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n Mauro,美国概念设计师,数字雕刻师,毕业于加州帕萨迪纳市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主修工业设计和娱乐设计。他参与了一系列电影、电视和视频游戏项目,如《霍比特人三部曲》、《极乐世界》、《Valerian》等。在去威塔工作室前,他是自由工作者,客户包括LucasFilm、Rhythm&Hues、动视暴雪、EuropaCorp、Universal Pictures、Sony Pictures Animation、Insomniac Games、Design Studio Press和Vishwa Robotics。从2009年之后,他加入了新西兰的维塔工作室,现在他大部分时间为威塔工作。
Q1:您的作品中绘制的皮肤精细无比,令人惊讶,而且不同物种,不同器官,皮肤的质感差别都可以画出来。可否谈谈绘制皮肤的方法?
最好从观察实际生活开始,我总是做大量研究来了解我正在创作的主题。了解材质在现实不同光照环境下反应有何不同,看上去有何不同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样就可以在3D或Photoshop中重现材质的这些特性。这种材质是坚硬的?柔软的?潮湿的?粗糙的?不平的?平滑的?在创造和图示角色并让它们高度细节化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许多东西我都是在工业设计基础课程上学到的,我不久前才开始把所学的这些相同理念应用到生物上。
Q2:怪兽的设计简直绝了。很多怪兽的设计已经有些超越i般的生物造型,非常大胆。可否谈谈您是怎么把握变形的程度的?变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依然会像是一个生物而不是怪异的雕塑?
我总是努力基于现实去设计。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太偏离自然会导致你创造的东西看上去不可信。我从不走极端,或在设计中加入我在现实中从未见过的东西,如果某个生物有机会在它所处的虚拟世界中进化,我也不会创造我认为不能或不会自然存在的东西。我的许多创作更多是出于本能,但我发现我倾向于给这些生物加入许多特性,赋予它们鲜明的特征以区分彼此,并形成一种语言来告诉观众某个生物是什么(如果它生活在海洋中就是水生形态,生活在沙漠就有干燥鳞状皮肤等等)。越是思考角色所生活的世界,就越容易解决任何设计上的问题。我觉得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创造出独特、可信、能引起反响的东西来。
Q3:我发现您的很多奇怪的生物在外形上看起来像是某种昆虫,您是否经常会从昆虫上寻找创作灵感?
那是当然!各种昆虫都是我巨大的灵感来源,我建议所有生物设计师尽可能多地研究自然,以了解现实中事物是如何生长和运转的,永远在电脑中留一个大大的自然资料文件夹。更好地了解现实会让你创造的东西更可信。
Q4:您的生物设计,有些地方被夸大,有些地方则被省略,比如您的好几个角色都没有眼睛,有的设计甚至看不出面部的器官。想象力简直绝了。
请问您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是怎么理解您笔下的角色?可否介绍一下您的思维步骤?创造不同生物的过程是不同的,有些生物是基于我在会议上作的画,或我桌旁的素描簿上的画创造出来的,但通常我都对我要创造的生物类型有个大致想法,然后我会对自然界中类似的生物做一些研究。例如,如果我知道某个生物是水生形态的,我就会研究许多有意思的鲨鱼,水生鱼类或深海鱼,以了解该生物基于的形态类型。许多我添加的更有趣的特征则是这么来的:我问自己“添加什么东西会让这个生物更独特?”,或者试着让它看上去是我所见过的任何东西的相反面。我总是在每个设计上都尝试些新东西,避免固步自封,寻求在设计师这条道路上不断成长。
Q5:您早期的作品还是以2D为主,但后来您的设计手法中开始结合3D软件,像是Zbrush,让您的创作细致程度大大提高。可否谈谈您是怎么结合2D和3D到您的创作中的?
是的,我受过多年的训练,在学校里用传统的方法练习画画,我的许多早期作品都是铅笔画和插画。后来我开始借用Zbrush把我的想法带入3D,并允许自己迅速进行带有摄影风格的设计。我只是把Zbrush看作另一种工具而已,很容易融入到我的工作流程中,尽管这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流程,我还是尽量把zbrush当做设计工具来用,让我创造的东西看起来是一幅细节丰富的画,而不是一幅3D渲染图。
Q6:您有一系列的作品是人和机械结合,让我想起了William Gibson的cyberpunk小说。而且同样的,您的机械设计也非常出色。可否谈谈您怎么看待机械和生物这两个设计元素在创作中的结合?
我是Willam Gibson的铁杆书迷,他的书中有非常吸引人的概念,还涵盖了许多在Masamune shirow的艺术作品中,以及很多当代作者(如Richard K Morqan)的著作中所讨论的话题。这些当代作者也在他们的书中创造了一些非常引人入胜的未来世界。我发现超人类主义(反对国际主义设计上的单一、理性、简单化几何形式化的倾向,把个人情绪个人的感受重新导入到设计中去——译者注)总体上是个可探索的非常有意思的主题,人与机器如何慢慢结合,那又是怎样一番情景。我想用一种非常真实可信的方式处理这个主题,有时非常细微,有时又非常具侵略性,非常极端。我努力搜集尽可能多的关于机器人学和工业形态的研究以及其他资料,以让我的作品感觉更真实。
Q7:有趣的是,我在您的好多作品中发现了汉字,而且您使用得非常正确。您对中文感兴趣吗?可否谈谈您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中国历史悠久,是我作品的一大灵感来源。例如,我感觉那个老年机器人的角色就是一个令人回味的形象,一个掌握着先进科技的中国老人的形象。对我来说新旧搭配是非常有力量的,我也一直考虑是否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也许2013年我会来中国?
