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2月5日至12月19日,中国雕刻艺术节暨石雕大赛第五次落户惠安!
初冬的寒意阻挡不住人类创造的热情,37块硕大石头在15天飞扬的粉尘中,在叮咚的雕凿声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蜕变为造型各异、风情万种的雕塑艺术作品。
由原陕西雕塑院院长王天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尚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任世民、意大利雕塑家迪奥尼西奥一契马莱利(Dioniso Cimarelli)组成的评委,在纠结着赞赏与惋惜的心情中,评选出了7件获奖作品。惠安本地艺术家辛小平的《和平之舟》荣登榜首;韩国艺术家崔召东的《永恒》和长年旅居惠安的河南籍艺术家孔武战的《非常门》获得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则为张永见、刘洋、董志胜和张其聪。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在12月20日的闭幕式上,对惠安寄予了“解决事业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解决文化性升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解决中外高层交流的问题,解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综合发展的问题”等诸多期望,并祝愿惠安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在提升观念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海丽娜、土耳其大使馆文化参赞怡珂、白俄罗斯大使馆一等秘书谢尔盖、美国驻广州领事馆领事欧介林也应邀到场为各自国家的参赛艺术家助兴,并为获奖艺术家颁发奖项。
雕艺节在鲜花与掌声中结束。然而,它与惠安传统雕刻大赛一道,在积累了十年之后,将惠安的石雕艺术指引向了新的征程。听“众说”,听“石语”,听“惠风”,无不昭示符雕艺节的影响和水准进入了新的阶段,惠安这个雕刻制造基地迈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步。
听众说
参加过数次雕艺节的艺术家沈允庆说:“这是历届惠安石雕大赛中参赛人数最少,作品水准最高、体量最大的一次!”
评委会主任雕塑家王天任先生说:“我每次来到惠安,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届雕刻艺术节,在短短的15天内,将作品做得这样完整,很不容易。可惜奖项太少,有很多作品我都是忍痛割爱!”
首次来到中国的保加利亚艺术家阿格尼丝(Agnessa Petrova)说:“我参加过国际上40多个创作营,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深刻交流,我感受到无论是来自院校还是当地的艺术家,他们都真心希望深入地探讨本质,而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
作品被评委全票通过的辛小平说:“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受过学院训练的惠安艺人,雕艺节给我太大太大的影响!这次获奖是我以前根本不敢想的。它让我看到了原来‘我可以’!这给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中国台湾艺术家吴明声说:“与其他国际性的雕刻艺术活动相较,惠安雕刻节独特的执行细节,如由地方雕刻公司赞助,艺术家与助手组合配搭,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馍式,却是充满自我风格,在国际雕刻活动中绝无仅有的活动特色。”
雕艺节货助商磊艺石业的总经理吴文白说:“虽然最后的开支超出原定额度不少,但是看到这些作品被圆满完成时,我们觉得企业的付出是值得的。这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实力和工作质量。”
惠安县县长林万民说:“这一次雕艺节完成的比较顺利,各方面配合得都不错,作品也是历届来最好的。惠安雕刻是惠安石材产业画龙点睛的部分,它既是产业,也是一项需要付出的文化事业。这次雕艺节中惠安艺人的出色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来自意大利的评委迪奥尼西奥(Dionisio Cimarelli)说:“惠安有很好的石雕传统,就像意大利的卡拉拉一样。但是传统也需要新的东西、新的思想、新的作品,需要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样的雕刻艺术节不仅带来新视野和创造力,也令世界对惠安有了更多的r解,让世界可以看到中国不再是制造大国,而彰显出中国个性!”
窥一斑不见得能览全豹。但不同的参与者基于各自的身份和立场所发出的感叹,足以描绘出雕艺节大体的面貌。
听石语
也许人言不可全信,“石”虽不语,却能告诉我们真相。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惠风·汇风”,既是惠安之风,也是带来友谊、和谐、爱与希望之风,更是汇集不同风格、风情之风。所以参赛的有以惠安民俗、闽南文化为创作元素的作品,董志胜、孔武战、沈允庆及朱勇前的雕塑皆属此类;有以简洁抽象语言呈现石材自身美感及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这是大部分艺术家的选择,尤其为香港、台湾艺术家和国外艺术家所倾心;有吸收传统雕刻技法,将其与现代元素结合的作品,这多见于惠安本地艺术家的创作中;也有强调与观众互动的作品,包括土耳其艺术家阿罕(Ayhan Kayapinar)、王小蕙和邓浩然等人之作。
惠安之风
《渔屋深处》是董志胜的作品,以整块红砂岩雕凿而成的大鱼,其身体部分被施以焦点透视之法,雕刻出艺术家印象中的崇武古城街道和石头垒成的渔屋,透空的中心区域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了无限远处,如同坠入悠远的时空。红砂岩斑驳的色质与古城的寂静、沧桑、粗砺不期而遇,成就了一件与惠安风土分外相和的佳作。
在惠安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孔武战,在其中原文化的血脉之中深深融入了闽南文化的气韵。他的《非常门》,借用了闽南古建中的石门、石柱和石台阶的形式,三扇门呈“之”字形排开,厚重大气;门与门连接之处的“榫头勾嵌”形式,正是非常典型的古建筑元素,而在门上部一角锯齿状的“云”,则是他的灵机一动。云在门中,便借来了门外的世界,为整座雕塑平添一股轻灵浪漫的气息。孔武战还在门框之上用更为粗糙的肌理暗示了楹联的位置,虽然没有刻字,但“此时无字胜有字”!
