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也不断在林业育种中得到了应用。通过新技术,可以有效快速的提高林业育种的成功率和优质率。本文就林业育种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讨论。
[关键词]林业育种 新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X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10-01
1.引言
林业育种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与重点所在。只有抓好育种工作,培育出易生长,快生长的树木品种,才可以进一步实行退耕还林,增加社会的绿化面积。为达到这一目的。诸多的研究学者与工作人员在育种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林业产业中,林木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林业产业发展的好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快速的提高林业育种的成功率和优质率。
2.林业育种新技术的应用
科学的种植方法能够节省森林建设成本,生长环节以及开采使用都更加科学合理。育种过程中如果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不足,可以人工进行补充,向土壤中灌输营养液。生物技术以常规育种方法为基础,并对之进行了相应的延伸与补充,这两者密不可分。传统的育种方法融合生物技术,是未来植物育种的研究方向。大力采用生物技术,逐步克服常规育种的不足,使传统育种方式转变为现代育种方式。
2.1 分子标记育种
通过分子标记来挑选育种材料,这种方式也叫分子标记育种。它受环境与季节的影响不大,可以有效提高选择效率,促进育种进程提高。利用分子标记组装各类抗病,高产优质树种就可以成功被选中。林业分子标记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差。目前,虽然分子标记技术在林业选择育种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缺点和不足。首先,分子标记种类应用不平衡,RAPD以外的标记研究较少,而RAPD技术重演性低,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其次,现有的分子标记技术还不具备理想的DNA标记特点。AFLP技术对基因微小差异高度敏感,但其与RFLP技术一样,对技术要求苛刻,成本高;SSR技术虽然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稳定可靠,但必须依赖测序设计引物,成本也较高;SNP技术多态性高,速度快,基于SNP的图谱用于群体分析具有许多优势,但大多数普通类型的SNP信息量不大,某一个SNP在群体间的有用性不同,要在SNP与变化形式间建立相关性较难。第三,目前,植物分子标记大多数针对某单一性状,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低,遗传图谱饱和度差,标记间距离大。第四,分子标记技术对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和试剂等要求较高,且费用也相对较高,推广该技术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性状表现的方法,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目标性状基因型进行早期选择而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使得人为定向修饰某個或某些目标性状并保留其他原有的优良性状,培育出新、优、特的林业品种拥有了更高的可操作性,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效率。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林业杂交亲本的选配,杂种实生苗的早期鉴定选择,雌雄异株幼苗的性别鉴定,抗病等目的基因的快速检测等方面都有应用。它为人们充分了解、认识以及更好地改良、利用林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生物化学、基因组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细胞工程育种
林木细胞工程是指在离体组织或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培养、增殖以及遗传操作(体细胞融合等),从而大量繁育优良性状植株或植物新品种以及代谢产品的技术体系。近20年来林木细胞工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90年开始,我国相继对杨树、毛白杨、悬铃木、白花泡桐、桑树、小叶杨、中华猕猴桃、枸杞等树种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并获得了植株。为原生质体融合及外源基因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京林业大学获得小叶杨×美洲黑杨杂种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为杨树细胞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2.3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是指把在体外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的核酸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植物基因工程在目前社会中已经被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在林业工程中采用基因工程对林木新品种进行培育和改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林业效率。虫害是林业生产的大敌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对林木抗虫性进行改良,不仅周期长,而且抗性资源少,限制了林木的抗性育种。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性品种则成为最有效的生物防治之一。在耐盐碱基因工程方面,采用先进的转基因技术,有利于对植物复杂的抗旱、耐盐机制开展研究,了解植物一系列形态和代谢过程的变化。结合在干旱地区、海滩种植及可用海水浇灌的林木,开展多基因的转化研究,可以增加外援基因的表达效率。利用基因技术,体胚诱导技术、细胞杂交技术等尖端技术不断发展。目前,美国、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普遍利用组培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工厂化育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4 激光育苗技术
利用激光辐照生物体诱导其发生遗传性变异,再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和培育新品种就是激光育种技术。激光具有极高的功率密度,可被应用于种子催芽和诱变育种,作为林木育种和基因改良的新技术手段。我国广大育种工作者不懈努力,最近几年,激光诱变育种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激光被应用于育种主要体现在:可以刺激植物种子催芽。小剂量激光辐照对生物有刺激效应。研究已表明,种子的休眠状态可以被激光辐照打破,这样种子活力得到提高,形态结构得到改善,植株生长发育更好。激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正变率高,辐射损伤轻,诱变当代即可出现遗传性突变等特点,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此外,激光加热还可引起林木种子一系列的变化,如酶失活、蛋白质变性,促使生物产生生理遗传变异。再如,激光加热以后,电磁场发挥作用,产生自由基导致DNA损伤,种子的微观结构改变,进而引起遗传突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获得优质的林木幼苗往往需要很多年的研究、培育才能将新产品推广。不仅经历的繁重周期长,并且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只有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寻找更新的方向,研究更精的技术,才能我国林业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凤幼.研究如何提高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63-164.
