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正能量”的发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对当今时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发挥其正能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正能量”发挥途径
当“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在被重新定义。“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对当今时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发挥其正能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使学生产生满足感
首先,丰富多彩的“微时代”传播内容使大学生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交流工具,更具备了作为一种知识信息获取工具的特征。“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
2.拓宽交往渠道,重塑人际关系,增进人际联系
首先,微博、微信等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世界。而微信、微博等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流媒介,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这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社交心理欲求。微博、微信特有的人际沟通方式,使人际之间的交流更为通畅有效。同时,微博、微信还有助于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微博、微信等扩展了大学生的思想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微博、微信等内容来源于自创。在编发微博、微信的过程中,他们的主体地位、自我价值、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4.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沟通,缓解精神压力
微博、微信等利用无声的言语为大学生提供了心理宣泄和交流的途径,帮助他们释放内心苦闷,打开心扉,将自己的酸甜苦辣与家长、同学、老师分享。他们更多地是选择发微博、微信的形式释放内心的压抑,而微博、微信也以它特有的优势消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化解了他们内心的矛盾,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消极影响
1.挑战诚信,产生信任危机
“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掩饰自己提高了最有效的“面具”,信任危机由此产生。当大学生开始成为物质享受者的奴隶时,在学习上不知进取,也不知发奋用功。面对考试便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所谓的捷径。不少学生选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手机微信助长了学生作弊的行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诚信度。
2.消解大学生意志,淡化理想信念
微博、微信等内容中有宣扬拜金主义、娱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信息,更有甚者不少微博、微信是灰色的甚至是黄色的。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妨碍其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还会从思想道德上,动摇了学生的理想信念。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大学环境相对自由,很多时间均由自己分配,不少学生深陷手不良微博、微信的影响不能自拔,因而消沉堕落,荒废学业和前途。
3.微博、微信等个性化色彩迷失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形成时期,而随着微博、微信的流行,其内容中充斥的另类价值意识却凭借现代的传播手段一再被宣扬和强化,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脱离正确的轨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错误和偏差,甚至会萌生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如大学生追求拜金主义、娱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的价值理念。
二、“微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正能量”发挥的途径
(一)是积极推动互联网立法,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借鉴国外有关立法和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网络空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司法解释等多种手段,将“微时代”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纳入传统法治约束的范围内,统筹治理。
要解决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法律法规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网络运营商在尽到法定义务的同时,主动担当,通过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先行先试,保障网络在法治框架内运行,从而更大效应地发挥其“正能量”。
(二)社会要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另一条重要渠道。社会对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落实起推动和支持作用。学校和家庭只是大学生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的圈子,而其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正确使用微博、微信等的环境。
(三)构建微博、微信等网络教育平台
为使大学生群体“正能量”的顺畅发挥,学校可考虑构建微信、微博等网络教育平台,如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专门的校园微博、微信网站,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替给教育对象,为师生提供免费的交流平台。
(四)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
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主要包括教师对媒介素养的理论认知,对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自觉性,对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行动上的自觉。教师必须首先提升素养的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对媒介的认识,以自身对媒介的体验和观点,达到正确影响学生和有效培养学生的目的。
教师的媒介素养对大学生而言,可以看作是一种批判性媒介免疫教育。例如当学生沉迷于微博、微信中不能自拔时,教师不能单纯地阻止学生使用微博、微信这种媒介,而应该有耐心地与中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启发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利用媒介为学习和生活所用。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正能量”发挥途径
当“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在被重新定义。“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对当今时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趋利避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发挥其正能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使学生产生满足感
首先,丰富多彩的“微时代”传播内容使大学生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交流工具,更具备了作为一种知识信息获取工具的特征。“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
2.拓宽交往渠道,重塑人际关系,增进人际联系
首先,微博、微信等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世界。而微信、微博等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流媒介,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这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社交心理欲求。微博、微信特有的人际沟通方式,使人际之间的交流更为通畅有效。同时,微博、微信还有助于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微博、微信等扩展了大学生的思想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微博、微信等内容来源于自创。在编发微博、微信的过程中,他们的主体地位、自我价值、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4.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沟通,缓解精神压力
微博、微信等利用无声的言语为大学生提供了心理宣泄和交流的途径,帮助他们释放内心苦闷,打开心扉,将自己的酸甜苦辣与家长、同学、老师分享。他们更多地是选择发微博、微信的形式释放内心的压抑,而微博、微信也以它特有的优势消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化解了他们内心的矛盾,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消极影响
1.挑战诚信,产生信任危机
“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掩饰自己提高了最有效的“面具”,信任危机由此产生。当大学生开始成为物质享受者的奴隶时,在学习上不知进取,也不知发奋用功。面对考试便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所谓的捷径。不少学生选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手机微信助长了学生作弊的行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诚信度。
2.消解大学生意志,淡化理想信念
微博、微信等内容中有宣扬拜金主义、娱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信息,更有甚者不少微博、微信是灰色的甚至是黄色的。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妨碍其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还会从思想道德上,动摇了学生的理想信念。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大学环境相对自由,很多时间均由自己分配,不少学生深陷手不良微博、微信的影响不能自拔,因而消沉堕落,荒废学业和前途。
3.微博、微信等个性化色彩迷失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形成时期,而随着微博、微信的流行,其内容中充斥的另类价值意识却凭借现代的传播手段一再被宣扬和强化,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脱离正确的轨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错误和偏差,甚至会萌生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如大学生追求拜金主义、娱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的价值理念。
二、“微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正能量”发挥的途径
(一)是积极推动互联网立法,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借鉴国外有关立法和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网络空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司法解释等多种手段,将“微时代”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纳入传统法治约束的范围内,统筹治理。
要解决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法律法规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网络运营商在尽到法定义务的同时,主动担当,通过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先行先试,保障网络在法治框架内运行,从而更大效应地发挥其“正能量”。
(二)社会要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另一条重要渠道。社会对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落实起推动和支持作用。学校和家庭只是大学生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的圈子,而其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正确使用微博、微信等的环境。
(三)构建微博、微信等网络教育平台
为使大学生群体“正能量”的顺畅发挥,学校可考虑构建微信、微博等网络教育平台,如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专门的校园微博、微信网站,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替给教育对象,为师生提供免费的交流平台。
(四)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
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主要包括教师对媒介素养的理论认知,对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自觉性,对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行动上的自觉。教师必须首先提升素养的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对媒介的认识,以自身对媒介的体验和观点,达到正确影响学生和有效培养学生的目的。
教师的媒介素养对大学生而言,可以看作是一种批判性媒介免疫教育。例如当学生沉迷于微博、微信中不能自拔时,教师不能单纯地阻止学生使用微博、微信这种媒介,而应该有耐心地与中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启发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利用媒介为学习和生活所用。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