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做好特殊时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因材施教。方法:2020年2月,在国内新冠疫情严重的期间,对北京某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健全和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健全大学生对疫情关注度比残疾大学生高。听障大学生对疫情发展的前景态度相对其他两类大学生不乐观,宅家的规划程度低,满意度低,无聊程度最高,出门频率最高。视障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相反,对疫情发展前景态度最乐观。结论:特殊时期残疾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的感受和反应等不尽相同,作为高校辅导员,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做好特殊时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 特殊时期;残疾大学生;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0)04-0065-06
Abstract: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moral education in special periods and to teach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accordingly. In February 2020,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sensory disabled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in a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in Beijing. Uni-variate ANOVA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perfor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s, feelings and arrangements of students in this period. Sensory challenged students 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pidemic than others.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had a low level of concern about the epidemic, and were less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pidemic. They had a low level of home-stay planning, a low level of satisfaction, the highest level of boredom and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going out. Visually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felt the opposite of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se areas, but were most optimistic about the outlook for the epidemic. The feelings and reactions of sensory disabled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pecial periods are different, and as college counselors, we should provide moral education in special periods accordingly.
Keywords: Special perio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Moral education
0 引言
2019年12月,我國武汉市出现了一些病例,症状类似流感和肺炎,后被命名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将此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随着疫情的发展,截至2020年1月25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COVID-19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截至2020年4月中旬,报告的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万例。在撰写本报告时,国外的确诊病例数仍在快速上升。
面对急剧增加的确诊患者数量,人们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大学生作为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这一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和感受需要高校辅导员重点关注。如何在特殊时期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引领大学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残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国政府一直在关心、关注着广大残疾人群体和残疾大学生们,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办好特殊教育。”[1]残疾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还没有查阅到关于残疾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反应和感受的相关研究,因此,对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反应和感受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学生情绪反应的机制,为这些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
1 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时间是在2020年2月初,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调查对象均来自于北京某高校的特殊教育学院。学院所有学生都参与了电子问卷调查,电子问卷使用问卷星进行设计,通过微信转发的方式传达到各位同学的手机或者电脑上。共调查了730名大学生,收回问卷665份,回收率为91.1%。 最终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其中健全大学生253人,残疾大学生412人。在残疾大学生群体中,有306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106人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健全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在半小时内完成了整个问卷的调查;大部分有视力障碍的大学生是通过读屏软件的方式回答问卷,因此完成时间相应地比平均时间长。
1.2 调研内容
本研究内容包括常见的人口学变量:性别、身体残疾类型、年级、所在地、政治面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此外,研究还涵盖了在特殊时期各类学生对疫情的反应、感受和安排。
除了人口学特征的问题,问卷中有关特殊时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的问题均采用4分制量表对结果进行赋值。每个问题有4个答案,依次赋值为1分、2分、3分和4分,分别统计每个问题的分值。例如:“你对疫情的关注度为如何?”答案为:“完全不关注=1,有所关注=2,比较关注=3,高度关注=4”。“你认为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为:“完全没可能=1,不大可能=2,比较有可能=3,非常有可能=4”。问题的分数越高,表明该条目的程度越深;反之分数越低,程度越低。
1.3 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6.0进行。首先,对样本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次,对于参与调查的所有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描述。有关特殊时期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本研究根据不同的变量类型,分别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不同身体类型的大学生進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的所有分析中,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发现与分析