美国艺术家巴图(Batu Siharulidza)的作品《惊蛰》(On the Horizon)乃是用青石做成的一个女性头部,原本在他的设计中,女性的头发向左右两侧各盘成一个圆锥形的发髻。然而,当他看到惠安女头戴头巾和斗笠的形象,他当机立断对作品进行了改动,在其中加入了惠安女的经典头饰。
其实在往届大赛中,也并不缺乏以惠安风土人情作为创作来源的作品,但往往以表现具体的惠安女形象为主,在此次大赛中,可以见到,艺术家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对于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也越发圆熟。尤其是孔武战的作品,超越了平常的对于惠女及其服饰的关注点,而将眼光投注到更为广阔和深邃的闽南文化本体之中,与他自己在上一届惠安雕艺节中的作品《天空》相比,《非常门》简而不单,在形式、内涵与文化价值上亦有了很大的进步。
简而不单
“简而不单”,这四个字实际上也适用于此次大赛的很多作品,但它们各有风采,或以形式的纯粹、内涵的深邃取胜,或以独特的人文气质取胜,或以造型与材料运用的完美取胜。
黎日晃的《风之颂》充分体现了他的“两块”特色——即作品常常由两个部分组合而成。二者,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上一下,一方一圆……足以涵盖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之根本道理。这件 作品由两块造型相同的白色大理石扣合成“互”字结构,中间形成长方体的空洞,整个外轮廓形成一个如同“风眼”的椭圆形球体。无需赘述,艺术家对于宇宙和万物的理解由此可见。然而,在罗马尼亚艺术家明古(Mincu Nicolae Rasvan)的世界中,“瞬间”是通向永恒时间与浩瀚宇宙的“窗口”,“无穷的瞬间”书写了生命。他的作品是一个立方体,中间掏空出四个洞,余下如同经脉一样的“十”字与外框相连。在“十”的横轴上“哺育”着许多卵状的“生命体”,用明古的话来说,这便是生命最原初的形态,每一个小宇宙之间,每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生命的发展建构了他的《无穷的瞬间》(The Infinite Moment)。同样是穿孔的作品,日本艺术家朝野浩行(Asano Hiroyuki)的作品《三个时空洞》(The Three Time-Space Holes)又呈现出不同的意趣。作品中的“孔”制造了衔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隧道。
台湾艺术家吴明声的《一池春水》,化黑色花岗岩为柔软的波纹,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意境,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也是美国领事欧介林最喜欢的作品。高蒙的《庄周梦》,一个以白色大理石制作而成的枕头则吸引了保加利亚文化参赞海丽娜和土耳其文化参赞怡珂的关注。所谓“庄周晓梦迷蝴蝶”,石枕的形式不稀奇,被艺术家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却引人遐想。张永见这位“获奖专业户”的《春风不眠》,将象征着春风的天然风蚀石置于花岗岩材质的眠床上下,以直线、平面、静止感的“床”和潮湿、动感的“风”进行对比,一个不羁的艺术家诗意而隐讳地道出了“春风不眠,生生不息”。
至于塞尔维亚艺术家乔治亚(Djordje Cpajak)的《翅膀》(Wing)、白俄罗斯艺术家维克多(Viktar Kopach)的《日出》(Sunrise),西班牙艺术家佩德罗(Pedro Jordan)的《破茧Ⅱ号》(Chrysalis Ⅱ)和法国艺术家菲提娅(Fetiye Boudevin)的《永远与我同在》(Always With me…),都不约而同地从自然生命中提取出万物生长的要义,以唯美的形式表达对于自然的敬意和赞叹。
公共意识
由于磊艺石业所提供的石材体量很大,有不少作品的最大维度甚至在3m以上,使得很多艺术家自觉地将作品作为一件公共雕塑来处理,讲求与环境的对话,与观众的交流。
若说作品与公众最有互动性的,当属阿罕的《水神》。这和他坚持“激浪艺术”的创作理念关系密切。他模仿安格尔的名画《泉》,将石材掏空出一个女性身体。而这个身体的原型来源于一位当地女孩,阿罕在这里制造了一个小小的幽默,将其命名为“标准体型”,也即是只有符合这个体型的观众,才能正好进入到雕塑中,与作品融为一体,成为手持水钵倾倒泉水的“女神”。在作品制作期间,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在雕塑中开出一个上下贯通的管道,开口在水钵的口上,当雕塑接通了水管之后,就能产生喷泉的效果。他还想在作品中安装一个感应器控制水的开关,但由于一时买不到仪器,只好作罢。他又想做一个关于女神在清晨醒来吻醒熟睡的男人的短片……在阿罕丰沛的创造力中,石头变得无拘无束。
若说最具有建筑感的作品,则是崔召东的《永恒》和阿格尼丝的《交流》,它们也是制作难度最大的两件雕塑。《永恒》有四米之长,由9块石头拼接而成,如何维持结构的平衡是艺术家和助手面临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在一起商量了两天之后,才敲定了榫卯连接的整体方案。《交流》的难度在于可以转动的“窗口”,因为最大的石头、窗框和窗内的石头是分开来制作的,三者之间需要用不锈钢棒和管在中间穿过来连接,问题在于“如何准确打孔而不至于跑位”。当《永恒》稳稳地落足于基座之上,意喻细胞的圆圈呈现出向四方复制繁衍的趋势;当《交流》巍然矗立在夕阳之下,余晖透过雕塑的缝隙闪耀着金光,整座雕塑仿佛向天空无尽地生长……雕塑与空间之间流动着最为煽情的对话。
传统出新
