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化新闻] 在鄂北工区,我结识了一位阅历丰富,技术一流的泥浆工程师——张跃军。
张师傅今年50多岁,身材高大魁梧,眼睛炯炯有神。自从七十年代参加工作以来,从陕甘宁石油会战,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增储上产会战,近四十年的工作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工作阅历。
他是我们搞泥浆技术的老前辈,现任职于50840钻井队泥浆大班。刚踏入井队的第一天,我就被他的工作热情所感染。我俩一见面,就被他拉上泥浆罐,然后认认真真地带我熟悉设备、地层及鄂北钻井液体系,还不时的和我唠起家常,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小苗成家了没?得抓紧时间啊!时光可待,岁月无情,不能光成苗啊,要早点成大树……你还年轻,学历高、悟性也高,慢慢来,迟早你会吃透钻井液的。”张师傅语重心长的说。
“呵呵!有张师傅在,别说吃透钻井液,玩转钻井液都不是问题。谁不知道您张师傅是咱西部公司顶顶有名的钻井液专家啊……”我兴奋的说。
一段交谈后彼此便熟悉了很多。张师傅搞泥浆有近30年头,技术不但好,工作起来积极劲儿也十足。有时候他不但负责本井队的泥浆技术工作,还时常帮助兄弟井队解决泥浆上的问题,上一次兄弟井队钻时慢, 时常有遇阻显示,但是泥浆性能不稳定,无论处理泥浆还是置换部分泥浆,都只能起到短时间的正常,后来打电话给张师傅,他在了解所有性能及处理剂后,发现固 相含量偏高而且还有上升趋势,便断定问题出在固控设备和循环体系上,之后这个井队的泥浆工程师根据张师傅的指导改变了循环体系,将泥浆依次经过四级固控, 问题迎刃而解……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依靠着他的丰富阅历和过人技术,很多井队出现的泥浆问题都被他所克服,井队的安全施工系数大大提高,而他也 取得了众多的荣誉和树立起了泥浆大师的威望,而这,凝聚了他近三十年的努力。
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面对日新月异的钻井新技术、新工艺,老张始终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学习者的位置。每天他都在堅持不懈地学习、钻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练。在他床头上堆得是书,实验室的板凳上放着的也是书。他说,自己不是什么书虫,也不是想当某领域的学者,只想在本职岗位上吃透泥浆,玩转地层。而他还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平生的工作阅历和技术都 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人。
能在张师傅即将退休之际遇到他,我感到万分荣幸,短短的几天里,我的业务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他教会了我如何更准确的判断地层,在什么时候添加什么泥浆药品等多项工作技巧。虽然只有简短几句话,但那是高人的点拨。
即将退休的张师傅,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他懂得什么叫做坚持和坚守,用他的话说:在岗一分钟,就恨不得努力八十秒。我经常看到张师傅从泥浆罐下来就直奔钻井办公司,坐在钻井参数检测记录仪,观测数据变化,这一坐就是几小时,有时候他感到身体不舒服,他就从兜里套出小药瓶吃上几粒药片……即使在邻近休假前的这段时间,在工作上他也从未有过松懈。
八十秒虽然不可能,但这种精神,这种积极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自己是大班,而且身体不佳,但他时常会亲自带领小班工人维修设备,排除安全隐患……老张常说:“工作上一定要认真,做人务必要踏实,人不能骄傲,不能务虚,骄傲就是空麦穗,实于虚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
在工作之余,老张还坚持利用每月岗位练兵之际,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职工。时不常的还会组织大家进行技术交流,让每个职工都能分享彼此最擅长的专业知识。
作为泥浆工程师,老张为全面做好泥浆技术管理工作,不仅精通地质技术,对钻井工程、泥浆助剂、固控设备等知识都有深入了解。工作中一旦遇到难题,他就会认真的查阅专业书籍,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
作为新一代的石油人,老一辈的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他们用青春和奉献,谱写了石油人最壮丽的诗篇,而我也会沿着张师傅的路继续努力前行。(苗文静 方彦伟)
