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来源 :文物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關键词]佛道人物;瓷塑;龙泉窑;德化窑
  [摘要]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三件佛道人物瓷塑: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明代德化窑白釉披坐观音,清代德化窑白釉坐岩真武帝君,是研究当时瓷塑工艺、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文章从造型、釉色、风格等方面对这三件瓷塑进行了简要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三件佛道人物瓷塑: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明代德化窑白釉披坐观音,清代德化窑白釉坐岩真武帝君,皆是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教师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从当地征集而来。三件瓷塑均未见于相关著录,现作简要介绍如下。
  1.元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
  通高25.2厘米。中空,底近椭圆形,由神龛、观音、底座三部分组成(图一)。
  神龛通体施青釉,并加以堆塑、镂雕等工艺,技术高超精湛。龛顶塑有一轮圆日,龛楣贴塑如意云纹,组成顶罩形状。左楣堆塑有一只鹦鹉,右楣相对处则堆塑着一件净瓶。龛背有上下两个圆孔,乃烧造时为防止胎裂而留下的排气孔。
  观音正襟危坐于龛内宝座之上。头戴花冠,面部丰满,双目微启,隆鼻小口,略带笑意,神态端庄而高雅。双手交于膝上,结跏趺坐。披帛,着长裙,袒襟露胸,饰以璎珞。通体涩胎无釉,呈赭红色,此为龙泉窑特色工艺之露胎,以便漆彩或漆金供奉。
  神龛下附海水浪花纹底座。底座之上,龙女手捧贡品侍立于观音右侧,左侧善财童子缺失,惟见残断痕迹。底座足部无釉处及龛背两孔露胎之处均见浓重的“火石红”。
  该瓷塑人物刻划细腻生动,整体造型宁静祥和,釉质肥厚莹润,色泽清幽淡雅,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工艺繁复,精美绝伦。这类龙泉窑观音造像目前存世较少,弥足珍贵。
  从造型、釉色、工艺、风格等各方面综合来看,该瓷塑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尊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基本相同,故其年代相当,应为元代。2014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2.明德化窑白釉披坐观音
  通高13.6厘米。中空,底近椭圆形。观音梳双层高髻,上层雕成祥云纹样,下层刻作花瓣形式,髻上披巾。面部丰满圆润,五官端正秀美,广额弯眉,细眼低垂,眼角略上挑,鼻若悬胆,樱唇小口,双唇紧闭,嘴角微微上翘,略带笑意而不失庄重。
  观音为首身分塑插装而成,颈部依稀可见修饰痕迹。肩以下披白色袈裟,与髻上披巾相连,坦襟露胸。衣纹采用古典大披皱手法,线条洗练流畅。双手藏于阔袖之中,交于腰部右侧。双腿盘坐于底座之上,结迦趺坐(封二)。
  观音端庄清秀,超凡脱俗。造型比例准确,线条优美,惟妙睢肖。釉色乳白如凝脂,略闪黄色,晶莹如玉,温润悦目,大大增添了观音的神圣庄严感。因系人物形体堆雕完成后再挖去土芯,胎壁倍显坚实厚重。胎质细腻洁净,但可见少许细小砂粒。综合这些特征来看,该瓷塑应是明代之器。2014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明代德化窑瓷塑以佛教人物居多,有观音、如来、达摩、文殊、普贤、罗汉、弥勒等多种题材。其中观音最为常见,种类也最多,有祥云观音、渡海观音、披坐观音、坐岩观音、立岩观音、坐莲观音、送子观音、渔女观音等多个造型。这些观音造型多是开襟坦胸,常饰以缨络、串珠等物,而此件瓷塑虽亦是开襟坦胸,却无任何装饰,比较少见。
  3.清德化窑白釉坐岩真武帝君
  通高22厘米。中空,底近椭圆形,真武帝君面带威严、正襟危坐于岩石宝座上(封三)。
  真武帝君长发披肩,广额方颐,大耳下垂,双目微张,眼角向上斜挑,隆鼻厚唇,鼻翼两侧各留一个插附胡须的小孔,下巴肥硕,稍有磕碰,亦留有一个插附胡须的小孔。真武帝君所穿风袍,衣纹流畅自然,手法娴熟老练。胸部开襟,暗刻盔甲纹饰,腹部浑圆。双手藏于阔袖之中,交于腰部右侧。左腿藏于袍下,足部前端露于外。右膝以下露于袍外,亦露出盔甲纹饰。跣足,脚趾修长。
  岩石宝座前端正中镂一小龛,内置一龟。龟为正面,龟首前伸向上。帝君左脚旁原堆塑有一条蛇,现仅余蛇首,蛇身已残缺不见。岩石前部左端镂刻一洞,当是神蛇所居。龟蛇是真武帝君所驱二将,常见于类似雕塑。
  从整体来看,该瓷塑造型优美,生动传神,栩栩如生;釉色呈象牙白色,略泛淡青;胎体厚重坚硬;胎质洁净度不如前述观音造像,肉眼可见一些杂质和细小砂粒。综合这些因素看,该瓷塑应是清代之物。清代德化窑人物瓷塑以佛教人物为大宗,道教人物较少,其中真武帝君造像更是少见。
  2014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责任编辑:谷丽珍]
其他文献
【关键词】许宏;《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古都;动态解读;城郭形态;书评  【摘 要】许宏的《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一书于2016年5月出版,是系统阐述其“大都无城”观点的学术专著。“大都无城”即从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都邑二里头开始,到有内城外郭的曹魏邺北城之前,中国古代都邑一直是不设防、没有外郭城的。在这期间出现过少数有外郭城的情况,是由特殊的历史背景引起,并不是这一时期的
期刊
