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本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本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指出提升体育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本存量应着重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进行,学生掌握的知识应完成理论性知识向适用性知识转化、专用专业知识向通用专业知识转化、适用性知识向通用专业知识转化;学校应改革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岗位。
[关键词]体育专业 毕业生 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陈鑫(1975- ),男,陕西咸阳人,西安体育学院人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4-0191-02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已从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改革,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由于大学毕业生的物质资本少,因此,人力资本就成为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给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对他们人力资本定位提出了挑战。
一、人力资本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资本。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消费能力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它是一种资本存量,可以成为现在、未来产出和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元认知、学科理解力、技能、个人品质四个方面。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元认知也即他们对体育专业的情感认知。只有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科理解力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前提,良好的学科理解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技能是构成人力资本要素的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检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个人品质是人力资本的基础,指导着元认知、学科理解力、技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扩招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就业难的问题也由此出现。“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毕业生年均增幅为27%,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其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由于体育专业的就业范围窄,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制度的改革
目前,高校毕业生主要是通过市场配置进行自主择业。毕业生如不能适应这一就业制度,就会影响其顺利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存量迅速扩大,导致人才资源的稀缺程度下降。就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大学生人才资源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传统体育专业用人单位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由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这些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此外,非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本身也拓宽了自己的择业面,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投身到了体育行业。此外,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竞争力与非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在就业市场中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
(三)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不明显,大多数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师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各高校体育类专业中设置最多的专业是面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其次是面向社区体育的社会体育专业。根据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中小学能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已经趋向饱和。就社会体育专业而言,虽然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一些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的毕业生并不能适应社区的需要,其就业状况也不乐观。
(四)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是要求毕业生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笔者通过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很少有人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此外,有些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他们认为只有在事业单位工作,才有保障。这样的择业观势必对他们顺利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体育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本存量的对策
(一)学生方面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知识可以区分为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根据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将一般知识划分为理论性知识和适用性知识。在市场经济时代,用人单位都是将工作与绩效挂钩,而拥有适用性知识的适用型人才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其工作更显绩效。根据专业知识的不同应用范围可以把专业知识区分为通用专业知识和专用专业知识,即不同的专业知识表现出不同的应用范围。通用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其专业知识的通用性有着广阔的择业空间,而专用专业知识拥有者的选择空间十分有限。
1.理论性知识向适用性知识转化,提升学科理解力和个人品质。高等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要求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应从理论性向适用性转化,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不局限于体育理论知识,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在四年的时间里,学生应更多地掌握方法论和逻辑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升自己的学科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解决问题。
2.专用专业知识向通用专业知识转化,提升实践技能。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体现出来的,不能创造价值,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如果一个人的劳动价值能超过对他的投资成本,则他的人力资本产生了剩余价值,即人力资本收益。如精通武术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打不出一套很好的武术套路就难以被用人单位接收。所以,体育专业学生应该转变学习观念,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去积累自己的资本存量,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能为单位创造业绩和价值,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要。
3.适用性知识向通用专业知识转化,提高适应能力,扩展就业空间。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狭窄,大多数集中在体育教育方面,而体育产业所需的人才还很缺乏。因此,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将自己的资本存量由专用专业知识扩展到通用专业知识。在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专用专业知识已经不再是就业的稀缺资本,没有竞争性。只有将体育的专用专业知识与通用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就业空间。现行的体育产业提供的岗位都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不仅要求人才要懂得体育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有宽阔的知识视野。
学科理解力、个人品质和技能作用于元认知。以上三方面的转化使得学科理解力、个人品质和技能获得提升,而这三个方面好的发展会使体育专业学生对自我有更好的定位,准确地把握就业方向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随之态度和情绪就会有好的转化,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产生更好的认知。元认知反作用于学科理解力、个人品质和技能,有了好的认知和情趣就会激发学生潜在的人力资本,促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学校方面
1.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体育专业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确立“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并改革课程设置,采用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课程的组合,加大非体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等途径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与特长培养,逐步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优势,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可以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从策划、筹资到组织实施由学生完成,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市场化的思维方式。
3.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岗位。为了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岗位,这些实习岗位不只包括教育领域,还应包括体育产业发展中所需的企业、事业单位。同时,学校还可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协会以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兼职岗位,以培养学生的商务礼仪、销售技巧等技能。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尤以丁,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王业宇,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温红彦.今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好于与其就业率达73%[N].人民日报,2004-09-29.
[4]陈济川.关于体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5(3).
