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供电企业业务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业扩类项目中的户表电子化转移工作作出分析。在简要介绍基础性流程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说明电子化移交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在初始数据结点、竣工清单、审核资料、系统建模、各类型图纸等内容中作出说明,为相关技术应用实践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电子化;业扩;户表信息
引言:电力能源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受到社会用电量水平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发展活力。在发展过程中,供电业务的不断扩展,为其开发出了大量的新电力用户业务,由此也形成了以业扩为核心的技术手段。而在电子化的信息时代环境中,为了使新产生的电力用户,可以接入到完整的电力系统环境中,需要对业扩类电子化内容进行优化,并在标准流程方法下,保证各项移交关键点的控制效果,为整体电子化系统的持续稳定扩大提供技术支撑。
一、业扩类电子化移交流程概述
业扩类电子化移交的过程,可以根据其具体工序分为八个步骤,并在完成用户新装、增减容、拆除等信息处理与数据更新的过程中,保证自身技术体系的完整性。而在流程操作方法上,可按照如下步骤,对业扩电子移交工作进行规划。其一,当客服工作人员接收到业扩电子化清单之后,需对其内容信息进行审核,并在管理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由供电分局副班长,或是具有相关岗位权限的装饰物,审核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在进行操作授权签字;其二,在获得授权签字之后,将对应的文件,传达到岗位操作人员手中,并在电子化的服务人员的操作中,对接收单信息数据进行录入处理;其三,完成录入之后,需要将这一信息内容,上交到相关的电力运行岗位进行操作审核,通过对整体图形绘制的处理,对照分析数据台账的正确性,并由供电部门的检查班组进行现场查验;其四,在完成现场验收,并确定其信息内容一致性的基础上,还需对台账参数进行管理,完成审核图形的绘制与检查;最后,完成图形审查之后,对于无需进行更改的信息内容,可以提交到发布平台中,并在GIS单轨迹运行的处理中,实现信息内容的公开化管理,提高业扩类电子移交工作处理的开放性,从而达到优化移交流程的基础管理目标。
二、业扩类电子化移交的关键点分析
(一)配网数据初始节点
配网数据中的初始节点信息调整,需要由供电分局客服班组人员执行,并由此展开整体电子化移交的工作内容。在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需要认清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与基础性,以此保证整体操作工作执行状态的稳定性调整。方法上,班组服务人员,需要在完成新营销系统业务办理工作之后,登入“安全生产系统”,并在“营销系统单号”的模块下,输入具体的项目编号,完成对应工作订单内容的查询处理。然后,在进入操作界面中会后,将相关项目的资料信息,上传到对应的工单内容中。然后,依照这一单据信息,向相应的客服班组,提出资料审核请求,在完成资料上传处理后,执行“保存并发送”的指令[1]。由此,由制定的客服班组管理人员,完成审核工作,并操作移交过程,将资料转入到“受理业扩竣工单”的工作流程中。
(二)受理业扩竣工清单
受理业扩竣工清单的操作,由供电分局的客服管理人员负责,通常有客服班长,或相关岗位权限责任人完成。在这一工作环节中,主要的工作核心为业务内容的审核,并在“安全生产子系统”中,按照“流程阶段”的规定工作内容,对“受理业扩竣工单”信息进行检查与分析。操作方法中,同样以“项目编号”对项目进行查找,确定其中资料数据的同时,根据录入情况确定信息的准确度,并填写相应的审核意见,在确认无误之后,完成环节操作。
(三)审核资料数据移交
完成审核处理之后,供电分局的客服班组责任人,需要对相关的录入信息与审核资料进行移交处理,将这一信息内容通过网络模式,传输到中央系统控制的网络环境中,以此维护审核工作的无误状态,并完成资料叠加处理。
(四)电网系统建模管理
电网系统建模工作,由电子化移交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在这一工作流程上,技术人员通过对“安全生产系统”的选择,定位“电网建模-业扩类”的项目界面,并在查找具体工单信息的同时,从网络环境中,完成对应工单项目数据资料的下载[2]。注意,如果在项目操作中,需要执行GIS修改处理,则需在“GIS绘图”选项中进行勾选,并通过图形变更完成单线图的技术整理。在完成整体技术操作之后,还需保存信息内容,将其传送到网络终端,保证流程完整性。
(五)审核图与设备台账
业扩类项目,在“安全生产系统”中,有独立的操作指令,可以通过工单号的查询处理进入到具体操作界面,并在供电分局配电部运行工作人员的权限下,完成业务管理,保证图形资料的审核分析。操作中,需要对审核图进行操作,并在打开馈线单线图的处理中,对单线图的图形界面进行审核。在确定图形信息无误之后,需要勾选制定的客服班组班长,完成二次审核判断,以此保证技术体系分析的完整性。
(六)现场验收图与台账
