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叛徒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也,本名何元杰,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福建文学》《作品》《飞天》《诗刊》《江南》《都市小说》《时代文学》《广西文学》《长江文艺》《青春》《当代小说》《西湖》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45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嘎山》,中短篇小说集《捆绑调查》《坂园》,散文《在乡间》,诗歌《幽寄,或者期许》等;多件作品被转载、入编各选本;多次获各级各项文学奖。
  一
   饶奇对卢利说,要不要今天一起吃顿晚饭?
   饶奇对卢利这样说的时候,他俩已结婚十年。他俩各有房有车、有自己的公司,是属于外表优雅内心焦虑那一阶层人士。当然了,即使同一阶层,他俩也有别于他人。比如他俩结婚就很低调,一起领了证,各布置各的婚房,因为双方父母都在乡下,为了图省事,甚至连父母亲朋都不通知,婚宴也没有办,结婚当夜,上半夜在女方家度过,下半夜在男方家度过,次日就轮流驾车自助游去了。以至于几年后,他俩对结婚情形的记忆都相当模糊。在他俩看来,人生其实是没有什么大事的,他俩成功较早,办公司,买车买房都没怎么过大脑。结婚生孩子的条件也够,做起来并不费事,却不知道都在焦虑些什么,以至于连孩子也不敢要。不是单边问题,是双方都觉得无力去要一个孩子。
   他俩对自己公司的业务都了如指掌,对执行过程可能意外的管控也驾轻就熟。他俩不得不如此,因为他俩各要给手下几十号员工开工资。当然,他俩吃在一起或睡在一起时,一般是不提这档子事的,提了全都窝心不说,还将产生某种滋扰,烦恼就会演变叠加,这又何苦呢。双方一直没有说穿,他俩的婚姻关系,实际上一直都是有默契的,他俩宁愿藏着掖着也不把事务带回家。一方有难或心烦,干脆就推托忙,各住各的房子。他俩的共识,也可以说共同理想,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让夫妻生活保持在云淡风轻中,他俩把这样的情形视作是一种归宿。
  二
   入夜一起吃的这顿饭,果然是“鸿门宴”。饶奇说,我经营的是广告公司,而且以户外广告为主。卢利说,这不是明摆的吗,为什么要提这个?饶奇说,网络时代,即使等红灯也要刷微信,很少有人抬头看街面广告了。当然,户外广告还是必要的,但价位已下滑到无利可图,半年来我东挪西借的,甚至贷款支付员工的工资。我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时候了,公司只能倒闭。卢利说,我所谓的服装公司,实际上也就是兼营批发的两间卖衣服的铺面。眼下网店便利,不用店租甚至不用纳税。我一直意图调整,却在犹豫中错失了转型的时机。眼下基本上做不动了,不知道歇业之后自己还能干点什么……
   第一次,两口子都向对方倒了苦水。
   倒了苦水,各自有点蒙混地冲了澡,就上床了。饶奇说,谁料一旦放下,就有了轻松的理由。近二十年了,手下的员工竟没有一个是跟我干过十年以上的,业务做精熟了,就跳槽或单干,去领更高的工资或自己当老板,我还巴巴地为他们的生计殚精竭虑,想想还真不是人干的。卢利说,我店里一个小妹,私下开了网店,跟我辞职时说,等我哪一天转业了,只要定价她能接受,我的囤货她能通吃。员工转型成功,千辛万苦经营下来的公司却倒闭了,想想真为自己感到悲哀。
   时代都踩上物联网的门槛了。饶奇说,看看街市上的铺面,有多少是开没幾天就关了店门的。没关门的也多半是要面子撑着,能赢利的极少数。卢利说,前些日子我还自许观念是走在别人前头的,谁想没几天就被淘汰了,这世道变得可真够快的。
  三
