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散文以其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艺术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倍受读者青睐。近年来,散文作为检测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成为高考必备考题,且在分值中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散文阅读一般规律及技巧的研究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散文教学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研究散文 教学规律 技巧 重要
  散文作为古今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是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有着迷人的风采与魅力。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散文也称散体、散语、平文,是对比韵文而言的。广义的散文,泛指诗歌、戏曲以外的所有文学样式。狭义的散文,泛指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文学。散文以感情丰富、语言优美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在高中阶段,散文占有比较大的篇幅,因为散文是新课程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散文教学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对文本的不恰当处理,把散文鉴赏变成了对词、句的机械分析,把一篇优美的散文肢解成零碎的词句,导致散文课失去了美感,造成散文教学的一种缺失。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散文教学方法呢?
  一、掌握特征,明确主旨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形散”主要是说明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来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散文的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审视不同的散文品类,抓住不同品类散文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深入透视它们的个性特征,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创造规律,才能引导学生切入散文内部构造的深层领悟。散文品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议论说理类几种。叙事写人类散文的中心往往蕴含在所叙的事物中,所写的人物身上。所以要抓住记叙的基本内容,探明叙事、写人的目的,也就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写景状物类的散文主要特征是“情景交融”。写景状物,目的是由景由物及情,通过所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景是情的载体,即散文中写什么景物,景物如何安排,它们都受主观情感的支配。教学这类散文,首先要抓住情与景的切合点,即景物的特征;议论类散文的突出特征是形象化的议论,它的实质是说理,只不过语言形象,充满感情。既然是说理,就要表明观点。教学这类文章,抓住首尾段,各段开头与结尾的句子,主旨就不难明确了。
  二、把握基调,披文入情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创作是作家的一项高级心理活动,作家的创作活动带有明理的情绪性,这种情绪性反映在作品中就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文章感情倾向的集中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披文入情,进入作品意境之中。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散文,作者开头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作者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令人沉思。这是作者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示出个人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作者夜游荷塘,欲排遣苦闷之情的缘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为此,教师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联系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说明朱自清的思想状况:追求进步,憎恶黑暗;虽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渴望中国统一,实现民主。反革命政变给朱自清的打击是沉重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唯一工具。
  三、抓住线索,理清脉络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的集中体现。一篇经典作品一定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从表面上看,散文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松散的,在内容上它往往从某一点引申出来,或道古论今,谈天说地,或回忆往昔,畅想未来;在结构形式上如同人的华丽的外表,失去它,文章势必会枯燥乏味,读起来味同嚼蜡。尽管在结构形式上,散文样式众多,灵活多变,开合纵横,不拘一格,但是每一篇散文都有一条线索作为组织材料的中心,各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散文有的以人物为线索,有的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有的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变为线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这样强调线索的:“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注意引导学生划清段落层次,理清文章脉络,并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理解作品的主题。由于散文的线索反映作者的思路体现整体,因此,弄清楚构思线索,就可以理解文章的波澜跌宕。抓住散文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脉络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分析文章的立意。如初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大家可能会认为作者的行踪(出家门—漫步荷塘边—回到家)是线索。其实只要细细读全文,注意品味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绪和心境,体会作者感情,就不难发现全文的“文眼”却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不平静的心情,贯穿全文,成为文章内在的线索。理解了这一点,文章的中心就容易把握。
  四、借鉴手法,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则,散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帮助学生吸取思想的精华,借鉴、模仿立意谋篇、选材组材、精心策划、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善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把读写结合起来。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所以,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类散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借鉴这种写作方法,练习写作。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丰乐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新闻专业学生是校园中消息最灵通的,不光因为涉及到自己的日后出路,出于职业敏感,他们也会广泛地关注着各行业的就业动态,而且大多数本专业的毕业生,在
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不同年龄正常猫融合中枢视皮层17区的表达量以探讨融合功能的发生机制及与其功能相关的可能因素。方法:正常2~3周
新闻报道中的精品,它应该是对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做出正确的反映和引导,把导向性和可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而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上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充盈,溪水才能活泼快乐的流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作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对话,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写作。  一、激发兴趣,让真情流露  我们古人提倡写作“文
摘要:素描教学是中专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素描主要是以单色来表现物体的造型关系,它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础。  关键词: 美术素描 教学实践  素描教学是中专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素描主要是以单色来表现物体的造型关系,它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中专美术素描教学实践呢?  一、素描教学与实践意义  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更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学校已经好几个年头了,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不断学习、深入了解和细心探究,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各个方面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具有重大的突破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新课程改革理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校长的学校管理都提出了更严、更高和更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参与学校管理的人来说,要把自己摆在关键的位置,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带来的
癌变是IBD的远期并发症。尽管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CAC)仅仅占所有结直肠癌(CRC)的一小部分,但却占了IBD患者死亡原因的15%。目前尚无理想的CAC治疗方法,因此,使用化学预防剂
摘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关键词:作文 提高 兴趣 水平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人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
经济报道在党报中要唱主角,唱大戏,这样一个观念在中国加入世贸后非但不可弱化而应进一步强化的。面对 WTO 党报经济报道遇到的新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WTO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