现场验收图与台账信息的审核,由供电分局营业部的用电检查责任人进行操作。在获取基础网络电子化数据信息之后,需要检查班组分派现场检查任务,并在班组责任人的带领下,对用电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以此确定其实际用电数据网络统计数据信息的一致性。而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单需要对现场的关键场景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拍摄现场照片的形式,实现完整数据资料的获取。在这一操作规范性方案的指导下,还需有现场验收班组的责任人,对所有的现场图像资料进行整理,并形成说明性的文字信息,同验收图纸与基础台账资料一起上传到网络空间,以此补充业扩电子化移交的具体步骤。
(七)沿布图与设备台账
沿布图与设备台账信息的技术管理,需要供电分局的配电部门执行,在岗位权限的前提下,登入“安全生产系统”,并从网络化环境中,下载项目数据。在获取完整资料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岗位特征,对相应的发布沿线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并形成对应性的资料数据。由此,可以将电力系统的业扩项目,实现与原有供电体系的完整对接,并保证综合化技术系统的应用升级[3]。尤其在发布沿线数据的详细选择上,可以更加精细的完成技术管理,并保证整体项目与電力系统的融合状态,实现业扩电子化数据资料的有效管理。
(八)单线图管理与发布
整个业扩电子化移交单的操作过程中,对于业扩电子化工作单的发布,是实现其技术应用价值的最终步骤,也是保证整体数据资料应用状态的基本技术条件。此项工作内容中,需要由电力部门的调度控制中心,分配专门的中心调度值班员,对单线图的发布进行管理。而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由于组织体系的管理状态差异,也可以根据地区实际的组织部门设定,交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完成。在技术处理中,应当对整体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验,并确定每一个工作流程都有相应的责任人签字。尤其在审核环节中,对于此类信息的技术管理,可以在审核意见的内容上,对各步骤进行最终审查,以此避免信息发布后的错误指示,保证业扩电子化移交单功能状态的最大化发挥。
总结:综上,电力企业的业扩电子化规范,是保证电力企业发展状态的重要条件,也是持续优化电力项目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不仅要对基础网络数据进行控制,也要在竣工清单、审核资料等内容中作出系统分析,以此保证整体网络结构的管理水平,使业扩项目的合理化状态得到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欧阳邵杰,胡建军,袁黎,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电网企业业扩服务综合评价方法[J].电力与能源,2019,40(02):194-199.
[2]周辛南,孙志杰,谢枫,等.面向营配信息贯通的业扩报装系统设计与实现[J].智慧电力,2018,46(08):89-93.
[3]董朝武,白江红,汪鸿,等.基于容量利用特征的行业售电量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01):103-109.
关键词:电子化;业扩;户表信息
引言:电力能源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受到社会用电量水平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发展活力。在发展过程中,供电业务的不断扩展,为其开发出了大量的新电力用户业务,由此也形成了以业扩为核心的技术手段。而在电子化的信息时代环境中,为了使新产生的电力用户,可以接入到完整的电力系统环境中,需要对业扩类电子化内容进行优化,并在标准流程方法下,保证各项移交关键点的控制效果,为整体电子化系统的持续稳定扩大提供技术支撑。
一、业扩类电子化移交流程概述
业扩类电子化移交的过程,可以根据其具体工序分为八个步骤,并在完成用户新装、增减容、拆除等信息处理与数据更新的过程中,保证自身技术体系的完整性。而在流程操作方法上,可按照如下步骤,对业扩电子移交工作进行规划。其一,当客服工作人员接收到业扩电子化清单之后,需对其内容信息进行审核,并在管理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由供电分局副班长,或是具有相关岗位权限的装饰物,审核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在进行操作授权签字;其二,在获得授权签字之后,将对应的文件,传达到岗位操作人员手中,并在电子化的服务人员的操作中,对接收单信息数据进行录入处理;其三,完成录入之后,需要将这一信息内容,上交到相关的电力运行岗位进行操作审核,通过对整体图形绘制的处理,对照分析数据台账的正确性,并由供电部门的检查班组进行现场查验;其四,在完成现场验收,并确定其信息内容一致性的基础上,还需对台账参数进行管理,完成审核图形的绘制与检查;最后,完成图形审查之后,对于无需进行更改的信息内容,可以提交到发布平台中,并在GIS单轨迹运行的处理中,实现信息内容的公开化管理,提高业扩类电子移交工作处理的开放性,从而达到优化移交流程的基础管理目标。
二、业扩类电子化移交的关键点分析
(一)配网数据初始节点
配网数据中的初始节点信息调整,需要由供电分局客服班组人员执行,并由此展开整体电子化移交的工作内容。在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需要认清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与基础性,以此保证整体操作工作执行状态的稳定性调整。方法上,班组服务人员,需要在完成新营销系统业务办理工作之后,登入“安全生产系统”,并在“营销系统单号”的模块下,输入具体的项目编号,完成对应工作订单内容的查询处理。然后,在进入操作界面中会后,将相关项目的资料信息,上传到对应的工单内容中。然后,依照这一单据信息,向相应的客服班组,提出资料审核请求,在完成资料上传处理后,执行“保存并发送”的指令[1]。由此,由制定的客服班组管理人员,完成审核工作,并操作移交过程,将资料转入到“受理业扩竣工单”的工作流程中。