Q1:您的作品中绘制的皮肤精细无比,令人惊讶,而且不同物种,不同器官,皮肤的质感差别都可以画出来。可否谈谈绘制皮肤的方法?
最好从观察实际生活开始,我总是做大量研究来了解我正在创作的主题。了解材质在现实不同光照环境下反应有何不同,看上去有何不同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样就可以在3D或Photoshop中重现材质的这些特性。这种材质是坚硬的?柔软的?潮湿的?粗糙的?不平的?平滑的?在创造和图示角色并让它们高度细节化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许多东西我都是在工业设计基础课程上学到的,我不久前才开始把所学的这些相同理念应用到生物上。
Q2:怪兽的设计简直绝了。很多怪兽的设计已经有些超越i般的生物造型,非常大胆。可否谈谈您是怎么把握变形的程度的?变形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依然会像是一个生物而不是怪异的雕塑?
我总是努力基于现实去设计。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太偏离自然会导致你创造的东西看上去不可信。我从不走极端,或在设计中加入我在现实中从未见过的东西,如果某个生物有机会在它所处的虚拟世界中进化,我也不会创造我认为不能或不会自然存在的东西。我的许多创作更多是出于本能,但我发现我倾向于给这些生物加入许多特性,赋予它们鲜明的特征以区分彼此,并形成一种语言来告诉观众某个生物是什么(如果它生活在海洋中就是水生形态,生活在沙漠就有干燥鳞状皮肤等等)。越是思考角色所生活的世界,就越容易解决任何设计上的问题。我觉得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创造出独特、可信、能引起反响的东西来。
Q3:我发现您的很多奇怪的生物在外形上看起来像是某种昆虫,您是否经常会从昆虫上寻找创作灵感?
那是当然!各种昆虫都是我巨大的灵感来源,我建议所有生物设计师尽可能多地研究自然,以了解现实中事物是如何生长和运转的,永远在电脑中留一个大大的自然资料文件夹。更好地了解现实会让你创造的东西更可信。
Q4:您的生物设计,有些地方被夸大,有些地方则被省略,比如您的好几个角色都没有眼睛,有的设计甚至看不出面部的器官。想象力简直绝了。
请问您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是怎么理解您笔下的角色?可否介绍一下您的思维步骤?创造不同生物的过程是不同的,有些生物是基于我在会议上作的画,或我桌旁的素描簿上的画创造出来的,但通常我都对我要创造的生物类型有个大致想法,然后我会对自然界中类似的生物做一些研究。例如,如果我知道某个生物是水生形态的,我就会研究许多有意思的鲨鱼,水生鱼类或深海鱼,以了解该生物基于的形态类型。许多我添加的更有趣的特征则是这么来的:我问自己“添加什么东西会让这个生物更独特?”,或者试着让它看上去是我所见过的任何东西的相反面。我总是在每个设计上都尝试些新东西,避免固步自封,寻求在设计师这条道路上不断成长。
Q5:您早期的作品还是以2D为主,但后来您的设计手法中开始结合3D软件,像是Zbrush,让您的创作细致程度大大提高。可否谈谈您是怎么结合2D和3D到您的创作中的?
是的,我受过多年的训练,在学校里用传统的方法练习画画,我的许多早期作品都是铅笔画和插画。后来我开始借用Zbrush把我的想法带入3D,并允许自己迅速进行带有摄影风格的设计。我只是把Zbrush看作另一种工具而已,很容易融入到我的工作流程中,尽管这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流程,我还是尽量把zbrush当做设计工具来用,让我创造的东西看起来是一幅细节丰富的画,而不是一幅3D渲染图。
Q6:您有一系列的作品是人和机械结合,让我想起了William Gibson的cyberpunk小说。而且同样的,您的机械设计也非常出色。可否谈谈您怎么看待机械和生物这两个设计元素在创作中的结合?
我是Willam Gibson的铁杆书迷,他的书中有非常吸引人的概念,还涵盖了许多在Masamune shirow的艺术作品中,以及很多当代作者(如Richard K Morqan)的著作中所讨论的话题。这些当代作者也在他们的书中创造了一些非常引人入胜的未来世界。我发现超人类主义(反对国际主义设计上的单一、理性、简单化几何形式化的倾向,把个人情绪个人的感受重新导入到设计中去——译者注)总体上是个可探索的非常有意思的主题,人与机器如何慢慢结合,那又是怎样一番情景。我想用一种非常真实可信的方式处理这个主题,有时非常细微,有时又非常具侵略性,非常极端。我努力搜集尽可能多的关于机器人学和工业形态的研究以及其他资料,以让我的作品感觉更真实。
Q7:有趣的是,我在您的好多作品中发现了汉字,而且您使用得非常正确。您对中文感兴趣吗?可否谈谈您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中国历史悠久,是我作品的一大灵感来源。例如,我感觉那个老年机器人的角色就是一个令人回味的形象,一个掌握着先进科技的中国老人的形象。对我来说新旧搭配是非常有力量的,我也一直考虑是否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也许2013年我会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