参赛艺术家中,绝大部分都有学院背景,他们基本上都选择了现当代雕塑手法。但还有一部分从民间艺人转型而来的艺术家,则在传统雕刻中走出了新路。邓善琪、王向荣、王荣海等都属于这部分。
邓善琪来自中国台湾花莲。这曾经是一个与惠安很相似的传统雕刻产区,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石雕产业转型,加工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了大陆,曾经的雕刻工人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他们或者改行,或者转型为艺术家。邓善琪便是其中成功转型的代表。他此次参赛的作品为《慈航》,由两片汉白玉雕刻成佛脸的左右侧,底座稍加雕琢成船的形式,并刻出水纹,“船”的右角还放置着一个极小的盘坐雕像。虽然佛的传统形像在邓善琪的作品中已被解构,但佛法庄严、佛心慈悲的意境依然有力地存在于简洁的形式中,净化人心。
王向荣的《一团和气》表现了以巨大荷叶为背景盈盈而笑的和合二仙。二人之像为浮雕样式,“和仙”手持荷叶,“合仙”手捧盒子,半隐于荷叶之中;艺术家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偷桃换李”,将二人想象为一男一女,一胖一瘦,二人的面貌衣着看似古典,却又具有一些现代的特征,比如合仙耳朵上佩戴的硕大耳环。
佛像之类的传统题材只是邓善琪和王向荣创作的一个方面,他们也创作了不少形式相当现代、简约的作品,并且丝毫不比学院艺术家逊色。但是,这种从传统雕刻中生发的新意却只有他们这样走出来的艺术家才拥有,也成为他们雕刻创作中独特的资源。
奇招制胜
在石雕作品中,通过材质的转换制造新鲜感是常用的手法,《翅膀》之上轻扬的羽毛,李泓《冲突》中的“垃圾袋”,《庄周梦》的枕头,《一池春水》的波纹,都属此类。同样采用这种手法的另外两位艺术家,却将我们的想象力牵引到了常人难以触及的盲点。
辛小平的《和平之舟》,将来源于童年游戏中的折纸形式运用于石雕之上,纸的轻盈和石的厚重形成巨大的反差;而某一日的报纸作为一种现成品被如实拷贝于石头之上时,使作品既具有了纪念碑般的意义,也导入了某种观念价值。刘洋的《好吃看得见》,放大了“吃面时筷子从碗中挑起一缕面条”的瞬间。自从当年奥登伯格将铲子、衣服架子、勺子、樱桃等等放大之后,许多后人追随他的脚步也放大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波普艺术的手法在石雕之中的运用并非没有先例,但如刘洋一般将一种动态放大,却颇为少见。“面条”虽软,却能坚挺地悬在空中,极好地表现了艺术家巧妙的心思。
诸多作品,难以一一列举,总体而言,除了在上文中点及的特点,此次大赛相比前几届的提高之处还在于:
学院艺术家对石头的理解和运用进入到新的层面,艺术家自身的动手能力获得进步。惠安雕刻研究会负责人李肖男认为:“从这一次的作品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艺术家开始懂得选择材料。以前,很多参赛者都不知道怎么运用石雕语言,总 是用其他材料诸如铜、铁等的语言设计作品。”艺术家沈允庆就觉得这一次是她参加雕艺节的作品中做得最好的,无论从石雕的制作能力,还是雕刻语言的把握能力上,自己都得到了提高。
惠安当地艺术家成长迅速,不仅有了设计能力,有了观念层面的提升,还有了信心。王天任先生评价道:“从作品的形式到创作理念,这次大赛中的惠安参赛者都跃升了不少,原来他们也想运用一些现当代雕塑的语言,但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比较牵强附会,比较生硬,现在确实找到了一些,开始人道了。”评委李象群认为;“这里石雕艺术的发展,相比学院,具备更多的实验性和探索意义。看得出,有很多国外艺术家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武战作为在惠安获得第二次雕刻生命的艺术家,则感叹道:“学院派艺术的观念、形式对于我们都有强烈的影响,我现在再去看自己第一届大赛时的作品,就感觉很幼稚。现在得到了一些奖,仍然自觉还是有很多不足,但也有了信心去追求自己的道路。”
听惠风
来到惠安,自然要多加感受惠安的风情。虽然整个赛期时间的安排很紧凑,但为了让艺术家们此行有更多的收获,组委会还为大家安排了丰富的观光和交流活动,包括游览崇武古城、欣赏南音及惠女服饰、游览泉州古建及博物馆、举办艺术家幻灯交流之夜、参观水关汇艺术展厅等等。前四者是每一次雕艺节必办的活动,不作铺陈。水关汇之游才是我们此次聆听“惠风”的重点。
“水关汇”是何“名堂”?此馆约1600m2,毗邻崇武古城,乃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惠安雕刻从业人员自发筹建的会馆,也是他们日常聚会清谈之所。12月11日下午,参赛艺术家、工作人员等一行40余人来到了馆中。甫入厅内,便被里面展示的作品吸引住了。原来,这里放了很多惠安当地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其中既有非常现代的作品,也有一些传统雕刻的精品。整个展厅布置得颇有特色,除了留出休息区域、行走的道路,其置放作品的位置都以白色碎石铺地,以青石所制作的立方体为基座。所展示的作品中,令笔者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是当地艺术家蔡建晓以数十块红砂岩浮雕围成的一张床,从墙上一直延伸到地上。地上则放着一个白色石枕,细细观看,浮雕上的图竟然是“春宫图”,作品的大胆新颖令人不竟乍舌!王向柴有感于5.12地震所做的一件极简主义风格作品,是一块将断未断的石头,断裂面使得原本完整的长方体石柱折成了一个直角,作品的一部分搁置在展台上。另一部分悬垂下来,传达着“危险”的信号,不得不让人惊叹“这种危险的平衡是如何做到”?塞尔维亚艺术家乔治亚说;“这些作品即使放到法国和意大利的画廊展出也不逊色。”