调查样本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所有本科学生以及一部分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4∶6,每个年级的分布相对平均,各占1/5左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中,听障大学生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6%,视障大学生的比例最低,为15.9%,健全大学生占比居中,为38%。有60.3%的大学生来自北京市和湖北省以外各个省市,京籍大学生比例为38%,11名大学生来自湖北省,占比1.7%(见表1)。
约有90%的大学生政治面貌为党员或者团员,并且一半的大学生都担任了学生干部,因此在看待学校提出的“不离家,不返校”决定时,京外大学生99%都表现出这是一种责任,必须遵守,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情,不用遵守(见表2)。
所有同学对疫情关注度的平均值为3.34(比较关注),觉得自己会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平均值为1.94(不大可能),对疫情发展前景的态度平均值为2.63(积极乐观)。见表3所示。
表4和表5清晰地看出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对于疫情反应的差异。对疫情的关注度(F=3.920, P=0.020)、对疫情发展前景的态度(F=10.570, P<0.001)、特殊时期的出门频率(F=5.592, P=0.004)、是否劝诫过家人不外出聚餐(χ2=29.551, P<0.001)或者戴口罩(χ2=15.232, P<0.001)以及放弃返乡(χ2=10.858,P=0.004)这些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健全大学生对疫情的关注度最高,听障生对疫情的关注度在三类大学生中最低。对疫情发展最乐观的是视障大学生,相对最不乐观的是听障生。然而特殊时期出门频率最高的是听障生,最低的却是视障生。所有的视障生出门都会选择戴口罩,不戴口罩的比例在听障生里相对高于其他两组。劝解家人在特殊时期采取措施的比例相对低一些的组为听障生。因为疫情而放弃自己计划好的探亲等活动最多的为健全大学生。自己感觉会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几率和外出是否戴口罩虽然在三类大学生当中也有差异,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表6和表7显示出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感受,所有的项目都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含义(P<0.001)。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国所有省市都逐步采取了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所有人都宅在家里。居家无聊程度最高的是听障生,最不感觉到无聊的是视障生,这和表4当中反映的出门频率正好一致。特殊时期假期的满意程度最高的是视障生,最低的是听障生,这个结果和无聊程度成反比。如果有机会改变现状的话,听障生的改变意愿是最高的,视障生的意愿最低,跟无聊程度一致,满意程度相反。
表8表现的是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对于各自安排的对比。除了每天锻炼的时长和帮父母及家人分担家务频率两项不具有显著意义,其他项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含义。假期规划程度最高的是视障大学生,最低的是听障大学生,这个结果侧面印证了表6当中听障大学生的无聊程度最高。健全大学生每天上网、玩手机和电脑的时长是三类大学生中最高的,视障大学生最低,这导致视障大学生也是三类大学生当中起得最早,睡觉最早的。健全大学生和听障生属于睡得相对晚,起得也晚,其中健全大学生睡觉最晚。三类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长差异不大,帮父母及家人分担家务频率虽然有细微差异,但不具有显著意义。
3 结果和讨论
3.1 特殊时期三类大学生思想情况综述
通过以上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特殊时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残疾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展现出的反应、表现不尽相同:
1) 残疾大学生对于疫情的关注度相对健全大学生较低。本研究表明,听障和视障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日常表现的状态也不太一样。听力障碍大学生因自身的听力障碍和语言的缺陷与健全人交流较少,视力障碍大学生由于视力缺失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局限性,无形中限制了这些感知障碍大学生们的信息来源,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低于健全大学生。
2) 不同残疾类型的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感受不同。残疾大学生在特殊时期表现的感受比健全大学生要强烈很多。听障大学生觉得特殊时期最无聊,满意程度最低,视障大学生相反。相比之下,健全大学生处于居中的位置,感受差异不大。然而,所有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欲望。 3) 不同残疾类型的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规划程度不同。数据显示,三类大学生对特殊时期的生活安排合理度都不高,包括作息时间不规律、熬夜现象严重等。视障大学生由于感知差异等原因,花费在电子产品和网络上的时间短得多,健全大学生花费的时间最长。
3.2 针对大学生问题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病毒扩散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的严重威胁。面对突发重大疫情,在校大学生居家抗疫,表现出了复杂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随时关注大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1) 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使命担当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即人的道德、思想、政治、心理等品质[2]。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个体价值,鼓励发扬个性,激发个体的创造性;也要重视社会价值,大力传播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社会的有序与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3]。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使命担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疫情之下,全国人民都在积极行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各省医疗队驰援湖北,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齐聚武汉,再一次见证了中国速度,全国上下一盘棋,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大学生们也在积极做出贡献,本研究结果表明,残疾大学生由于存在感知障碍,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与健全大学生相比则低一些。因此,作为辅导员,要根据残疾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鼓励他们关注时事,参加“学习强国”学习,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思想上引导广大残疾大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组织各种活动,比如“用手语祝福祖国”“用无声的祝福为祖国加油”,让残疾大学生明白,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 加强身心疏导,提升综合素质
