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奇特的演讲
2005年5月29日,一场略有些奇特的演讲、对话和交流会在温州上演。说它奇特,首先是因为两位主讲者王志纲、余秋雨既是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也是在各自领域里备受传统力量质疑和抨击,堪称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独行侠。而主持人潘克杰则在早年一洗公务员身份留学西洋,后入跨国公司任职,再任凤凰卫视资深主持人,经历中也颇多奇遇。连同晚上离经叛道的新民乐的大力推动者——女子十二乐坊专场音乐会,这些不同寻常的,甚至有些叛逆的味道被敏感的余秋雨嗅到了,他直言温州的企业家们正在用行动改写中国的生态文化——一种丝毫不亚于心灵文化和书面文化的精神财富。
此外,在前两天与王志纲交谈甚欢的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则要求温州官员们尽量出席旁听,并特意交代工作人员将演讲会全程录像,以供自己出差回来后观看学习。此举在温州的官场上也算开了先例。
在这场名为“活力温州”的演讲会上,数百名当地企业家凝神聆听,期待从这种难得的大脑风暴中获得启发。他们和组织这场演讲会的当地三大鞋王之一,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那段时间的心思一样:如何找到进入高速公路的人口?这个命题被钱金波在去年端给了战略策划家王志纲。那时,在杭州的“天下浙商”论坛上,专程前来听取王志纲演讲的钱金波坦言:“我感觉自己开着车已经看到了高速公路,但是找不到上高速公路的口子,一直就在下面转圈。”现在,是向温州企业家们指出这个口子何在的时候了。
王志纲的演讲挥洒自如,从世界到中国,细细透视温州的选择和未来。其中,对温州和汕头的命运分野,其分析让温州的企业家们深有认同。“1992、1993年是温州和汕头的分界点。两者当初地理、文化何其相似,可10年过后,温州由‘盲流’变为‘绅士’,汕头则陷入经济发展的低谷。这是因为商业文化的基因打乱了,破坏了成长规律。汕头走私造假造成的投机取巧使得诚信文化荡然无存。而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是建立在民间信用基础上的,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借贷都不需要什么手续,完全靠个人道德信用,没什么抵押和担保,也很少有赖账……”一席话让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自强颇有感触,认为温州企业应引以为戒。
不过,王志纲对整个温州的颠覆性思考其实并没有在这个面向企业家的会上充分展示,那些与市委书记充分交流过的战略建议,带给温州的冲击和影响将远远超过给企业的战略规划。虽然,它们有着王志纲演讲中描述过的共同的目的:将温州打造成一只神奇的蝴蝶,当它扇动翅膀时,就像那个著名的湍流理论里的蝴蝶一样,会导致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产生风暴。
王的建议是:将温州企业从充满活力的野马变为战马,从逐水草而居的游击战转为依托阵地的正规战。如此,温州的草根商帮才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国家队”。在此过程中,一向引以自傲的温州政府无为而治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政府战略和企业战略需要有机地结合,而资源分配则要从全民齐上变为“强干弱枝,删繁就简”的重组倾斜。
新的经济逻辑
温州号称中国经济的轻骑兵,虽然撒豆成兵、全球出击,但往往各自为战,战力和规模有限。究其实,在于温州人骑的都是一匹匹野马,充满活力但缺乏方向和协同。
温州人的活力从来都不必担心。在联合国有关组织去年的评选中,温州还获得“全球20座最具活力城市”称号。与其他地域商帮的“坐商”风格相比,温州老板基本是“行商”,足迹遍布全球,并以同乡的人脉关系组建出世界一流、自成体系的市场网络。这包括大范围的行销网络、畅通的市场信息渠道、成本最低的沟通和信贷等。让人担心的反而是温州“野马”们是否会冲得太过,太急功近利。
现在,温州商帮已经被冠以温州蝗虫之名,被高度地妖魔化。多达1000亿(有说3000亿甚至5000亿)的游资在全国游荡,马队践踏之处,草木一片枯萎。去年,全国各地的120家温州商会在广州召开年会,会上有温州老板向策划家问计:现在炒楼炒煤什么的都不时兴了,能不能炒城市?找那些已经烧到了98度,再加两度就能烧开的城市去全面投资。这种热衷快钱的野马经济,其局限显然已经到了制约温州进一步发。展的地步。在王志纲以及温州的官员们看来,这已经成了温州的致命伤。
事实上,将温州企业从野马变身战马的基因改造工程已经逐步展开。通过政府正式确立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在新一轮引进外资中有选择地引进正牌、纯种的战马级大企业,并积极推动与本地企业进行嫁接,温州的产业升级和战略调整不再处于自发自动的状态,而是纳入政府主导的轨道之中。