参观完毕,大家在休息区进行了一个茶话会。在翻译的协助下,中外艺术家们非常坦诚地聊起了对惠安雕艺的感受。对于惠安艺术家和艺人精湛技艺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受赞扬的人却希望听到更多的批评,他们困惑于自己所走的创作之路是否正确。明古以罗马尼亚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的艺术之路为例鼓励他们——一位木匠出身的艺术家在70多岁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徒步走了3年来到巴黎,去展示自己的现代主义创作,最后他获得了成功。很多艺术家则认为,虽然布朗库西这样的大师少之又少,但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其实没有必要去拘泥于“传统”或“当代”字面上的意义,而要做自己想做的,做别人所没有的。
“水关汇之游”使所有参与者都深切地体会到了惠安艺术家们的真实状态。这样一个场所的存在对于惠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惠安石雕艺术而非工艺品的展示窗口,甚至于替代了惠安石雕艺术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功能。王向荣、李军官、蔡建晓、孔武战这些人为了这个展馆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却并不是为了炫耀个人的成绩,而是期望在此以艺会友,不仅会天下来客提升自己,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当地艺人加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行列之中,影响他们,提升艺人的素养,这一颇有古风的行为着实感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正是惠安本土艺术群体崛起的标志,预示着一种惠安特色的当代雕刻艺术的萌芽在生长、在壮大。惠风惠风,惠安风格,千余年来,惠安传统雕刻形成了独特的“南派风格”,那么今日,有这样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这么一群为之奋斗的群体存在,重新再创新的辉煌又有何不可能呢?
风往何处吹?
雕艺节在惠安的制造力之中注入了丰沛的创造力量,连一位年纪不过20的助手也说:“现在需要的是作品,而不是产品。”不管他是由衷地道出,还是听别人说了之后学来的,起码这个观念已经留在了他的脑海中。这对于我们组织者是欣慰之事。然而,从观念的渗透到实践的深入再到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政府导向、政策扶持、学术建设、市场经营、教育培养等诸多环节的复杂进程。那么,这股“惠风”究竟该往哪儿吹呢?
雕艺节的发起人范伟民谈到:“惠安首先迫切需要一个艺术品的集中展示区域,并以此拉动旅游,这从第一届的惠安雕艺节开始,我们便开始呼吁。其次,是教育问题,技术工人断层的问题需要政府重视起来,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舍不得让孩子去从事这种辛苦的雕刻工作,这样很多传统的雕刻技艺慢慢就会失传。学校教育可以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知识传承下去,并不断地培育新的力量,建立一所雕刻学校对惠安雕刻文化的传承、人才的积蓄至关重要。再次,是市场平台的建设。在石材竞争方面,泉州的南安、同安等地已形成巨大的聚集区,并且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如果它们对雕刻行业稍加注重,就会给惠安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惠安必须着力打造雕刻品牌,为雕刻艺术品、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
对于惠安今后的发展之路,我们还可以从台湾花莲和意大利卡拉拉这两个石雕产区获得一些启示。在雕艺节中,组委会还曾邀请艺术家邓善琪、黎日晃、阿罕为惠安的雕刻艺人举办了讲座。前两位艺术家分别向大家介绍了花莲和卡拉拉的状况。如前文所述,花莲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向文化观光旅游区转型,举办花莲国际石雕创作营的目的在于促进观光,因此当地主管部门为之还设计了很多配套活动,整个活动与民众完全互动。对于偏远地区的小学,会安排车辆接他们过来参观体验。花莲主管文化的部门从2005年开始就陆续把石雕创作营的作品转移进当地的文化园中。卡拉拉是个大理石的产区,从罗马时代就开始了,但是现在他们对大理石的开采量有严格的限定,每年只出产一定的数量,所以价格非常高。在这里,技术工人的待遇也非常高,基本上和大学老师差不多。皮亚圣特拉则是卡拉拉旁边的一个很有特色的石城,也属于卡拉拉区域,其中保留了很多古代的东西,游人如织。城里有许多加工的企业,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小块的碎石都可以供他们免费使用,因此很多人都留下来,付点钱,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做一些作品。
正如杨自鹏理事长在闭幕式上所言,惠安雕刻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看来,要解决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的问题,以雕艺节为龙头,将其从单一的加工制造转化为多元创造。
雕艺节所带来的惠风吹向何方,我们且拭目以待!
