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采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60例,均为2017年到2020年之间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均为30。采用经腹腔腹膜前疝气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比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比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VAS评分,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比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静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经腹腔腹膜前疝气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80-01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腹外疝病症,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这是由于老年人群受到年龄的影响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肌肉萎缩,从而增加腹股沟疝的发生率,然而临床中腹股沟疝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腹膜炎穿孔、休克和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开放式手术再过去几年比较常用,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术后创伤较多,预后效果差,因此很多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较低[1]。随着近几年来临床上开始广泛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各类疾病,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采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更为显著[2]。因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速度快等优势颇受临床医师喜爱和患者的信赖。且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不容易复发,手术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异物牵扯感,患者的体验相对较好[3]。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能够尽量减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60例,均为2017年到2020年之间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22-88岁,均值(52.3±3.1)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2-88岁,均值(53.2±3.5)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采用经腹腹膜前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和麻醉,之后取健侧卧位,头部微低,为患者建立气腹,维持压力12~15 mmHg(1 mmHg=0.133 kPa),在脐部上方做切口,长度在1厘米左右,并缓慢将腹腔镜置入,对患者双侧双侧肌耻骨孔区进行探测,便于明确患者的腹股沟疝为单侧或双侧。对于单侧疝患者,在同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及对侧腹直肌外缘脐下2~3 cm的位置将套管置入;对于双侧疝患者,以双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为置管位置,找到疝环口,沿疝环上缘切开,在疝缺损上方1 cm的位置将腹膜切开,建立腹膜前间隙,分离疝囊自内环口水平与其后方的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分离,“超高位”游离疝囊。腹膜前间隙游离界限:外达髂前上棘,内达耻骨联合,上至腹壁下动脉、联合肌腱,外下方至精索和精索血管;由于女性患者腹膜和子宫韧带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只需要游离疝囊至内环口水平即可,内下方至髂耻束、耻骨梳韧带,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危险三角区的保护,防止对血管造成误伤。经脐孔置入聚丙烯或聚乳酸复合补片,完全覆盖肌耻骨孔,生物胶或缝合固定补片,3-0可吸收线对腹膜进行连续缝合,最后将皮肤组织进行缝合。
采用经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后,在患者腹股沟做切口,根据患者的疝囊大小完全剥离疝囊或横断后将近端疝囊游离至高位,远端止血后旷置,近端结扎后还纳,向腹腔方向自内环塞入聚丙烯或聚乳酸复合补片的锥形疝环填充物,根据疝环的大小对填充瓣叶进行适当的修正,保持内环口和底部边缘平齐,平片自腹股沟管底部与周围坚强组织联合肌腱、腹直肌外缘、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缝合固定。或直接将聚丙烯平片固定于腹股沟管底部加强后壁,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直至皮肤。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2)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屏蔽,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3)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包括如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靜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
2.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SPSS22.0,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t和x2,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各项疗效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均长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对比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VAS评分,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静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腹股沟区具有比较薄弱的组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腹腔内的压力升高,腹腔中的组织发生移位,从而从体表中突出,这就是腹股沟疝的形成。临床上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过程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手法,在基层医院中可以开展[4]。(2)能够治疗嵌顿疝、巨大阴囊疝;(3)具有较低的复发几率。近些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好,在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中也广泛开展应用。
对比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比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VAS评分,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比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静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超,闫治波,王明刚,et al.压迫治疗对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影响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07):742-750.
[2]储诚兵,陈杰,申英末,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02):257-260.
[3]来源,张锦,李凯.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0,22(05):283-288.
[4]蒋正顺,尤祥正.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024(008):608-612.
[5]储诚兵,陈杰,申英末,et al.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肠外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11):1054-1059.
关键词: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经腹腔腹膜前疝气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180-01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腹外疝病症,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这是由于老年人群受到年龄的影响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肌肉萎缩,从而增加腹股沟疝的发生率,然而临床中腹股沟疝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腹膜炎穿孔、休克和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开放式手术再过去几年比较常用,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术后创伤较多,预后效果差,因此很多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较低[1]。随着近几年来临床上开始广泛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各类疾病,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采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更为显著[2]。因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速度快等优势颇受临床医师喜爱和患者的信赖。且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不容易复发,手术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异物牵扯感,患者的体验相对较好[3]。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能够尽量减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60例,均为2017年到2020年之间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22-88岁,均值(52.3±3.1)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2-88岁,均值(53.2±3.5)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采用经腹腹膜前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和麻醉,之后取健侧卧位,头部微低,为患者建立气腹,维持压力12~15 mmHg(1 mmHg=0.133 kPa),在脐部上方做切口,长度在1厘米左右,并缓慢将腹腔镜置入,对患者双侧双侧肌耻骨孔区进行探测,便于明确患者的腹股沟疝为单侧或双侧。对于单侧疝患者,在同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及对侧腹直肌外缘脐下2~3 cm的位置将套管置入;对于双侧疝患者,以双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为置管位置,找到疝环口,沿疝环上缘切开,在疝缺损上方1 cm的位置将腹膜切开,建立腹膜前间隙,分离疝囊自内环口水平与其后方的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分离,“超高位”游离疝囊。腹膜前间隙游离界限:外达髂前上棘,内达耻骨联合,上至腹壁下动脉、联合肌腱,外下方至精索和精索血管;由于女性患者腹膜和子宫韧带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只需要游离疝囊至内环口水平即可,内下方至髂耻束、耻骨梳韧带,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危险三角区的保护,防止对血管造成误伤。经脐孔置入聚丙烯或聚乳酸复合补片,完全覆盖肌耻骨孔,生物胶或缝合固定补片,3-0可吸收线对腹膜进行连续缝合,最后将皮肤组织进行缝合。
采用经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后,在患者腹股沟做切口,根据患者的疝囊大小完全剥离疝囊或横断后将近端疝囊游离至高位,远端止血后旷置,近端结扎后还纳,向腹腔方向自内环塞入聚丙烯或聚乳酸复合补片的锥形疝环填充物,根据疝环的大小对填充瓣叶进行适当的修正,保持内环口和底部边缘平齐,平片自腹股沟管底部与周围坚强组织联合肌腱、腹直肌外缘、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缝合固定。或直接将聚丙烯平片固定于腹股沟管底部加强后壁,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直至皮肤。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2)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屏蔽,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3)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包括如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靜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
2.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SPSS22.0,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t和x2,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各项疗效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均长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对比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VAS评分,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静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腹股沟区具有比较薄弱的组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腹腔内的压力升高,腹腔中的组织发生移位,从而从体表中突出,这就是腹股沟疝的形成。临床上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过程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手法,在基层医院中可以开展[4]。(2)能够治疗嵌顿疝、巨大阴囊疝;(3)具有较低的复发几率。近些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好,在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中也广泛开展应用。
对比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痛感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比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和术后48h的VAS评分,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比阴囊肿胀、睾丸坠胀感、腹股沟区疼痛、精索静脉曲张、腹胀、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切口脂肪液化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超,闫治波,王明刚,et al.压迫治疗对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影响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07):742-750.
[2]储诚兵,陈杰,申英末,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02):257-260.
[3]来源,张锦,李凯.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0,22(05):283-288.
[4]蒋正顺,尤祥正.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024(008):608-612.
[5]储诚兵,陈杰,申英末,et al.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肠外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11):1054-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