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盖提“刀郎舞”的保护与传承略思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盖提县刀郎舞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独特的舞蹈类型,以展现古代麦盖提刀郎人在森林中狩猎生活为主要内容场景,是叶尔羌河流域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发展的情况下,新疆维吾尔族麦盖提刀郎舞蹈在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随之受到冲击。对此,本文对麦盖提刀郎舞的功能与价值,及就如何实现对当代维吾尔族麦盖提刀郎舞的有效保护与传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麦盖提县刀郎舞;功能与价值;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94-02
  麦盖提县刀郎舞蹈,隶属于刀郎文化的一种,整个舞蹈内容充分再现了古代刀郎人的狩猎生活,蕴含着浓郁的塞外气息,舞姿粗犷矫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麦盖提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刀郎舞,现如今,如何实现对刀郎舞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并让刀郎舞蹈走出麦盖提、走出新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麦盖提地区刀郎人舞蹈文化,亟待解决。
  一、麦盖提刀郎舞的功能与价值
  (一)功能
  第一,传承功能。文化的传承是在历经岁月洗礼后经过去粗取精、逐渐积累传承的过程进行的,人作为文化传承的桥梁,是促使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刀郎舞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了刀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刀郎人的历史与文化也借助刀郎舞实现了传承与发展。
  第二,娱乐功能。在以往信息闭塞的时代,对于生活在沙漠绿洲中的刀郎人来说,娱乐项目少之又少,刀郎舞的存在,便成为了部落族人消除疲劳、提供娱乐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刀郎人精神的寄托,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情感与信息的传递。
  第三,凝聚功能。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民间舞蹈,刀郎舞体现出沙漠绿洲刀郎人所独有的生活方式,他们能够以欢快的节奏带动群体参与到其中,通过参与舞蹈来释放身心压力,让人们在载歌载舞的欢快氛围中结交朋友,加强人际关系往来,增强凝聚力。
  (二)价值
  首先,刀郎舞表现出较强的健心价值。刀郎舞是刀郎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没有任何参与条件限制,人们能自由地参与到舞蹈中,并借助各种游戏形式来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精神的放松与情感体验上的收获,促使参与者从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其次,较强的健身价值。刀郎舞是以刀郎木卡姆为伴奏,在优美且独特的旋律中翩翩起舞,舞蹈步伐豪迈且动作充满力量,展现出了刀郎人狩猎时的姿态,从节奏到力量再到动作,都能够促使参与者实现身体的锻炼,健身价值凸显。最后,旅游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新疆地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随之增强,沙漠公路的修建使得其交通越加便利,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麦盖提刀郎人及麦盖提刀郎舞随之走进大众视野。麦盖提刀郎舞所具备的地域性、民族性、互动性,使麦盖提刀郎舞的旅游开发价值凸显,游客在欣赏或者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可以拉近与刀郎文化的距离,这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麦盖提刀郎舞的传承而言价值非凡。
  二、麦盖提刀郎舞保护与传承对策
  麦盖提刀郎舞作为叶尔羌河流域的古老民间舞蹈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保存得较为完好,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而如何实现对刀郎舞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则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落实:
  (一)保护对策
  实现对刀郎舞的有效保护,关系到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在实际践行中,需要以保护刀郎舞的原生态性为基础,进而实现刀郎舞的传承与发展。具体而言:第一,要提高对传承人的保护,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针对民间老艺术人要加大保护力度,当地政府可从经济到政策都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要注重对刀郎舞传承人的培养,构建出老年、青少年、儿童这一阶梯式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这一点在麦盖提地区现状还是比较乐观,定期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扶持下为德艺双馨的老艺人颁发“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证书,并补贴一定的经济收入,这样使得刀郎舞蹈有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第二,落实原生态保护措施。在2018年12月10日发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提到加强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和培育文化生态,其就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刀郎舞蹈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刀郎舞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刀郎舞赖以生存并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因此,这就需要注重对这一原生态场的保护,把生态文化建设得到法律的保护,更能确保原生态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进而才能够为刀郎舞的传承发展提供沃土。第三,兼顾适度开发。在加大对原生态保护的同时,还需要意识到借助适度的开发是对刀郎舞实现有效保护的最合理的方式,将原本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转化,形成旅游资源、经济资源,进而借助宏观环境让麦盖提刀郎舞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走出新疆、走向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刀郎舞、关注刀郎舞,实现刀郎舞的综合价值,这样才能够促使刀郎舞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二)传承对策
