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以德育为首,我國教育部为此也提出了全学科育人的基本口号,号召所有的一线教师去落实德育引导,让学生在受教期间去内化德育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全面落实德育教育,通过观察、引导与监督去发展小学生的品德意识与心理健康。本文将从利用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成绩起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全面渗透德育引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整合策略
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较为快速地引导小学生学习了相应的数学知识,但是却一直都忽视了德育引导问题,因为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并不十分关心小学生的品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是认识世界、形成认识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无法及时接受正确的德育引导,那么便很有可能在现实成长中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纵容自己犯错,难以真正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德育教育,客观分析小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全方位地优化小学生的精神财富与行为习惯。
一、利用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已经变得愈加重要,小学生需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去思考数学知识、探究解题方案,自主生成数学概念,及时丰富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小学生及时归纳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原则,使其自觉继承科学精神,懂得实事求是、善于自主创新。由此,则可初步改善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优化小学生的品德意识。
例如,在“相交与垂直”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通过铅笔、直尺等学习工具去演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其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积累有效的数学探究经验。在演示过程中,小学生会看到相交、不相交两种现象,再从相交关系中抽象出垂直关系。之后,小学生便要自主阐述相交、垂直现象,而笔者会始终严谨对待,要求小学生使用精准的语言、符号来阐述直线关系。在本轮数学探究过程中,笔者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善于质疑、善于表达,不要等待现成知识,而是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探究数学知识,用事实说话,不可捏造实验数据,由此让小学生懂得了严谨认真、仔细周全、实事求是等优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推进探究教学的重要程序,会涉及一系列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要认真聆听同伴的数学学习感悟,还要从赏识、欣赏角度去看待他人优势,客观审视个人不足,也要懂得自觉为团队利益做牺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将5名学生分到一组,使其自主探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等式,以便在后续的相关问题中及时应用本课知识。在小组合作开始之前,笔者首先强调了合作的本质,即相互帮助、平等沟通、全员参与,希望小学生能够把握好自己在小组内部的身份角色,不可表现出嚣张跋扈、不听取他人劝说等问题。之后,各小组便要谨遵合作原则,认真与同伴共享思考结论。在此过程中,笔者告诉学生,如果产生异议,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最终答案,求同存异,避免小组内部发生争执。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懂得为团队任务自觉牺牲个人利益。
三、利用成绩起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
目前,学科考试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结果性教学评价手段,每一个小学生都会经历成绩起伏变动过程,所以如何客观面对成绩结果,也是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科学使用成绩起伏变动来帮助小学生及时反思数学学习得失,使其形成正确的得失观,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信念,使其以平常心对待成绩起伏变动结果,不轻易骄傲,也不会妄自菲薄。
为了让小学生正视考试结果,笔者会认真记录本班学生在每一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采取相应的考试评价策略。比如,如果小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那么笔者便会肯定学生的努力,强化学生的效能感,但是也告诉学生要再接再厉,谦虚好学,不可骄傲自满,满足于现状。如果小学生的成绩明显下滑,那么笔者会一直耐心安抚学生,引导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让学生客观分析试卷的分数得失情况,使其端正态度,扬长避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全面优化小学生的心智成长,综合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让小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各类数学活动突出德育主题,全方位地丰富小学生的德育认识,改善小学生的品德发育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庞家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1.
[2]王亚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141-142.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整合策略
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较为快速地引导小学生学习了相应的数学知识,但是却一直都忽视了德育引导问题,因为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并不十分关心小学生的品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是认识世界、形成认识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无法及时接受正确的德育引导,那么便很有可能在现实成长中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纵容自己犯错,难以真正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德育教育,客观分析小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全方位地优化小学生的精神财富与行为习惯。
一、利用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已经变得愈加重要,小学生需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去思考数学知识、探究解题方案,自主生成数学概念,及时丰富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小学生及时归纳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原则,使其自觉继承科学精神,懂得实事求是、善于自主创新。由此,则可初步改善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优化小学生的品德意识。
例如,在“相交与垂直”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通过铅笔、直尺等学习工具去演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其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积累有效的数学探究经验。在演示过程中,小学生会看到相交、不相交两种现象,再从相交关系中抽象出垂直关系。之后,小学生便要自主阐述相交、垂直现象,而笔者会始终严谨对待,要求小学生使用精准的语言、符号来阐述直线关系。在本轮数学探究过程中,笔者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善于质疑、善于表达,不要等待现成知识,而是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探究数学知识,用事实说话,不可捏造实验数据,由此让小学生懂得了严谨认真、仔细周全、实事求是等优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推进探究教学的重要程序,会涉及一系列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要认真聆听同伴的数学学习感悟,还要从赏识、欣赏角度去看待他人优势,客观审视个人不足,也要懂得自觉为团队利益做牺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将5名学生分到一组,使其自主探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等式,以便在后续的相关问题中及时应用本课知识。在小组合作开始之前,笔者首先强调了合作的本质,即相互帮助、平等沟通、全员参与,希望小学生能够把握好自己在小组内部的身份角色,不可表现出嚣张跋扈、不听取他人劝说等问题。之后,各小组便要谨遵合作原则,认真与同伴共享思考结论。在此过程中,笔者告诉学生,如果产生异议,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最终答案,求同存异,避免小组内部发生争执。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懂得为团队任务自觉牺牲个人利益。
三、利用成绩起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
目前,学科考试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结果性教学评价手段,每一个小学生都会经历成绩起伏变动过程,所以如何客观面对成绩结果,也是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科学使用成绩起伏变动来帮助小学生及时反思数学学习得失,使其形成正确的得失观,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信念,使其以平常心对待成绩起伏变动结果,不轻易骄傲,也不会妄自菲薄。
为了让小学生正视考试结果,笔者会认真记录本班学生在每一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采取相应的考试评价策略。比如,如果小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那么笔者便会肯定学生的努力,强化学生的效能感,但是也告诉学生要再接再厉,谦虚好学,不可骄傲自满,满足于现状。如果小学生的成绩明显下滑,那么笔者会一直耐心安抚学生,引导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让学生客观分析试卷的分数得失情况,使其端正态度,扬长避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全面优化小学生的心智成长,综合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让小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各类数学活动突出德育主题,全方位地丰富小学生的德育认识,改善小学生的品德发育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庞家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1.
[2]王亚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