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前,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写下了气势宏伟的《清平乐·六盘山》。诗中表达出的革命理想主义激情、英雄主义气概、集体主义精神、乐观主义情怀,在六盘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融入人们的灵魂深处。其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更是成为当地人民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强大精神武器和核心理念。一代代六盘儿女,正是在这种强大力量的感召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如今,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固原各族干部群众继续秉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加快“四个宁夏”建设步伐,以火热的激情,体现着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艰苦奋斗 负重自强 固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区,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瘠薄,资源匮乏,灾害频发,曾以“苦瘠甲天下”而闻名,被联合国喻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六盘儿女负重自强求生存,艰苦奋斗求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以不忘初心,忠于党的坚定信念,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以百折不挠、勇于攀登高峰的崇高品格,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豪迈气魄,开放创新、敢于跨越的奋发状态,以逆水行舟、激流勇进的进取精神,以一心为民、苦干实干的历史担当,书写着一幅幅感天动地的壮阔画卷。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六盘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固原的发展是脱胎换骨的”。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7亿元,年均增长13.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9亿元,年均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91亿元,年均增长24.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1元,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2.1元,年均增长15%。贫困人口由50.1万人减少到26.7万人,减少了2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82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14.59%。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10年的61%上升到73%,提升12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固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征地拆迁工作大会战,推进项目审批、预算资金拨付、重点项目开工“三个清零行动”,全市重点项目开工率96.7%。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基本完成,西毛、彭青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东毛、固西高速、国道344线等顺利推进;加快大六盘生态圈建设,完成各类营造林31万亩;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48个、总投资172.4亿元,安排基金12.9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81个,实际到位资金146亿元,增长10%。坚持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5万头、马铃薯种薯达到28万亩、冷凉蔬菜达到58万亩,固原市被命名为“中国·六盘山黄牛之乡”。制定工业创新发展扶持资金及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基金使用办法,引进培育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1.8万名。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社会收入分别增长30%以上。
执着坚定 不畏艰难 固原社会和谐安定
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多年来,固原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不懈的努力和昂扬向上的状态不断践行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把一个经济发展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不断富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新固原展现给世人。
2015年以来,固原市始终把民生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新增城镇就业76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9万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展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试点,开始实行“9+3”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完成或开工建设了一批教育发展项目。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展览馆,打造乡村文化大院106个。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在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推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市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全市13.5万户21.4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老年人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开展监督、视察成效明显,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深化改革,支持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的群团工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制定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办法,“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了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固原”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打造“六盘儿女一家亲”品牌。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抓好宗教人士和教职人员培训教育、宗教活动场所和大型宗教活动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积极发挥宗教界人士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敢于创新 敢争一流 脱贫攻坚如火如荼
固原市是宁夏扶贫攻坚主战场,固原的发展事关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几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150多万固原干部群众,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以敢争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近年来,固原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扶贫开发放在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位置,制定了全市“1+21+X”脱贫规划。围绕精准识别,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案”。按照“四到”措施,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5.6亿元解决群众吃水、行路、住房等问题,对贫困户实施“5·30”及其倍增等产业扶贫计划,126个重点贫困村实现销号,7万多贫困人口脱贫。推广“财政+金融+产业”、“互助资金+银行信贷”等模式,金融扶贫力度加大。深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推进国家部委、央企和区内定点帮扶。扎实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县内移民任务完成,县外移民有序进行,累计搬迁移民4.9万户、20.9万人。
固原是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为此,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认真落实“1+21+X”总体扶贫规划,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争实现“两个确保”;高举脱贫攻坚大旗,全方位争取支持,筑牢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创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环境。做到扶持对象精准、目标任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固原市委、市政府做好上下衔接、内部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区)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并建立了督查问责办法。核实了对象,明确了责任,为了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扶贫、扶真贫,扎实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倒排工期,不落一人。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严格评估,逐户销号,有序退出。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固原的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固原大地生机勃发,固原人民精神振奋。
2016年全市脱贫10万人、销号150个村,2017年脱贫10万人、销号200个村,2018年脱贫6.7万人、销号85个村,2017年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摘帽,2018年原州区、西吉县摘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固原市广大干部职工正在负冀前行,戮力破难。