  1.从生活走向舞台再返回生活
  为了实现麦盖提刀郎舞的有效传承,可将刀郎舞从刀郎族人的生活推向舞台,借助舞台来展现出刀郎舞的魅力,并实现刀郎舞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自1993年开始,刀郎舞就开始被当地人带出沙漠绿洲,2010年4月麦盖提县老、中、新三代艺术家参加了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以艾山亚亚、玉山亚亚、帕提古丽等民间艺术家,边唱边跳表现麦盖提地区原生态的刀郎音乐舞蹈,无不动容所有观看表演者。以及盖提县歌舞团2015年排演的一部大型民族歌舞剧《永行的刀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继承和发展传统麦盖提刀郎舞文化的作品,这些作品向我们展示了麦盖提刀郎原生態舞蹈文化,借助舞台使原生态舞蹈再一次震撼着我们,然而让麦盖提刀郎原生态舞蹈文化走向国内乃至世界的舞台,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为了进一步推进刀郎舞的传承与发展步伐,除将刀郎舞搬上大舞台外,还可积极借助现代媒体平台,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实现对刀郎舞的进一步宣传,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感受到刀郎舞的魅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舞蹈亦是如此,院校不是唯一继承和发展刀郎舞蹈的地方,如果学生不回归于乡土和民间,没有民间的实践基础,学院派的民间舞永远是没有厚重感,“肢体和内在将永远不会统一”,在刀郎舞蹈走向大众视野的同时,更要刀郎舞蹈扎扎实实返回群众中去,特别是学院派一定要“到实践中去检验真理”走进人们生活中来,这样才不失于麦盖提地区刀郎舞蹈走到今天的初衷,也是刀郎舞背后的文化底蕴所在。   2.借助教学实现传承
  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路径相关资源的研究,学者们对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达成共识。目前,新疆各大高校先后将刀郎舞融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通过教学实现对刀郎舞传承的进一步规范,虽然已初步取得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为充分发挥教育在刀郎舞这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在实际践行中,或许还可借助如下方式来实现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一是围绕刀郎舞传承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集合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刀郎人等,沟通打造出完善的课程体系。二是可针对教师与学生定期开展民族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对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培养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此为基础构建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同时借助教师与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提升带来的辐射作用,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递至家庭、社区,拓展影响圈,促使大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达成共识,为切实实现刀郎舞的有效传承奠定基础。三是可将刀郎舞作为特色纳入中小学学校的课间操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推动引导机制,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3.基于“原生态”实现创作传承
  对于刀郎舞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在保护刀郎舞原生态的基础上,借助二度创作来实现刀郎舞的创新。保护、传承与创新是促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得以源远流传的关键所在,但创新不是“中西结合”、强调宣传和创作或过于繁琐、华丽,而是对麦盖提刀郎舞蹈有一个“度”的创作;在尊重文化、尊重刀郎艺术、在群众基础上赋予刀郎舞生命活力;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在传承的过程中进行适度创新,创作出与当地群众生活相联系、更接地气的刀郎舞蹈,守住麦盖提刀郎舞的根。
  三、总结
  麦盖提县刀郎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刀郎人智慧的结晶,透过麦盖提刀郎舞呈现出沙漠绿洲中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展现了刀郎人的高贵品质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本文在阐述刀郎舞形成、风格特点、功能、价值的基础上,从刀郎舞的保护与传承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实现麦盖提刀郎舞有效传承注入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路明,李季莲.维吾尔族刀郎舞的地域文化特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3):84-86.
  [2]王梓霏.刀郎舞在傳统民俗礼仪中的功能——以“久万托依”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06):66-69.
