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视听艺术的不断创新与高速发展,动画作为视听艺术的一种,得到人们广泛喜爱。优秀的动画设计与创造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而动画角色作为动画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动受众视觉感官,塑造动画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动画角色相关概述出发,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动画制作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一、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相关概述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创造性、虚拟性以及现实延展性[1]。动画是基于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如动物、植物等,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延伸与创新,实现事物的拟人化、夸张化处理。与此同时,动画设计者赋予了动画角色人类的行为与情感,并通过与动画故事内容、动画场景的融合,提升受众注意力,基于受众更多的视觉感官与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即为动画角色造型,作者通过动画创意要求,进行角色构图,并辅助一定的色彩与装饰设计,使动画角色造型形象化、具体化。
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設计与创造中,影响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动画创意主题因素等等。
首先,文化因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与民族文化特性。动画作为视听艺术的一种,同样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特性。因此,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受地域文化影响性较大[2]。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动画作品中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通过中国传统水墨画文化与动画艺术的结合运用,展现了中国特色动画艺术风格,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的具体体現。
其次,社会因素:实践证明社会的发展对动画艺术创造与发展具有很大影响性,社会经济、科技、人文理念的提升,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创新与改革。经济水平改变了受众消费形式,推动了纸质动画艺术向电视动画艺术、影视动画艺术的转变;科学技术为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与表达带来了全新的动力,使角色视觉形象表现的更丰满、具体、生动;人文理念与审美追求的提升,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趋势[3]。
此外,动画创意主题因素:动画创意主题作为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的源头,决定了动画造型的具体体现。而创意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者创作思维、文化素养、审美理想、技术水品等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要想实现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优化,动画艺术创作团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高素质团队才能提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优质主题,从而通过动画形象进行具体体现。
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一)创新创造性原则
创新创造性原则是保证动画艺术不断完善、动画产业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对创新创造性原则的遵循。在基于动画创意主题的基础上,开拓思维,选定动画角色,塑造动画造型,并通过写实、变形或抽象符号等表现方法,赋予动画角色以情感,使动画角色具备灵动性、形象性、幽默性等特点[4]。例如,《猫和老鼠》中,动画角色“汤姆”和“杰瑞”的形象,则是在基于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更具新颖性、灵动性。
(二)事物再现原则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动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要想提升自身艺术性与质量性,其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实践生活出发,实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放映,从而引发受众共鸣,实现受众与动画角色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升动画整体质量。
(三)民族文化与精神渗透原则
在动画设计与制作中,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与代表性,而这种象征性与代表性与动画艺术所在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一点在《千与千寻》、《冰雪奇缘》、《葫芦兄弟》等动画片中可得到充分认证。因此,在进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时,应注重民族文化、精神与动画艺术的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动画文化底蕴,从而赋予动画角色形象以真实思维、情感,打造动画角色视觉形象韵律美、造型美特性,展现动画艺术魅力。
(四)假定性原则
假定性作为动画艺术特有的审美特征,是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不可或缺的存在。假定性原则的有效遵循,可从多层面、全方位展现动画艺术魅力,包括动画背景环境、动画影音、动画场景、动画角色等等,进而提升动画视觉冲击性。例如,在《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疯狂动物城》中“闪电(三趾树懒)”、“尼克(赤狐)”等行为现象是动画艺术假定性的具体体现。
(五)休闲娱乐性原则
随着视听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动画不仅成为儿童、青少年钟爱的艺术作品,动画以其所具有的艺术性、文化性、审美性,同样被成年人以及老年人所喜爱,动画欣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首选项目。因此,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中,应注重休闲娱乐性原则的遵守与体现,提升动画角色幽默性、趣味性、活泼性与生动性,给予受众视觉冲击与情感体验。
三、结论
总而言之,动画角色视觉形象作为动画设计与制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动画艺术质量的提升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基于文化发展优势,明确动画艺术内涵,认知制约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因素,掌握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原则与审美特性,已成为制作优化动画的必然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创新与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照坡.动画片角色设计的视觉幽默表现——以《猫和老鼠》为例[J].装饰,2016,04:138-139.
[2]丁玲.《疯狂动物城》:美国动画角色所蕴含的视觉文化[J].电影评介,2016,16:101-103.
[3]裴晏.视觉·启蒙与建构——戏曲动画的视觉隐喻与叙事外延的建构分析[J].戏曲艺术,2016,03:136-140.