[5]薛红.高校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引发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
[6]岳庆利,赵冰,朱晓兰,等.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关键词]体育专业 毕业生 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陈鑫(1975- ),男,陕西咸阳人,西安体育学院人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4-0191-02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已从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改革,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由于大学毕业生的物质资本少,因此,人力资本就成为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给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对他们人力资本定位提出了挑战。
一、人力资本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资本。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消费能力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它是一种资本存量,可以成为现在、未来产出和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元认知、学科理解力、技能、个人品质四个方面。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元认知也即他们对体育专业的情感认知。只有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科理解力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前提,良好的学科理解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技能是构成人力资本要素的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检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个人品质是人力资本的基础,指导着元认知、学科理解力、技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扩招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就业难的问题也由此出现。“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毕业生年均增幅为27%,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其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由于体育专业的就业范围窄,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制度的改革
目前,高校毕业生主要是通过市场配置进行自主择业。毕业生如不能适应这一就业制度,就会影响其顺利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存量迅速扩大,导致人才资源的稀缺程度下降。就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大学生人才资源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传统体育专业用人单位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由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这些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此外,非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本身也拓宽了自己的择业面,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投身到了体育行业。此外,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竞争力与非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在就业市场中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
(三)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不明显,大多数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师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各高校体育类专业中设置最多的专业是面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其次是面向社区体育的社会体育专业。根据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中小学能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已经趋向饱和。就社会体育专业而言,虽然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一些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的毕业生并不能适应社区的需要,其就业状况也不乐观。
(四)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是要求毕业生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笔者通过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很少有人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此外,有些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他们认为只有在事业单位工作,才有保障。这样的择业观势必对他们顺利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体育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本存量的对策
(一)学生方面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知识可以区分为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根据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将一般知识划分为理论性知识和适用性知识。在市场经济时代,用人单位都是将工作与绩效挂钩,而拥有适用性知识的适用型人才会受到更多的青睐,其工作更显绩效。根据专业知识的不同应用范围可以把专业知识区分为通用专业知识和专用专业知识,即不同的专业知识表现出不同的应用范围。通用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其专业知识的通用性有着广阔的择业空间,而专用专业知识拥有者的选择空间十分有限。
1.理论性知识向适用性知识转化,提升学科理解力和个人品质。高等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要求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应从理论性向适用性转化,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不局限于体育理论知识,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在四年的时间里,学生应更多地掌握方法论和逻辑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升自己的学科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解决问题。
2.专用专业知识向通用专业知识转化,提升实践技能。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体现出来的,不能创造价值,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如果一个人的劳动价值能超过对他的投资成本,则他的人力资本产生了剩余价值,即人力资本收益。如精通武术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打不出一套很好的武术套路就难以被用人单位接收。所以,体育专业学生应该转变学习观念,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去积累自己的资本存量,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能为单位创造业绩和价值,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要。
3.适用性知识向通用专业知识转化,提高适应能力,扩展就业空间。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狭窄,大多数集中在体育教育方面,而体育产业所需的人才还很缺乏。因此,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将自己的资本存量由专用专业知识扩展到通用专业知识。在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专用专业知识已经不再是就业的稀缺资本,没有竞争性。只有将体育的专用专业知识与通用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就业空间。现行的体育产业提供的岗位都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不仅要求人才要懂得体育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有宽阔的知识视野。
学科理解力、个人品质和技能作用于元认知。以上三方面的转化使得学科理解力、个人品质和技能获得提升,而这三个方面好的发展会使体育专业学生对自我有更好的定位,准确地把握就业方向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随之态度和情绪就会有好的转化,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产生更好的认知。元认知反作用于学科理解力、个人品质和技能,有了好的认知和情趣就会激发学生潜在的人力资本,促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学校方面
1.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体育专业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确立“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并改革课程设置,采用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课程的组合,加大非体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等途径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与特长培养,逐步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优势,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可以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从策划、筹资到组织实施由学生完成,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市场化的思维方式。
3.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岗位。为了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岗位,这些实习岗位不只包括教育领域,还应包括体育产业发展中所需的企业、事业单位。同时,学校还可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协会以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兼职岗位,以培养学生的商务礼仪、销售技巧等技能。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尤以丁,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王业宇,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温红彦.今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好于与其就业率达73%[N].人民日报,2004-09-29.
[4]陈济川.关于体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5(3).
[5]薛红.高校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引发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
[6]岳庆利,赵冰,朱晓兰,等.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