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带温度条件下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非谐振动:透射红外光谱研究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橄榄石既是上地幔的主要矿物,又是俯冲板块的主要矿物。在正常地幔温度条件下,橄榄石中原子之间的振动是非谐振动,这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对于俯冲带的较低温情况,橄榄石中原子之间的振动的非谐性是否重要,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利用透射红外光谱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室温下不同厚度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红外光谱特征,并着重对其在2100~1500cm-1区域形成的二倍频峰/合频峰进行了指认。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温度下的透射红外光谱数据(最高温度达约450℃),确立了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相应基频峰及二倍频峰峰位对温度的依赖性,进而得出其相应红外振动的非谐系数(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具体为:χ838=6.37(2)×10-7×T+0.0014(1)及χ993=7.86(3)×10-7×T+0.0015(1),其中温度的单位为℃。外推到600℃时,有χ838=0.0018(1)及χ993=0.0020(2)。这些结果表明,在俯冲带的较低温条件下,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内部振动的非谐性可能不重要。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出现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加强单位
人工势场法以其快捷的环境描述和算法形式,在机器人实时避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人工势场法在目标点与障碍太近时,存在机器人不能达到目标点或在目标点附近振荡的缺
情境教学强调的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在学习中创设主动、活泼、有趣、愉快的教学情境,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乐学、爱学、会学,促进学生素质主动协调发展。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课文大多是生动有趣的文章,通过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手段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环境、一种气氛,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孩子们较快带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一、 案例背景    去年,刚接手一个五年级班,我就发现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孩子。那是开学的第一节课,为了融洽师生关系,尽快了解每一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我先把自己推荐出去,说“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叫刘秀珍,和我一起来学习数学,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大名鼎鼎的数学科学家。你们想不想当科学家?”话音刚落,教室顿时沸腾,不一会儿安静了。紧接着,我让每个学生当众作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王莉,担任班长,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