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听障和视障残疾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感受与健全大学生相比有很大区别。面对疫情宅家的现实,学生们的心态起伏较大,所有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欲望。
德育要做到精准育人,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重针对性和最优性。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具有需求化特点,需求化是发现学生的需求和正视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发展动力,其核心是找准学生的有效需求,满足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4]。应对疫情的态度是对残疾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检验。这个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应对疫情的最好良药,残疾大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和更加敏感的心理,容易在此期间出现各种紧张、焦虑等问题,辅导员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辅导,督促锻炼身体,合理作息,以利于提升他们的身心素质。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平心静气地去面对疫情,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豁达。
3) 加强触网引领,保障健康体魄
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安排合理度普遍都不高,包括作息时间不规律、熬夜现象严重等。以上网时长为例,一天3小时以内的有142人,占21.35%;3~5小时的有245人,占36.84%;5~7小时的有168人,占25.26%;7小时以上的有110人,占16.54%。和上网的数据比较,玩手机、电脑的人,每个时间段的人数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大学生们热爱上网和玩手机,对于自己假期安排并不是很合理。上网时间长,自然就影响到休息,导致残疾生的身体健康不能得到保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网络的开放性冲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限制,使得全球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中聚集、碰撞,甚至充盈着一些反动、低俗、暴力、色情、迷信的内容。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政府、学校和教育者的控制,大學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判断能力以及鉴别能力有限,很难从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分辨出对错、善恶、真假、美丑[5]。由于特殊的生活磨难和成长环境,残疾大学生(特别是听障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成熟度相对滞后。他们的视野和对问题的关注受到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思想成长的进程,造成了他们思想单纯、对社会问题缺乏深度思考、容易幻想、缺乏理性[6]。残疾生上网时间长,更容易出现意识形态上的问题。辅导员要晓之以理,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残疾生的互动交流,发布积极正面的信息,共同抵制谣言和不良信息,从保障他们身心健康的角度动之以情,让他们从网络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在家休息的时间,多和家人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3.3 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纳入的对象样本量较小,还不能完全代表目标人群整体的状况,同时,缺少在特殊时期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分析。下阶段,可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残疾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在特殊时期表现差异性的原因,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此外,拟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更为全面的调查,同时引用一些效度高的量表,提高研究结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16)[2020-03-10]. 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tent_5374314.htm.
[2] 周志成,罗慧.关于厘清德育概念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2-16.
[3] 周志成,李焱,曹海娟.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德育的目标、思路与重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1):9-14.
[4] 吴巧慧,晏宁,周志成,等.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34(1):6-10.
[5] 胡海涵.网络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56-59.
[6] 牛连华.加强支持性就业指导,强化残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现代特殊教育,2010(6):17-19.
(责任编辑 李亚青)
[关键词] 特殊时期;残疾大学生;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0)04-0065-06
Abstract: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moral education in special periods and to teach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accordingly. In February 2020,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sensory disabled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in a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in Beijing. Uni-variate ANOVA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perfor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s, feelings and arrangements of students in this period. Sensory challenged students 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pidemic than others.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had a low level of concern about the epidemic, and were less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pidemic. They had a low level of home-stay planning, a low level of satisfaction, the highest level of boredom and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going out. Visually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felt the opposite of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se areas, but were most optimistic about the outlook for the epidemic. The feelings and reactions of sensory disabled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pecial periods are different, and as college counselors, we should provide moral education in special periods accordingly.
