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效教学”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教学”没有得到广泛讨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学的结果难以量化,教学是否有效难以判断。因此,“有效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领域的探讨相对较少,但这不代表初中体育不需要讨论“有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现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
一、教学目标体现“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决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时期的教学要求不同,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因此教学目标通常会多样化。那么,在“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学目标应如何制定?
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是一个重点内容。初中学生学习篮球从投篮开始,定点投篮是体育中考的可选内容之一。如何确定篮球课的教学目标,以实现“有效教学”呢?笔者的观点是: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缺少投篮经验,如果一开始就用标准的高度与框径作为投篮的要求,那么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同时,为了掌握投篮技巧,让学生体验投篮中的成功非常重要。因此,笔者设定两个目标:一是面向学生的目标,即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标准,让学生初步掌握投篮技巧,树立成功信心;二是面向课程标准,在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训练,达到标准框投篮的要求。
实践证明,目标分解有助于将“投篮”这一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因此,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可从面向学生和面向课程标准两个方向确定教学目标。真正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是结果的有效,更是过程的有效。如果我们通过重复训练、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投标准框的要求,那么学生感受到的不是乐趣,而是痛苦。
二、教学过程贯穿“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后,我们应通过更多细节的实施,确保“有效教学”的实现。那么,教学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通常,男生更喜欢篮球,女生对篮球的兴趣较小。因此,“有效教学”需要分对象进行。笔者曾通过不同的分组形式,让学生在形式变换中,完成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在传统的机械训练中,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训练形式单一,重复的投篮等运动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二是男女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因此,通过训练形式的变换,可以化解这两个难题。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有效。按性别分组时,男生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女生小组内部追求彼此进步、共同提升;按男女搭配分组时,组间产生竞争关系;按水平分组时,榜样示范作用和互帮互助效果充分体现。
事实证明,通过对训练目标进行低要求和高要求的分解,通过不同分组策略的实施,能较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对篮球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能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的技巧。这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
三、从学生层面关注“有效教学”
以上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两个维度考虑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实现,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考虑,即学生层面。新课程改革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有效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又要令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那么,学生层面的“有效教学”如何体现?笔者认为,可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是体育方面;二是健康方面。体育方面主要指体育运动的各项技能,包括跑、投掷和球类等,因此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付出较大努力。另外,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会有较大发展,不同学生的生理发展差异较大,所以“有效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标准与训练策略,即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健康方面,笔者认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重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可通过体育课放松身体与心理,这既是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毕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能实现体育课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环港初中)
(责任编辑:马潇潇 梁金)
一、教学目标体现“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决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时期的教学要求不同,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因此教学目标通常会多样化。那么,在“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学目标应如何制定?
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是一个重点内容。初中学生学习篮球从投篮开始,定点投篮是体育中考的可选内容之一。如何确定篮球课的教学目标,以实现“有效教学”呢?笔者的观点是: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缺少投篮经验,如果一开始就用标准的高度与框径作为投篮的要求,那么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同时,为了掌握投篮技巧,让学生体验投篮中的成功非常重要。因此,笔者设定两个目标:一是面向学生的目标,即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标准,让学生初步掌握投篮技巧,树立成功信心;二是面向课程标准,在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训练,达到标准框投篮的要求。
实践证明,目标分解有助于将“投篮”这一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因此,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可从面向学生和面向课程标准两个方向确定教学目标。真正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是结果的有效,更是过程的有效。如果我们通过重复训练、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投标准框的要求,那么学生感受到的不是乐趣,而是痛苦。
二、教学过程贯穿“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后,我们应通过更多细节的实施,确保“有效教学”的实现。那么,教学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通常,男生更喜欢篮球,女生对篮球的兴趣较小。因此,“有效教学”需要分对象进行。笔者曾通过不同的分组形式,让学生在形式变换中,完成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在传统的机械训练中,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训练形式单一,重复的投篮等运动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二是男女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因此,通过训练形式的变换,可以化解这两个难题。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有效。按性别分组时,男生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女生小组内部追求彼此进步、共同提升;按男女搭配分组时,组间产生竞争关系;按水平分组时,榜样示范作用和互帮互助效果充分体现。
事实证明,通过对训练目标进行低要求和高要求的分解,通过不同分组策略的实施,能较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对篮球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能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的技巧。这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
三、从学生层面关注“有效教学”
以上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两个维度考虑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实现,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考虑,即学生层面。新课程改革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有效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又要令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那么,学生层面的“有效教学”如何体现?笔者认为,可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是体育方面;二是健康方面。体育方面主要指体育运动的各项技能,包括跑、投掷和球类等,因此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付出较大努力。另外,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会有较大发展,不同学生的生理发展差异较大,所以“有效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标准与训练策略,即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健康方面,笔者认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重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可通过体育课放松身体与心理,这既是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毕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能实现体育课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环港初中)
(责任编辑:马潇潇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