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基的“故事”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niao1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的恶梦是出卖自己,成名了——但在临终前,后悔一辈子写的都是垃圾!”
  
  12月的中国影视圈,罗伯特·麦基无疑是一个热门话题:罗伯特·麦基来了,在“中国编剧最需要他的时候来了”成为有蛊惑力的口号,微博讨论此起彼伏。
  麦基之前最为国人所知的还是他的著作《故事》,该书在1997年首版,随后以超过20种语言被翻译出版。至今仍属于亚马逊最畅销图书Top100之列。他推出的“故事讲座”听众迄今已达5万余人,他的学生横跨电影、电视、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很多知名作者都曾听过麦基的讲座,包括:威廉姆·高德曼,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最后的亚马逊》《火之门》),迈克尔·康奈利(《骨骸之城》《哈里·博斯系列》),托尼.帕森斯(《男人与男孩》),刘爱美(《云山》)等。有人统计,这些学生共获32次奥斯卡奖,182次艾美奖,21次美国作家协会奖,17次导演工会奖,以及普利策戏剧奖、英国国家图书奖等。
  此番来到中国,麦基除了举办“故事讲座”,还于12月10日举行了“罗伯特麦基对话中国电影”论坛。
  
  最出名的电影商业培训师
  “《故事》一书的参考文献超过300本,从亚里士多德到德里达,从东方到西方,我吸收了前人的智慧结晶从而有能力去‘教’。”
  
  自9岁起麦基就在家乡的剧场登台演出。大学期间,麦基选择就读密歇根大学英语文学专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期间他参与演出或指导了超过30部戏剧。
  毕业后,麦基的戏剧生涯分为几个阶段——从剧场到影视剧,从编剧到编剧培训。
  麦基首先在百老汇开始了自己的剧场生涯。此后多年,他先后担任过导演、剧院艺术指导。并曾作为英国国家剧院驻场艺术家(Artist-in-Residence)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在老维克剧团系统学习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回到美国后,麦基继续在百老汇担任导演,有时也会担当演员。
  当麦基决定将事业重心由戏剧转向电影时,他又回到了密歇根大学攻读硕士,并于学习期间指导了两部短篇电影:A Day Off及 Talk To Me Like The Rain。
  作为编剧,麦基的职业生涯转变发生在1979年。麦基在该年移居洛杉矶,专注于剧本创作,同时为美国United Artists 和NBC做剧本分析。在此期间,他的第一个剧本Dead Files卖给了AVCO/Embassy Films公司,随后他加入了美国编剧协会。在他的编剧生涯中,麦基先后卖出了8个电影剧本和一些电视剧剧本。据麦基自己说,总计是12个。这12个剧本有的数度转手,他总共和好莱坞片制片商做过20个剧本交易,但作品却始终未能登上大银幕。
  麦基事业的真正成功来自于剧本写作之外。1983年,麦基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加入南加州大学的影视学院,开始了他最为著名的故事系列课程。一年之后,他开始面向社会推出这一课程。自1984年起,至少有5万人听过麦基的课程,在世界各地都有麦基的学生。他将迪士尼、派拉蒙等众多好莱坞制片厂发展成团体培训客户,乔布斯在运营皮克斯工作室的时候,也曾听过麦基的授课。麦基成功将自己的身份由编剧教师转变为商业培训师。麦基坦言自己是有商业计划的,他经营着自己的课程,为此注册了公司。此次来华的讲座,也是他经营业务的一部分。而麦基所著的编剧指导书《故事》,更是行销全球,成为影视编剧的“圣经”。
  当然也有对麦基的质疑,尽管在1994年,麦基名为Abraham的剧本被拍成了电视电影。但作为一个到处向人兜售剧本创作理论的人,麦基却没有一部真正的大银幕作品。对此,麦基回应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能教给别人怎样做,自己却做不了的人。我擅长教,同时为此学了很多。《故事》一书的参考文献超过300本,从亚里士多德到德里达,从东方到西方,我吸收了前人的智慧结晶从而有能力去‘教’。至于我自己的剧本,卖出后,是否能够被拍出来,选择权似乎并不在我。”
  
  “故事讲座”
  “观众期待看到的,首先是他们从未到达的境地,更深入一步就是在这个境地里能找到自己,引起共鸣。这样的故事才具有普适性,不光在本土,在国际上也会很成功。”
  