【关键词】石制品;Nihewanian;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泥河湾盆地  【摘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收藏许家窑—侯家窑遗址1976年报道、1974年采集的77件石制品和4件骨片,石制品包括石核6件、石片15件和修理品56件。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发现的石制品的面貌与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的面貌基本一致,应该属于Nihewanian的延續,尽管有大量石球出现。经过重新观测,“
期刊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产业;产品开发  [摘要]近年来,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河北省内博物馆文创产业起步较晚,在文化产品研发、营销方式及理念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并从河北省各博物馆的自身特点和现状出发,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路和设想。  博物馆是展现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名片。她不仅承担着塑造城市、地
期刊
[关键词]明代;郑(王+献);墓志;宸濠之乱  [摘要]《明亚中大夫山东都转运盐使司运使郑君墓志铭》《敕封安人继妻陈氏墓志铭》是明代正德年间南昌知府郑(王+献)及其家族史料的新发现,详细记载了郑(王+献)与“宸濠之乱”相关的细节线索,对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如关于“宸濠之乱”中郑(王+献)受陷害的史实,传统史料记载较为粗略,而墓志提供了宁王朱宸濠谋劫郑(王+献)家人等珍贵翔实史料。关于郑(王
期刊
摘要:中古后期,基督教教会学者接受了古典时代和中古前期的思想遗产,在阐释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理论。这些理论从珍重生命起始,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为起点,由作为个体的人的基本权利立论,经“同意”或“共同同意”的路径,推至两个并立的权力顶端,形成了堪称完整的逻辑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对王权和教权的限制与约束。会议至上主义运动是教会学者政治理论发展的产物,它限制了教权的集中,阻止了教皇专制主义的形成
期刊
【关键词】山西晋城;紫金山大云院;石刻;道凝禅师  【摘 要】紫金山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中村紫金山山坳之中,创建于五代后唐时期,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现原有建筑均已被毁,但留存不少碑刻资料。文章通过对大云院现存建筑遗存、碑刻资料的梳理,对大云院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文物的历史价值进行了发掘。  紫金山大云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中村紫金山山坳之中,占地面积1
期刊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公共文化服务;省级文化系统博物馆  【摘 要】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省级文化系统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存在以下问题:固定栏目类别设置不科学, 编排混乱,操作界面拥挤,日常消息推送频率低、数量少、表现形式单一,平台运营缺乏联动效应,配套服务人性化不足等,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应用技术、运行机制、传播内容、服务意
期刊
【关键词】博物馆;ASEB栅格分析法;观众体验  【摘 要】服务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和服务观众已成为当下博物馆工作的重心之一。此文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得出该馆在观众感知体验上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发展对策,以期形成博物馆与观众的良好互动态势,让更多观众分享博物馆文化,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观众是博物
期刊
【关键词】鲜卑;人体金饰品;数量统计;阶段性特征  【摘要】鲜卑在不断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众多遗迹,并出土了大量装饰人体的金饰品。文章将鲜卑金饰品的发展分为东汉、西晋十六国和北朝三个时间段,并对这些金饰品进行数量统计,发现不同时期金饰品的种类构成比有所区别。这种阶段性变化的产生与鲜卑不同部族在迁徙发展过程中受不同文化影响而造成习俗、信仰的差异有关。  鲜卑是中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原属东胡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已脱下老旧的大衣,换上了时尚的外套。在博物馆里,你不仅能看、能摸、能听,还能去做,无数引人入胜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你能想到的教育项目几乎都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近年来,廊坊博物馆从展览与活动入手,积极营造多姿多彩的博物馆生活,让博物馆“活”了起来,全面展示了现代中小型博物馆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活力;廊坊博物馆  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