   停下脚步倒是轻松了,面临的问题却挺沉重。不干老板只能去打工,放得下放不下架子不说,目光见解老到还在,反而要被半生不熟的老板吆来喝去的,那种窝囊气也不知受得了受不了。当老板虽然压力山大,却相对自由有自主空间;一旦打工,不但要看老板和同事的脸色,时间还要和他们捆绑在一起。还有,在城区只有六七十万人口的香城,轻易就会在某一个场合撞见旧相识。从堂堂老板到打工仔,再看得开场面也难免尴尬的吧?料想不及的拼搏而为的人生,到头来会如同上了贼船下不来。可这下好了,干脆就让你摔下来了。
   两口子的内心五味杂陈,相视苦笑。
   饶奇说,算了,也不着急去打什么工了,撑它个一年半载没问题的。趁这段时间,回乡下弥补一次亲情吧。卢利赞成但也不无忧虑,商量的结果是以告知他们“公司破产倒闭”为由。饶奇与卢利的乡下老家,在一座大山的东西两面。除了父母,饶奇还有小弟小妹,卢利有大哥二姐。几十年间,农村发生了巨变。青壮男女大部分打工走了,但像饶奇、卢利读了书,甚至在城里扎了根却很少。为方便耕作,山地打出蛛网一样的机耕路,摩托车、农用车可直接开到田头。由于青壮年的缺失,不少农活已经雇佣化。打工攒点钱,便回乡建楼房。在这一点上,饶奇选择资助小弟小妹上学的花费,卢利资助大哥二姐建房。结果是,饶奇的小弟上完学就携手一个同村的姑娘到竞州城里打工去了。老家的逼仄瓦房已经很破,二老却死守着不肯离开。卢利这一头,外甥和侄子书没读好,早几年就打工去了。还好,大哥二姐守着楼房也守着二老,只是以后就不好说了,毕竟在外打拼的外甥侄子也要结婚生子。农村有了电视、洗衣机,村民还会用手机刷微信甚至发视频。恍惚间几十年,巨变是巨变了,在饶奇、卢利眼里却是一成不变的。通过电视、手机看到的,多半被乡亲们视为不可理喻,只过眼而不入心,与外界的联系成了外出打工那一部分人。恰恰是这部分人,反而在意识上成了鄙视农村的叛徒。
   城市化太快了,城市变化太大了。亲人来了一两趟城里,乡下人的心理落差就会像砸下深潭的一道百丈瀑布。原先疼钱惜物的简朴观念瞬间无存,向城里打工、特别是已经在城里扎下根的亲人伸手要钱要物成了理所当然。意识到亲人们这种“均富”思想冒头时,饶奇、卢利两口子生生地为此暴脱出一身汗。两口子心有余悸,有意无意向各自的父母透露了在城里的家与公司每月必须的开支,如员工薪酬、场地房租、缴税、差旅费、房子按揭、小车用油保修、用电与液化汽、米菜肉、穿衣吃药……细数累加,一个月没有30万之巨的赢利竟入不敷出。没多少见识的双方父母听了,大惊之余便要两口子放手,干脆说“我们别干了,这样的花销会害死人的”。两口子的口径一致,说不干是不行的,不干了银行里的七八十万贷款谁还?   四
   公司虽破产倒闭,万幸基本能抵债,只是眼下还不知道日后的花销用度来自哪里。
   乡下的父母、大哥二嫂、小弟小妹听了,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本来在城里的家与公司每月必须的开支,他们也就听听,放在心里着急一下便过去了。可这一次不一样了,与家里相呼应的城里那一头看起来就要中断了。从读书、打工、创业当老板,到眼前一下被打回原形,差不多就像是一种宿命。
   亲人们都说,要不回家吧,乡下苦是苦点,好活人。两口子说,已经回不来了。他俩在城里还有房子、车和一屋子电器用具等家当,都得挣钱供着,人一走就当真全没了。再说了,他俩自小离乡,已经干不了体力活了。
   一句话,无论如何他俩还是得走。这一次父母、哥嫂、弟妹都往后备箱塞番薯、芋头、葱韭等农产品。这样的救济对两口子是没有用的,但他俩不能说穿,只能驾车仓皇离开。
  五
   至此两口子终于弄懂,先前的焦虑,实际上也就是一直没有打下扎根城里那个最根本的成分。记得最初他俩携手在香城打工时,口号是“杀出一条血路来”,然后拼死执着,不顾一切地忙。攒钱、买车、办公司、购房……
   不幸中的万幸,还好他俩没敢要孩子。
   这时候的小弟小妹已结婚几年,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还在租房,只能把孩子的户口放回乡下。犯难的是,孩子都随父母外出,基本没有生源的村小学已经撤销,这就意味着孩子只能读城里的私立幼儿园和中小学;也就说,从读幼儿园开始,孩子就提前进入读大学的花销了。年轻父母辛苦打工的一切努力,差不多就是为了孩子能读上书。