Keywords: Special perio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Moral education
0 引言
2019年12月,我國武汉市出现了一些病例,症状类似流感和肺炎,后被命名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将此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随着疫情的发展,截至2020年1月25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COVID-19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截至2020年4月中旬,报告的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万例。在撰写本报告时,国外的确诊病例数仍在快速上升。
面对急剧增加的确诊患者数量,人们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大学生作为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这一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和感受需要高校辅导员重点关注。如何在特殊时期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引领大学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残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国政府一直在关心、关注着广大残疾人群体和残疾大学生们,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办好特殊教育。”[1]残疾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还没有查阅到关于残疾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反应和感受的相关研究,因此,对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反应和感受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学生情绪反应的机制,为这些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
1 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时间是在2020年2月初,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调查对象均来自于北京某高校的特殊教育学院。学院所有学生都参与了电子问卷调查,电子问卷使用问卷星进行设计,通过微信转发的方式传达到各位同学的手机或者电脑上。共调查了730名大学生,收回问卷665份,回收率为91.1%。 最终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其中健全大学生253人,残疾大学生412人。在残疾大学生群体中,有306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106人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健全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在半小时内完成了整个问卷的调查;大部分有视力障碍的大学生是通过读屏软件的方式回答问卷,因此完成时间相应地比平均时间长。
1.2 调研内容
本研究内容包括常见的人口学变量:性别、身体残疾类型、年级、所在地、政治面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此外,研究还涵盖了在特殊时期各类学生对疫情的反应、感受和安排。
除了人口学特征的问题,问卷中有关特殊时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的问题均采用4分制量表对结果进行赋值。每个问题有4个答案,依次赋值为1分、2分、3分和4分,分别统计每个问题的分值。例如:“你对疫情的关注度为如何?”答案为:“完全不关注=1,有所关注=2,比较关注=3,高度关注=4”。“你认为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为:“完全没可能=1,不大可能=2,比较有可能=3,非常有可能=4”。问题的分数越高,表明该条目的程度越深;反之分数越低,程度越低。
1.3 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6.0进行。首先,对样本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其次,对于参与调查的所有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描述。有关特殊时期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本研究根据不同的变量类型,分别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不同身体类型的大学生進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的所有分析中,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发现与分析
调查样本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所有本科学生以及一部分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4∶6,每个年级的分布相对平均,各占1/5左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中,听障大学生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6%,视障大学生的比例最低,为15.9%,健全大学生占比居中,为38%。有60.3%的大学生来自北京市和湖北省以外各个省市,京籍大学生比例为38%,11名大学生来自湖北省,占比1.7%(见表1)。
约有90%的大学生政治面貌为党员或者团员,并且一半的大学生都担任了学生干部,因此在看待学校提出的“不离家,不返校”决定时,京外大学生99%都表现出这是一种责任,必须遵守,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情,不用遵守(见表2)。
所有同学对疫情关注度的平均值为3.34(比较关注),觉得自己会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平均值为1.94(不大可能),对疫情发展前景的态度平均值为2.63(积极乐观)。见表3所示。
表4和表5清晰地看出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对于疫情反应的差异。对疫情的关注度(F=3.920, P=0.020)、对疫情发展前景的态度(F=10.570, P<0.001)、特殊时期的出门频率(F=5.592, P=0.004)、是否劝诫过家人不外出聚餐(χ2=29.551, P<0.001)或者戴口罩(χ2=15.232, P<0.001)以及放弃返乡(χ2=10.858,P=0.004)这些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健全大学生对疫情的关注度最高,听障生对疫情的关注度在三类大学生中最低。对疫情发展最乐观的是视障大学生,相对最不乐观的是听障生。然而特殊时期出门频率最高的是听障生,最低的却是视障生。所有的视障生出门都会选择戴口罩,不戴口罩的比例在听障生里相对高于其他两组。劝解家人在特殊时期采取措施的比例相对低一些的组为听障生。因为疫情而放弃自己计划好的探亲等活动最多的为健全大学生。自己感觉会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几率和外出是否戴口罩虽然在三类大学生当中也有差异,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表6和表7显示出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感受,所有的项目都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含义(P<0.001)。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国所有省市都逐步采取了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所有人都宅在家里。居家无聊程度最高的是听障生,最不感觉到无聊的是视障生,这和表4当中反映的出门频率正好一致。特殊时期假期的满意程度最高的是视障生,最低的是听障生,这个结果和无聊程度成反比。如果有机会改变现状的话,听障生的改变意愿是最高的,视障生的意愿最低,跟无聊程度一致,满意程度相反。
表8表现的是不同类型大学生在特殊时期对于各自安排的对比。除了每天锻炼的时长和帮父母及家人分担家务频率两项不具有显著意义,其他项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含义。假期规划程度最高的是视障大学生,最低的是听障大学生,这个结果侧面印证了表6当中听障大学生的无聊程度最高。健全大学生每天上网、玩手机和电脑的时长是三类大学生中最高的,视障大学生最低,这导致视障大学生也是三类大学生当中起得最早,睡觉最早的。健全大学生和听障生属于睡得相对晚,起得也晚,其中健全大学生睡觉最晚。三类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长差异不大,帮父母及家人分担家务频率虽然有细微差异,但不具有显著意义。
3 结果和讨论
3.1 特殊时期三类大学生思想情况综述
通过以上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特殊时期的反应、感受和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残疾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展现出的反应、表现不尽相同:
