。设疑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巧”就要巧在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能激起思维的火花,问题之间要有联系,通过思考这几个问题,能把握全篇。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设疑——求疑——解疑的过程。(3)变换形式,愉快学习。上课要有乐趣,就得经常变换形式。可采用以下形式:自编自导,表演课文;复述故事,评价人物;利用图画,加深理解。
三、变换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灵活运用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必须要改换作业形式,注重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运用。如创办一份班级刊物,把班团队活动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多举行些故事讲演、朗读竞赛、主题班会、辩论会等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推动了班集体建设,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贯穿无穷的知识呢?为此,我们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五、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我们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 带学生去田野拾麦穗。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更是层出不穷。
六、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河南省鹿邑县王皮溜镇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