201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宁视察时明确指出,宁夏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就要求作为贫困地区的固原市,大力弘扬宁夏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使固原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
艰苦奋斗 负重自强 固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区,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瘠薄,资源匮乏,灾害频发,曾以“苦瘠甲天下”而闻名,被联合国喻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六盘儿女负重自强求生存,艰苦奋斗求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以不忘初心,忠于党的坚定信念,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以百折不挠、勇于攀登高峰的崇高品格,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豪迈气魄,开放创新、敢于跨越的奋发状态,以逆水行舟、激流勇进的进取精神,以一心为民、苦干实干的历史担当,书写着一幅幅感天动地的壮阔画卷。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六盘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固原的发展是脱胎换骨的”。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7亿元,年均增长13.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9亿元,年均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91亿元,年均增长24.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1元,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2.1元,年均增长15%。贫困人口由50.1万人减少到26.7万人,减少了2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82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14.59%。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10年的61%上升到73%,提升12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固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征地拆迁工作大会战,推进项目审批、预算资金拨付、重点项目开工“三个清零行动”,全市重点项目开工率96.7%。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基本完成,西毛、彭青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东毛、固西高速、国道344线等顺利推进;加快大六盘生态圈建设,完成各类营造林31万亩;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48个、总投资172.4亿元,安排基金12.9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81个,实际到位资金146亿元,增长10%。坚持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稳增长的着力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5万头、马铃薯种薯达到28万亩、冷凉蔬菜达到58万亩,固原市被命名为“中国·六盘山黄牛之乡”。制定工业创新发展扶持资金及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基金使用办法,引进培育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1.8万名。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社会收入分别增长30%以上。
执着坚定 不畏艰难 固原社会和谐安定
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多年来,固原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不懈的努力和昂扬向上的状态不断践行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把一个经济发展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不断富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新固原展现给世人。
2015年以来,固原市始终把民生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新增城镇就业76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9万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展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试点,开始实行“9+3”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完成或开工建设了一批教育发展项目。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展览馆,打造乡村文化大院106个。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在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推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市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全市13.5万户21.4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老年人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开展监督、视察成效明显,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深化改革,支持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的群团工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制定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办法,“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了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固原”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打造“六盘儿女一家亲”品牌。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抓好宗教人士和教职人员培训教育、宗教活动场所和大型宗教活动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积极发挥宗教界人士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敢于创新 敢争一流 脱贫攻坚如火如荼
固原市是宁夏扶贫攻坚主战场,固原的发展事关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几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150多万固原干部群众,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以敢争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近年来,固原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扶贫开发放在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位置,制定了全市“1+21+X”脱贫规划。围绕精准识别,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案”。按照“四到”措施,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5.6亿元解决群众吃水、行路、住房等问题,对贫困户实施“5·30”及其倍增等产业扶贫计划,126个重点贫困村实现销号,7万多贫困人口脱贫。推广“财政+金融+产业”、“互助资金+银行信贷”等模式,金融扶贫力度加大。深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推进国家部委、央企和区内定点帮扶。扎实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县内移民任务完成,县外移民有序进行,累计搬迁移民4.9万户、20.9万人。
固原是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为此,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认真落实“1+21+X”总体扶贫规划,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争实现“两个确保”;高举脱贫攻坚大旗,全方位争取支持,筑牢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创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环境。做到扶持对象精准、目标任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固原市委、市政府做好上下衔接、内部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区)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并建立了督查问责办法。核实了对象,明确了责任,为了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扶贫、扶真贫,扎实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倒排工期,不落一人。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严格评估,逐户销号,有序退出。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固原的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固原大地生机勃发,固原人民精神振奋。
2016年全市脱贫10万人、销号150个村,2017年脱贫10万人、销号200个村,2018年脱贫6.7万人、销号85个村,2017年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摘帽,2018年原州区、西吉县摘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固原市广大干部职工正在负冀前行,戮力破难。
201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宁视察时明确指出,宁夏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就要求作为贫困地区的固原市,大力弘扬宁夏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使固原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