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实施和反馈,克服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机能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0-0054-02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合并而成,是一项专门研究生物在正常状态下、病理状态下以及使用药物治疗后机能变化的实验性学科;它是医学实验学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加深医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也能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在教学时数普遍不足和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机能学的教学效果、高质量完成其承载的使命,一直是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目标教学法是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和“掌握学习理论”,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运用目标教学法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机能实验学的理论基础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通过机能实验学进一步加强学学生三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目标之一;同时,拥有一定的知识量也是其它高层次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操作领域的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学生在动作技能的行为方面产生的改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从课堂到实习,直至工作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是机能学实验的重要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是指预期教学后,学生情意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包括态度、信念和价值取向等,这些因素与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有密切相关,不仅是机能学实验,也是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都不能放弃的重要内容。
2 机能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
2.1 知识目标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分别研究正常常状态下、病理状态下以及药物治疗后机能状态的改变,是后期临床诊断、治疗的基础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以学生而言,医学知识仅仅在课堂上接收远远不够,还需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做到学以致用。机能学实验就是帮助学生内化这些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保质保量完成知识目标,在每次实验课前一周,要求学生复习掌握下次实验课的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即明确展示知识目标:希望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对实验项目设置进行预习,对于验证性实验,需要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设计,验证了什么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预估和分析。实验课前,学生分小组以PPT 形式展示预习结果。通过该过程,可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知识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2 操作目标 医学实验技术是无数前人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相对可行、成型的方法体系,在初学阶段,应该以掌握基本操作程序和规范为目的。在实践工作中,已经掌握该项技术和深刻理解其作用和意义后,再摸索和改进方法。机能学实验正是医学生对医学基本操作学习的初期阶段。每次实验前一周,明确向学生提出下次实验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技术。学生预习基本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了解这些操作的基本程序和内容。课堂上,一些操作简单直观的的操作,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演示进行学习,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对操作细节进行补缺、补漏。比如各种动物的捉拿方法等等。对步骤多、记忆难的操作视频直观演示还不够,课堂上教师还要进行目标分解,展示步骤流程图,确定重点,难点后再演示,同时讲明操作原理以加深印象;比如各种插管的操作等等。区别于理论知识,操作程序和步骤技术尽管学生理解并记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很多细节出现纰漏,加上初学者手法不熟练,以致出现意外状况。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将错误降到最低。
2.3 情感目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能学实验是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也是是科学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践操作学习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动机,符合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3]。其次,机能学实验中手术操作的细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操作训练可为学习临床医疗操作提供良好的开端:学生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将实验操作规范贯穿到每个细节之中,如手术器械的使用,动物麻醉过程和各种穿刺与插管技术等。通过完整的实验流程,培养了医学生严謹、认真等医学职业素养。同时,机能学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人左右,实验的成功也依赖于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在互相交流沟通合作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情商基础[3]。
3 机能学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反馈
在目标教学法实施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4]。评价方式和是多样性的。在实验结束前留有10到20分钟,针对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分组总结分析。每组经过讨论,选派一名同学对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操作目标和情感目标中遇到的情况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得到反思。其次,对该组实验结果进行汇报,是否和预期结果相符,说明理由和原因。知识目标是否达到可以在这个环节基本反映出来,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实验课结束后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及时批改;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下次课前教师集中讲解。
机能学实验中目标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克服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陈立松,盖晓东,历春.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体系建立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6,37(1):74-75.
[2] 盖志兰.运用目标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5):110-111.
[3] 宋英莉,金宏波,班涛,倪江,乔远东,曹德品. 机能学实验自主学习模式改革评价与分析[J].离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4):9 -12.
[4] 曲瑞莲.目标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25.
[5] 康华,王佳琳.目标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7(4):64-65.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机能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0-0054-02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合并而成,是一项专门研究生物在正常状态下、病理状态下以及使用药物治疗后机能变化的实验性学科;它是医学实验学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加深医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也能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在教学时数普遍不足和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机能学的教学效果、高质量完成其承载的使命,一直是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目标教学法是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和“掌握学习理论”,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运用目标教学法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机能实验学的理论基础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通过机能实验学进一步加强学学生三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目标之一;同时,拥有一定的知识量也是其它高层次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操作领域的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学生在动作技能的行为方面产生的改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从课堂到实习,直至工作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是机能学实验的重要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是指预期教学后,学生情意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包括态度、信念和价值取向等,这些因素与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有密切相关,不仅是机能学实验,也是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都不能放弃的重要内容。
2 机能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
2.1 知识目标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分别研究正常常状态下、病理状态下以及药物治疗后机能状态的改变,是后期临床诊断、治疗的基础和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以学生而言,医学知识仅仅在课堂上接收远远不够,还需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做到学以致用。机能学实验就是帮助学生内化这些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保质保量完成知识目标,在每次实验课前一周,要求学生复习掌握下次实验课的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即明确展示知识目标:希望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对实验项目设置进行预习,对于验证性实验,需要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设计,验证了什么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预估和分析。实验课前,学生分小组以PPT 形式展示预习结果。通过该过程,可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知识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2 操作目标 医学实验技术是无数前人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相对可行、成型的方法体系,在初学阶段,应该以掌握基本操作程序和规范为目的。在实践工作中,已经掌握该项技术和深刻理解其作用和意义后,再摸索和改进方法。机能学实验正是医学生对医学基本操作学习的初期阶段。每次实验前一周,明确向学生提出下次实验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技术。学生预习基本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了解这些操作的基本程序和内容。课堂上,一些操作简单直观的的操作,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演示进行学习,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对操作细节进行补缺、补漏。比如各种动物的捉拿方法等等。对步骤多、记忆难的操作视频直观演示还不够,课堂上教师还要进行目标分解,展示步骤流程图,确定重点,难点后再演示,同时讲明操作原理以加深印象;比如各种插管的操作等等。区别于理论知识,操作程序和步骤技术尽管学生理解并记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很多细节出现纰漏,加上初学者手法不熟练,以致出现意外状况。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将错误降到最低。
2.3 情感目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能学实验是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也是是科学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践操作学习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动机,符合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3]。其次,机能学实验中手术操作的细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操作训练可为学习临床医疗操作提供良好的开端:学生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将实验操作规范贯穿到每个细节之中,如手术器械的使用,动物麻醉过程和各种穿刺与插管技术等。通过完整的实验流程,培养了医学生严謹、认真等医学职业素养。同时,机能学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人左右,实验的成功也依赖于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在互相交流沟通合作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情商基础[3]。
3 机能学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反馈
在目标教学法实施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4]。评价方式和是多样性的。在实验结束前留有10到20分钟,针对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分组总结分析。每组经过讨论,选派一名同学对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操作目标和情感目标中遇到的情况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得到反思。其次,对该组实验结果进行汇报,是否和预期结果相符,说明理由和原因。知识目标是否达到可以在这个环节基本反映出来,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实验课结束后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及时批改;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下次课前教师集中讲解。
机能学实验中目标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克服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陈立松,盖晓东,历春.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体系建立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6,37(1):74-75.
[2] 盖志兰.运用目标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5):110-111.
[3] 宋英莉,金宏波,班涛,倪江,乔远东,曹德品. 机能学实验自主学习模式改革评价与分析[J].离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4):9 -12.
[4] 曲瑞莲.目标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25.
[5] 康华,王佳琳.目标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7(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