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主张性善论,侧重于“存心养性”,目的是要人们保持与生俱来的善端,并进行扩充,使自己成为像尧那样的君子.荀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化性起伪”,目的是要人们通过学习和遵循礼义、法度等来矫正其与生俱来的恶,使自己成为像禹那样的君子.从伦理价值取向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就利去害”,目的是要说明人性恶而不可能向善,只有通过法来压制其恶,这就为统治者实施暴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人们“就利去害”的人生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