初冬的寒意阻挡不住人类创造的热情,37块硕大石头在15天飞扬的粉尘中,在叮咚的雕凿声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蜕变为造型各异、风情万种的雕塑艺术作品。
由原陕西雕塑院院长王天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尚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任世民、意大利雕塑家迪奥尼西奥一契马莱利(Dioniso Cimarelli)组成的评委,在纠结着赞赏与惋惜的心情中,评选出了7件获奖作品。惠安本地艺术家辛小平的《和平之舟》荣登榜首;韩国艺术家崔召东的《永恒》和长年旅居惠安的河南籍艺术家孔武战的《非常门》获得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则为张永见、刘洋、董志胜和张其聪。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在12月20日的闭幕式上,对惠安寄予了“解决事业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解决文化性升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解决中外高层交流的问题,解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综合发展的问题”等诸多期望,并祝愿惠安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在提升观念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海丽娜、土耳其大使馆文化参赞怡珂、白俄罗斯大使馆一等秘书谢尔盖、美国驻广州领事馆领事欧介林也应邀到场为各自国家的参赛艺术家助兴,并为获奖艺术家颁发奖项。
雕艺节在鲜花与掌声中结束。然而,它与惠安传统雕刻大赛一道,在积累了十年之后,将惠安的石雕艺术指引向了新的征程。听“众说”,听“石语”,听“惠风”,无不昭示符雕艺节的影响和水准进入了新的阶段,惠安这个雕刻制造基地迈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步。
听众说
参加过数次雕艺节的艺术家沈允庆说:“这是历届惠安石雕大赛中参赛人数最少,作品水准最高、体量最大的一次!”
评委会主任雕塑家王天任先生说:“我每次来到惠安,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届雕刻艺术节,在短短的15天内,将作品做得这样完整,很不容易。可惜奖项太少,有很多作品我都是忍痛割爱!”
首次来到中国的保加利亚艺术家阿格尼丝(Agnessa Petrova)说:“我参加过国际上40多个创作营,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深刻交流,我感受到无论是来自院校还是当地的艺术家,他们都真心希望深入地探讨本质,而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
作品被评委全票通过的辛小平说:“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受过学院训练的惠安艺人,雕艺节给我太大太大的影响!这次获奖是我以前根本不敢想的。它让我看到了原来‘我可以’!这给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中国台湾艺术家吴明声说:“与其他国际性的雕刻艺术活动相较,惠安雕刻节独特的执行细节,如由地方雕刻公司赞助,艺术家与助手组合配搭,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馍式,却是充满自我风格,在国际雕刻活动中绝无仅有的活动特色。”
雕艺节货助商磊艺石业的总经理吴文白说:“虽然最后的开支超出原定额度不少,但是看到这些作品被圆满完成时,我们觉得企业的付出是值得的。这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实力和工作质量。”
惠安县县长林万民说:“这一次雕艺节完成的比较顺利,各方面配合得都不错,作品也是历届来最好的。惠安雕刻是惠安石材产业画龙点睛的部分,它既是产业,也是一项需要付出的文化事业。这次雕艺节中惠安艺人的出色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来自意大利的评委迪奥尼西奥(Dionisio Cimarelli)说:“惠安有很好的石雕传统,就像意大利的卡拉拉一样。但是传统也需要新的东西、新的思想、新的作品,需要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样的雕刻艺术节不仅带来新视野和创造力,也令世界对惠安有了更多的r解,让世界可以看到中国不再是制造大国,而彰显出中国个性!”
窥一斑不见得能览全豹。但不同的参与者基于各自的身份和立场所发出的感叹,足以描绘出雕艺节大体的面貌。
听石语
也许人言不可全信,“石”虽不语,却能告诉我们真相。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惠风·汇风”,既是惠安之风,也是带来友谊、和谐、爱与希望之风,更是汇集不同风格、风情之风。所以参赛的有以惠安民俗、闽南文化为创作元素的作品,董志胜、孔武战、沈允庆及朱勇前的雕塑皆属此类;有以简洁抽象语言呈现石材自身美感及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这是大部分艺术家的选择,尤其为香港、台湾艺术家和国外艺术家所倾心;有吸收传统雕刻技法,将其与现代元素结合的作品,这多见于惠安本地艺术家的创作中;也有强调与观众互动的作品,包括土耳其艺术家阿罕(Ayhan Kayapinar)、王小蕙和邓浩然等人之作。
惠安之风
《渔屋深处》是董志胜的作品,以整块红砂岩雕凿而成的大鱼,其身体部分被施以焦点透视之法,雕刻出艺术家印象中的崇武古城街道和石头垒成的渔屋,透空的中心区域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了无限远处,如同坠入悠远的时空。红砂岩斑驳的色质与古城的寂静、沧桑、粗砺不期而遇,成就了一件与惠安风土分外相和的佳作。
在惠安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孔武战,在其中原文化的血脉之中深深融入了闽南文化的气韵。他的《非常门》,借用了闽南古建中的石门、石柱和石台阶的形式,三扇门呈“之”字形排开,厚重大气;门与门连接之处的“榫头勾嵌”形式,正是非常典型的古建筑元素,而在门上部一角锯齿状的“云”,则是他的灵机一动。云在门中,便借来了门外的世界,为整座雕塑平添一股轻灵浪漫的气息。孔武战还在门框之上用更为粗糙的肌理暗示了楹联的位置,虽然没有刻字,但“此时无字胜有字”!