   多少年没有过的,回到城里,有意放任日子的空档。说我要寻回与生俱来的自由,我要解禁风流本性,两相缠绵,这大概就是风花雪月了吧?可谁曾想他俩是合法夫妻,放任几次竟没有多少浪漫可言。比如要洗涮、要做饭,眼一睁开就要花销,心一直就没有真的放下。饶奇叹了一口气说,说不定我的精子成活率已经极低,即便没有防御你也没准就能怀上。卢利说,那也不行,万一命中了会要人命的。
   饶奇说,我心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对呀,你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此刻的卢利也在心里打了一个激灵。
   卢利说,你我最初可能把挣钱当理想了,然后是买车、购房、办公司。奇怪的是,你我为什么不能把要孩子当一种理想?饶奇说,可能是有了孩子之后,要面对的困难大多是你我无法解决的吧?卢利说,我不知道人类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本来在乡下,生孩子几乎就是本能的事。
   要孩子容易,给孩子尊严和健康美好的生长环境却很难。已造成对乡下那一头父母养老的亏欠,两口子不想再对下一辈的培养有所缺失了。连两口子自身都有朝不保夕的感觉,何况要面对的是无辜的孩子!孩子的话题讨论了半天,两口子还是没有胆量敢要孩子。卢利说,你我可能只是在找借口,却觉得理由相当充分。饶奇说,可能与你我小时候的自卑有关,你我都来自乡下,一路走来觉得什么地方都不如人,说到底是底气不足的缘故。
   卢利说,有共识真好,毕竟你我之间有如此之多的相互体谅。饶奇将卢利拢入怀中,说此生拥有卢利,夫复何求?卢利说,若是你的理想仅止于此就好了。我们回乡下当自耕农,别要孩子,清淡度日是没有问题的。饶奇说,这是一种退却,就怕没几天就会后悔不迭。自耕农不但需要体力,等你老了失去体力时,还需要后代接班,没有后续的话你老了的生计便没有着落。这也就是说,你首先必须考虑要孩子这个问题。
  六
   卢利说,我真恨,至少到目前为止,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说你。
   饶奇说,你我是相互的,卢利你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
   两口子不忙公司了,时间多了,并不念彼此的好,而是要去揭对方的短了。
   饶奇说,此前你我只顾忙公司,朋友疏远得差不多了,生活过得也太单调了。卢利说,我有点向往的是,背上包就出去流浪会是怎样一个情形?饶奇说,就像你我来自乡村,到城里混了十几年,得闲便驾车去爬山,不过搞搞情调,还能是怎样一个情形?卢利说,看看眼下你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没兴趣那也没兴趣,到底是什么意思?饶奇说,我可能是早年书读多了,思想没有定位没有系统,患上发散性思维综合症了。——不知道卢利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反省,你我读了书,便在体力上背叛了农村;你我进了城,便在思想上背叛了父老乡亲;你我在城里成家立业了,却背叛了传统婚姻传宗接代的本质……这样一路背叛下来,你我难免有一种被连根拔起然后扔进汪洋里的感觉……卢利说,我没想那么多,可就是再怎么搞也心中没底。
   饶奇与卢利这样相互撩拨着,寻找遗失在岁月深处的由头,以为可以背上包驾上车去流浪一次,或找个适可所在去浪漫一次,或干脆就在家里弄几样菜,放开对饮大醉一次。谁想来个原本与他俩并不相干的“突发事件”,两口子富余时光就被撞得粉碎了。
  七
   还在午休的两口子被门铃声惊醒,小弟饶同带三岁的儿子程辰进门,满脸通红大汗淋漓的,开口便说,大哥你给程辰手机玩游戏吧,哄他留下来。饶同前言不搭后语说了一番,原来是弟媳出车祸,被撞断了一条腿。肇事司机逃逸。他分身无术,只能将程辰送过来,暂由哥嫂照看十天半月。说罢扔下一个包,不用说包里放的就是小家伙的换洗衣服了。看着小弟饶同的恓惶,饶奇倒了一大杯凉开水给他喝,又塞给他三千元才让走。
