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美流畅的声音贯穿在民歌的演唱中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唱歌的基本技巧、声情并茂的艺术表现以及演唱风格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三个方面。而在演唱风格中更加准确把握民歌的演唱则是我们专业声乐演唱者更应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因为民歌是祖国艺术瑰宝中的明珠,我们要展现她的风采、灵魂,我们应把优美流畅的声音贯穿到民歌的演唱中去。
  民歌是历代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口头集体创作出来的歌唱形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体裁以及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准确掌握不同民歌的演唱风格及演唱习俗。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情感表达方式,这体现在民歌演唱中就有着演唱方法和技巧的差异。在民歌演唱训练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呼吸”,要想不断提高民歌演唱的技巧就必须要研究学习和熟练掌握运用民歌的演唱呼吸技巧。在民歌演唱中要高度重视咬字与吐字的技巧。民歌的创作来自于广大劳动人民,旋律流畅易于流传,歌词贴近生活的语言,显得亲切自然,更能直接表达其思想情感。所以说歌词是民歌非常重要的部分,这就需要演唱者必须要尽力清晰准确地吐字,才可以向听众准确传递真情实感。民歌的演唱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歌的语言文字,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在发音、行为及修辞等方面都有着差异,我们应当认真反复学习并掌握,将其特点融入歌曲的演唱中,使其生动、优美并连贯起来。
  正确处理民歌演唱中的声与情的对立统一关系。艺术表演的实质就是以情来感人,民歌演唱这种艺术能用美妙的歌声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从而带给人们心旷神怡的感觉。在民歌的演唱中有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那就是声和情。其中声音是民歌演唱的基础,而情感却是民歌演唱的灵魂,两者在民歌演唱过程中互为基础、相辅相成,因此在民歌演唱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声音与情感的对立统一关系,尽力做到“声情并茂”,达到演唱声音技巧同情感的表达实现完美的统一。如果民族的民歌演唱者只是用声音的技巧来演唱,不去重视民歌本身内涵的情感,就会出现重声轻情的情况,最终会导致演唱缺少艺术感染力,但是如果只是重情轻声,也同样无法完整表达歌曲丰富的情感,让听众产生遗憾。所以民歌演唱者必须要通过了解民歌产生的背景来准确理解和领会民歌的思想内涵,要根据民歌意欲表达的情感来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及语势等,然后用声音的技巧来传达这种情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激起听众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非常理想的优美、流畅的贯穿声音。
  掌握不同民族演唱中的润腔技巧。民歌演唱中润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民歌的演唱中对润腔的民间技巧要求非常高,但是润腔的技巧比较复杂,因为各民族的民歌演唱风格不同,所以润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演唱藏族的民歌时就要求达到宽广辽阔和深情朴实的效果,这就必须要求演唱者熟练运用一定的喉音色彩的“喉颤音”。而如果演唱蒙古族民歌的时候就要求达到高远明亮和低回婉转的效果,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熟练掌握“颤音”技巧。同时,演唱蒙古族《赞歌》等民歌还需要用到“嗖音”这类技巧。另外,演唱四川民歌《妹儿去讨菜》时所需要的腹部“颤音”、演唱东北民歌所需要的“滑音”及陕北民歌中所需要的“撒音”和“直音”等等。对于演唱者,只有正确充分运用了各地民歌各自的润腔技巧,才能更好地把握民族的个性从而使优美、流畅的声音贯穿在民歌的演唱中。
  声乐艺术离不开技能技巧,技能技巧训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表现声音本身,而是為了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如果只强调声音技巧,而忘记了技巧是体现艺术的手段,是为声乐艺术服务的本质,那么优美流畅的声音就不能贯穿在演唱中。
  在民歌的演唱中还应注重韵味。讲究气韵生动,推崇艺术的意蕴和境界,是我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另一重要思想,这种追求使得中国传统演唱理论对歌唱技巧的探索主要落在“字”和“腔”的关系这对范畴中。即,追求“腔词”关系的良好结合,成为追求歌唱韵味的主要途径。
  例如山西民歌《绣荷包》中,
  起句的腔词,一开始即用“腔”行“字”而韵味十足地将“月”赋有情感的高挂天空,两句的陈述如此朴素、清丽,这里的“气”、“字”、“情”、“腔”都完整的在整体中和谐、自由流露并将地域文化的内涵真实呈现在声乐中,这是何等的简练、亲切。
  韵味首先来自唱腔的旋律化,特别是旋律的语音化。歌唱的发声和吐字是韵味的决定因素。音腔作为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声乐的审美观念。
  只要把握好声乐的演唱技巧,充分表现出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气息的使用方法、共鸣的技巧、训练吐字的字正腔圆等方面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内心到面部的表情都充满美感,将“声”、“情”相辅相成,就会塑造出丰满鲜明的艺术形象,生动清晰表达内心情感,最终达到“声情并茂”,让优美流畅的声音贯穿在我们伟大的民族民歌的演唱中。
  (作者单位:海西州民族歌舞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及“深入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幼儿从“学会”走向“会学”,帮助幼儿从小就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
从60倍的单筒望远镜里,朦朦胧胧的捕捉到了一只的踪影,紧接着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从两只到十几只,更多的黑脸琵鹭落在了这片滩涂上.这是2009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
英语商务信函作为涉外商务沟通的主要手段,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对象.它在互通信息、交涉事务及促进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哈贝马斯的沟通有效性为理论依据,
中阳县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守土尽责,依法行政,保障发展,服务基层”的总体思路,以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国土资源
班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又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校的声誉,更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尤其是高中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
朋友圈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  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成了
期刊
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品牌如同企业品牌一样,能够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影响消费者行为,使消费者选择该区域产业的产品,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虽然名字为无关紧要的一年,但是万历十五年前后出现了几位历史名人,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申时行和张居正、清官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些名人的事迹注定要影响历史转动的车轮,万历十五年是276年明朝历史的关键点,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节点。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
摘要:创业动机是一种内部驱动力,激励大学生的创业行为。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动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9-01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