(二)受理业扩竣工清单
受理业扩竣工清单的操作,由供电分局的客服管理人员负责,通常有客服班长,或相关岗位权限责任人完成。在这一工作环节中,主要的工作核心为业务内容的审核,并在“安全生产子系统”中,按照“流程阶段”的规定工作内容,对“受理业扩竣工单”信息进行检查与分析。操作方法中,同样以“项目编号”对项目进行查找,确定其中资料数据的同时,根据录入情况确定信息的准确度,并填写相应的审核意见,在确认无误之后,完成环节操作。
(三)审核资料数据移交
完成审核处理之后,供电分局的客服班组责任人,需要对相关的录入信息与审核资料进行移交处理,将这一信息内容通过网络模式,传输到中央系统控制的网络环境中,以此维护审核工作的无误状态,并完成资料叠加处理。
(四)电网系统建模管理
电网系统建模工作,由电子化移交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在这一工作流程上,技术人员通过对“安全生产系统”的选择,定位“电网建模-业扩类”的项目界面,并在查找具体工单信息的同时,从网络环境中,完成对应工单项目数据资料的下载[2]。注意,如果在项目操作中,需要执行GIS修改处理,则需在“GIS绘图”选项中进行勾选,并通过图形变更完成单线图的技术整理。在完成整体技术操作之后,还需保存信息内容,将其传送到网络终端,保证流程完整性。
(五)审核图与设备台账
业扩类项目,在“安全生产系统”中,有独立的操作指令,可以通过工单号的查询处理进入到具体操作界面,并在供电分局配电部运行工作人员的权限下,完成业务管理,保证图形资料的审核分析。操作中,需要对审核图进行操作,并在打开馈线单线图的处理中,对单线图的图形界面进行审核。在确定图形信息无误之后,需要勾选制定的客服班组班长,完成二次审核判断,以此保证技术体系分析的完整性。
(六)现场验收图与台账
现场验收图与台账信息的审核,由供电分局营业部的用电检查责任人进行操作。在获取基础网络电子化数据信息之后,需要检查班组分派现场检查任务,并在班组责任人的带领下,对用电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以此确定其实际用电数据网络统计数据信息的一致性。而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单需要对现场的关键场景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拍摄现场照片的形式,实现完整数据资料的获取。在这一操作规范性方案的指导下,还需有现场验收班组的责任人,对所有的现场图像资料进行整理,并形成说明性的文字信息,同验收图纸与基础台账资料一起上传到网络空间,以此补充业扩电子化移交的具体步骤。
(七)沿布图与设备台账
沿布图与设备台账信息的技术管理,需要供电分局的配电部门执行,在岗位权限的前提下,登入“安全生产系统”,并从网络化环境中,下载项目数据。在获取完整资料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岗位特征,对相应的发布沿线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并形成对应性的资料数据。由此,可以将电力系统的业扩项目,实现与原有供电体系的完整对接,并保证综合化技术系统的应用升级[3]。尤其在发布沿线数据的详细选择上,可以更加精细的完成技术管理,并保证整体项目与電力系统的融合状态,实现业扩电子化数据资料的有效管理。
(八)单线图管理与发布
整个业扩电子化移交单的操作过程中,对于业扩电子化工作单的发布,是实现其技术应用价值的最终步骤,也是保证整体数据资料应用状态的基本技术条件。此项工作内容中,需要由电力部门的调度控制中心,分配专门的中心调度值班员,对单线图的发布进行管理。而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由于组织体系的管理状态差异,也可以根据地区实际的组织部门设定,交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完成。在技术处理中,应当对整体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验,并确定每一个工作流程都有相应的责任人签字。尤其在审核环节中,对于此类信息的技术管理,可以在审核意见的内容上,对各步骤进行最终审查,以此避免信息发布后的错误指示,保证业扩电子化移交单功能状态的最大化发挥。
总结:综上,电力企业的业扩电子化规范,是保证电力企业发展状态的重要条件,也是持续优化电力项目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不仅要对基础网络数据进行控制,也要在竣工清单、审核资料等内容中作出系统分析,以此保证整体网络结构的管理水平,使业扩项目的合理化状态得到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欧阳邵杰,胡建军,袁黎,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电网企业业扩服务综合评价方法[J].电力与能源,2019,40(02):194-199.
[2]周辛南,孙志杰,谢枫,等.面向营配信息贯通的业扩报装系统设计与实现[J].智慧电力,2018,46(08):89-93.
[3]董朝武,白江红,汪鸿,等.基于容量利用特征的行业售电量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01):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