1) 残疾大学生对于疫情的关注度相对健全大学生较低。本研究表明,听障和视障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日常表现的状态也不太一样。听力障碍大学生因自身的听力障碍和语言的缺陷与健全人交流较少,视力障碍大学生由于视力缺失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局限性,无形中限制了这些感知障碍大学生们的信息来源,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低于健全大学生。
2) 不同残疾类型的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感受不同。残疾大学生在特殊时期表现的感受比健全大学生要强烈很多。听障大学生觉得特殊时期最无聊,满意程度最低,视障大学生相反。相比之下,健全大学生处于居中的位置,感受差异不大。然而,所有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欲望。 3) 不同残疾类型的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规划程度不同。数据显示,三类大学生对特殊时期的生活安排合理度都不高,包括作息时间不规律、熬夜现象严重等。视障大学生由于感知差异等原因,花费在电子产品和网络上的时间短得多,健全大学生花费的时间最长。
3.2 针对大学生问题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病毒扩散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的严重威胁。面对突发重大疫情,在校大学生居家抗疫,表现出了复杂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随时关注大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1) 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使命担当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即人的道德、思想、政治、心理等品质[2]。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个体价值,鼓励发扬个性,激发个体的创造性;也要重视社会价值,大力传播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社会的有序与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3]。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使命担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疫情之下,全国人民都在积极行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各省医疗队驰援湖北,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齐聚武汉,再一次见证了中国速度,全国上下一盘棋,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大学生们也在积极做出贡献,本研究结果表明,残疾大学生由于存在感知障碍,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与健全大学生相比则低一些。因此,作为辅导员,要根据残疾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鼓励他们关注时事,参加“学习强国”学习,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思想上引导广大残疾大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组织各种活动,比如“用手语祝福祖国”“用无声的祝福为祖国加油”,让残疾大学生明白,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 加强身心疏导,提升综合素质
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听障和视障残疾大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感受与健全大学生相比有很大区别。面对疫情宅家的现实,学生们的心态起伏较大,所有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欲望。
德育要做到精准育人,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重针对性和最优性。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具有需求化特点,需求化是发现学生的需求和正视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发展动力,其核心是找准学生的有效需求,满足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4]。应对疫情的态度是对残疾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检验。这个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应对疫情的最好良药,残疾大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和更加敏感的心理,容易在此期间出现各种紧张、焦虑等问题,辅导员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辅导,督促锻炼身体,合理作息,以利于提升他们的身心素质。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平心静气地去面对疫情,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豁达。
3) 加强触网引领,保障健康体魄
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安排合理度普遍都不高,包括作息时间不规律、熬夜现象严重等。以上网时长为例,一天3小时以内的有142人,占21.35%;3~5小时的有245人,占36.84%;5~7小时的有168人,占25.26%;7小时以上的有110人,占16.54%。和上网的数据比较,玩手机、电脑的人,每个时间段的人数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大学生们热爱上网和玩手机,对于自己假期安排并不是很合理。上网时间长,自然就影响到休息,导致残疾生的身体健康不能得到保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网络的开放性冲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限制,使得全球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中聚集、碰撞,甚至充盈着一些反动、低俗、暴力、色情、迷信的内容。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政府、学校和教育者的控制,大學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判断能力以及鉴别能力有限,很难从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分辨出对错、善恶、真假、美丑[5]。由于特殊的生活磨难和成长环境,残疾大学生(特别是听障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成熟度相对滞后。他们的视野和对问题的关注受到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思想成长的进程,造成了他们思想单纯、对社会问题缺乏深度思考、容易幻想、缺乏理性[6]。残疾生上网时间长,更容易出现意识形态上的问题。辅导员要晓之以理,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残疾生的互动交流,发布积极正面的信息,共同抵制谣言和不良信息,从保障他们身心健康的角度动之以情,让他们从网络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在家休息的时间,多和家人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3.3 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纳入的对象样本量较小,还不能完全代表目标人群整体的状况,同时,缺少在特殊时期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分析。下阶段,可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残疾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在特殊时期表现差异性的原因,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此外,拟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更为全面的调查,同时引用一些效度高的量表,提高研究结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16)[2020-03-10]. 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tent_5374314.htm.
[2] 周志成,罗慧.关于厘清德育概念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2-16.
[3] 周志成,李焱,曹海娟.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德育的目标、思路与重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1):9-14.
[4] 吴巧慧,晏宁,周志成,等.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34(1):6-10.
[5] 胡海涵.网络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56-59.
[6] 牛连华.加强支持性就业指导,强化残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现代特殊教育,2010(6):17-19.
(责任编辑 李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