   小弟上完高中便与同村一个姑娘到竞州城打工,说不好听其实就是私奔,没有通过双方家庭便不问青红皂白领证生子。双方父母竟一起唾弃、不认这对小两口。小两口算是吃定了苦果,挤挤巴巴埋头苦拼的日子总是没个尽头。这下好了,摊上事了,能投靠的只有他大哥一个了。
   小弟饶同情形窘迫,来去也就十几分钟。卢利听声还在床上慵懒一下,等她起身穿戴完走出房门,小叔子饶同已经离开,却不由分说的留下一个捣蛋侄子。程辰妈姓程,想在儿子的名字上争权利,平时叫时是不带姓的,便感到是占足了便宜。饶奇卢利大概也知道,小两口虽苦,对儿子却是百分百纵容的。才三岁的小家伙,着迷手机里的游戏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手机是不同款的,程辰触摸不了几下就找到路径和感觉,手机上的小指头显得极为灵动,神情居然十分笃定,颇见一副大将风度。小家伙只要手机在手,便像机器人一样随你摆弄。喝水吃饭时,只要奶瓶或调羹伸到他的嘴里,他就下意识地吮吸或吃。洗澡时,他也手机不肯离手,夫妇俩只好手忙脚乱打了一桶水马虎给他擦了身子。要命的是小家伙的排泄,他旁若无人玩着手机,不防间就热气腾腾裤子全湿。卢利看见小家伙玩手机还憋红了脸,正疑惑着,他已经拉在裤子里。没有生养过的夫妇这下乱了,既擦不干净小家伙的屁股,更不知道那兜着大便的裤子如何清洗。要拉你好歹也吱一声!饶奇生气地夺下他的手机。没想到小家伙当即嚎啕大哭起来。小家伙的哭无需任何过渡,不管不顾的,是发自生命根底的那一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家伙受到生命威胁的虐待。夫妇俩一下子全傻眼。
   无奈之下饶奇只好给小弟饶同打电话描述了前后情形。饶同不当回事说,大哥你不用管他,程辰就那个德性,你要么给他手机玩,要么让他哭,哭够了就睡过去了。
   孩子还有这样养的。夫妇俩只好报以大大的一声叹息。果然,过后的七八天,小家伙手机玩累了,或哭累了,便踏踏實实睡过去,其睡相的笃定,有让成年人难以企及的一种甜美。
   饶奇向卢利征求意见说,要不我们也生一个孩子?
   开什么玩笑!卢利说。想想这些天,跟活在黑天暗地里有什么区别?这还只是单一的带几天孩子!想过没有,生养一个孩子,吃喝拉撒、头疼脑热不说,至少要供到大学,还要帮他就业置房、结婚生子,没完没了的,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进去,你承受得住吗?
   饶奇本来也就触景生情随口说说而已,不想招来卢利排炮般的轰击。饶奇升起一股无名火说:你这个叛徒!卢利说,那你呢,你就不是叛徒?
  八
   作为城市化生存的前提,小弟饶同两口子是全面欠缺的。两口子舍不得多花钱,七八天后就提前出院了。侄子程辰被接走后,一时间饶奇卢利夫妇俩空落落的,第一次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好。
  责任编辑 郭晓琦
其他文献
你让我安静,又让我激动  你是烈火又是陈年老酒  你是鲜花又是土地,肥沃的  你让我生,又让我死  你让我死,又让我生  ——你啊你 你让我怎么爱你才好呢  你是太阳、氧气、水分、肥料  你让一棵树长得像树  你是千年的修炼,万年的缘  你是母亲、姐妹、女儿、妻子  你是我今生今世的疼  ——你啊你,你讓我怎么说你才好呢  ——你啊你  一种疼痛  风,刮着落叶  在我的眼前跑着,速度  由慢变快
期刊
麦芒将针尖对外  从青涩到金黄  你不怕扎吗?  你懂它的刺吗?  懂它的伤吗?  懂它的疼嗎?  脱口而出时  有温柔在十亩之间  一些事物似是而非  谁看到麦子内心的渴望  风儿吹着它的时候  大片光阴簌簌而下  人间最温暖的事情  莫过于  阳光洒在地上  麦芒  从青涩到金黄  日 子  像一颗尘埃  在你必经的路上  叹息像欢愉  在跳跃,内心对着镜子  一次次逃逸  又一次次开始  这
期刊
