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缺乏,在沈阳大学转型发展之际,提出构建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并通过实践进行优化,建立良好的机制,促进、激励专业教师自觉地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033-02
1 引言
新时期,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均发生新的变化,从而直接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质量和结构几个方面看,都与转型发展的要求有着较大的距离。一些本科高校在人才招聘中比较注重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数比例,导致教师中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数比例过低,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尤其缺乏[1]。对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有的高校虽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无论在理论、政策层面如何强调双师型教师要真正具备“双师”素质[2-3],在实际操作层面,双师型教师就被演变成“双证”教师[4],這无疑成为制约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瓶颈。
2 传统教师队伍培养模式
在高校转型契机下,沈阳大学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市属大学独特优势,树立了“立足沈阳、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办学思路,学校明确提出把握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机遇,积极推进学校转型发展[5]。沈阳大学除了致力于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把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面优化提升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和层次,助推学校的转型发展。
双师型教师素质 双师型教师就其内涵而言,首先应该符合职业技术学校的一般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等。双师型教师应该“双能力”“双素质”兼备,在专业上、教学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且理论和实践要有机结合,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3)管理能力:熟悉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规定,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和参加基本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4)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当前,高校的转型后培养目标落脚点是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沈阳大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意义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在关注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从而优化教师队伍,这是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可以从队伍管理、校本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一些探索,这些尝试将对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能增强教师的技能,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增强学校的竞争力。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将会大幅提升。
3 基于转型发展的双师型培养模式
基于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知识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方式体现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确保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理论实践结合,以达到满足交通运输相关行业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改革 依据高等教育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沈阳大学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由此,本文尝试针对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改革内容。
1)以沈阳大学的转型发展为目标导向,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实施双聘人才的引入计划,面向企业和社会聘请国内行业专家、企业能手、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授。
2)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关键的实施在于专业教师需根据实施计划参加企业实践,设立专门的时间,安排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建议每两年不得少于两个月。
3)选派专业教师在本院校或赴其他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接受市级、省级、国家级教师技能培训和出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证书后可获得一定的奖励。
4)对实验室教师进行进修培训,将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对待,让实验教师在进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中享有和理论课教师同等权利。
5)依托沈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立适合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并配备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
培养模式改革实施 沈阳大学对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命名班的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和扶植,并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积极保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信息工程学院与天久、中兴、中软等企业形成学生实践基地。在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本文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1)实施“兼职教师建设计划”。依托于信息工程学院与企业合作创建的“天久交通”班、“中兴物联”班、“中软计算机”班等企业命名班,实行“双聘”制度,除了专业教师授课之外,聘请行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队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自身职业素质塑造的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定位,打造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办学格局。
2)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信息工程学院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不定期地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增加感性知识;在暑假或教学任务不很重的情况下,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实施“教师师资培训计划”。学院给教师创造条件,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规定每周固定的教师培训时间。培训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年教师培训,请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并组织本校的高级教师讲课,进行教育教学培训;第二部分为教研组活动,结合每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术交流。为推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发展和教学工作开展,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或组织到兄弟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并经考核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4)实施“实验师资培养提升计划”。高校实验室承担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实验师资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将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对待,让实验教师在进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中享有和理论课教师同等权利,支持和鼓励实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5)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为了增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專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模拟就业工厂等校内基地,并配备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研究平台。
4 结语
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打造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办学格局;提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制订教师师资培训计划和实验师资培养提升计划,提升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的职业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研究平台。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2]张瑶.辽宁省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3]张蔚勇,陈汉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9-42.
[4]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56-59.
[5]李雪松,吴巨,闫峻.沈阳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6(2):25-28.
*项目名称:2016沈阳大学转型发展专项改革立项项目(项目号:79)。
作者:肖倩,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和智能交通;李佳洋、张乐,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10004)。
关键词 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033-02
1 引言
新时期,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均发生新的变化,从而直接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质量和结构几个方面看,都与转型发展的要求有着较大的距离。一些本科高校在人才招聘中比较注重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数比例,导致教师中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数比例过低,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尤其缺乏[1]。对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有的高校虽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无论在理论、政策层面如何强调双师型教师要真正具备“双师”素质[2-3],在实际操作层面,双师型教师就被演变成“双证”教师[4],這无疑成为制约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瓶颈。
2 传统教师队伍培养模式
在高校转型契机下,沈阳大学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市属大学独特优势,树立了“立足沈阳、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办学思路,学校明确提出把握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机遇,积极推进学校转型发展[5]。沈阳大学除了致力于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把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面优化提升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和层次,助推学校的转型发展。
双师型教师素质 双师型教师就其内涵而言,首先应该符合职业技术学校的一般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等。双师型教师应该“双能力”“双素质”兼备,在专业上、教学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且理论和实践要有机结合,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3)管理能力:熟悉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规定,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和参加基本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4)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当前,高校的转型后培养目标落脚点是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沈阳大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意义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在关注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从而优化教师队伍,这是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可以从队伍管理、校本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一些探索,这些尝试将对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能增强教师的技能,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增强学校的竞争力。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将会大幅提升。
3 基于转型发展的双师型培养模式
基于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知识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方式体现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确保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理论实践结合,以达到满足交通运输相关行业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改革 依据高等教育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沈阳大学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由此,本文尝试针对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改革内容。
1)以沈阳大学的转型发展为目标导向,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实施双聘人才的引入计划,面向企业和社会聘请国内行业专家、企业能手、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授。
2)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关键的实施在于专业教师需根据实施计划参加企业实践,设立专门的时间,安排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建议每两年不得少于两个月。
3)选派专业教师在本院校或赴其他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接受市级、省级、国家级教师技能培训和出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证书后可获得一定的奖励。
4)对实验室教师进行进修培训,将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对待,让实验教师在进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中享有和理论课教师同等权利。
5)依托沈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立适合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并配备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
培养模式改革实施 沈阳大学对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命名班的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和扶植,并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积极保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信息工程学院与天久、中兴、中软等企业形成学生实践基地。在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本文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1)实施“兼职教师建设计划”。依托于信息工程学院与企业合作创建的“天久交通”班、“中兴物联”班、“中软计算机”班等企业命名班,实行“双聘”制度,除了专业教师授课之外,聘请行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队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自身职业素质塑造的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定位,打造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办学格局。
2)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信息工程学院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不定期地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增加感性知识;在暑假或教学任务不很重的情况下,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实施“教师师资培训计划”。学院给教师创造条件,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规定每周固定的教师培训时间。培训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年教师培训,请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并组织本校的高级教师讲课,进行教育教学培训;第二部分为教研组活动,结合每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术交流。为推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发展和教学工作开展,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或组织到兄弟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并经考核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4)实施“实验师资培养提升计划”。高校实验室承担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实验师资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将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对待,让实验教师在进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中享有和理论课教师同等权利,支持和鼓励实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5)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为了增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專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模拟就业工厂等校内基地,并配备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研究平台。
4 结语
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打造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办学格局;提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制订教师师资培训计划和实验师资培养提升计划,提升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的职业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研究平台。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2]张瑶.辽宁省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3]张蔚勇,陈汉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9-42.
[4]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56-59.
[5]李雪松,吴巨,闫峻.沈阳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6(2):25-28.
*项目名称:2016沈阳大学转型发展专项改革立项项目(项目号:79)。
作者:肖倩,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和智能交通;李佳洋、张乐,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10004)。