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高职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科”的概念,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11月23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奋力开辟中国高等教育新境界》,以及24日在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提出的。其主要是针对本科院校的文科专业提出的建设要求,包括要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1]。通过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派等。其中提到的文科专业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叉融合”的理念,对高职文科专业尤具启发意义。
   先于新文科建设的新工科建设,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2]、《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3]等文章系统研究了新工科的内涵及建设路径,其提出的新工科的适应需求、面向未来、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特点,对新文科建设亦颇多可借鉴之处。

一、高职文科专业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高职文科类专业(主要指非经管类文科专业)的建设现状来看,虽然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且具有共性的。
   一是定位不准确、人才结构不适应。传统文科专业,如文秘、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其培养目标宽泛,且中职、高职、本科的层级定位不清晰,造成入职门槛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现象;对于一些新设文科专业,如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兼及新闻、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营销等专业门类,人才培养质量又跟不上,出现适合人才短缺的现象。
   二是课程体系不完善、更新慢。在近十年的内涵建设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原来的本科压缩饼干,有了很多改观。但由于高职发展历史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上在职业教育领域,传统文科相较工科、商科、艺术等,受重视程度较低,因此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工作的深度和力度都有所欠缺,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三是培养模式不适应。以全球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习、信息共享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和条件等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环境和社会雇主需求的变化要求文科学生更具创新性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使得高职文科原有的以课堂书本教学为主、实践条件简陋导致实训教学薄弱等的培养模式都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基于此,高职文科专业急需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和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索“交叉融合”背景下的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及路径,以使文科专业的学生能真正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下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新文科视域下高职文科专业的改革目标及改革内容


  (一)改革目标
   学院根据已有的传统文科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即: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用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模块化课程包,探索解决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的新文科“1 N”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基于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以及人文素养的强化教育等,实现高职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形成高职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范式。
   (二)改革探索的主要内容
   基于“新文科”的建设理念,首先对传统文科专业进行归并、改造等方面的调整;其次,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形成了“1 N”模块化课程教学包的雏形(“1”为基础能力模块、“N”为纵横向特长能力拓展的课程模块);同时,通过秘书事务所、法律工作室、云媒工作室、创意写作工作室等产教融合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建设,配套制定实施院本专业技能证书制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1 N”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一是通过开展专业调研和召开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和行业能工巧匠共同参与的研讨会等形式,清晰细分各类文员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結合专业纵向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能力培养,界定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核心要素。
   二是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标准制定。依据基于成果导向确定的专业能力指标,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一一对标调整。其中对文员岗位“办文办会办事”的基础能力课程进行整合,凝练成基础能力模块“1”;对纵横向特长能力的拓展采取多模块的方式构建,如分别针对创意写作、法务、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新媒体传播、社会管理、学历提升等,开发多个课程模块即“N”,明确每个模块,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元设计和评量方式,建立每门课程中的每个教学单元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并保证课程评量方式的多元化,形成课程标准。
   2.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通过深入研究新经济业态下新文科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内涵及特质,软硬件环境建设的要素,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难点——学校热行业企业冷,寻求破解方法,对于企业文员培养建立融入龙头合作企业文化的企业管理模块,对于法务专长文员培养,侧重与律师行业协会合作,培养律师助理、公司法务专员等法律工作者助理等,通过这种供给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最大限度地完成学用零距离对接的“最后一公里”修建,以此提升行业企业的合作热情,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工作室,如秘书事务所、创意写作工作室、法律工作室、云媒工作室等,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融入最新的企业岗位技能技术要求,以企业实体的方式运作,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实战训练。
   如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建立的“新媒体工作室”,承接了本土多家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业务,学生通过遴选进入工作室,专业老师和企业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及指导老师,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建立起大一至大三的学徒-学员-专员的培养体系。学徒即大一新生,和老生形成一对一的师徒对子,跟岗学习;学员即工作室的中坚力量,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单项工作;专员即留用的部分大三学生,他们是老师的小助手,能独当一面地带领学员学徒去企业实战,完成部分综合性项目。工作室招募的学生除了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外,也根据工作需要,少量招聘跨专业学生,如艺术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学生,组成混合型小组,学生专业背景互补,能互相带动帮扶,工作室建立学习分享制度,同时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按每周3 2或4 1的形式进行工学结合的学习实战,以项目业绩折算部分学分。学生基于这种产教融合平台,能真正练就复合型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了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同时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建立聘请校内各行政工作岗位工作人员为学生兼职导师的制度,将学生派往学校各部门实践锻炼,使全校本身也成为文员培养大基地。如文秘专业将全校各部门作为秘书“三办”(办文办事办会)技能的实训基地,专业老师和各办公室主任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共同编写“办公室事务实训手册”,设计“办公室环境管理、办公室接待、文稿撰写及文书档案管理、会务组织”等四大模块的实训内容,并根据各办公室主任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每一模块任务的工作要求进行了梳理和细化,逐步建立了办公室事务管理的“懂事-会做事-能做事”的三级能力训练体系,“懂事”即了解基层文员在办公室工作中所可能面对的各种事项,“会做事”即让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指导按程序办完各种事项,“能做事”一方面指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各种事务,同时也指学生逐步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嘴勤手勤腿勤,积极地具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各项工作。通过这一实战训练,使得学生真正和企业文员岗位零距离对接,上岗即能上手,迅速成为处事成熟的职场文员。
   基于上述校内外不同功能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既有实战经验又具有复合技能的新文科专业人才。
   3.建好人文素质与思想修养课程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在文科类专业开展专业思政的教育改革,同时开设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艺术、茶艺与茶文化等在内人文艺术类课程,开展“非遗进校园”等丰富的第二课堂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让学生真正成为文化自信、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文化育人方面,根据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使命,应重点开展本土文化的研究及传播工作,通过编写本地文化读本,开设本土文化选修课、讲座,带领学生走进本地名胜古迹,开展本土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将本土文化名人、文化品牌引入学校,营造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在接受文化熏染、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得以本土为主要就业地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融入本土企业,促进职业发展。
   同时,新文科建设还应在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三、高职文科专业改革的效用


