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研究r——以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中心

来源 :武陵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a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主张性善论,侧重于“存心养性”,目的是要人们保持与生俱来的善端,并进行扩充,使自己成为像尧那样的君子.荀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化性起伪”,目的是要人们通过学习和遵循礼义、法度等来矫正其与生俱来的恶,使自己成为像禹那样的君子.从伦理价值取向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就利去害”,目的是要说明人性恶而不可能向善,只有通过法来压制其恶,这就为统治者实施暴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人们“就利去害”的人生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网络谣言因其虚假性信息的本质,呈现为一种否定性命题.网络谣言犯罪在刑事诉讼中存在证明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主观方面明知、故意要素的确定,客观方面信息、言论的真实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资质,这种资质又叫“良知”“良能”.所以,从人性的本质上看,人性就是善的.人性的内容客观上是“德”和“欲”,其中,“德”包括仁义礼智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