升级,还是出走?这已经是困扰了温州企业几年的问题。现在,改造工程的展开让温州企业更紧迫地面对了这个问题。下一步,温州的各种经济资源显然将更多地向政府集中,并有选择地向愿意号令统一的战马们倾斜。温州企业到了需要重新考虑战略的时候。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思维也需要转型,不强求“所在”,而看重“所有”,“总部温州”的概念也由此提出。它参照地瓜理论——藤到了外面,大的果子还留在温州——而对温州企业走出去开始持积极态度,只要他们的总部还在温州就行。
改造即是妥协;是双方利益的重新平衡。如果说早期的“无为而治”、“全民皆兵”成就了温州商帮“全球轻骑兵”的前世,那么,今天的温州企业,如果希望进入走向世界的“国家队”,则需要在“政府参与”、“抓大放小”的经济逻辑下重新塑造自身。
新的气候下,温州的企业家们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新资源、新战略
“活力温州”的演讲是红蜻蜓集团成立10周年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作为年营业额在一二十亿的企业,红蜻蜓并不是温州呼风唤雨的行业龙头,但它的历程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温州企业的特点。从10年前租用800平方米的厂房,到今天遍布广东、重庆、温州的生产、采购和营销基地;从当初80人,到今天近2万人的队伍;从当初800万的原始投资,到今天公司价值进入10亿。这样一种几乎不依赖任何外来资源的草根商业发展方式,在温州比比皆是。但是,作为一个以3年内年产值达到50亿为战略目标,喊出了“完成公司股份化、经理职业化、管理制度化、企业文化一体化,成为公众的、国际的、卓越的公司”口号的有抱负的企业,红蜻蜒已经无法沿袭以前的操作思路和路径。它和温州其他的大型企业一样,不能再仅仅依靠市场机会和低廉成本来获得发展,而必须寻找资源和战略的强力支撑。
红蜻蜓10年的口号是“归零·跨越”,这几乎可以看作是整个温州企业的心声。心态归零可以让自己继续保留创业初期的野性,跨越则是企业基因改造的必经之路。它不是缓慢的生物进化,而是脱胎换骨的浓缩演变。在红蜻蜓的新战略中,对“一二三四五”工程的积极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甚至已经引起了众多温州企业家的密切关注。
在演讲会前两天举行的红蜻蜓10周年庆典晚会,意外地成了温州商界头面人物的大聚会。以温州企业家代表人物南存辉为首的一干大大小小的老板,在一个中型企业的庆典上聚首了。当地人说,这是温州商界从未有过的场面。此前,不管是政府还是商会的活动,更不用说当地企业的商业活动了,忙碌的老板们都是能推则推,人员也基本没有到齐过。现在,他们第一次这么整齐地坐在了一起。晚会过后,还不尽兴的企业家们又相约去唱歌联欢,男女老板相拥起舞。
时代真的不同了。自由、闲散的一群野马从互相捧场开始,要形成温州商界新的环境和氛围了。
2005年5月29日,一场略有些奇特的演讲、对话和交流会在温州上演。说它奇特,首先是因为两位主讲者王志纲、余秋雨既是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也是在各自领域里备受传统力量质疑和抨击,堪称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独行侠。而主持人潘克杰则在早年一洗公务员身份留学西洋,后入跨国公司任职,再任凤凰卫视资深主持人,经历中也颇多奇遇。连同晚上离经叛道的新民乐的大力推动者——女子十二乐坊专场音乐会,这些不同寻常的,甚至有些叛逆的味道被敏感的余秋雨嗅到了,他直言温州的企业家们正在用行动改写中国的生态文化——一种丝毫不亚于心灵文化和书面文化的精神财富。
此外,在前两天与王志纲交谈甚欢的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则要求温州官员们尽量出席旁听,并特意交代工作人员将演讲会全程录像,以供自己出差回来后观看学习。此举在温州的官场上也算开了先例。
在这场名为“活力温州”的演讲会上,数百名当地企业家凝神聆听,期待从这种难得的大脑风暴中获得启发。他们和组织这场演讲会的当地三大鞋王之一,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那段时间的心思一样:如何找到进入高速公路的人口?这个命题被钱金波在去年端给了战略策划家王志纲。那时,在杭州的“天下浙商”论坛上,专程前来听取王志纲演讲的钱金波坦言:“我感觉自己开着车已经看到了高速公路,但是找不到上高速公路的口子,一直就在下面转圈。”现在,是向温州企业家们指出这个口子何在的时候了。
王志纲的演讲挥洒自如,从世界到中国,细细透视温州的选择和未来。其中,对温州和汕头的命运分野,其分析让温州的企业家们深有认同。“1992、1993年是温州和汕头的分界点。两者当初地理、文化何其相似,可10年过后,温州由‘盲流’变为‘绅士’,汕头则陷入经济发展的低谷。这是因为商业文化的基因打乱了,破坏了成长规律。汕头走私造假造成的投机取巧使得诚信文化荡然无存。而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是建立在民间信用基础上的,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借贷都不需要什么手续,完全靠个人道德信用,没什么抵押和担保,也很少有赖账……”一席话让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自强颇有感触,认为温州企业应引以为戒。