   基于上述针对高职文科专业培养目标宽泛、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现状,建立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构建由模块化课程包组成的新文科“1 N”能力培养体系。校企共建涵括行业领先技术在内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跨界的综合性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至少可产生以下三方面的效用。
   一是对学校办学而言,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基于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的新文科“1 N”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得到清晰界定,课程教学的可视化成果评量、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以及专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实施,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得到大大加强,专业诊改机制的形成及时促进专业建设,以此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对学生而言,为他们提供了清晰的“成才目标”,学生掌握了学习自主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1 N”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员岗位技能的同时,拥有了“N”个可选择的专业学习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大小,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以此实现了因材施教和学生能力的分层培养,让学生均拥有“成功”的机会。
   三是对同类专业而言,为其建设提供示范,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通过“1 N”的新文科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可为目前大多处于边缘地位的传统高职文科发展提供启示,发挥示范作用。同时,基于成果导向这一国际认可且较为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可通过《悉尼协议》的专业认证等方式,迅速接轨国际同类专业发展,提升专业建设国际化水平,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岩.奋力开辟中国高等教育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8-11-23.
  [2]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3]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國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主持人:潘孟良  学校中层干部如何兼顾教学与管理  文/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石 军  广州市新穗学校 张立伦  一、中层干部首先要兼顾“教学”  中层干部首先要胜任“教学”,这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1]。在此社会背景下,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从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出发,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载体,密切联系教育实践单位,整合各方力量,凝聚为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产教融
“洋葱”模型的班级文化构建方法,是把班级文化按“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间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构建成由外而内的同心圆,各层次的文化内容相互传递,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模型状如洋葱。IPO分析法是工作过程方法,通过输入(Input),处理(Process),输出(Output)三个环节分析影响模型构建的各种因素,进行凝练决策,填充模型。在完成“洋葱”内容填充规划设计
国务院决定自2015年起,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简称活动周)。活动周的设立,是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首届活动周的主题是“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  培养形成高素质劳动大军 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  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5月1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全国启动仪式。中共中央
宋词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是每个中职生都应该掌握的文学常识之一。在宋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能识记相应的篇目,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词作者的创作心理有一定的了解。  沈曾植在《菌阁琐谈》中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在他眼中,李清照不是那个常人眼中的“人比黄花瘦”的小女子,而是一个有着阳刚之气的女性文人,这种阳刚之气与她作为女性所原有的阴柔之美相融合,从而形成
有一句话说得好:英语是“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人才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的技能,英语读和写的能力等一些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的要素,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职高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缺乏对英语的兴趣等不利因素。因此,在职高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一项
一、前言   中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操性较强的专业,在互联网 教育时代,利用微信低成本、及时性以及互动性强的强大优势,开展“线上” “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课程为实例,探讨了基于微信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即“线上” “线下”的教学,通过结合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学习者可以从浅到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的背景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
最近发布的《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基本相当,到2020年,中高职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2:1,中职毕业生高职以上升学率提高到50%以上,佛山要加大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力度,整合市内外中高职院校资源,推进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扩大中高职对口衔接专业和规模,鼓励中职学校多形式参与高职教育。我区提出力争到2020年医疗卫生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而目前我校学生已有
传统课堂教学平台对于宣扬优秀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知识的广泛传播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教学需求,碎片式学习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教育迎来了新的契机,线上碎片式教学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出现了,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实现高效学习。   碎片式微课堂小程序是将线上碎片式教学平台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平台进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