[4]朱飞.浅析动画角色设计风格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吸收和发扬[J].艺术科技,2016,10:117.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传媒系,指导教师:安阳)
关键词: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一、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相关概述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创造性、虚拟性以及现实延展性[1]。动画是基于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如动物、植物等,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延伸与创新,实现事物的拟人化、夸张化处理。与此同时,动画设计者赋予了动画角色人类的行为与情感,并通过与动画故事内容、动画场景的融合,提升受众注意力,基于受众更多的视觉感官与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即为动画角色造型,作者通过动画创意要求,进行角色构图,并辅助一定的色彩与装饰设计,使动画角色造型形象化、具体化。
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設计与创造中,影响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动画创意主题因素等等。
首先,文化因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与民族文化特性。动画作为视听艺术的一种,同样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特性。因此,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受地域文化影响性较大[2]。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动画作品中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通过中国传统水墨画文化与动画艺术的结合运用,展现了中国特色动画艺术风格,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的具体体現。
其次,社会因素:实践证明社会的发展对动画艺术创造与发展具有很大影响性,社会经济、科技、人文理念的提升,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创新与改革。经济水平改变了受众消费形式,推动了纸质动画艺术向电视动画艺术、影视动画艺术的转变;科学技术为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与表达带来了全新的动力,使角色视觉形象表现的更丰满、具体、生动;人文理念与审美追求的提升,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趋势[3]。
此外,动画创意主题因素:动画创意主题作为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的源头,决定了动画造型的具体体现。而创意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者创作思维、文化素养、审美理想、技术水品等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要想实现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优化,动画艺术创作团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高素质团队才能提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优质主题,从而通过动画形象进行具体体现。
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一)创新创造性原则
创新创造性原则是保证动画艺术不断完善、动画产业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对创新创造性原则的遵循。在基于动画创意主题的基础上,开拓思维,选定动画角色,塑造动画造型,并通过写实、变形或抽象符号等表现方法,赋予动画角色以情感,使动画角色具备灵动性、形象性、幽默性等特点[4]。例如,《猫和老鼠》中,动画角色“汤姆”和“杰瑞”的形象,则是在基于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更具新颖性、灵动性。
(二)事物再现原则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动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要想提升自身艺术性与质量性,其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实践生活出发,实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放映,从而引发受众共鸣,实现受众与动画角色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升动画整体质量。
(三)民族文化与精神渗透原则
在动画设计与制作中,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与代表性,而这种象征性与代表性与动画艺术所在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一点在《千与千寻》、《冰雪奇缘》、《葫芦兄弟》等动画片中可得到充分认证。因此,在进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时,应注重民族文化、精神与动画艺术的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动画文化底蕴,从而赋予动画角色形象以真实思维、情感,打造动画角色视觉形象韵律美、造型美特性,展现动画艺术魅力。
(四)假定性原则
假定性作为动画艺术特有的审美特征,是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不可或缺的存在。假定性原则的有效遵循,可从多层面、全方位展现动画艺术魅力,包括动画背景环境、动画影音、动画场景、动画角色等等,进而提升动画视觉冲击性。例如,在《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疯狂动物城》中“闪电(三趾树懒)”、“尼克(赤狐)”等行为现象是动画艺术假定性的具体体现。
(五)休闲娱乐性原则
随着视听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动画不仅成为儿童、青少年钟爱的艺术作品,动画以其所具有的艺术性、文化性、审美性,同样被成年人以及老年人所喜爱,动画欣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首选项目。因此,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中,应注重休闲娱乐性原则的遵守与体现,提升动画角色幽默性、趣味性、活泼性与生动性,给予受众视觉冲击与情感体验。
三、结论
总而言之,动画角色视觉形象作为动画设计与制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动画艺术质量的提升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基于文化发展优势,明确动画艺术内涵,认知制约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因素,掌握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原则与审美特性,已成为制作优化动画的必然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创新与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照坡.动画片角色设计的视觉幽默表现——以《猫和老鼠》为例[J].装饰,2016,04:138-139.
[2]丁玲.《疯狂动物城》:美国动画角色所蕴含的视觉文化[J].电影评介,2016,16:101-103.
[3]裴晏.视觉·启蒙与建构——戏曲动画的视觉隐喻与叙事外延的建构分析[J].戏曲艺术,2016,03:136-140.
[4]朱飞.浅析动画角色设计风格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吸收和发扬[J].艺术科技,2016,10:117.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传媒系,指导教师: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