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糊弄学”里找一条生路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读者给我写信,都有一个相似的主题,那就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过,他们的不满更像是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一方面声明“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试过一切努力,没法改变自己;一方面又很苦恼:“我很不喜欢自己这样,怎么办?”
  要回復这种信件很不容易。因为你能想到的道理,他们都听过了,平时也是对自己这么说的。可道理说得再好,还是没法落实到行动上。“我已经是这样的人了”,这种标签的影响太难去除。无论是说年龄大了,还是选错了行业,或者有个性缺陷、先天不足……总之,虽然我不满意,但已经成了这样的人,想改也太迟了。
  跟他们讲道理,就是一遍一遍兜这个圈子。但是兜圈子的次数多了,我也慢慢摸索出一套经验。那就是告诉他们:重要的不是改变自己,而是让自己过得舒服点。
  怎么才能过得舒服点呢?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要为它采取行动。
  有人说: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刚刚都说了,我不行啊,什么都做不好,你还让我采取什么行动?这样的话,你就分一个先后顺序:我不行,已经是既成事实,只能先用这个不称手的我,能行动多少是多少。行动之后,再说对自己的不满意。
  分出先后顺序,有这么一个好处:你永远可以把做事放到第一步,把改变自己的宏伟蓝图放到第二步。说白了,放到第二步有点糊弄的意思——反正你也做不到,那不如以后再说。涉及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时候这么把它糊弄过去,挺好。至少能对付着,做好眼前的事。
  对付是一个听上去不够漂亮,实则有大智慧的概念。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叫《萨利机长》,汤姆·汉克斯主演,讲一个在危急时刻拯救航班的机长,事后遭到了质询。因为调查显示,在危机发生之前,其实还有更简单稳妥的应对方案,萨利机长并没有采取。也就是说,这场危机可以看成他的“人为失误”!
  萨利机长不否认,确实有更完美的方案,但那是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到的。他的反击是:你们所谓的完美方案都是依靠电脑模拟,模拟操作的飞行员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而事发当时不是这样。我突然遭遇意外,处于震惊和慌乱中,需要几十秒时间判断形势,平复情绪。把这几十秒扣掉,再看看,还有更好的方案吗?
  没有了。所以,我做到了限定条件下的最好。
  “不是要寻找人为失误(human error)吗?那就先把人当成人(make it human)!”
  这个故事给过我很大的安慰。先把人当成人,把自己当成“不够完美的自己”,再面对很多做不好的事情就释然多了。不要幻想“换另一个人/电脑来做,可能做得更好”。也许确实如此,但现在能换人吗?换不了。既然换不了,这些念头有何意义?飞机眼看就要撞上了,现在能指望的只有自己的脑子和手。对付着用吧!
  完美的想象,永远只是想象;只有对付着做起来,才是重要的。
  我自己也常常体会到对自己的不满且无力。就拿我日常的工作心理咨询来说,也经常在事后觉得:“当时可以做得更好。”我不敢回看自己的咨询录像,不想整理逐字稿,更不想面对那个啰里吧嗦、左支右绌的男人。“这居然是我自己!”更糟的是,有时还要做公开督导者现场案例示教,把这些缺陷暴露在众人面前。一边做,一边在心里想:完了完了,就这样还当老师呢!这么差劲的表现,别人可是一点不落地全看在眼里呢!
  但我每次还能从这种绝境中找出一条生路,磕磕绊绊地撑下来,靠的也就是前面说的这种心法。我对自己说:你为什么痛苦呢?是因为你在抱怨自己不是另一个人——“换一个大师来做,肯定比你现在做得好”,没错,但我现在能换成另一个人吗?不能。大师救不了我,我能用的只有现在的自己。那就尽自己的力,做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吧。这次先对付过去,以后再好好提升自己。
  如此这般说服自己,一次撑过一次。
  硬做,对付着做,你会发现结果也不坏。道理很简单,因为把一部分用于纠结“为什么我不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时间精力省下来了,放到了更有价值的地方,让结果变得相对更好。把本该质询自己的时间先用来做事,质询等到以后再说。这样做下来,就是我们尽心尽力能做到的最好。当然了,这样说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结果可能也没那么好,从挑剔的眼光来看远远不够。那就等以后吧,眼下反正只能做到这样。
  一次一次这样做下去,我总会变成更好的我。
  不过我担心这样说,又会让人有压力。“真的可以吗?我怕自己不会变好了。”有人难免又会陷入这样的自我攻击,甚至有可能,这样说还会造成另一个纠结:为什么需要接受自己这样啊?会不会接受以后反而自甘堕落?