[2] 刘晓发.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9(5):33-34.
[关键词]林业育种 新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X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10-01
1.引言
林业育种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与重点所在。只有抓好育种工作,培育出易生长,快生长的树木品种,才可以进一步实行退耕还林,增加社会的绿化面积。为达到这一目的。诸多的研究学者与工作人员在育种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林业产业中,林木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林业产业发展的好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快速的提高林业育种的成功率和优质率。
2.林业育种新技术的应用
科学的种植方法能够节省森林建设成本,生长环节以及开采使用都更加科学合理。育种过程中如果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不足,可以人工进行补充,向土壤中灌输营养液。生物技术以常规育种方法为基础,并对之进行了相应的延伸与补充,这两者密不可分。传统的育种方法融合生物技术,是未来植物育种的研究方向。大力采用生物技术,逐步克服常规育种的不足,使传统育种方式转变为现代育种方式。
2.1 分子标记育种
通过分子标记来挑选育种材料,这种方式也叫分子标记育种。它受环境与季节的影响不大,可以有效提高选择效率,促进育种进程提高。利用分子标记组装各类抗病,高产优质树种就可以成功被选中。林业分子标记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差。目前,虽然分子标记技术在林业选择育种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缺点和不足。首先,分子标记种类应用不平衡,RAPD以外的标记研究较少,而RAPD技术重演性低,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其次,现有的分子标记技术还不具备理想的DNA标记特点。AFLP技术对基因微小差异高度敏感,但其与RFLP技术一样,对技术要求苛刻,成本高;SSR技术虽然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稳定可靠,但必须依赖测序设计引物,成本也较高;SNP技术多态性高,速度快,基于SNP的图谱用于群体分析具有许多优势,但大多数普通类型的SNP信息量不大,某一个SNP在群体间的有用性不同,要在SNP与变化形式间建立相关性较难。第三,目前,植物分子标记大多数针对某单一性状,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低,遗传图谱饱和度差,标记间距离大。第四,分子标记技术对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和试剂等要求较高,且费用也相对较高,推广该技术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性状表现的方法,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目标性状基因型进行早期选择而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使得人为定向修饰某個或某些目标性状并保留其他原有的优良性状,培育出新、优、特的林业品种拥有了更高的可操作性,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效率。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林业杂交亲本的选配,杂种实生苗的早期鉴定选择,雌雄异株幼苗的性别鉴定,抗病等目的基因的快速检测等方面都有应用。它为人们充分了解、认识以及更好地改良、利用林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生物化学、基因组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细胞工程育种
林木细胞工程是指在离体组织或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培养、增殖以及遗传操作(体细胞融合等),从而大量繁育优良性状植株或植物新品种以及代谢产品的技术体系。近20年来林木细胞工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90年开始,我国相继对杨树、毛白杨、悬铃木、白花泡桐、桑树、小叶杨、中华猕猴桃、枸杞等树种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并获得了植株。为原生质体融合及外源基因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京林业大学获得小叶杨×美洲黑杨杂种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为杨树细胞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2.3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是指把在体外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的核酸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植物基因工程在目前社会中已经被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在林业工程中采用基因工程对林木新品种进行培育和改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林业效率。虫害是林业生产的大敌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对林木抗虫性进行改良,不仅周期长,而且抗性资源少,限制了林木的抗性育种。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性品种则成为最有效的生物防治之一。在耐盐碱基因工程方面,采用先进的转基因技术,有利于对植物复杂的抗旱、耐盐机制开展研究,了解植物一系列形态和代谢过程的变化。结合在干旱地区、海滩种植及可用海水浇灌的林木,开展多基因的转化研究,可以增加外援基因的表达效率。利用基因技术,体胚诱导技术、细胞杂交技术等尖端技术不断发展。目前,美国、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普遍利用组培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工厂化育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4 激光育苗技术
利用激光辐照生物体诱导其发生遗传性变异,再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和培育新品种就是激光育种技术。激光具有极高的功率密度,可被应用于种子催芽和诱变育种,作为林木育种和基因改良的新技术手段。我国广大育种工作者不懈努力,最近几年,激光诱变育种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激光被应用于育种主要体现在:可以刺激植物种子催芽。小剂量激光辐照对生物有刺激效应。研究已表明,种子的休眠状态可以被激光辐照打破,这样种子活力得到提高,形态结构得到改善,植株生长发育更好。激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正变率高,辐射损伤轻,诱变当代即可出现遗传性突变等特点,是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此外,激光加热还可引起林木种子一系列的变化,如酶失活、蛋白质变性,促使生物产生生理遗传变异。再如,激光加热以后,电磁场发挥作用,产生自由基导致DNA损伤,种子的微观结构改变,进而引起遗传突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获得优质的林木幼苗往往需要很多年的研究、培育才能将新产品推广。不仅经历的繁重周期长,并且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只有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寻找更新的方向,研究更精的技术,才能我国林业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凤幼.研究如何提高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63-164.
[2] 刘晓发.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9(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