  “故事讲座”开班第一天,年逾古稀的麦基站在北京电影学院大礼堂的舞台上,来了一段幽默的开场白:“没看过我的书的人举手。”台下当真有人举手,他说:“你们是怎么在圈子里混的啊?”事实上,麦基在世界各地的故事讲座大同小异,他曾经说过,“我的讲座和我的书内容完全一样。”
  在麦基看来,《故事》中体现的是讲述故事的方法,而不是写作规则。对方法的把握可以赋予故事讲述者创造的无限可能性,因为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我的讲座叫做‘故事’,我举的例子大部分是故事片,主要的原因是故事片受众面广。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讲授的是讲故事的秘诀、故事的核心。”
  “有人说《故事》一书中的规则像科学一样——这对我来说是没意义的,《故事》中的规则不是科学。”麦基说,这就好比“音乐可以用音符记录,可以用仪器测量数据,但音乐不是科学。相反,心理学考察人类内心,但它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因此,麦基也鼓励他的读者和学生在掌握形式的基础上打破规则。“对形式的漠视会让故事瘫痪,只有掌握故事的形式才会解放作者,让你想怎么表达就能怎么表达。但如果为了表达要颠覆形式,那就颠覆吧!我才不管你怎么做,只要你能做好,做得漂亮!”
  麦基也给出了故事的核心规则——如何理解观众的想法,如何把观众带到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优秀的作品,透过作品感受更深刻的人生,窥探人生的真谛。观众期待看到的,首先是他们从未到达的境地,更深入一步就是能在这个境地里找到自己,引起共鸣。这样的故事才具有普适性,不光在本土,在国际上也会很成功。我们要意识到,‘人性’远比‘文化’要更有深度,作家要突破文化的表层,打入人性的内部。我相信人类有共通的人性。”
  
  “中国故事”要解决多样性问题
  中国电影恰有一个相反倾向——人物‘个性’都非常强,但对角色的复杂心态缺少呈现,而世界恰是“复杂心态钩织而成的”。
  
  在4天的“故事”课程中,高潮部分出现在他带着台下的几百名学员分析《卡萨布兰卡》并唱起《As Time Goes By》。集体“拉片”让坐在台下的学员对这部熟悉的电影产生了陌生感。“竟然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例如画面中Lisa的着装,就是Rick的女性版(情侣装)。”一位学员在课下总结道。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了该片在爱情故事的包裹下,剧情给人新思索:在内心和社会生活之间,该如何选择。
  在麦基看来,中国电影恰有一个相反倾向——人物‘个性’都非常强,但对角色的复杂心态缺少呈现,而世界恰是“复杂心态钩织而成的”。“例如中国的动作电影尤其是古装传奇片,人物设置通常有一种道德上的纯洁性。这种个性设置会引起两个问题:一是观众很难将自己和这个纯粹的人连接起来;二是在两个小时时长里,要保持这种纯洁性,势必会削弱人物可表现的动作,最终结果是他/她只能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
  好莱坞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他们创造两种类型的英雄:一是双重人格,一是多重人格。例如《X战警》《星球大战》等影片,普通人脱颖而出成为超级英雄,这就是双重性格——观众能在普通人的身份上找到‘移情’,能在超级英雄的身份上解决多样性的问题。” 麦基特别指出,中国电影中也有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的例子,那就是《霸王别姬》。
  对于中国电影的考察,麦基追溯到了中国文学史,“我能看到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主要‘冲动’:一是讲故事,一是写诗。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绝大多数是诗人而不是故事讲述者。”在麦基看来,写诗表达的是感受和观念,围绕感受和观念深入;而讲故事则是在深挖的基础上,横向扩展时间和空间维度。好的作家应该同时是好诗人和好的故事讲述者,既能理解事件和时间广度的延展,也可以挖掘‘瞬间的深处’。”
  麦基认为,好莱坞电影人中没有大师,但整体水平高。中国有四五位大师,但大师之外的群体水平差距很大。“好莱坞有上千位好导演,但没有大师,最有名的可能是斯皮尔伯格,但他不是大师,而是成功的商业导演。”但好莱坞的成功之处是集结了国际优秀电影人。“全世界最好的电影人很多都去了好莱坞拍电影,好莱坞的人才库存非常‘厚重’。”
  作为培训者,麦基也承认“天才不可能培养出来,能做的只是对有才华的人有所提升。关键是人才库,当有了这一坚实基础,整个影视业的制作水准自然会大大提升。”
  
  中国编剧的“压力”
  纠结于身份问题的中国作家,“所面临的压力是独一无二的。”
  
  好莱坞影片中所展现的“美国精神”已成为美国电影的符号,此次中国之行,也有人问到“美国精神”是否是编剧刻意为之。对此麦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写的一切都是自传体。美国作家是自然而然写成那样的,因为他们是美国人。”同时,麦基还补充,“据我所知,美国作家和中国作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作家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身份。”
  麦基所指的身份担忧,是指作家在写作时一直在思考:作为中国人我应该怎么写,写什么。纠结于身份问题的中国作家,“所面临的压力是独一无二的。”解决之路唯有“自己选择答案。作家首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哲学家。深挖自己的心灵,比照现实,去思考生活的核心价值观”。麦基说,在他看来,动作片一直以来较其他类型影片更容易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动作片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生与死,所有人都认为生大于死,因而易于在影片中取得价值观认同。
  