  那我们再往后退一步:你不想接受,也可以。你就是不甘心自己现在这样,想努力变成更好的人,为此承受着担心、自责、患得患失。那咱们说回现在,你这一刻不是还没变吗?这一刻你只能是现在这样,那就先把这一刻的事做完,以后再说怎么变。
  “以后再说”,这句话特别好用。当事情一件件地被做成,对自己的不满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有人放过自己,能让自己变好,也有人不放过自己,也能让自己变好,都是了不起的。总之,好不好不重要,做成事才重要。先让飞机平稳降落,之后再应付质询,或者再计较有没有必要质询,都可以是以后再谈的事。
其他文献
赵启正,194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浦东新区首任党工委书记、首任管委会主任。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会议新闻发言人。  “上海的国际化体现在哪里?”《环球人物》记者问赵启正。  这位上海浦东新区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思考了一会,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从浦东的工作岗位上离开时,他手中仅日本客人的名片就有3500多张。  在浦东工作时,和外国
2020年5月29日,在法国巴黎,几名模特在TikTok上做直播。  短视频平台TikTok(海外版抖音)自2018年亮相以来,迅速在国外年轻人中传开,风靡全球。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TikTok在全球总下载量已超過20亿次,目前拥有约8亿活跃用户,成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下载量最高的移动应用。人们将自己创作的内容,包括舞蹈、演唱和生活视频等,通过短视频方式与粉丝分享,同时还能获得收入。很多人在网上留
说起沈括,想必大家都熟知,他写过一部《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大牛李约瑟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在科学发现上,他确实卓越。  他最早发现了磁偏角,最早记录了活字印刷,最早对海市蜃楼做出光学解释,最早对沧海桑田做出地质学解释;他设计出更加精确的实验方法,重新验证了《墨子》里记载的小孔成像;他发现了石油的用途,还用石油燃烧后的烟尘试制出第一批油墨;他拥有缜密的数学头脑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独
中國“00后”抵达奥运战场!  7月24日,21岁的中国射击队选手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拿下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中国奥运首金得主许海峰特地发来祝贺视频:“中国队,yyds(永远的神)!”  从许海峰到杨倩,背后是几代中国运动员交接棒的传承故事。“00后”运动员们经过体系的打磨、系统的培养、大赛的历练,已成为冲击奥运奖牌的有生力量。他们眉头舒展,神情放松,目光坚毅,身处不同赛场,却共同上演了一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领导看望小修同学(中)。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青年们的谆谆寄语催人奋进。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身影。他们当中,有些活跃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工作或是保卫祖国边疆的战场上,值得礼赞;有些则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把热血融
这4个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各自利益诉求迥然不同,但小小美食却把它们凝聚了起来。  在北非的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采访,我经常有机会品尝到当地的名吃库斯库斯。这些国家的大街小巷有许多专卖库斯库斯的小店,一般餐馆也普遍出售库斯库斯。  库斯库斯的制作有一套完整、复杂的仪式,一般北非家庭平时并不吃库斯库斯,只有到了周末,全家围坐在一起才吃一顿。有尊贵的客人来了,主人也会精心烹制库斯
什么是现代人理想的夏日生活?打油诗曰:“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那一趴。”  西瓜无疑是一种神奇的水果,超越了年龄、地域与阶级,在味蕾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奇迹。一瓜一世界,红瓤绿皮黑籽里,是柴米油盐、众生百态。  从五六年前开始,每年夏天,鱼山饭宽都会画西瓜。画里的西瓜都比人大,瓜籽是雨滴,瓜瓤是云彩,瓜皮是小船,如梦如幻,自成奇趣。“西瓜是一个特殊时节的畅快
生于南京,80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导。专注于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文化与治理等领域,著有《学问的冒险》《城市的张望》等。近日出版《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引发热议。  2012年,严飞在牛津大学读博士,做有关政治社会学方向的研究。为写博士论文,他每日埋首苦读,看着书桌上堆高的书本,想着写不完的论文,“常常恍若置身荒岛之上,无边的黑暗向你压过来”。苦闷之余,他想:是不是可以转换赛
日前,“鲲龙”AG600顺利完成水上首飞,标志着我国有了一款成熟可靠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相比于传统的民航飞机,水陆两栖飞机略显小众,但实属“全能型”选手。除了传统的机场跑道,它还可以利用水面(包括海洋、湖泊、河川)进行起飞、降落与停靠。除中国外,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国家研发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它机长36.9米,翼展38.8米,高度1
本刊驻泰国特约记者 任奕普  在泰国首都曼谷湄南河畔,晚霞、荧光棒与舞台灯光给整齐排列的200辆“嘟嘟车”镀上炫彩,歌手的演唱与歌迷喝彩声打破了数月以来的寂静。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泰国举行的首场露天音乐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泰国的标志性交通工具“嘟嘟车”代替了传统的座位,每辆“嘟嘟车”可容纳3人,且每辆车上都备有洗手液和口罩。观众们需要乘坐“嘟嘟车”入场,车与车之间相隔约两米,且需停在指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