  [3]李静.维吾尔族刀郎舞音乐的艺术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12):20.
  [4]张帆.新疆维吾尔族刀郎舞蹈的形成与特点[J].黄河之声,2013,(06):72-73.
  [5]周吉.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6]资华筠编.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7]费宗惠,张荣华编著.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8]尚昌平.刀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冯宝江,男,山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乌拉特地区蒙古族当下流行的文创产品在设计上的色彩、图形和文化元素、用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文创产品在设计中的应用。从设计的视觉化实用角度为出发点,将有关的文化元素和色彩搭配原则进行融合,用能够彰显地域特色的视觉冲击力向消费者展现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文创产品的独特亮点。  【关键词】乌拉特地区;设计;文创产品;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购买、引进日本电影的数量以及种类在不断增多,促使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开启了跨文化传播之路。本文以日本电影为例,首先分析了日本电影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历程与现状,而后阐述了日本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内容,最后从国内引进方与国内影视产业发展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日本电影;中国;跨文化传播;发展进程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影视剧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吸引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青年大学生群体。青年阶段是个体逐步确立价值观的关键期,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美国影视文化虽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但作为一种带有特定意识形态的文化,同时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可估量的消极作用。因此,正确应对美国影视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帮助确保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国影视文
期刊
【摘要】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将至善看作是道德律的客体,至善由德行和幸福相连接而构成,若其不能达到,道德律也不能实现。而德行与幸福分别作为现象界与本体论的两种概念,将二者强加结合必然引起二律背反,如何为德行和幸福构建桥梁就成为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使至善在实践理性中取得合法性地位,才能让道德律在客观上成为意志的规定根据、在主观上促成对法则的敬重情感成为可能。  【关键词】至善;德行;幸福;道德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西班牙影视作品在中国的受众、进入中国的途径、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以及在中国的译介和评价等问题,并针对如何使西班牙影视剧更高质高效地进入中国市场、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并喜爱上西班牙影视剧等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西班牙影视作品;接受;传播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3-0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阐明了增强现实技术与戏曲舞台艺术的概述,然后说明了戏曲舞台艺术发展的现状,最后围绕着舞台的效果呈现、观众的感知体验、经济文化的提升三个层面,探讨了增强现实技术融合下戏曲舞台艺术的价值体现,其中还包含了打破传统条件限制、增强观众视觉享受、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等等,展现了将现实技术融入到戏曲舞台艺术中的良好效果,更好地体现戏曲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现实技术;戏曲舞台艺术;融合效果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承德就是历史名城,不仅自然景观如画,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所以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些年来,承德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产业融合进程中,为民间音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本文的研究中,从在旅游区引入大型的实景音乐演出、在旅游景点打造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品牌、依托旅游产业推广和普及民间音乐文化三个方面,对地方旅游业对承德民间音乐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进行了探究,以期
期刊
【摘要】罗振玉是晚期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在中国率先提倡并身体力行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农业科技的第一人,他在清末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会—— “农学会”和第一份农学刊物—— 《农学报》,是中国现代农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藤田丰八最初是受罗振玉的邀请来到上海担任农学会农学报馆专职日文翻译,他协助罗振玉做了翻译与教学工作,为《农学报》和《农学丛书》翻译了大量来自日文的农业科技文献,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日语翻译。他们
期刊
【摘要】波普艺术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先驱,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英国,并在60年代初成立于欧美,并由此发展和盛行起来的一种国际艺术运动,通常以流行文化或偶发的事件为表现内容。安迪·沃霍尔作为波普艺术领导者,将其运动推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被称为“波普艺术教皇”。他继承了杜尚关于“成品”的艺术理念,运用了新的创作技术,将艺术商业化的概念引入“艺术世界”中,不断突破高雅文化与流俗文化之间的界限,现代艺术
期刊
【摘要】意境,是最重要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之一,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标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的积淀。今天,在陶瓷雕塑艺术领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传统。从传统的意境美学角度出发,并结合陶瓷雕塑在造型、材料、空间上的新经验,创造出了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新的意境。  【关键词】陶瓷雕塑;意境;传统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