美国艺术家巴图(Batu Siharulidza)的作品《惊蛰》(On the Horizon)乃是用青石做成的一个女性头部,原本在他的设计中,女性的头发向左右两侧各盘成一个圆锥形的发髻。然而,当他看到惠安女头戴头巾和斗笠的形象,他当机立断对作品进行了改动,在其中加入了惠安女的经典头饰。
其实在往届大赛中,也并不缺乏以惠安风土人情作为创作来源的作品,但往往以表现具体的惠安女形象为主,在此次大赛中,可以见到,艺术家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对于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也越发圆熟。尤其是孔武战的作品,超越了平常的对于惠女及其服饰的关注点,而将眼光投注到更为广阔和深邃的闽南文化本体之中,与他自己在上一届惠安雕艺节中的作品《天空》相比,《非常门》简而不单,在形式、内涵与文化价值上亦有了很大的进步。
简而不单
“简而不单”,这四个字实际上也适用于此次大赛的很多作品,但它们各有风采,或以形式的纯粹、内涵的深邃取胜,或以独特的人文气质取胜,或以造型与材料运用的完美取胜。
黎日晃的《风之颂》充分体现了他的“两块”特色——即作品常常由两个部分组合而成。二者,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上一下,一方一圆……足以涵盖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之根本道理。这件 作品由两块造型相同的白色大理石扣合成“互”字结构,中间形成长方体的空洞,整个外轮廓形成一个如同“风眼”的椭圆形球体。无需赘述,艺术家对于宇宙和万物的理解由此可见。然而,在罗马尼亚艺术家明古(Mincu Nicolae Rasvan)的世界中,“瞬间”是通向永恒时间与浩瀚宇宙的“窗口”,“无穷的瞬间”书写了生命。他的作品是一个立方体,中间掏空出四个洞,余下如同经脉一样的“十”字与外框相连。在“十”的横轴上“哺育”着许多卵状的“生命体”,用明古的话来说,这便是生命最原初的形态,每一个小宇宙之间,每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生命的发展建构了他的《无穷的瞬间》(The Infinite Moment)。同样是穿孔的作品,日本艺术家朝野浩行(Asano Hiroyuki)的作品《三个时空洞》(The Three Time-Space Holes)又呈现出不同的意趣。作品中的“孔”制造了衔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隧道。
台湾艺术家吴明声的《一池春水》,化黑色花岗岩为柔软的波纹,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意境,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也是美国领事欧介林最喜欢的作品。高蒙的《庄周梦》,一个以白色大理石制作而成的枕头则吸引了保加利亚文化参赞海丽娜和土耳其文化参赞怡珂的关注。所谓“庄周晓梦迷蝴蝶”,石枕的形式不稀奇,被艺术家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却引人遐想。张永见这位“获奖专业户”的《春风不眠》,将象征着春风的天然风蚀石置于花岗岩材质的眠床上下,以直线、平面、静止感的“床”和潮湿、动感的“风”进行对比,一个不羁的艺术家诗意而隐讳地道出了“春风不眠,生生不息”。
至于塞尔维亚艺术家乔治亚(Djordje Cpajak)的《翅膀》(Wing)、白俄罗斯艺术家维克多(Viktar Kopach)的《日出》(Sunrise),西班牙艺术家佩德罗(Pedro Jordan)的《破茧Ⅱ号》(Chrysalis Ⅱ)和法国艺术家菲提娅(Fetiye Boudevin)的《永远与我同在》(Always With me…),都不约而同地从自然生命中提取出万物生长的要义,以唯美的形式表达对于自然的敬意和赞叹。
公共意识
由于磊艺石业所提供的石材体量很大,有不少作品的最大维度甚至在3m以上,使得很多艺术家自觉地将作品作为一件公共雕塑来处理,讲求与环境的对话,与观众的交流。
若说作品与公众最有互动性的,当属阿罕的《水神》。这和他坚持“激浪艺术”的创作理念关系密切。他模仿安格尔的名画《泉》,将石材掏空出一个女性身体。而这个身体的原型来源于一位当地女孩,阿罕在这里制造了一个小小的幽默,将其命名为“标准体型”,也即是只有符合这个体型的观众,才能正好进入到雕塑中,与作品融为一体,成为手持水钵倾倒泉水的“女神”。在作品制作期间,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在雕塑中开出一个上下贯通的管道,开口在水钵的口上,当雕塑接通了水管之后,就能产生喷泉的效果。他还想在作品中安装一个感应器控制水的开关,但由于一时买不到仪器,只好作罢。他又想做一个关于女神在清晨醒来吻醒熟睡的男人的短片……在阿罕丰沛的创造力中,石头变得无拘无束。
若说最具有建筑感的作品,则是崔召东的《永恒》和阿格尼丝的《交流》,它们也是制作难度最大的两件雕塑。《永恒》有四米之长,由9块石头拼接而成,如何维持结构的平衡是艺术家和助手面临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在一起商量了两天之后,才敲定了榫卯连接的整体方案。《交流》的难度在于可以转动的“窗口”,因为最大的石头、窗框和窗内的石头是分开来制作的,三者之间需要用不锈钢棒和管在中间穿过来连接,问题在于“如何准确打孔而不至于跑位”。当《永恒》稳稳地落足于基座之上,意喻细胞的圆圈呈现出向四方复制繁衍的趋势;当《交流》巍然矗立在夕阳之下,余晖透过雕塑的缝隙闪耀着金光,整座雕塑仿佛向天空无尽地生长……雕塑与空间之间流动着最为煽情的对话。
传统出新
参赛艺术家中,绝大部分都有学院背景,他们基本上都选择了现当代雕塑手法。但还有一部分从民间艺人转型而来的艺术家,则在传统雕刻中走出了新路。邓善琪、王向荣、王荣海等都属于这部分。
