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印象派音乐19世纪末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由印象主义绘画而来。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是19世纪最后一种音乐风格,是连接两个世纪的桥梁。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是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色调的变化及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等。《德彪西前奏曲》是德彪西晚期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德尔菲舞女》这首作品是德彪西去卢浮宫看展出,展出的雕塑、摄影或雕版作品中,有一种由三名崇拜酒神的女子的仪式舞蹈,她们跳舞时有长袍随风波动的画面,德彪西看到这个画面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首《德尔菲舞女》。
【关键词】德彪西前奏曲;德尔菲舞女;印象派音乐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从结构上看,这首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段落加尾声(A、A1、B插、C、D、尾声)(如表1所示)。
作品是由三种织体音型即核心细胞构成(如图-02所示)。第一种核心细胞(a)是大二度上行的柱式和弦;第二种核心细胞(b)是小二度加大三度、横向旋律下行的八度音程;第三种核心细胞(c)是隐藏在a、b之中的半音上行的旋律。细胞(c)含有特有的附点节奏型。
A段是整首作品的呈示部分,充分展示出整首作品的风格和形态。在此详细分析A段每一个小节的发展变化。第一小节(图1)就已经包含了a、b、c三种形态的核心细胞;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变化重复。其中的变化只是C细胞在结束时增加了(#C-F)上行的减四度不协和音程,为音乐的发展增加了新的音乐材料;第三小节到第四小节中,低音b细胞的旋律走向(bB、#B、C、#C、D)半音级进上行,可以看做b小包融入了C细胞的旋律走向,也可以看做b细胞的元素倒影而来,与b细胞的改变相呼应的c细胞保持不变;第四小节后两拍和第五小节是a、b细胞的加厚加长。
整首作品从调式结构上进行分析,A段在bB调上开始,结束于FM(F、A、C)和弦,终止于属和弦上,即半终止的感觉,A1段和A段相同,结尾处看作转调到F调的完满终止更为合理。B插段保持在F调上,起到A1与C段的过渡作用。C段在C调上转到F调上结束,最后D段呼应A段,首尾一致相呼应、相统一。最后尾声固定终止式,以巩固调性,更是起到情绪的抒发作用。如下图(图2所示):
在音高结构上,A段由a、c、b三种核心细胞自上到下排列而成,A1段是在A段的基础之上,a细胞高八度构成。B段中c细胞的高度超过了原本高音位置的a细胞,C段中各组成细胞的音高位置与A1段的一致。D段时a细胞处于低音处,b细胞高于a细胞,之后c细胞出现于高旋律位置结束。c细胞出现时是被a细胞、b细胞所包围在中间最不明显的声部,而逐步最后结束发展到最高位置上。如下图(表2所示):
整首作品在厚度上分析来看,A段中a细胞是由3个音符构成,b细胞是由八度双音构成,c细胞是最为薄弱的单音构成。A1段中,a细胞加厚,b细胞保持八度双音不变,c细胞加厚为与b相同的双音。B段中的三种核心细胞的构成与A1段相同。C段a细胞减少为3个音符,b细胞继续保持不变,而c细胞继续增厚到3个音符八度叠置,加强突出了c细胞的旋律音。D段中,c细胞的厚度已经远远超过a、b细胞。如表3所示:
全曲在织体结构上来看,A段中a、b、c重叠在强拍上,A1段中b、c强拍不变,只有a细胞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弱拍上出现。在之后的B段、C段、D段中a细胞都出现在弱位上,使其一开始在A段中的旋律位置慢慢削弱。
结合音高位置、厚度变化、织体形态来看,c细胞在乐曲的发展上,由隱藏的单音不断扩展成与a细胞相抗衡,甚至超越a细胞的主体。而一开始在主导地位的a细胞被越来越削弱,最后只用来衬托、辅助b、c细胞,这种发展是乐曲进行的一种内部动力。
b、c三种核心细胞构成全曲,从原始状态不断用各种作曲技法进行变化与扩展,使其与最初形态差距越来越大,充分彰显了作曲者超高的作曲技术与逻辑思维。a、b、c三种核心细胞在各个段落是以离心状态进行发展,也是此曲发展的另一种动力来源。