清淡饮食  也未能寡欲  依旧想要一座山,一条河  一间草房,一片竹林  一片星空,一群孩子  天快亮了  夜晚啊,多么迷人  我的儿子睡得正香  我静静地睁开眼睛  宇宙失去引力的秩序  古老的神话里必定有女人  夏娃,潘多拉,女娲,嫦娥  黑暗和月亮的力量  共同為我加冕  没有什么比这一刻的  自由和神秘更让人着迷  不可知的,奥林匹斯山众神  害怕的,不是被盗取的火种  一个人的世界有多么
期刊
我咬破自己的食指  把你的名字  写在河边的一棵柳树上  数十年过去  我才发现自己成了一棵苦涩的柳树  骨子里刻着你鲜红的名字  我的身体日渐枯瘦  我的脸色日渐枯黄  而你的名字  像我体内的婴儿一样  茁壮成长  最初的慢  最初慢  越来越快  又快了一些  快到不能再快了  羽毛简直就要挣脱翅膀了  ――这辆列车  是想  把最初的慢  追回来吗  苹果树下睡着的孩子  在果树下  两岁
期刊
与它们站在一起  他更像一个未上釉彩的陶罐  不同的是,他的安静里  依然有火,在攒动  瓷 缘  在旧车间改造的艺术长廊  他埋首在瓷瓶上画一支玉兰  我们对着他拍照,跟他说话  他都默不作声,照样  一笔一笔画着玉兰  好像他担心,他一说话  那些玉兰就开败了  有人说,诗歌遇见瓷  是最好的姻缘。旁边一个人  悄悄说:他是个哑巴  煅 烧  挖掘,挑揀,人工呼吸  将词语从词典的坟墓中救活 
期刊
最怕落雨阴郁的日子  一滴水,足以让我的心河泛滥  最怕“泾”和“汭”  偶然和我在异地相逢  就像一下子跌进了故乡的怀抱  想哭却哭不出来,一个异乡人的愁苦  除了汗水腌渍的日子  更多的是怀抱着两条河流  沉重地挪不动脚步  却要走过万水千山  那一弯弯山路,那一坡坡烫土  红袄袄,绿篮子  每一处,每一节  在钢筋水泥携裹的都市  都将是我的泾河汭水  信家洼  背靠大山,怀抱汭河  岁月的
期刊
从黄昏到黎明  这一年最后的一夜  风霜在窗户凝结  那些心间的快乐  堆积成山川  那些远去的悲伤  雕琢成花草  思念变成了静止的河流  血泪铺成带刺的灌木  这最后的一夜  所有流逝的光阴在玻璃之上  变成纯净悠远的人间  当新年的第一屡阳光从窗户涌进  那个童话世界  一点一点儿地融化  远去  村 庄  一个陌生人进村的脚步  惊醒了整个村庄  一只大黄狗吠叫起来  整个村庄的狗  都吠
期刊
我还是放不下对生活的担忧  那些无法预知的死亡和伤害  但是在你面前  我竭力保持住柔弱的微笑,像黑夜保持灯光  我竭力保持镇定,哪怕你率先谈到不幸  那些惨不忍闻的事件  我真想对你说,哎,和我说说你摘回的野菜吧  它们沐浴过多少阳光雨露啊  如今又一次晾在阳光下  你要以时间的名誉为它们再命名  可是,不要再说让人难过的事了  不要加深夜晚的忧郁  再不用开口说话  他灭了灯  换了一个更深的
期刊
我想辟一块地  种许多花  供奉你清冷许久的墓地  好让你远远地,就能看到  我并不苍白的生命  我想挖一个池塘  蓄一池平静  安顿我忐忑不安的理想  让时间和耐心,慢慢修复沉淀  让我每天面对如镜的水面,找回自己  我想修一修旧居  翻一翻旧瓦  擦干净布满灰尘的桌椅  与你花前灯下讲讲话  好让你卸下对我的担心——  你看,我依然行走在路上  摇摇晃晃,但不偏不倚  时 间  从水那边  滴
期刊
高平是甘肃的老诗人。他凭借观察生活的非凡能力和对爱情的敏锐感受,根据敦煌洞窟中一幅民国女子的画像创作出中篇小说《现代供养人》[1],为我们贡献出一位20世纪40年代西部准知识分子年轻女性的悲剧形象,很值得关注。   故事发生在1942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已经萌芽,传统婚姻观念依然强悍,夹缝下两位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姜树竞18岁,师范学校毕业生;女主人公刘仁慧17岁,女中高三学生。二人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