邓善琪来自中国台湾花莲。这曾经是一个与惠安很相似的传统雕刻产区,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石雕产业转型,加工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了大陆,曾经的雕刻工人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他们或者改行,或者转型为艺术家。邓善琪便是其中成功转型的代表。他此次参赛的作品为《慈航》,由两片汉白玉雕刻成佛脸的左右侧,底座稍加雕琢成船的形式,并刻出水纹,“船”的右角还放置着一个极小的盘坐雕像。虽然佛的传统形像在邓善琪的作品中已被解构,但佛法庄严、佛心慈悲的意境依然有力地存在于简洁的形式中,净化人心。
王向荣的《一团和气》表现了以巨大荷叶为背景盈盈而笑的和合二仙。二人之像为浮雕样式,“和仙”手持荷叶,“合仙”手捧盒子,半隐于荷叶之中;艺术家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偷桃换李”,将二人想象为一男一女,一胖一瘦,二人的面貌衣着看似古典,却又具有一些现代的特征,比如合仙耳朵上佩戴的硕大耳环。
佛像之类的传统题材只是邓善琪和王向荣创作的一个方面,他们也创作了不少形式相当现代、简约的作品,并且丝毫不比学院艺术家逊色。但是,这种从传统雕刻中生发的新意却只有他们这样走出来的艺术家才拥有,也成为他们雕刻创作中独特的资源。
奇招制胜
在石雕作品中,通过材质的转换制造新鲜感是常用的手法,《翅膀》之上轻扬的羽毛,李泓《冲突》中的“垃圾袋”,《庄周梦》的枕头,《一池春水》的波纹,都属此类。同样采用这种手法的另外两位艺术家,却将我们的想象力牵引到了常人难以触及的盲点。
辛小平的《和平之舟》,将来源于童年游戏中的折纸形式运用于石雕之上,纸的轻盈和石的厚重形成巨大的反差;而某一日的报纸作为一种现成品被如实拷贝于石头之上时,使作品既具有了纪念碑般的意义,也导入了某种观念价值。刘洋的《好吃看得见》,放大了“吃面时筷子从碗中挑起一缕面条”的瞬间。自从当年奥登伯格将铲子、衣服架子、勺子、樱桃等等放大之后,许多后人追随他的脚步也放大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波普艺术的手法在石雕之中的运用并非没有先例,但如刘洋一般将一种动态放大,却颇为少见。“面条”虽软,却能坚挺地悬在空中,极好地表现了艺术家巧妙的心思。
诸多作品,难以一一列举,总体而言,除了在上文中点及的特点,此次大赛相比前几届的提高之处还在于:
学院艺术家对石头的理解和运用进入到新的层面,艺术家自身的动手能力获得进步。惠安雕刻研究会负责人李肖男认为:“从这一次的作品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艺术家开始懂得选择材料。以前,很多参赛者都不知道怎么运用石雕语言,总 是用其他材料诸如铜、铁等的语言设计作品。”艺术家沈允庆就觉得这一次是她参加雕艺节的作品中做得最好的,无论从石雕的制作能力,还是雕刻语言的把握能力上,自己都得到了提高。
惠安当地艺术家成长迅速,不仅有了设计能力,有了观念层面的提升,还有了信心。王天任先生评价道:“从作品的形式到创作理念,这次大赛中的惠安参赛者都跃升了不少,原来他们也想运用一些现当代雕塑的语言,但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比较牵强附会,比较生硬,现在确实找到了一些,开始人道了。”评委李象群认为;“这里石雕艺术的发展,相比学院,具备更多的实验性和探索意义。看得出,有很多国外艺术家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武战作为在惠安获得第二次雕刻生命的艺术家,则感叹道:“学院派艺术的观念、形式对于我们都有强烈的影响,我现在再去看自己第一届大赛时的作品,就感觉很幼稚。现在得到了一些奖,仍然自觉还是有很多不足,但也有了信心去追求自己的道路。”
听惠风
来到惠安,自然要多加感受惠安的风情。虽然整个赛期时间的安排很紧凑,但为了让艺术家们此行有更多的收获,组委会还为大家安排了丰富的观光和交流活动,包括游览崇武古城、欣赏南音及惠女服饰、游览泉州古建及博物馆、举办艺术家幻灯交流之夜、参观水关汇艺术展厅等等。前四者是每一次雕艺节必办的活动,不作铺陈。水关汇之游才是我们此次聆听“惠风”的重点。
“水关汇”是何“名堂”?此馆约1600m2,毗邻崇武古城,乃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惠安雕刻从业人员自发筹建的会馆,也是他们日常聚会清谈之所。12月11日下午,参赛艺术家、工作人员等一行40余人来到了馆中。甫入厅内,便被里面展示的作品吸引住了。原来,这里放了很多惠安当地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其中既有非常现代的作品,也有一些传统雕刻的精品。整个展厅布置得颇有特色,除了留出休息区域、行走的道路,其置放作品的位置都以白色碎石铺地,以青石所制作的立方体为基座。所展示的作品中,令笔者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是当地艺术家蔡建晓以数十块红砂岩浮雕围成的一张床,从墙上一直延伸到地上。地上则放着一个白色石枕,细细观看,浮雕上的图竟然是“春宫图”,作品的大胆新颖令人不竟乍舌!王向柴有感于5.12地震所做的一件极简主义风格作品,是一块将断未断的石头,断裂面使得原本完整的长方体石柱折成了一个直角,作品的一部分搁置在展台上。另一部分悬垂下来,传达着“危险”的信号,不得不让人惊叹“这种危险的平衡是如何做到”?塞尔维亚艺术家乔治亚说;“这些作品即使放到法国和意大利的画廊展出也不逊色。”