在听觉上的感受,附点的旋律一直很清晰地贯穿始终,感觉像女舞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时而婀娜多姿、轻盈优雅,时而刚劲有力、洒脱自然。而成块的和弦一直伴随始终,像是舞者的裙摆衣袖随舞者的动作而摆动,也像光下舞者和裙摆的影像,随着舞者的优美舞姿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把一副动态的图像展现在听众的心中。这就是音乐的美好和它的带给每个人独特的感受,让人们可以沉浸在音乐中,尽情地去遐想……
【关键词】德彪西前奏曲;德尔菲舞女;印象派音乐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从结构上看,这首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段落加尾声(A、A1、B插、C、D、尾声)(如表1所示)。
作品是由三种织体音型即核心细胞构成(如图-02所示)。第一种核心细胞(a)是大二度上行的柱式和弦;第二种核心细胞(b)是小二度加大三度、横向旋律下行的八度音程;第三种核心细胞(c)是隐藏在a、b之中的半音上行的旋律。细胞(c)含有特有的附点节奏型。
A段是整首作品的呈示部分,充分展示出整首作品的风格和形态。在此详细分析A段每一个小节的发展变化。第一小节(图1)就已经包含了a、b、c三种形态的核心细胞;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变化重复。其中的变化只是C细胞在结束时增加了(#C-F)上行的减四度不协和音程,为音乐的发展增加了新的音乐材料;第三小节到第四小节中,低音b细胞的旋律走向(bB、#B、C、#C、D)半音级进上行,可以看做b小包融入了C细胞的旋律走向,也可以看做b细胞的元素倒影而来,与b细胞的改变相呼应的c细胞保持不变;第四小节后两拍和第五小节是a、b细胞的加厚加长。
整首作品从调式结构上进行分析,A段在bB调上开始,结束于FM(F、A、C)和弦,终止于属和弦上,即半终止的感觉,A1段和A段相同,结尾处看作转调到F调的完满终止更为合理。B插段保持在F调上,起到A1与C段的过渡作用。C段在C调上转到F调上结束,最后D段呼应A段,首尾一致相呼应、相统一。最后尾声固定终止式,以巩固调性,更是起到情绪的抒发作用。如下图(图2所示):
在音高结构上,A段由a、c、b三种核心细胞自上到下排列而成,A1段是在A段的基础之上,a细胞高八度构成。B段中c细胞的高度超过了原本高音位置的a细胞,C段中各组成细胞的音高位置与A1段的一致。D段时a细胞处于低音处,b细胞高于a细胞,之后c细胞出现于高旋律位置结束。c细胞出现时是被a细胞、b细胞所包围在中间最不明显的声部,而逐步最后结束发展到最高位置上。如下图(表2所示):
整首作品在厚度上分析来看,A段中a细胞是由3个音符构成,b细胞是由八度双音构成,c细胞是最为薄弱的单音构成。A1段中,a细胞加厚,b细胞保持八度双音不变,c细胞加厚为与b相同的双音。B段中的三种核心细胞的构成与A1段相同。C段a细胞减少为3个音符,b细胞继续保持不变,而c细胞继续增厚到3个音符八度叠置,加强突出了c细胞的旋律音。D段中,c细胞的厚度已经远远超过a、b细胞。如表3所示:
全曲在织体结构上来看,A段中a、b、c重叠在强拍上,A1段中b、c强拍不变,只有a细胞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弱拍上出现。在之后的B段、C段、D段中a细胞都出现在弱位上,使其一开始在A段中的旋律位置慢慢削弱。
结合音高位置、厚度变化、织体形态来看,c细胞在乐曲的发展上,由隱藏的单音不断扩展成与a细胞相抗衡,甚至超越a细胞的主体。而一开始在主导地位的a细胞被越来越削弱,最后只用来衬托、辅助b、c细胞,这种发展是乐曲进行的一种内部动力。
b、c三种核心细胞构成全曲,从原始状态不断用各种作曲技法进行变化与扩展,使其与最初形态差距越来越大,充分彰显了作曲者超高的作曲技术与逻辑思维。a、b、c三种核心细胞在各个段落是以离心状态进行发展,也是此曲发展的另一种动力来源。
在听觉上的感受,附点的旋律一直很清晰地贯穿始终,感觉像女舞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时而婀娜多姿、轻盈优雅,时而刚劲有力、洒脱自然。而成块的和弦一直伴随始终,像是舞者的裙摆衣袖随舞者的动作而摆动,也像光下舞者和裙摆的影像,随着舞者的优美舞姿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把一副动态的图像展现在听众的心中。这就是音乐的美好和它的带给每个人独特的感受,让人们可以沉浸在音乐中,尽情地去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