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小学音乐教师素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谁拥有了2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随着教育实践改革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扩展和深入,成了当代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在实践中人们已经创建了多种操作样式甚至是教育模式。
  在素质教学中音乐教师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在这种特殊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既要有较全面的音乐技能技巧,又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修养;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又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教师素质的整体要求,因此素质教育对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良的音乐素质教育思想
  这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前提, 既把握方向, 又提供动力。发展学生基本音乐素质,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基本素质发展; 从教育关系和过程而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 民主合作、生动活泼地展开校内外音乐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具备了科学的音乐素质教育思想, 才能因材实施音乐教育, 既使每个学生在音乐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合格标准, 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音乐素质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成功观。学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每个学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够成才。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都是要求上进的,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心。并且自觉而不是自发地、积极充分地发掘音乐教育在“辅德、益智、健体、育美、促劳”中潜移默化、渗透陶冶的功能,对表现较差的学生,更要耐心和谨慎,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促使学生的整体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这里我就要说说音乐教养能力,是指其利用音乐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等方面陶冶、促进的能力。它强调音乐教学活动本身的教育性力量必须得到加强, 强调音乐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强调音乐教育过程不仅是客观的, 也是具有主观性质的。音乐教师具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把音乐教育真正作为一种精神生活, 成为品行高尚、才识卓越、为人表率的“人师”。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代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走进中小学课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对象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将音乐欣赏教学素材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和动画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音乐课件,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让枯燥教学变为兴趣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变单一式教学为立体的启发式教学。
  三、要有精干的教育教学艺术。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而要提升音乐文化素质,而其基础应是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各种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与完善。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使者主要是通过音乐审美的作用来实现的,教师的审美修养可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增加学生的向师性,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课。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良好的审美修养不仅体现为懂得美、能够发现美,而且还要善于创造美。首先是文学素养的提高, 因为对音乐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 需要文学素养的支持,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 才能进入音乐作品中那种令人喷发出激情火焰的精美绝伦的思想艺术境界, 才能深入浅出而又出神入化的开展好音乐教育。其次是多种艺术门类素养的提高, 诸如绘画、书法、雕塑、舞蹈、戏剧等艺术。这些艺术素养的提高,必然会促进音乐素质和音乐教育素质的提高,促使音乐教师由音乐知识技能而深入于其后的音乐艺术精神, 更进而把握到此精神具有者的具体人格, 促使音乐教育中的师生双方的人格均在音乐中沉浸、融合, 达到人格陶冶或教化——即素质教育之目的, 亦即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
  此外,音乐是情感体验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体验教育。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体验能力、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这是胜任新的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能够感悟和理解音乐内在的情感,能够体验音乐作品真正的内涵,领悟音乐作品的精神真谛,理解它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音乐信息与分享音乐美感的过程。因此,教师音乐鉴赏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四、注重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如研究案例,案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景的描述,它是与实践相关的,蕴涵了教学 的复杂性和问题性,教师通过阅读案例,可以不亲临现场就能了解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解读”。音乐教师还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撰写一些发生在 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例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养成研究这些事例所带来的问题的意识,以评判 的眼光反思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总之,广大音乐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和生动的生活形式,要不断汲取、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创新与创造,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提高素质,为适应 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努力。
其他文献
我校属于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由于生源问题,近三年来我校各班学生人数不足30人。在这三年里,我校生物教研组致力于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几年尝试已摸索出一定的经验“六步教学法”即:“合作设计→小组活动→展示评价→ 拓展创新→ 迁移运用→课堂合作回顾 ”六个活动环节 ,适应我校小班化生物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  (一)合作设计  1.备课小组间合作设计  每个生物教师懂得,“小班化生物课堂合作学习”
期刊
学位
生活需要仪式感,让步入初中的孩子度过一个个印象深刻的儿童节,不是幼稚,更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验成长的美好.
摘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可贵在得法。教师要精心优化教学策略,探索出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新模式,通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和实现情感价值目标,努力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优化  反思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主观上很努力,但课堂仍然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差,事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许多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
期刊
体育教学要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行为与习惯作为教学目标,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教学中巧妙的设计游戏可以使学生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掌握体育技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游戏与体育教学。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具有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体育游戏具有趣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