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可能都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周总理,为什么中国的路叫“马路”,“马路”不是马走的路吗?周总理就回答道:因为中国人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在当时情境下,周总理的回答的确显示了他的聪明智慧和外交才能。然而静下心来,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马路”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
一般人认为,“马路”一词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18世纪末,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愈来愈高,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为龟背型,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在中国,“马路”蕴含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渊源,它是中国语言的独特创造。“马路”这一词语的产生,与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汉语词语中可看出,有“马”常有车,形容交通繁忙,人们常说“车水马龙”;描述旅途劳顿,则有“车殆马烦”;称许交通工具坚固良好,又有“车攻马同”;即便今日交通费,又都说成是“车马费”。然而人们心里很清楚,这里面实际并没有“马”什么事。
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夏代已经有了车。在目前所见最早的汉字材料——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车的形象已是形形色色。由此可以推知,车早在汉字发明之前,即已在先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其形制在早期汉字中会有种种的表现。其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车在军事中的应用。在上古时代,军事被人们视为头等大事,而车则是一种最重要的战争工具。“军”字其造字意图正反映了车在古代军事活动中的实际作用:在打仗时用以乘载将士作战,不打仗时则用以环绕士卒而扎营。计数车的量词为“乘”,而“乘”的多少又成为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准,所谓“万乘之国”,实际是指具有上万辆战车的军事大国。这一系列语言文字现象,都反映了军事这一上古时代最重要的人事活动对于车的仰赖。
因为车的重要,才导致了人们对道路的关注和讲究。上古时代的规范道路,完全是按照行车的要求修建的:能够容纳三辆车并驶的叫“路”,能够容纳两辆车并驶的叫“道”,能够容纳一辆车行驶的叫“塗”……由此看来,今日所谓“马路”在上古时代应该叫“车道”,那么“马路”之称又如何能够成立呢?其中的奥妙在于,上古时代的“车”与“马”本是二位一体的。这种情况从“御”字可以看出。
“御”字按《说文》里的解释是:使马也。其实使马,实际所涉及的不光是马,而是表示驾车。《莊子·达生》里说:“桓公田于泽,管仲御。”意思是齐桓公打猎,管仲替他驾车。“使马”与“驾车”,在今天来看是两码事,但在古代却被融合在一起。这种现象其实发端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上古时代,马并不单独用来骑,而总是与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古人说到马,即包括着车;而说到车,也就意味着有马。
战国以前,马被单独骑乘是极为罕见的,甚至被视为怪异。这种心态在“骑”字之中有着充分展现。“骑”字在《说文》里本义为“跨马也”,即人直接骑在马上。而此字始见于战国,这正与战国以前无单骑的民风相符。还有,“骑”字是从“奇”字而来,说明上古之人以骑马为奇异之事,故将“奇”的语音形式赋予了“骑”。
从以上所说可以看出,上古基本交通手段是以马驾车,也就是说,马只是作为车的动力而在交通中发挥作用。车马既然总是难舍难分,行车的道也便不免成了跑马的路,称之为“马路”也就十分自然了。
编辑/姚晟
一般人认为,“马路”一词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18世纪末,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愈来愈高,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为龟背型,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在中国,“马路”蕴含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渊源,它是中国语言的独特创造。“马路”这一词语的产生,与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汉语词语中可看出,有“马”常有车,形容交通繁忙,人们常说“车水马龙”;描述旅途劳顿,则有“车殆马烦”;称许交通工具坚固良好,又有“车攻马同”;即便今日交通费,又都说成是“车马费”。然而人们心里很清楚,这里面实际并没有“马”什么事。
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夏代已经有了车。在目前所见最早的汉字材料——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车的形象已是形形色色。由此可以推知,车早在汉字发明之前,即已在先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其形制在早期汉字中会有种种的表现。其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车在军事中的应用。在上古时代,军事被人们视为头等大事,而车则是一种最重要的战争工具。“军”字其造字意图正反映了车在古代军事活动中的实际作用:在打仗时用以乘载将士作战,不打仗时则用以环绕士卒而扎营。计数车的量词为“乘”,而“乘”的多少又成为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准,所谓“万乘之国”,实际是指具有上万辆战车的军事大国。这一系列语言文字现象,都反映了军事这一上古时代最重要的人事活动对于车的仰赖。
因为车的重要,才导致了人们对道路的关注和讲究。上古时代的规范道路,完全是按照行车的要求修建的:能够容纳三辆车并驶的叫“路”,能够容纳两辆车并驶的叫“道”,能够容纳一辆车行驶的叫“塗”……由此看来,今日所谓“马路”在上古时代应该叫“车道”,那么“马路”之称又如何能够成立呢?其中的奥妙在于,上古时代的“车”与“马”本是二位一体的。这种情况从“御”字可以看出。
“御”字按《说文》里的解释是:使马也。其实使马,实际所涉及的不光是马,而是表示驾车。《莊子·达生》里说:“桓公田于泽,管仲御。”意思是齐桓公打猎,管仲替他驾车。“使马”与“驾车”,在今天来看是两码事,但在古代却被融合在一起。这种现象其实发端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上古时代,马并不单独用来骑,而总是与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古人说到马,即包括着车;而说到车,也就意味着有马。
战国以前,马被单独骑乘是极为罕见的,甚至被视为怪异。这种心态在“骑”字之中有着充分展现。“骑”字在《说文》里本义为“跨马也”,即人直接骑在马上。而此字始见于战国,这正与战国以前无单骑的民风相符。还有,“骑”字是从“奇”字而来,说明上古之人以骑马为奇异之事,故将“奇”的语音形式赋予了“骑”。
从以上所说可以看出,上古基本交通手段是以马驾车,也就是说,马只是作为车的动力而在交通中发挥作用。车马既然总是难舍难分,行车的道也便不免成了跑马的路,称之为“马路”也就十分自然了。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