参观完毕,大家在休息区进行了一个茶话会。在翻译的协助下,中外艺术家们非常坦诚地聊起了对惠安雕艺的感受。对于惠安艺术家和艺人精湛技艺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受赞扬的人却希望听到更多的批评,他们困惑于自己所走的创作之路是否正确。明古以罗马尼亚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的艺术之路为例鼓励他们——一位木匠出身的艺术家在70多岁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徒步走了3年来到巴黎,去展示自己的现代主义创作,最后他获得了成功。很多艺术家则认为,虽然布朗库西这样的大师少之又少,但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其实没有必要去拘泥于“传统”或“当代”字面上的意义,而要做自己想做的,做别人所没有的。
“水关汇之游”使所有参与者都深切地体会到了惠安艺术家们的真实状态。这样一个场所的存在对于惠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惠安石雕艺术而非工艺品的展示窗口,甚至于替代了惠安石雕艺术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功能。王向荣、李军官、蔡建晓、孔武战这些人为了这个展馆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却并不是为了炫耀个人的成绩,而是期望在此以艺会友,不仅会天下来客提升自己,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当地艺人加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行列之中,影响他们,提升艺人的素养,这一颇有古风的行为着实感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正是惠安本土艺术群体崛起的标志,预示着一种惠安特色的当代雕刻艺术的萌芽在生长、在壮大。惠风惠风,惠安风格,千余年来,惠安传统雕刻形成了独特的“南派风格”,那么今日,有这样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这么一群为之奋斗的群体存在,重新再创新的辉煌又有何不可能呢?
风往何处吹?
雕艺节在惠安的制造力之中注入了丰沛的创造力量,连一位年纪不过20的助手也说:“现在需要的是作品,而不是产品。”不管他是由衷地道出,还是听别人说了之后学来的,起码这个观念已经留在了他的脑海中。这对于我们组织者是欣慰之事。然而,从观念的渗透到实践的深入再到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政府导向、政策扶持、学术建设、市场经营、教育培养等诸多环节的复杂进程。那么,这股“惠风”究竟该往哪儿吹呢?
雕艺节的发起人范伟民谈到:“惠安首先迫切需要一个艺术品的集中展示区域,并以此拉动旅游,这从第一届的惠安雕艺节开始,我们便开始呼吁。其次,是教育问题,技术工人断层的问题需要政府重视起来,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舍不得让孩子去从事这种辛苦的雕刻工作,这样很多传统的雕刻技艺慢慢就会失传。学校教育可以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知识传承下去,并不断地培育新的力量,建立一所雕刻学校对惠安雕刻文化的传承、人才的积蓄至关重要。再次,是市场平台的建设。在石材竞争方面,泉州的南安、同安等地已形成巨大的聚集区,并且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如果它们对雕刻行业稍加注重,就会给惠安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惠安必须着力打造雕刻品牌,为雕刻艺术品、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
对于惠安今后的发展之路,我们还可以从台湾花莲和意大利卡拉拉这两个石雕产区获得一些启示。在雕艺节中,组委会还曾邀请艺术家邓善琪、黎日晃、阿罕为惠安的雕刻艺人举办了讲座。前两位艺术家分别向大家介绍了花莲和卡拉拉的状况。如前文所述,花莲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向文化观光旅游区转型,举办花莲国际石雕创作营的目的在于促进观光,因此当地主管部门为之还设计了很多配套活动,整个活动与民众完全互动。对于偏远地区的小学,会安排车辆接他们过来参观体验。花莲主管文化的部门从2005年开始就陆续把石雕创作营的作品转移进当地的文化园中。卡拉拉是个大理石的产区,从罗马时代就开始了,但是现在他们对大理石的开采量有严格的限定,每年只出产一定的数量,所以价格非常高。在这里,技术工人的待遇也非常高,基本上和大学老师差不多。皮亚圣特拉则是卡拉拉旁边的一个很有特色的石城,也属于卡拉拉区域,其中保留了很多古代的东西,游人如织。城里有许多加工的企业,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小块的碎石都可以供他们免费使用,因此很多人都留下来,付点钱,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做一些作品。
正如杨自鹏理事长在闭幕式上所言,惠安雕刻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看来,要解决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的问题,以雕艺节为龙头,将其从单一的加工制造转化为多元创造。
雕艺节所带来的惠风吹向何方,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