  编剧心态
  “这是一种很美丽的生活方式,但也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
  
  “作家是很孤独的工作,问题必须完全由自己来回答。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你永远不可能写出问题的完美答案,你必须一直写下去,一直寻求问题完美的表达,一直到你被黄土掩埋。这是一种很美丽的生活方式,但也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
  除了孤独,编剧还是一个“很可怕的行业”。在麦基中国行的论坛环节,知名编剧芦苇就表示,多年来自己写过20多个剧本,最终拍摄出来的也不过10部。这无疑触动了麦基,“我现在已经不会为这样的情况难过,因为写作过程本身就能让我收获快乐。”麦基说,这位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老人对此十分豁达,“让我来告诉你好莱坞的现实。美国作家协会对成功作家的追踪显示,平均20个已完成的剧本交易中,只有1个会拍成电影。也就是说成功率是5%,如果你写20个剧本拍了10个,你将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编剧。”
  即便是完成了拍摄,编剧保持平和心态也很重要。“好莱坞每年生产500部影片,真正成功的只有50部。”麦基说,成功标准本身也很模糊,“难道只有取得几亿美金票房才算商业成功?在我看来,一个电影只要不赔钱,哪怕只有一丁点利润,就是商业成功。对一个电影人,尤其电影艺术家,电影成功是指他所操持的事业能够养活他一辈子。只要你还在演,还在导,还在写,就是成功。”
  因此,麦基对学生的要求是:拿了投资人的钱,一定要保证对方能有回报,哪怕是少量回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一直写下去。“如果老琢磨着一定要赚几亿,做出来的东西一定充满铜臭味,肯定会失败。作者的恶梦是出卖自己,成名了——但在临终前,后悔一辈子写的都是垃圾!”
其他文献
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核心协议包括:增加进口分账影片数量,提高片方分账比,中美成立合资制片公司等    2月18日,新华社率先发布消息: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双方赞赏彼此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分歧所做出的努力。  很快,诸多国内媒体转自外媒称协议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中国在原来每年引进20部进口分账影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IMAX或3D电影
期刊
2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发出《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说,自《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2号)、《关于加强引进剧规划工作的通知》(广发外字〔2002〕948号)和《广电总局关于禁止以栏目形式违规播出境外影视剧的通知》(广发〔20
期刊
以“活力”为品牌定位的广东卫视,2012年将推出多档综艺节目。其中包括婚恋真人秀《我们结婚吧》、季播真人秀《超级婚礼》、季播创意生活秀《创意大明星》,以及2011-2012跨年演唱会、2012年百姓春晚、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等大型活动。“这些虽然都属于综艺娱乐类节目,但不会放在黄金档播出,所以不会违反最新颁布的‘限娱令’。”广东电视台广告部主任杨克光表示。除了新推出的几档综艺节目,广东卫视的金牌财
期刊
2012年,北京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有不少新举措。北京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巩固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设计创意、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协调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互动融合。加快国家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扶持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骨
期刊
美国当地时间2月18日,白宫发布消息称美中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方同意“大幅提高美国电影进口份额”,同时给予好莱坞电影制片商更为合理的补贴,此举将为美国带来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  在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洛杉矶会晤之后,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新电影协议“能让更多美国电影公司以及独立制片人进入日益蓬勃的中国电影市场”。  美国电影协会(MAPP)及其成员都对这一新协定表示欢
期刊
“一哥”“一姐”内地和香港差异非常大。这里面有地域特色和商业文化认知度的双重差距,也有浮浅的时髦之余,对岁月与进步的不经意显现。    年末岁初,媒体们无事硬忙,于是纷纷炒起了央视主持人挂历,鼓噪“一哥”“一姐”换代、更迭的游戏。  2012年的央视“一哥”“一姐”据说是康辉和王小丫,因为他们分别是男、女主持人中第一位露面的主持人。不过具体按什么指标排的,是按专业标准(新闻主持人凭什么就胜出综艺主
期刊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2月15日下午举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表示,从今年开始,广电总局要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着力扶持优秀剧本项目。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  田进表示,广电总局要推动影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期刊
可以说,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部。而这个群众基础的建立,86版电视剧《西游记》功不可没。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86版《西游记》近乎完美,要说不完美之处,就是碍于当时资金所限未能充分展现的特效;而“新西游”恰恰以此为宣传噱头,砸下重金请来好莱坞特效班底,这简直太符合大众的美好期待和想象了!  事实却是,“在家拉背景,打斗放激光”,大导演张纪中翻拍的新《西游记》,其影响力如春晚一般令人
期刊
有一个被用作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自我们的童年便反复传扬。如今,这部以“钱学森”命名的电影即将上映,在波谲云诡的电影市场上,它又价值几何?  诚然,一部电影的价值远远不能以票房來评判,但作为产品,它终究无法回避在市场体系下被称量的命运,多一元票房、多一个观众,它的价值也多一份彰显。《钱学森》的明星班底和投资规模均不输一些主流商业片,也确实做到了近年国产同类影片的较高水准。一些段落也颇有感召人心的力量,
期刊
2月10日至11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影视创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九次文代会、八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同志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批示,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研究进一步推动影视创作繁荣的思路和措施。蔡赴朝同志在会上作主题发言和总结讲话,田进同志主持会议,张丕民、李伟同志出席会议。   蔡赴朝在主题发言中重点谈了五点意见:一要以科学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