张师傅今年50多岁,身材高大魁梧,眼睛炯炯有神。自从七十年代参加工作以来,从陕甘宁石油会战,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增储上产会战,近四十年的工作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工作阅历。
他是我们搞泥浆技术的老前辈,现任职于50840钻井队泥浆大班。刚踏入井队的第一天,我就被他的工作热情所感染。我俩一见面,就被他拉上泥浆罐,然后认认真真地带我熟悉设备、地层及鄂北钻井液体系,还不时的和我唠起家常,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小苗成家了没?得抓紧时间啊!时光可待,岁月无情,不能光成苗啊,要早点成大树……你还年轻,学历高、悟性也高,慢慢来,迟早你会吃透钻井液的。”张师傅语重心长的说。
“呵呵!有张师傅在,别说吃透钻井液,玩转钻井液都不是问题。谁不知道您张师傅是咱西部公司顶顶有名的钻井液专家啊……”我兴奋的说。
一段交谈后彼此便熟悉了很多。张师傅搞泥浆有近30年头,技术不但好,工作起来积极劲儿也十足。有时候他不但负责本井队的泥浆技术工作,还时常帮助兄弟井队解决泥浆上的问题,上一次兄弟井队钻时慢, 时常有遇阻显示,但是泥浆性能不稳定,无论处理泥浆还是置换部分泥浆,都只能起到短时间的正常,后来打电话给张师傅,他在了解所有性能及处理剂后,发现固 相含量偏高而且还有上升趋势,便断定问题出在固控设备和循环体系上,之后这个井队的泥浆工程师根据张师傅的指导改变了循环体系,将泥浆依次经过四级固控, 问题迎刃而解……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依靠着他的丰富阅历和过人技术,很多井队出现的泥浆问题都被他所克服,井队的安全施工系数大大提高,而他也 取得了众多的荣誉和树立起了泥浆大师的威望,而这,凝聚了他近三十年的努力。
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面对日新月异的钻井新技术、新工艺,老张始终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学习者的位置。每天他都在堅持不懈地学习、钻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练。在他床头上堆得是书,实验室的板凳上放着的也是书。他说,自己不是什么书虫,也不是想当某领域的学者,只想在本职岗位上吃透泥浆,玩转地层。而他还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平生的工作阅历和技术都 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人。
能在张师傅即将退休之际遇到他,我感到万分荣幸,短短的几天里,我的业务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他教会了我如何更准确的判断地层,在什么时候添加什么泥浆药品等多项工作技巧。虽然只有简短几句话,但那是高人的点拨。
即将退休的张师傅,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他懂得什么叫做坚持和坚守,用他的话说:在岗一分钟,就恨不得努力八十秒。我经常看到张师傅从泥浆罐下来就直奔钻井办公司,坐在钻井参数检测记录仪,观测数据变化,这一坐就是几小时,有时候他感到身体不舒服,他就从兜里套出小药瓶吃上几粒药片……即使在邻近休假前的这段时间,在工作上他也从未有过松懈。
八十秒虽然不可能,但这种精神,这种积极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自己是大班,而且身体不佳,但他时常会亲自带领小班工人维修设备,排除安全隐患……老张常说:“工作上一定要认真,做人务必要踏实,人不能骄傲,不能务虚,骄傲就是空麦穗,实于虚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
在工作之余,老张还坚持利用每月岗位练兵之际,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职工。时不常的还会组织大家进行技术交流,让每个职工都能分享彼此最擅长的专业知识。
作为泥浆工程师,老张为全面做好泥浆技术管理工作,不仅精通地质技术,对钻井工程、泥浆助剂、固控设备等知识都有深入了解。工作中一旦遇到难题,他就会认真的查阅专业书籍,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
作为新一代的石油人,老一辈的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他们用青春和奉献,谱写了石油人最壮丽的诗篇,而我也会沿着张师傅的路继续努力前行。(苗文静 方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