不过,王志纲对整个温州的颠覆性思考其实并没有在这个面向企业家的会上充分展示,那些与市委书记充分交流过的战略建议,带给温州的冲击和影响将远远超过给企业的战略规划。虽然,它们有着王志纲演讲中描述过的共同的目的:将温州打造成一只神奇的蝴蝶,当它扇动翅膀时,就像那个著名的湍流理论里的蝴蝶一样,会导致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产生风暴。
王的建议是:将温州企业从充满活力的野马变为战马,从逐水草而居的游击战转为依托阵地的正规战。如此,温州的草根商帮才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国家队”。在此过程中,一向引以自傲的温州政府无为而治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政府战略和企业战略需要有机地结合,而资源分配则要从全民齐上变为“强干弱枝,删繁就简”的重组倾斜。
新的经济逻辑
温州号称中国经济的轻骑兵,虽然撒豆成兵、全球出击,但往往各自为战,战力和规模有限。究其实,在于温州人骑的都是一匹匹野马,充满活力但缺乏方向和协同。
温州人的活力从来都不必担心。在联合国有关组织去年的评选中,温州还获得“全球20座最具活力城市”称号。与其他地域商帮的“坐商”风格相比,温州老板基本是“行商”,足迹遍布全球,并以同乡的人脉关系组建出世界一流、自成体系的市场网络。这包括大范围的行销网络、畅通的市场信息渠道、成本最低的沟通和信贷等。让人担心的反而是温州“野马”们是否会冲得太过,太急功近利。
现在,温州商帮已经被冠以温州蝗虫之名,被高度地妖魔化。多达1000亿(有说3000亿甚至5000亿)的游资在全国游荡,马队践踏之处,草木一片枯萎。去年,全国各地的120家温州商会在广州召开年会,会上有温州老板向策划家问计:现在炒楼炒煤什么的都不时兴了,能不能炒城市?找那些已经烧到了98度,再加两度就能烧开的城市去全面投资。这种热衷快钱的野马经济,其局限显然已经到了制约温州进一步发。展的地步。在王志纲以及温州的官员们看来,这已经成了温州的致命伤。
事实上,将温州企业从野马变身战马的基因改造工程已经逐步展开。通过政府正式确立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在新一轮引进外资中有选择地引进正牌、纯种的战马级大企业,并积极推动与本地企业进行嫁接,温州的产业升级和战略调整不再处于自发自动的状态,而是纳入政府主导的轨道之中。
升级,还是出走?这已经是困扰了温州企业几年的问题。现在,改造工程的展开让温州企业更紧迫地面对了这个问题。下一步,温州的各种经济资源显然将更多地向政府集中,并有选择地向愿意号令统一的战马们倾斜。温州企业到了需要重新考虑战略的时候。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思维也需要转型,不强求“所在”,而看重“所有”,“总部温州”的概念也由此提出。它参照地瓜理论——藤到了外面,大的果子还留在温州——而对温州企业走出去开始持积极态度,只要他们的总部还在温州就行。
改造即是妥协;是双方利益的重新平衡。如果说早期的“无为而治”、“全民皆兵”成就了温州商帮“全球轻骑兵”的前世,那么,今天的温州企业,如果希望进入走向世界的“国家队”,则需要在“政府参与”、“抓大放小”的经济逻辑下重新塑造自身。
新的气候下,温州的企业家们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新资源、新战略
“活力温州”的演讲是红蜻蜓集团成立10周年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作为年营业额在一二十亿的企业,红蜻蜓并不是温州呼风唤雨的行业龙头,但它的历程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温州企业的特点。从10年前租用800平方米的厂房,到今天遍布广东、重庆、温州的生产、采购和营销基地;从当初80人,到今天近2万人的队伍;从当初800万的原始投资,到今天公司价值进入10亿。这样一种几乎不依赖任何外来资源的草根商业发展方式,在温州比比皆是。但是,作为一个以3年内年产值达到50亿为战略目标,喊出了“完成公司股份化、经理职业化、管理制度化、企业文化一体化,成为公众的、国际的、卓越的公司”口号的有抱负的企业,红蜻蜒已经无法沿袭以前的操作思路和路径。它和温州其他的大型企业一样,不能再仅仅依靠市场机会和低廉成本来获得发展,而必须寻找资源和战略的强力支撑。
红蜻蜓10年的口号是“归零·跨越”,这几乎可以看作是整个温州企业的心声。心态归零可以让自己继续保留创业初期的野性,跨越则是企业基因改造的必经之路。它不是缓慢的生物进化,而是脱胎换骨的浓缩演变。在红蜻蜓的新战略中,对“一二三四五”工程的积极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甚至已经引起了众多温州企业家的密切关注。
在演讲会前两天举行的红蜻蜓10周年庆典晚会,意外地成了温州商界头面人物的大聚会。以温州企业家代表人物南存辉为首的一干大大小小的老板,在一个中型企业的庆典上聚首了。当地人说,这是温州商界从未有过的场面。此前,不管是政府还是商会的活动,更不用说当地企业的商业活动了,忙碌的老板们都是能推则推,人员也基本没有到齐过。现在,他们第一次这么整齐地坐在了一起。晚会过后,还不尽兴的企业家们又相约去唱歌联欢,男女老板相拥起舞。
时代真的不同了。自由、闲散的一群野马从互相捧场开始,要形成温州商界新的环境和氛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