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其传递的不是简单的调速信号,更多是中国坚定切换发展路径的时空抉择:告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增长模式,从难以持续的路径之中抽身转型。
发展的挑战,转型的紧迫,倒逼我们必须将发展的支撑基点置于“第一生产力”之上,让推动增长的动力从粗放低效投入成本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加速转变。这是实现产业强国路径无法排除的选择。
要实现这一点,推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指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回顾历史,过去的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局部的、单向式的,缺少全面部署和系统推进。计划体制下不少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实施的改革措施,由于推进不彻底、改革不配套,让衍生出的新问题新矛盾放缓了我国科技前进的步伐。
比如,“产学研”未能实现有机结合,企业往往追求短期利润,不愿过多投入研发费用,创新动力不足;科研院所改革不到位,科研行为与市场脱节,竞争力较差,甚至有少数运转困难的转制院所重新回到事业体制内;科技资源宏观配置呈部门分割化局面,造成重复建设、效率不高。
总体看,现行科技体制依然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混合体制。这种体制很难让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牵引力。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立现代科技体制的关键,就需要在国家科技战略的“大安排”下,坚定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让更多创新资源“围着企业转”。
目前,产学研合作“三驾马车”存在“各拉各车”的现象,创新要素未能有效向企业聚合,集聚效应不强。高校无论基础还是应用方向,普遍存在用论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状况;应用类科研院所改制后,与同行业企业形成某种竞争关系,难以有效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这导致目前产学研合作随意性比较强,产业缺乏来自高校和院所这些创新源头的有效支撑,不少企业反映前沿技术储备不足,赶超发展缺乏后劲。
科技项目选题机制不合理,企业缺乏话语权和主导权。近年来,国家明确要求科技项目必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有产业化目标,并将科技项目投入逐步由院所和高校为主转向企业为主。而实际操作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企业负责人曾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现在的科技项目中,由企业提出的立项不到20%,大部分来自院所和高校的专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项目选题机制大都由院所和高校牵头提出,容易出现专家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偏好出发选题,对是否能与企业需求结合考虑得不太多,也往往体现不出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意识和能力,结果一起手就注定了研究成果与市场需要可能脱节的命运。企业主体地位被滞留在文件中、纸面上。
在自身研发机构缺失或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对科技公共研发平台的需求十分强劲。从现实情况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撑还不够。不少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研发机构,但面对需要克服的行业共性难题时,存在分割、封闭现象,不能举全行业研究之力实现关键突破和技术共享。即使成立产业联盟,相当一部分也是貌合神离、各自为政。有关专家认为,从脱硫行业到LED产业,一开始企业都是蜂拥而入,争相购买国外技术,但购买后并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而且互相封闭,恶性竞争,最终反而导致整个产业落后。
让创新资源围绕企业转,不该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要在科技立项上真正让企业牵头,“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并充分肯定高校和院所科研人员的‘产业贡献’。”
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国家战略方向,从重点行业中选择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大型龙头企业,作为国家计划和产业技术方向的提出者,加强行业协同创新。可借鉴国外经验,在产业攻关中设立“国家课题制”,从国家战略层面,选择一批具备追赶和超越条件的重点领域,引导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集中优势资源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制定技术标准、产业规划和技术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龙头企业的预研支持,完善人才激励等配套政策,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服务环境,是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另一重要支撑。这方面,政府部门要破除部门利益和山头考量,扎实为企业创新着想和服务,而不是一味等企业“求上门来”。
如此,则科技兴国可期,产业强国可期。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其传递的不是简单的调速信号,更多是中国坚定切换发展路径的时空抉择:告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增长模式,从难以持续的路径之中抽身转型。
发展的挑战,转型的紧迫,倒逼我们必须将发展的支撑基点置于“第一生产力”之上,让推动增长的动力从粗放低效投入成本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加速转变。这是实现产业强国路径无法排除的选择。
要实现这一点,推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指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回顾历史,过去的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局部的、单向式的,缺少全面部署和系统推进。计划体制下不少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实施的改革措施,由于推进不彻底、改革不配套,让衍生出的新问题新矛盾放缓了我国科技前进的步伐。
比如,“产学研”未能实现有机结合,企业往往追求短期利润,不愿过多投入研发费用,创新动力不足;科研院所改革不到位,科研行为与市场脱节,竞争力较差,甚至有少数运转困难的转制院所重新回到事业体制内;科技资源宏观配置呈部门分割化局面,造成重复建设、效率不高。
总体看,现行科技体制依然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混合体制。这种体制很难让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牵引力。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立现代科技体制的关键,就需要在国家科技战略的“大安排”下,坚定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让更多创新资源“围着企业转”。
目前,产学研合作“三驾马车”存在“各拉各车”的现象,创新要素未能有效向企业聚合,集聚效应不强。高校无论基础还是应用方向,普遍存在用论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状况;应用类科研院所改制后,与同行业企业形成某种竞争关系,难以有效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这导致目前产学研合作随意性比较强,产业缺乏来自高校和院所这些创新源头的有效支撑,不少企业反映前沿技术储备不足,赶超发展缺乏后劲。
科技项目选题机制不合理,企业缺乏话语权和主导权。近年来,国家明确要求科技项目必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有产业化目标,并将科技项目投入逐步由院所和高校为主转向企业为主。而实际操作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企业负责人曾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现在的科技项目中,由企业提出的立项不到20%,大部分来自院所和高校的专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项目选题机制大都由院所和高校牵头提出,容易出现专家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偏好出发选题,对是否能与企业需求结合考虑得不太多,也往往体现不出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意识和能力,结果一起手就注定了研究成果与市场需要可能脱节的命运。企业主体地位被滞留在文件中、纸面上。
在自身研发机构缺失或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对科技公共研发平台的需求十分强劲。从现实情况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撑还不够。不少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研发机构,但面对需要克服的行业共性难题时,存在分割、封闭现象,不能举全行业研究之力实现关键突破和技术共享。即使成立产业联盟,相当一部分也是貌合神离、各自为政。有关专家认为,从脱硫行业到LED产业,一开始企业都是蜂拥而入,争相购买国外技术,但购买后并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而且互相封闭,恶性竞争,最终反而导致整个产业落后。
让创新资源围绕企业转,不该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要在科技立项上真正让企业牵头,“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并充分肯定高校和院所科研人员的‘产业贡献’。”
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国家战略方向,从重点行业中选择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大型龙头企业,作为国家计划和产业技术方向的提出者,加强行业协同创新。可借鉴国外经验,在产业攻关中设立“国家课题制”,从国家战略层面,选择一批具备追赶和超越条件的重点领域,引导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集中优势资源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制定技术标准、产业规划和技术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龙头企业的预研支持,完善人才激励等配套政策,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服务环境,是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另一重要支撑。这方面,政府部门要破除部门利益和山头考量,扎实为企业创新着想和服务,而不是一味等企业“求上门来”。
如此,则科技兴国可期,产业强国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